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开题报告>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22-12-29 10:02:57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1

  英语是我们高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因为它在高考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不过,高中的英语学习压力是很重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一样。英语的课题研究是英语老师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篇高中英语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一)课题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

  本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具有不断获取与创新的能力。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正是新的人才观的科学反映。它改变了以往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青年、对人才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转变,我们要树立以培养品质、发展能力为目标,重在交流、背靠社会的大英语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使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造就学生的独立人格有机结合起来。

  围绕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全国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断产生质疑,提出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断进行研究和讨论。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的应用为英语教学改革所提供的崭新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也为我们开拓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进程。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并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和高效,这是中学英语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教学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它必将对教学的内涵产生根本的变革。认真研究多媒体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教学站到时代前沿,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极深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是我校教学发展的需要

  上学期,在上级的`支持和校行政的努力下,我校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这教学手段的重大突破,为我校的教学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新的契机。然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用创新的精神探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我们这样欠发达的农村中学,研究刚刚起步,只能是在探索中发展,我们不但要认真借鉴别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不断努力摸索、研究、总结,在课堂教学理念、方法,结构等多方面得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结论,并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使新的设备转化成战斗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的教学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同行在中学英语教学法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英特尔未来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何安平主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案例精选集》(高树忠、刘凤玲主编)、《引领新课程丛书》(陈X远主编)是较典型的著作,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未来教育的一个方向,但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结合与优化方面的研究不多。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拟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寻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功能,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及两者的最佳结合与优化方式,形成具有现代特征的科学、良好的课堂结构,使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在多媒体条件下,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结合交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及其他教学方法,进行“阶梯式”、“合作—探究式”、“创新课堂”及其他教学模式的构建尝试。

  2、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在理念、方法、结构上的协调与创新。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4、结合我校实际,把适合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向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功能,使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得到最好的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拟创新点优化课堂结构。

  (六)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在对教学法理论的学习、分析基础上,以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结合多媒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研究和归纳,从中寻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结合点和课堂结构的优化方法。

  四、核心概念

  结合与优化:使教学的一般方法、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条件下实现高度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最好的优化,从而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

  (一)我组已为研究做了前期准备

  我组于20xx年1月以“农村中学多媒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探讨”为课题,进行了至今已一年的校本教学研究,实验经过了第一、二阶段—学习阶段和探索阶段,课题组成员有二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获广西教育学会第十一次优秀科研成果奖,学校科研处对这两个阶段进行了评估,充分肯定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研究对学校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组成员具有研究所需的能力

  主要参加者郑琼兰、唐里、李春兰、罗荣膑、秦玉秀、周元成、黄旭波、黄克江、罗建芳、刘登萍、韦运三、许柳青都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教学论文获国家、区、市级奖,具备对课题的研究能力。唐荣、赵婷初中英语青年教师,马羚、庄良菊、吕锡青、龚春荣,学士,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热情高,思维灵活。

  整个课题组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小组。

  (三)学校具备研究必须的领导支持和物质条件

  校长韦洁华、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林建连、科研主任李志君指导研究并进行科研管理。我校于三年前已建成了一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通过学习和应用实践,我组大部分教师能够较熟练地利用网络语言学习系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上学期,我校在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对科研组的研究活动给予了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等大力支持,这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切实的各方面保证。

  六、课题研究的进程规划及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学习

  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通过组织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教师培训教材《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何安平主编)P94—123及P170—20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案例精选集》(高树忠、刘凤玲主编)P126—141、《引领新课程丛书》(陈x远主编)P8—40及P129—14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P89--115和多媒体使用的有关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加深对教学法的理解,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多媒体应用能力。

  本阶段的要求:

  1、理解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的内涵、意义,对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初步认识。

  2、对多媒体下“阶梯式”、“合作——探究式”、“创新课堂”等教学模式有初步认识。

  3、学习领会交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

  4、写一篇涵盖以上三点内容的500字以上的学习小结(5月15日前上交教研组)

  第二阶段——研究探索

  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对利用多媒体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1、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结合交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及其他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下进行“阶梯式”、“合作——探究式”、“创新课堂”及其他教学模式的构建尝试。

  2、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高度融合。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过教学和研究,取得对多媒体下构建各种教学模式的体会,对多媒体的各种教学功能和各种教学模式在多媒体下的表现形式加深理解,熟悉教材内容的信息化过程,同时,通过研究,加深教师在改革教学理念、方法上的体会,提高教师素养,增强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为下一步对多媒体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结合进行优化,构建多媒体下的高效课堂作准备。

  本阶段的要求:

  1、每位成员要按自己设计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组的研究要求精心完成研究课。

  2、按统一要求备课,认真填写教案表。

  3、认真上课,课后将课件上交存档。

  4、做好课后学生反馈调查。

  5、对照课堂设计要求,认真组织评课,写好评课记录。

  6、每位成员完成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市级以上(含市级)的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研究、优化课堂结构,

  建多媒体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最佳结合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结题20xx年1月至20xx年10月,根据第一、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和体会,对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作实质性的构建。本阶段除按第二阶段的要求外,要做好课堂教学对比和综合研究,要在构建过程中研究和解决下列问题:

  1、如何使学生在多媒体下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2、如何设计学生在多媒体下的教学过程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

  3、如何设计多媒体下的教学内容扩充和改编,使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丰富、自然,更有时代气息,更易被学生接受。

  4、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怎样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多媒体下形成互补优势?

  5、怎样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用时进行恰当划分和安排,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和高效?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使本组成员能对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作出有序构建。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倍增器。

  七、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第二阶段结束时,课题组写出小结报告,每个成员写出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评奖。

  第三阶段结束时,课题组写出结题报告,争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论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结合与优化》,每个成员写出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一篇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评奖或者在适当刊物上发表。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

  选题的缘由和目的

  (1)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

  (2)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需要;

  (4)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课题是在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及理论的基础上,就幼儿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促进师生素质发展方面做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文献综述

  一、研究概述

  幼儿园的自然常识教学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和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进,活跃了幼教界的思想。重视早期儿童的智力发展成为当时的需要。这一时期的自然常识教育基本上是为智力服务的,内容局限于自然现象,教学方法仍未摆脱教师讲、幼儿观察与听讲的模式。90年代初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幼教界借鉴了国外现代儿童科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在自然常识教育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科学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和较全面的改革。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全面的初步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单纯的表现为个体掌握科学知识量的多少,也不是单纯的表现为个体

  对知识的学习能力,而是个体表现出的一种热爱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内在综合品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在幼儿园开展以科技活动的'方式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促进师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二、目前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

  1.美国的20xx计划及有关科学教育研究

  2.国内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研究

  (1)在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和“八五”规划中,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均为重点研究课题。

  (2)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及幼儿教师素质的制约,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始终未能开展。

  ①我国幼儿教育现状。

  ②幼儿教师科技素质现状。

  幼儿教师职前科技知识教育是薄弱环节(调查说明)。

  b.幼儿师范学校在校生科技素养水平不高(调查说明)。

  c.幼儿教师的科技教育能力和现代科技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调查说明)

  三、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界定

  (1)关于幼儿科学教育。

  (2)关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科学教育含义。

  (3)关于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怎样研究

  在研究计划中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设计、研究数据的搜集方法及对数据的分析。在研究计划的结构中,它表现出来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3

  一、课题名称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欣赏”作为美术新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忽视,一方面,欣赏课内容多,涉及面广,如何把握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教师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够,往往对欣赏课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少。具体说来,在目前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从而导致美术欣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活动的着力点不正确。有些教师,往往以美术家的介绍、以“文学性”的解释、以作品的社会影响等讲述代替美术作品本身的欣赏,忽视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语言、风格、审美价值的赏析;

  (2)课堂中基本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很少参与讲述,师生互动少;

  (3)初中生对美术欣赏课兴趣不浓。

  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研究,探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加强师生互动,切实提高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成效。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音、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素质教育的提倡又一次为其搭建了跳跃平台。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上好美术欣赏课,也就是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所在。美术欣赏课的意义在于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知识面的扩大。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重要性,能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支持。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五、实用价值

  (1)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有效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促进教师重新审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使教学各要素、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流程展现等方面更优化。从而发展自我,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能正确把握美术欣赏课教学活动的着力点,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关系。

  (2)克服以往欣赏课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设开放、和谐的教育环境和适宜的教育情境,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着重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1)初中美术欣赏课活动着力点的研究;

  (2)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性调动的研究;

  (3)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4)美术欣赏课常用教学方法的研究;

  (5)美术欣赏课中师生互动环节设计的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整合各种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开展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1.通过课堂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学习欣赏课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确立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同时开展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2. 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进行大量的资料查阅和整理工作,为欣赏课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并结学生实际,初步进行尝试教学,为下一步的研究积累经验。

  (二)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

  1.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进行了解。

  2.研究进入实施阶段。这一时期我们根据微课题研究的规定,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定期撰写教学反思并上传到网上,与其他课题组成员进行网上交流,相互学习课题研究经验。

  3.精心备写教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改教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积极书写教学反思、认真收集资料。

  4.研究告一段落,对学生的收获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试验结果,证明了试验研究的预期效果。

  (三)总结阶段(20xx年11月-12月)

  对本课题的试验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对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所积累的教学反思和阶段性小结等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十、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后,拟取得以下成果:

  1、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课题研究的阶段计划和总结;

  4、围绕课题研究形成的论文;

  5、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等;

  6、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及结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4

  一、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1.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幼升小,家长往往会焦虑,孩子会无助,老师们会盲从。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转折点上,在实现这个转折的过程中,幼儿会有不适应,比如在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跟上小学的节奏和要求。作为幼儿园充分研究一些准备工作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这对于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连贯性与整体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进行幼小衔接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平稳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1. 让幼儿快乐地期盼小学生活---有入小学的愿望和兴趣, 向往小学的生活, 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 让幼儿主动地感受小学生活的特点---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 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3. 让幼儿自信地走进小学---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4. 在 “幼小衔接”方式上,建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幼儿园、家庭、小学为实施载体的 “多维互动体” ,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

  (三)研究意义

  1. 促进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合理综合组织小学与幼儿园各方面的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提供活动和

  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展示自我价值。 根据小学一年级在整个教育历程中的特定地位,在开展丰富活动的同时营造幼小衔接的氛围。

  2.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学习适应的衔接。幼小衔接是针对以往新生入学所反映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针对过去一些弊端, 我们应立足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养成珍惜时间和乐于学习的好习惯,用小学生的行为去规范自己,逐步养成自律的能力。

  3.充分做好入学前应有的良好心理准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与小学相互衔接,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一个不间断的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也是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所在。

  二、课题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建立“师”与“幼”的互动关系,关注幼小衔接内容的有效性“幼小衔接"”中应怎样构建师幼间的互动, 其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教什么、如何教。面对今天的幼儿,幼小衔接工作如何才能更有意义、更有成效,以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

  (1)把幼小衔接与幼儿园新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把幼小衔接与幼儿发展的特点有机结合, 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2.建立“家”与“园”的互动关系,探索“幼小衔接”资源的整合性“家”与 “园”的衔接,在幼小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大手牵着小手,是幼儿迈好入学第一步的力量和源泉。帮助家长更新、端正和树

  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是幼小衔接工作成功的保证。携手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家”与“园”的资源互动链,提高幼小衔接的实效性,解决“转折点”问题。

  3.建立“家”与“园”与“社区”的互动关系,促进幼小衔接体系的连贯性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互动协作环境, 是幼小衔接工作连续性的保证。

  4.对幼小衔接工作的不断反思。

  (1) 幼小衔接工作的创新更在于教育理念的更新。

  (2) 幼小衔接工作的突破在于教研方式的改变。

  (3) 幼小衔接工作的长效在于价值取向的拓宽。在幼小衔接的路途中,我们将和幼儿携手共同面对变化、经历过程、体验成长。

  (二) 课题研究过程

  1.明确研究任务并进行分工,修订课题方案和计划

  2.邀请区教委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工作

  3.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4.举行课题研讨及开放活动

  5.组织阶段性评估

  6.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结题工作做好资料积累。

  (三) 课题研究方法手段

  1.积累资料法。每一位教研员结合自己的写作教学和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尽可能地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学生成长进步的案例积累下来,作为研究的重点参考资料和研究成果。

  2.调查法。

  (1)跟踪调查法,以园所为单位对于进入小学的孩子进行一年的的跟踪研究,建立好幼儿成长档案,看幼儿的发展提高。

  (2)问卷调查法,在不同的阶段设置面对幼儿、家长和学生升入一年的班主任或者社区邻里调查问卷,随时存档,对比。

  3.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点结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并撰写总结性文章,进行推广。

  三、课题研究步骤和时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1——20xx.12)

  1.组织选题,开题,提出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任务和分工,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自主提出研究目标,写出研究计划。

  2.通过年级组根据研究计划,幼儿园、 小学、 家长三方面进行探讨,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讨论、研究后备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20xx.11)

  1.落实研究内容

  2. 资料收集

  (1)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策略。

  (2)组织各种互动,及时进行反馈、总结整理。

  3.聘请领导和专家进行指导。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12)课题组成员撰写结题报告,出课题研究成果。

  四、成果呈现形式

  1.经验总结:对教育经验活动及经验认识进行分析、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较为系统的、合乎逻辑的认识。依据的是教育实践经验所提供的事实,深入分析与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2.研究日志: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不仅仅罗列生活事件的清单,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地假定。记录的是教师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反思的内容。

  3.教育叙事:课题实施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行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写作的成型的研究成果。

  3.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点结自己的一些做法,体会,并撰写总结性文章,进行推广。

【课题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开题报告01-09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1-09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02-21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02-17

课题开题报告8篇02-15

课题开题报告15篇02-04

历史课题开题报告02-24

课题开题报告 15篇03-15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