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4 07:44:1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6篇[精华]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6篇[精华]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黄河的主人”是谁?板书:艄公

  2、为什么把艄公称为是“黄河的主人”?

  学生交流预习本上的答案

  师评:同学们在还没学习着一课就能把问题回答得这么好,但老师觉得你们还能更好,怎么办呢?

  二、精读课文

  1、出示句子:“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哪个字地方重读了?

  (2)什么也值得敬仰和赞颂?艄公和什么在比?(乘客)

  2、讨论:乘客为什么值得敬仰和赞颂?

  (1)自由读

  (2)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

  (4)板书,并引导学生思考乘客与艄公之间的关系

  3、自主学习,悟读课文,体验情感

  (1)教师布置任务: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除了能从乘客从容的神情中体会到以外,还体现在哪里?请同学细细地读1—7,选择觉得有体会的一处或几处注好批注,然后练习朗读。

  (2)交流

  A、黄河险

  ①学生交流第一节中的有关词句,并根据自己的批注谈体会,教师板书

  ②课件演示黄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③激发情感,指导朗读

  师: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同学们,如果此刻你伫立在黄河边,听着黄河的咆哮,你怎能不心潮激荡呢?

  ④你还能用哪些词句来描绘黄河?教师再补充些写黄河的名句。

  ⑤还有哪些地方也表现出黄河险的?

  ⑥,引导交流

  B、羊皮筏子小、轻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⑵谈体会

  ②板书

  C、艄公本身沉着

  ①学生交流:⑴有感情地朗读⑵谈体会

  ②板书

  4、板书,出示重点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1、重新预习本上的答案,并交流。

  2、选择写话: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静,战胜风浪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什么?

  ①黄河,我想对你说……

  ②艄公,我想对你说……

  ③XX,我想对你说……

  ④我想对自己说……

  相互讨论——自己动笔——班内交流

  四、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明白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筝”“翩”,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教学重点:

  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理想的风筝》,跟着作者走进他的老师。老师板课题的时候请同学们看课题,因为在题目里面有一个生字。(师板课题)

  这个筝字是形声字,竹字头是形,写的时候不要写太大。争是音,写得工工整整(师范写“筝”字到田字格)。

  2、读第六单元的导读——校园创想。

  读了单元导语,你发现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这个单元一共有4篇课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26课是我们这个单元中一篇记人的文章。写人离不开记事。

  二、初读文章,理清脉络。

  1、请同学自由快速的`浏览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读通。想想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生自由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师板书)

  生2:坚强

  生3:爱学生(师板书)

  2、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刘老师是这样的人。这篇文章相对比较长,这篇文章中回忆了刘老师几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快速找出哪几件事?在读之前请大家先读一读上面的要求

  出示读前要求

  (1)小组讨论课文回忆了刘老师的几件事?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用小标题概括每件事并写在黑板贴上。

  生汇报

  生1:讲课幽默

  老师讲课幽默这件事情对应的是哪个自然段?同学们想想他找得准不准确。(4段)

  刘老师讲课幽默,她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他仅仅是想讲女娲造人吗?

  我们要概括一件事不仅要说清楚,还要语言简练。

  生2:鼓励学生

  在第六段,你来说说原因吧。

  生3:讲历史课

  生4:放飞风筝7、8、9、10段讲放风筝。

  我们就是这样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里面的事情。但是这四件事情里面作者不是都写那么长的,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放风筝上。

  三、体会感情,梳理方法。

  1、引言导入,出示默读提示

  默读7—10段,四分钟之内默读课文并思考:这件事例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做出批注。(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我们一起来分享刚才的读书收获。

  生1:“有一次,他故意撒手……”(9段后四句)

  他为什么要撒手?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刘老师来说是怎样的一件事?读第四段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因为他是残疾的。(联系上下文)

  看到这样一个人,读到这样的描写,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悲伤、悲痛

  2、抓住典型事例的重点词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但是我们的刘老师故意撒手,他想做什么?追风筝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但是对于刘老师又是怎样的?这段话里面你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刘老师的坚强?

  抓住动作的描写可以让我们知道刘老师的坚强。抓住语言的描写,表现了这样一个乐观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刘老师。我们写人的时候就要这样。

  请同学来读这段话(9段后四句),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情。要读出感情,请你认真的留意老师可见上标出符号的词语。

  这段话当中有我们难忘的刘老师,还有很多场景。刚才我们抓住了第九自然段进行品析,还一遍遍的朗读。(板书:品析、朗读)

  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很多作者都会借助课题来抒发情感。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借助课题。

  四、迁移练习,升华情感。

  时间过去了三十年,作者回忆起刘老师还会发出这样的呼唤:刘老师,我深深的、深深的想念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作者省略了什么呢?请你们把省略号里的花写出来吧。

  交流。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单元导语的提示,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运用抓住事例品词析句、抓住课题、朗读等方式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了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身残志坚的人。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用上这样的阅读方式来学习。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8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评价三个学生的做法,使学生受到“节约用水,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评价三个小学生的做法,使学生受到“节约用水,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的教育。

《三个小学生》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3-29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教案11-06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10-1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2-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