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6 09:09:4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华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精华4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具: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启发谈话。

  太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晴时,我们都能见面。经常见面不等于就能了解,请一位同学说说,你对太阳了解多少。这篇课文就是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

  2.这篇课文一段段内容比较清楚,要求大家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就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用三分钟把课文读完,并说出主要内容。

  3.学生默读课文。

  4.介绍本课主要内容。

  二.默读课文,画出要点。

  1.读“预习”,交代阅读要求。

  (1)遇到生字新词解决。

  繁殖:生物中的传宗接代。

  杀菌:杀死病菌。

  治疗:用药物或手术等手段医治疾病。

  (2)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如果有概括主要意思的词语,把它画下来,如没有就自己概括。把介绍的对象名称注在旁边。

  (3)全文读完,把各段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全文围绕太阳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按内容给课文分段。

  (4)意思理解不透的句子用铅笔做上记号,真正理解了再擦去。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三.逐段交流对内容的理解。

  第一自然段讲太阳离地球很远。一是用数字说明,太阳离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二是用设例说明,日夜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做飞机要飞二十几年。

  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用比较法,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

  第三自然段讲太阳的温度高。一是用数字说明,表面温度有6000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二是用设例法,如钢铁碰到太阳也会变成气。

  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地球上动物、植物关系密切。用分析说明法,先讲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植物才能生长,动物才能生存;再讲人类吃的、穿的、用的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最和讲似乎没关系的煤炭也和太阳有关系。

  第五自然段讲太阳和雨雪的'关系。分析雨雪形成的过程,说明它和太阳的关系。其中也讲到了云的形成。

  第六自然段讲太阳和风的关系。也是分析风的形成过程。

  第七自然段讲太阳和病菌的关系。因为太阳有杀菌的能力,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第八自然段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和人类的关系。它综合前面内容,逐层讲下来。太阳主要是会发光发热。因为太阳给地球送来光和热,所以就有了风雪雨露,植物、动物才能生存;有了风雪雨露,有了植物动物,人类才能生存。最后用一个总结句: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四.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2.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重点:分段、总结段意。

  难点:总结段意。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把每段概括主要内容的词句圈画出来,如果没有,自己概括一下,写在各段的末尾。再在每段的开头旁边注上说明的内容。

  二.用同类合并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讲太阳的特点是离地球远,它又大又热。

  第二段(第四至第八自然段)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密切。

  三.思考回答“思考、练习”第1题。

  四.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给下面两句话填上标点符号,然后指导标点符号的用法。

  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2.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3.说明分号的用法,再练习为下面的两段画加上标点。

  1.他临死还叮嘱儿子要打虎除害交代了两条一条是见了老虎不害怕更不该逃另一条是老虎见了人总要扑过来要打它的咽喉和肚子

  2.我国首都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五.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太

  阳

  远

  1.5亿公里

  特点

  大

  130万个地球

  热

  6000度1800万度

  植物、动物

  吃

  穿

  用

  与地

  气候

  云

  雨

  雪

  风

  球的

  疾病

  细菌

  关系

  地球

  人类、世界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正确读音,记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正音、记形,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体会“我选我”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你们看,他来了。

  (王宁:嗨,大家好,我是王宁,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们班竞选劳动委员,想知道我们是怎么选的吗?跟我来吧。)

  师:好,我们就跟着王宁走进第9课:我选我(出示课题,解释“选”:推 选,选举)

  二、 走进识字林

  师:首先,我们来到识字林,(打开课件)

  你们看,这里有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不想摘呢?

  师:只要你们认真学生字,就会摘到它。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

  (学生活动: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圈生字。)

  师:刚才我看到小朋友学习生字很认真,谁愿意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呢?

  生:请大家跟我读:委 补 室 宁 愣 切 集 掌。

  师:谢谢小老师,这些生字都藏到词语里面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那我们开火车怎么样?看哪个小队的火车开得最快。(出示课件中的词语)

  师:你们的生字学得真棒!现在我们摘苹果。每一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赶快找出来读准确。

  (学生活动,举手读生字)

  三、 快乐读课文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快乐城,轻轻松松学课文。 今天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呢?

  (学生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课文。)

  1、 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班上少了一位劳动委员)

  2、 读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今天开班会是干什么?(补选劳动委员)

  3、 重点引读,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学习,可分以下3个练习板块进行。

  练习之一: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选谁呢”应读出思考的语气;“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练习之二: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要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1、师:我们怎样来读林老师的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林老师正在和王宁说话呢,你们看,这时候林老师是什么表情呢? 师:你们读一读林老师的这句话,体会怎么读才能读出林老师的亲切的样子呢?

  2、王宁的话该怎么读呢?我们先学着给他说的话加上提示语。

  师:你们也来读读王宁的这句回答,如果你就是王宁,准备用什么语气来回答林老师的话呢?

  (学生体会王宁话中的坚定、自信)

  师:谁愿意读读王宁的话?

  师:谁想和你的好朋友合作读读林老师和王宁的对话? (找学生再读)

  师: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你认为王宁的想法对不对,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

  (板书: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鼓励学生要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而且要敢于表现自己)

  练习三: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师:王宁的话刚说完,为什么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师:这“一片掌声”是什么意思呢?

  师:全班同学为什么会一起鼓掌呢?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感受一下全班同学对王宁自己选自己的鼓励和赞扬。)

  四、齐声朗读全文

  五、课堂小练笔师

  “静悄悄“是什么意思?我们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

  六、课后延伸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王宁还有话和我们说,一起来听听? 出示课件:(同学们,告诉你们吧,我已经当上了劳动委员,能为大家服务,我特别开心。我也希望和你们成为朋友,你们有什么话想和我说,就给我写信吧,再见!)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教学流程:口语交际(包括词语积累等,对景物的了解),习作(学生自己写景物)交流学习收获(单元学习总结)

  板块一:基础知识

  1.词语。积累“涓涓细流、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等词语,尽量在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

  2.句子。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是描写动态静态的,也可以是描写声音样子的。

  板块二:口语交际设计

  1.交流景物特点。

  学习本组课文,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可以讲课内的,也可以讲课外的。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3.相互评价。

  ⑴这些景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他或她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吗?怎样才能做到生动、具体、形象?

  板块三:习作设计

  ⑴交流经验。

  已经进行了近3年的习作,你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经验?

  ⑵确定景物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写。

  根据你的经验和交流后的收获,你想写什么?为什么?

  ⑶动笔。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意识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把想写的景物写出来。

  ⑷自我评价。

  你觉得与以往的写景习作相比,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⑸相互评价。

  互相交流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引导,注意与整组课文的联系。

  板块四: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2.朗读四副写景的对联,注意节奏美,对称美,意境美。并熟读背诵。

  3.你建议同学们去参观哪处景物?为什么?

  4.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语文教案 篇4

  一、课前巩固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和同学们继续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生齐读)

  上节课我们讨论留下了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哪两个?

  (1) 叶子美在哪里?(标出“美”)

  (2) 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标出“做”)

  三。精讲精练

  学习任务一:叶子美在哪里呢?读课文1—8小节,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叶子的美

  学生自由读

  版块一:明确目标

  版块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谁发现了写出叶子美的句子?谁能把它读好了?

  讨论交流:一和二小节

  1。些地方发现叶子是美的?学生个别朗读

  2。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

  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呢?

  叶子不仅肥美,而且给大树提供更多的营养,这一小节哪句话表扬了叶子?

  (板书:为大树而生)

  冬天的树叶美吗?奉献给了大树,自己做为大树的养料。

  叶子很是了不起,不仅有我们看到的外表的美,还有为大树而生的默默奉献的美。这样的美你在课文哪些句子还发现了呢?

  出示: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大树的叶子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

  (大树的叶子做着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光合作用: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氧气!)

  指导朗读“相同的工作”“生命的乳汁”

  生齐读。

  任务二:!你还在哪些自然段发现叶子的美?

  出示:

  无数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讨论交流:7。8小节。

  1。由读、指名读、齐读。

  2。:叶子美,美在它的形态各异,更美在它为大树而生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当它们聚集成一个整体时会变的更美。

  3。朗读8小节。

  任务三: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那么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后三小节。

  交流讨论:谁能联系生活,对此句的理解?

  1。各种职业就像每一片叶

  各种业的作用,如教师、医生、工人等

  2。们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呢?如“为社会做贡献”“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等

  师:每一片叶子的美丽,每一片叶子无私奉献着自己,才能够让“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这是多么有气势的美啊!

  任务四:

  其实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现在你就是一片美的叶子,那你想对你的大树,对你身边的人说些什么呢?

  交流讨论:

  如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人们说

  总结:我们回家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透过我们的做法去体会叶子的美,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做一片美的叶子。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背诵

  2。回家想一想,说一说,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

  五。板书

  做一片美的叶子

  绿叶为大树而生 结为一个整体

  为社会作贡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树教案12-05

(精选)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经典】07-23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8-10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