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

时间:2023-10-25 13:43: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1

  1教学目标

  能够独立地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对计数单位“个(一)”、“十”、“百”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及对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的估计,感受100以内各数的意义。

  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数的兴趣及估数的意识。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数数过程中,接近整十数时的数数。

  3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比20更大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数数、掌握不同的数数方法

  通过数老师的手指个数,复习10个一是十。通过数3个同学的手指个数掌握4种常用的数数方法,并渗透在数数时要根据实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数数方法。

  (二)画圆建立数数的模型、掌握数的组成

  1、让学生用点数的方法数出班级学生人数,并渗透在点数时,不能快,也不能慢,一定要手口一致。

  2、让学生画圆表示出班级学生人数

  (1)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圆表示班级学生人数。画之前思考,画出的圆怎样摆,能让老师和学生不用数就能看出圆的个数。

  (2)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在几种有代表性的画法当中自己观察比较出那种画法最容易看出圆的个数。

  (3)(展示10个10个画的作品)你知道34当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吗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圈出3和4所对应的圆)34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出示老师画的圆每行10个,共9行,再多3个。

  (1)让学生观察老师画了多少个圆是怎么看出来的93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老师接着画圆,请学生帮老师数一数,画了多少个。画到99个的时候,故意停下来,现在有多少个圆老师再画一个是多少个你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吗几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数数和数的组成巩固练习,渗透估算的同时感受100的实际意义。

  1、引导学生估计出书上第33页小羊的'只数,然后再10只10只的圈起来数出小羊的只数,教学中渗透估算方法。

  2、展示100枝铅笔。让学生估计有多少枝铅笔,再带领学生10枝10枝、5枝5枝、2枝2枝、1枝1枝的数出铅笔的枝数。并相机的说出相应数的组成。

  3、通过观察比较100枝铅笔、100根小棒、100粒米和100枚硬币,渗透估算的同时感受100的实际意义。

  4、展示生活中的100及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

  四、课堂小结和自我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习了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在书上第33页进行自我评价如果你认为本节课自己做到

  1、能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请给自己画一个笑脸。

  2、知道100以内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请再给自己画一个笑脸。

  3、认真听别人发言,积极思考,请继续给自己画一个笑脸。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计算顺序.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70-30  42-20  79-6  85-40  67-31  65-3

  65-3这道题的竖式应该怎样写?

  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65—3=_______________

  教师说明也可以写成竖式进行笔算.

  (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

  十位上 6个○表示 6个十;个位上 5个○表示 5个一,读作 65.

  (2)说明:要从65里减3

  启发学生思考:3表示什么?应该从哪里去掉?

  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该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

  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

  (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

  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

  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

  (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醒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

  2.教学例2.

  (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该怎样去掉?

  (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

  (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计算.

  (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时的思维过程.

  3.小结计算方法.

  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填空:

  69-27=

  99-8=

  70-40=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引导学生明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计算时要仔细,得数要写在模式等号后.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例1 65-3= 62

  例2 65-23= 42

  探究活动

  小猫钓鱼

  游戏目的

  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材料

  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

  游戏程序

  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

  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 出示明明起床、吃饭、读书、运动的图片。

  2. 提出问题。

  A.同学们,勤劳的明明要写一篇日记,他还没有学过钟表的表示法,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明明早晨6点就起来了。

  B.他在什么时刻吃早饭呢?这个时刻以前我们没有学过,你知道吗?

  生:7时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时刻开始读书的呢?

  生:他在8时半读书。

  D.下午明明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3时半他在踢球。

  揭示课题:明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6时起床,7时半吃饭,8时半读书,3时半踢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A.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3. 依次出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小学数学教案《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B.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 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通过动手拨一拨,观察、互相交流,找到半时分针与时针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

  三.实践应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戏活动

  A. 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B. 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相互交换。

  3.让学生任意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一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后,鼓励同学们上台讲一讲自己最喜欢在那一时刻干什么?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中的乐趣。有学好钟表的欲望。]

  四.全课小结

  今天大家都学会了新本领。我们可以一起来帮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记了。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间是很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像明明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拓展创新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六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认识半时是认识钟表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前一天认识了钟面也知道了整时的表示法。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伸。我的设计上主要是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去主动的获取知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初通过让学生帮明明写日记的要求,让学生产生帮助别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的目标性,因而很快地进入了状态。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这节课很多知识的总结都是由学生通过自主的讨论,操作自己得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以及动手拨一拨、认一认,自己找出半时的时候分针、时针所指位置的特点。在反复操作中强化学生对半时的印象,但又不觉得枯燥。因为即使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也力求多变和有趣,通过游戏的形式去巩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用实践应用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在课末布置的作业中让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周末,使所学知识能够真正派上用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3,数学 - 3的认识。

  2.使学生知道3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掌握3的组成。

  3.结合插图使学生知道尊敬工人。

  教具、学具准备:3的主题画挂图、绒板、计数器、小棒、点子图、方木块、1和2的数字卡片,2和3的组成。学生准备3根小棒,1、2、3的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1和2的数字卡片。提问:

  "这是几?"

  "2和1比,准大?2大于几?"

  2.教师出示用点子图表示的数的组成卡片。

  提问:"1和1组成几?"让学生举点子图。

  二、新课

  1.数数量是3的物体。

  (l)出示主题画挂图或让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工人生产电视机的一面。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提问:

  "图上的工人阿姨在做什么?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图上有几位工人阿姨在生产电视机?"

  "图上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是3?"

  (2)学生操作。

  提问;"拿出3根小棒,举起来给我看一看。"学生拿出以后,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把小棒放在桌子上。

  教师出示绒板,上面贴好一个三角形,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三角形。提问:

  "谁能用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摆。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摆。

  "数一数,你摆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

  教师:刚才我们认真观察了主题图画,数出画上有3位工人阿姨,有3台电视机;又用3根小棒摆了一个三角形,这些人和东西的数量都可以用3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板书"3"。

  2.认数字3。

  教师手指黑板上的3字,提问:

  "谁认识这是几?"

  "我们一起来看看3的字形像什么?"老师指出3的字形像耳朵。

  领读两遍3字。

  3.教学3以内数的数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边说边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两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提问:

  "先拨两个珠子,再拨一个珠子,一共拨了几个珠子?"

  "2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3个珠子去掉 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②学生操作。先摆2根小棒,再添1根小棒,一共摆了几根小棒?请一名学生回答:"2根小棒添上几根小棒是3根小棒?"

  ③出示绒板。教师在绒板上贴点子图,先贴1个点子,提问:

  "这是几个点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1个点子的图的下面写1。

  再分别贴出2个点子和3个点子的图,并在点子图的下面分别写2和3。

  教师:现在这3个数排好队了,请一个小朋友按顺序把这3个数读一读。再提问:

  "按照数的数序, 2的'后面一个数是几? 2添上几是3?"

  "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3去掉几个是2?"

  4.比较2和3的大小。

  ①出示方木块。左边摆3块,右边摆2块。提问:

  "左边有几块方木块?右边有几块?"板书:"3 2"

  "3和2比,谁大?"

  教师:3和2比,3大。也就是3比2大,那么我们可以在3和2中间写一个大于号,开口朝着3,边说边写出"3>2"。提问:

  "这个式子表示3大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个式子就读作3大于2。带领学生读两遍。

  ②出示方木块。左边摆2块,右边摆3块。提问:

  "左边有几块方木块?右边呢?"板书:"2 3"。

  "2和3比,是2比3大还是2比3小?"

  教师:2比3小,那么我们在2和3的中间也可以写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叫做小于号,尖的一边对着较小的数2,边说边在2和3的中间写一个"<"。指"2<3",这个式子表示2比3小,读作"2小于3"。领读两遍。

  5.3的组成。

  让学生摆出3根小棒。提问:

  "你能把这3根小棒分成两堆吗?"学生动手分,教师注意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同时说明每个人分的不一样没有关系。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当学生回答左边摆2根右边摆1根时,教师板书"2 1";当学生回答左边摆1根右边摆2根时,教师板书"1 2"。

  教师:刚才大家分小棒分得很好。从分小棒可以看出,3可以分成2和1,3还可以分成1和2,也就是2和1组成3,1和2也可以组成3,同时把前面板书写成和。

  领读,3可以分成2和1,2和1组成3。

  领读,3可以分成1和2,1和2组成3。

  6.写数字3。

  教师边说边在四字格中示范"3"的写法。3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里,要一笔写成,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上半圆稍小些,下半圆稍大些,口向左开。

  带领学生照着黑板上的"3"字书空两遍。

  让学生在桌于上用手指空写3,把笔顺练熟。

  让学生在教科书的写数字练习格里练习写3。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做练习二的第1、2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着猫图,然后问学生:图里画了几只小猫?学生回答以后,再让学生在图下面的括号里写1。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每个括号里应该填几,再集体订正。第2题的教学方法可以参考第及题的做法。

  2.指导学生做练习二的第3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敝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数单位在计数中的重要作。

  2苯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3备惺芩学知识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们拿出小棒,数出其中的32根。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数好了吗?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回答:先10根10根地数,数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数,数出2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2根。(学生演示10根10根地数时,要求学生把小棒10根10根地放一堆。)

  教师: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刚才数的是3个10根和2个1根。

  教师:我们在数数时到了10根10根地数,也到了一根一根地数。同学们为什么要这两种方法数数呢?

  指导学生说出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不满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数才能准确地数出来。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数数,也采了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应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

  出示例3图。

  教师:图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数?

  指导学生说出有乒乓球的个数、钢笔的支数、月饼的个数。

  教师: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要数这些数呢?

  教师: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盒子上还注明了每盒的数量是多少呀?

  教师:这和我们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呀?

  让学生理解这样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

  出示一堆散乱的没有盒装的乒乓球。

  教师: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吗?

  直观地演示把这些乒乓球装入盒中,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个乒乓球。

  教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了吗?

  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32个乒乓球了呢?

  教师:同学们到了前面数数的方法了吗?

  让学生明白这里是到了前面的数数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数出剩下的有多少个一,合起来就知道有多少个乒乓球了。

  教师:能类似的数数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支钢笔和多少个月饼吗?这里是把钢笔放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好还是拿出来一支一支地让你们数好呢?

  教师:为什么?

  教师:好吧,老师还是把它装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吧。学生数后,抽学生汇报。要求学生说数出了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问学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在数月饼的时候了几种数数的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只到10个10个地数的方法。

  教师: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呀?

  教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盒子进行包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是为了数数的方便,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这样包装商品的例子吗?

  让学生尽可能地说生活中每10个装一盒的例子。

  教师:由于每10个装一盒与数学中的10个10个地数有关,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要大量地到一些盒装的商品,同学们理解一些计算方法,看看你们的教科书,后面还有月饼盒吗?把这些图打上个记号,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好关注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后面学习内容的联系。

  学生作记号,略。

  教师:我们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知道了10个10个地数在生活中经常到,下面我们应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出示练习一第1题。

  教师: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来吗?

  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把这些泡泡10个10个地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了。

  教师:同学们动手圈一圈。

  学生圈后,让学生说一说圈了多少个十,然后再说一说这些泡泡的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苯炭剖榱废耙坏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数了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敝傅佳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的游戏

  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做示范,再全班进行游戏。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第6页第5题的小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具

  钟面、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

  学具

  口算练习纸每人一张、自备水彩笔、剪刀、白纸、蜡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新课

  (一)钟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吗?请你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告诉大家.(秒针走5小格)

  揭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

  (从数字6走到数字8)这一次表示经过了几秒?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上来指一指.

  3、(播放动画“60秒”)这次表示经过多长时间呢?

  (1分=60秒)

  从钟面上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你是怎么看出来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呢?(30秒)

  (二)体会1秒

  1、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再来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拍手练习,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先自已试一试.

  3、谁来试一试?谁还能不看钟,来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数一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刚才哪些小朋友数得比较准,你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吗?

  6、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数一个数也是1秒.你能做一动作来表示1秒吗?(小组讨论)

  7、1秒钟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1秒钟却能做很多事情呢.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一秒钟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个零件.有的电脑一秒钟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等等.

  所以,你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呀,几个1秒钟连起来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三)体会几秒

  1、现在就给你30秒钟,请你测一测你的脉搏跳了多少下.

  2、我们平时每天都要来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对又快,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半分钟口算比赛".比一比谁作对的题最多,我们将评出今天的"口算之星".

  3、其实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就连我们在不经意间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几秒钟呢,你知道怎样是一次深呼吸吗?

  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几分钟.

  4、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来计算时间吗?

  请小朋友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钟,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5、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播放视频“王丽萍”)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王丽萍荣获女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你知道她夺冠的成绩吗?(1小时29分05秒)

  三.总结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

  四.练习

  1、在()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夏天我们午睡的时间是40()

  (3)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在一些国际比赛中,竞争就更加激烈了.(播放视频“男子100米跑”)这是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精彩画面.冠亚军之间相差的时间1秒钟都不到,只有0.12秒.

  3、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时的认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小红什么时刻起床了呢?

  生:7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师:现在小红都上学去了,丽丽还在睡觉,现在又是什么时刻了?

  这时,有部分同学已认识了半时,能说出七时半了。

  导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认识半时吧。

  三、观察发现,获得新知

  1.教授8:00—8:30

  ① 分针的位置

  师:(课件出示8时的钟面)这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认的?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针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再看一遍,看仔细了,分针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以前指着12,现在指着6了)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多请学生说一说分针现在所在的位置,有助于学生对半时的记忆)

  师:当分针指着6时。我们可以用几时半来表示。那到底这是几时半呢?再接着观察时针的变化吧!

  ②:时针的位置

  师:(课件出示)时针所在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的时针指着几呀?(时针之前是指着8,现在指着8和9的中间)

  师:你说的真好!还有谁能说?(多让学生说一说,从而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准确的认出半时)

  师:是呀,指着8和9的中间,那这是8时半,还是9时半呢?(有人会说8时半,有人会说9时半)

  师:过了8没有?到了9没有?既然过了8没有到9那就是几时半哦?

  师小结:既然过了8没有到9那它就是8时半。

  ③:半时的两种写法

  师:说着说着,8时半也来到了我们课堂中间,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

  师:8时半时,分针指着几呀?(6)时针过了几呀?(8)就是8时半。(边说边把相应的文字贴在黑板上)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全班齐说。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先用汉字来写8时半(学生书空)

  师:再用电子表的形式来表示,8:30(强调:它和我们学过的整时不一样,我们用两个0来表示整时,用30来表示半时)怎么读呢?听清楚了,8时30分。(齐读8时30分,书空8:30)

  小结:8时半和8:30都是表示当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8的这个时刻。

  四、知识巩固,动手操作

  1. 练习巩固

  (课件出示三个钟面)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时刻?并说出你是怎么认的?(同桌合作讨论)

  生汇报。

  2. 动手拨一拨

  (课件了出示三个不同的时间)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件的时间,分别拨出三个不同的时间,请拔的时候注意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变动。

  五、联系生活,讨论合作

  1. 师:经过上一次的迟到,丽丽也不敢迟到了,丽丽学会了每天都是按计划做事的,什么时刻做什么事情。看看,她现在是怎么合理安排时间的。(课件出示做一做丽丽的作息时间图)

  先请学生说出第一幅丽丽上学图的时刻及认钟方法,课件出示两种写法。

  2. 师:请你完成书第93页的做一做,根据钟面写出相应的时刻。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

  六、拓展应用,升华总结

  1、出示课件趣味故事,小猪的一天。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

  1笔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为建立数位概念作好准备。会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的数,会正确地数出“翻坎数”。

  2敝惫哿私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背醪教逖槭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

  教学重点

  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了20以内的数,你能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到了20以内的数吗?

  教师:对,2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得的确很广泛。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只到20以内的数就够了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片。

  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观察这幅图片,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图片上的信息自由地说。教师:这些信息里面的数是20以内的数吗?

  教师:看来在这里20以内的数不够了,这一单元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数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20根小棒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5根5根地数……

  教师:对,我们有很多种数数的方法。但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得最多的数数方法就是一根一根地数和一捆一捆地数,也就是10根10根地数,(板书: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这两种方法来研究怎样数比20更大的数。

  教师:这两种数数的方法,10以后怎么数呢?要求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10后面加上1就是11,再添1就是12……10根10根地数,1个十是10,2个十是20。

  教师: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手中的小棒合起来,从这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不过在数小棒以前,老师有一个问题,20以后怎么数呢?

  引导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数到20以后就是21,2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20后面是21呢?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了。

  教师继续追问:10根10根地数呢?

  要求学生回答:10根10根地数,20以后就是30了。

  教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回答:2个十是20,3个十就是30了。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一共有40根)

  教师:刚才同学们你们喜欢的方法数了你和同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29后面是多少?39后面呢?

  要求学生回答: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

  教师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29,9个一再加1个一就是10了,2个十和1个十合起来就是30了,39后面是40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49后面是多少呢?59呢?69呢?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们四个

  人的小棒合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一共有80根)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再加20根小棒数一数,注意,数到九十九以后是一百。

  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

  教师: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教师:刚才同学们有的是一根一根地数的,有的是一十一十地数的,都能数出100根小棒。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左边的同学一根一根地数,右边的同学10根10根地数,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开始!

  学生分组数小棒。

  教师: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一根一根地数要快得多。

  教师:对了,10根10根地数要快一些,但是10根10根地数能数出28,36,47这些数吗?

  让学生意识到是不行的。

  教师:那么你觉得怎样又快又对地数出28,36,47这些数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正确的答案是两种数数的方法配合使,先一十一十地数数出几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数数出几个一。

  教师:你们的手中有捆着的小棒,方便你们10根10根地数,也有一根一根的小棒,方便你们一根一根地数,下面请同学们最快的方法数出47根小棒。

  学生数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4捆小棒,再数出7根小棒。

  教师:说明4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呀?让学生说出47里面有4个十和7个一。再让学生这种方法数出28,36,并分别说出28和3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10个10个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数数了,下面我们同学们数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课件显示例2图片。

  教师:你看,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呀!你知道小灰兔有多少吗?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排有10只,10只10只地数,有2个十只;剩下的一只一只地数,数出有8个一只,一共就有28只小灰兔。

  教师:你看我们数数的时候也到了前面的数数的方法。那么这个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要求学生回答:数了2个10只和8个一只,所以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教师: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呢?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教师:那么55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呢?

  要求学生回答:55是由5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教师:再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回答:每一排都是10只,所以采10只10只地数,一共有10个十只,就是100只。

  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2题。

  (2)练习一第2,3题。

  四、实践活动

  数一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有多少。如:班上有多少名同学……

  五、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数实物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2.结合"先估计再数"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估计的习惯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的数数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老师想给好朋友写封信,于是我就去买了一个信封,写好了信放在里边,贴好就去邮局邮信了,你们猜我的信邮出去了吗?

  (学生说结果并说明理由)如果学生说不出是因为没贴邮票,教师加以引导。

  2、教师继续刚才的故事:咱们书中有各种各样的邮票,小朋友帮老师选一张好吗?

  二、教学新课。

  (一)数邮票。

  1.教师出示邮票图片,学生帮老师选一张自己认为漂亮的'邮票。

  2.这么多漂亮的邮票,有多少张呢?咱们来猜一猜。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猜猜有多少张)

  1.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张呢?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数一数)

  2.小组交流数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邮票的摆放是很有规律的,可以一排一排的数,即:10张、20张、30张、、、、、、、100张。

  (二)、比赛的形式数珠子。

  师:小朋友们,咱们来比赛,看谁的眼睛和脑子最快。好不好?

  1.教师出示3组珠子的实物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

  2.评出数的快并且对的,评出前三名。

  3.全班交流,让前三名同学先说己数的方法,再全班交流自己的数法。

  (三)、数花生。

  1.教师提出题目要求。

  2.小组之内完成,并交流自己数的方法。

  三、练一练。

  1.出示图片,学生数。教师观察学生数数的方法,可以适当给予指导。

  2.先让学生估计一下,再实际数一数。集体订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10

  设计说明

  数100以内的数,是学生在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在数数方面会陷入许多误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上述考虑,在进行教学时,突出了下面两个方面:

  1.突出学具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理解数的意义,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通过一根一根地数,一捆一捆地数,不仅解决了数拐弯数的问题,还帮助学生认识到计数单位“十”的重要性。

  2.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提出启发引导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师用课件呈现学生数出的1~20各数。

  师:今天数家庭里又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呈现小于100且大于20的数)

  学生齐声读出这些数。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数都比较熟悉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唤起学生对数数的记忆,同时读出100以内的更多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操作探究,认识100以内的数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出示教材33页百羊图)

  师: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学生尝试说出羊的数量。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数数时,它能帮上我们的大忙呢!

  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羊):我圈出来的是10只羊,现在你能数出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10只10只地圈一圈、数一数。

  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感受,培养学生的数感。

  2.学习数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师:请大家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摆完后要让别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是21根小棒。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的摆法提问:你能看出是21根小棒吗?请了谁来帮忙?

  生:能,请了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就很快地看出一共有21根小棒。

  师: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几名学生回答)

  3.学习拐弯数的数法。

  师:现在我们在21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

  指导学生数数。

  当数到拐弯数时,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29添1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以此类推,39再添1是多少?4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49、59、69……99的后面一个数分别是多少?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11

  第1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的例1和第35页例2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 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熟练地拐歪数100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3页百羊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数学经典教案12-12

《数数数的组成》教案03-28

认识分数数学教案11-07

《数数歌》教案03-27

数数歌教案03-18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29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02-10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27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