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法不可违》教案

《法不可违》教案

时间:2023-02-25 16:48: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法不可违》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法不可违》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不可违》教案

《法不可违》教案1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三、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学法,知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成熟的标志,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自觉认真学法用法的人。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现在我们要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提高我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授课:

  专题一: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

  一、 学法、知法

  1、 走近法律:

  (1)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道德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要局部适用的准则。

  法律则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下面我们就来复习掌握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

  (2)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具有两个作用:

  一是规范作用,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作用,例如,日常生活中,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再如《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我们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2、法不可违:

  所谓违法,就是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凡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性,按其轻重划分,可将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类。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3、犯罪:

  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犯罪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家庭、对社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任何一类违法必将承担法律责任。按其违法类别分别承担行政制裁,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不管哪一种责任都会影响我们的大好前程。所以我们应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开始时往往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可一旦发现,却为时已晚了,这就需要我们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

  二、 守法、用法

  1、 加强防范,预防犯罪:

  首先要认识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往往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未成年人就应加强防犯,预防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和第三十四条分别规定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了解并掌握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在生活中如何防范呢?

  具体做到: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又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党和国家对我们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同时我们青少年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由于我们对法律知识知道得不太多,常常需要帮助。因此,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3、求助有路

  (1) 能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很多: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诉讼手段: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无论是哪种手段,我们运用的前提都是非法侵害已经发生了,而假如非法侵害行为正在发生,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4、善于斗争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要用正确的合法的手段去维护。

  临危不乱,是胆略与智慧的表现,在险境中,我们要保持镇定,要迅速调整自己的言行,有效地保护自已。保护自已的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借助各种社会力量保护自已,决不能硬拼和蛮干,一定要力求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具体的好办法有很多,如,呼救、拨打110报警、暂时妥协,记住象貌,事后报警等。

  总结:在学法上,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如法律的特征,违法行为的分类等,应该准确地识记,然后将所学知识在小范围内进行综合,再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典型例题解析:(课件中)

  板书设计:

  专题一:做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一、 学法、知法

  1、走近法律

  生活中的规则: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法不可违: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刑罚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3、犯罪:含义、特征、危害

  二、守法、用法

  1、加强防犯,预防犯罪

  认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

  2、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求助有路

  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维权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诉讼手段

  4、善于斗争

  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法不可违》教案2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学生分析】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他们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品学兼优、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走向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了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识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

  【综合设计思路】

  由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意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接着以“故事发展”的手法将各种不同的法律知识分接阶段展开在学生面前,学生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在形象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喜闻乐见亲身参与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切体味、掌握知识,提高对法律的认识,提高尊重法律的觉悟。

  【教学过程:】

  导入:温故知新(“社会规则的种类于区别”知识的复习)并由此引出课题。

  新知识的教授:以两兄弟的自己和身边的人所发生的法律故事展开学习:第1集:身边的法律小事

  第2集:兄弟二人参加法律学习班

  第3集:表哥出事了

  第4集:学法改变人生路。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分阶段地思考并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的种类)

  最后重点知识归纳: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归纳: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解决好这个问题,学生必须以掌握前面的基础知识为前提,这样的活动以能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也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事半功倍)。

  【课后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课的内容十分的繁多,并且专业性较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将这个知识发生背景与生活拉近,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鉴于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安排的问题,在这节教授课中新知识必须要有在本课堂上学生消化检测的环节,否则学生的知识遗忘率是十分惊人的。所以在最后的“小组合作”环节的设计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教学完毕后,仍然感觉知识点组织较为松散,不够紧凑,如果能将四集故事浓缩成一到二个情节,背景更加清晰,学习效果更好。

【《法不可违》教案】相关文章:

十进制计数法教案04-01

数学教案提公因式法12-29

疫情洗手七步法教案(精选8篇)03-05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洗手七步法》09-29

一起过中秋谈话法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09-03

科学计数法教学反思08-16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03-30

宣传安全生产法活动总结11-05

《安全生产法》宣传活动总结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