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时间:2024-04-08 08:38: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练习十三第8—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2、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

  (1)5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

  (2)实际每天织布多少米?

  (3)五、六年级一共栽多少棵?

  (4)实际比计划多生产多少台?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整数、小数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指导分析方法

  出示练习十三第8题。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想?(学生可以按不同思路想,老师按教材板书:每天要生产的件数二剩下的件数÷3)

  按上面这样的分析方法,接下去可以怎样想,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检验。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三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每题中每一步各求的什么?提问:这三道题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在哪里?在解题方法上,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板书:先用除法求单一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这三道题都要按“8天生产了3200只”来求题目的问题,所以都要先求单一量,也就是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由于问题不同,求问题的方法就不相同。所以解答时还要注意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选择相应的方法来解答.

  2、做练习十三第10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时可以怎样想,同时注意第(1)题的不同分析推理方法。提问:第(2)题有没有解法不同的?(板书不同解法的算式)提问:这两题条件、问题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1)题只有一种解法,第(2)题可以有两种解法?第(2)题的两种懈法有什么联系?

  3、做练习十三第14题.

  学生默读题目。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提问求公路全长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指出:这类题的数量关系是每一部分的总千米数相加,就等于总路程,或者速度和乘时间等于总路程。

  四、课堂小结

  解答应用题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指出;解答应用题可以根据条件想能求什么问题,或者可以从问题开始想需要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确定中间问题,知道解题的方法。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11~14题。

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进一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2、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问题。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2例l一例2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将复习题做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四则运算,下面先来做几道练习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

  1.5.14+3.26-2.142.15.6-7.9-2.1

  3.7.5×0.25×44.0.7÷0.35÷0.5

  指名学生回答。

  完成后,再让学生说说小数四则的运算顺序。

  二、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计算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出:加、减、乘、除。

  教师说明:“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整数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板书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学习新习

  1.学习例1。

  大家先看这两个算式:

  3.7-2.5+4.63.6×6÷0.9

  学生独立思考。

  并指名学生回答这两道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

  (第一题有加、减运算,第二题有乘、除运算)

  教师说明:“在数学里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也就是运算顺序怎样?”

  指名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填写在教科书上。完成后,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已是怎样想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总结出: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这时可以让学生再想,能不能用更简明的语言来表达呢?

  “只有加减法的表明它只含有第几级运算?”

  “只有乘除法的表明它只含有第几级运算?”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让全体学生看教科书第122页例1下面的结语。

  2.学习例2。

  教师板书例题。

  指名学生回答,“下面的两个算式里各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指名两、三名学习中、差的学生回答,以便强化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

  回答错误,同桌的同学给予纠正。(学生能正确回答出运算顺序后,让全班学生把每一步算出的得数独立填写在教科书上。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再让学生默读教科书第122页例2下面的结语。

  3.做第122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出得数。

  同时让两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

  教师注意巡视,重点察看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四、作业

  教科书第125页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

  教师注意提示第4题的题意。

  板书设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1:3.7-2.5+4.63.6×6÷0.9

  =()=()

  例2:35.6-5×1.736.75+2.52÷1.2

  =()-()=()+()

  =()=()

  课后附记:

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3

  教材说明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已经学习过了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应用题。但是以前学习的这种应用题,都是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这部分教材开始,将要研究两个物体(两人、两车、两船等)的运动情况。这里以相遇问题为主,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有方向问题,出发地点问题,还有时间问题。学生要全部掌握这些是较困难的。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教学两个物体相向运动的应用题。其中又以“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时间”两种为主。关于两物体相遇,求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应用题,放在后面,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学好两物体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关键是弄清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较少,往往不易理解相向运动的变化特点。为此教材首先出现一个准备题,通过图示来说明什么叫做“相向而行”。接着通过列表分析了每经过1分、2分、3分后,两个人之间距离的变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遇”。然后再通过例3、例4教学“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时间”的应用题。

  在例3中,教材通过图示着重说明了小强和小丽两人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他们两家之间的路程。但是解答方法可以不同。第一种解法是先求两人各自走多少米,再加起来。这种解法思路较清楚,学生容易理解。第二种解法稍难一些,但是有了准备题做基础,学生就能比较好理解为什么要先求每分钟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这种解法不仅比第一种解法简便,而且是教学例4的基础。

  在例4中,教学“相遇求时间”的应用题。这恰好是利用例3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逆运算。教材没有再详细地进行分析,只是提出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想应该怎样解答。

  在练习十四中,除了编排了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以外,还有一些稍有变化的题目。例如:相背行驶、不同时出发、间接给出某一车的速度等,为的是扩展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更多地熟悉有关两个物体运动变化时的数量关系,同时也防止学生在解题时死套类型或公式。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十四中的习题。

  2.教学例3之前,可以先复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说明,以前我们都是研究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现在我们要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接着,出示第54页上面的准备题,通过画图或者让两个学生演示,相对走一走,说明什么叫做“同时出发”和“相向而行”。再结合图示或学生的演示,看每分两人距离的变化,让学生在图下面的表中填写数目。学生填完表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表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两人在相对行走的过程中,经过1分、2分、3分后,每个人走过的米数和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最后再弄清什么叫做“相遇”,相遇时,两个人走过的路程和两家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通过例3教学相向运动求路程的应用题时,可以画出线段图来帮助学生弄清题意,使学生看到小强和小丽在相遇时两人走过的路程的和,就是他们两家之间的距离。然后,可以提问:“怎样才能求出两人走过的路程的和呢?”可以先让学生试着列式计算,然后组织讨论。使学生明确,先分别求出两人各自走过的路程,也就是各自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再加起来就是两家之间的路程。教学完第一种解法后,可以让学生联系准备题中分析过的数量关系想一想,在这题中由于两人同时出发,那么每经过1分钟两人之间的路程有什么变化,到相遇时怎样?求两家之间的路程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列出第二种算式计算。做完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和解答的。在这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两种解法,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数量关系上看,第一种解法是用两人各自的速度乘时间,得出两人各自走的路程,然后再加起来;第二种解法是根据两人同时出发后相遇,时间相同,可以先算出两人每分钟一共走多少米,也就是“速度和”,再乘时间。从数学知识上看,两种解法的算式之间的联系正好符合乘法分配律。然后,通过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十四中第1~3题,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4.通过例4教学相向运动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解答复习题。复习前面刚学过的两人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然后再把条件和问题改成例4,并画图表示出条件和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想,已知两地相距270米,又知道两人各自的速度,能不能求出相遇的时间?并且联系例3的第二种解法,启发学生想,“每经过1分钟两人之间的路程有什么变化?”“到相遇时两人共走了多少米?”“那么经过多少分钟两人可以走完这270米,可以怎样计算?”让学生试着列式解答。然后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析解答的。在学生做完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以后,订正时也要找几个学生分析一下自己的解法。

【整数、小数应用题教案 】相关文章:

小数乘整数教案08-26

《小数乘整数》教案03-05

小数乘以整数教案08-2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12-23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02-21

小数乘以整数教案7篇08-30

小数乘以整数教案(7篇)04-02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 12篇02-21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12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