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走进心灵》读书笔记

《走进心灵》读书笔记

时间:2023-11-16 16:38:3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进心灵》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进心灵》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走进心灵》读书笔记

《走进心灵》读书笔记1

  在《走进心灵》里,李镇西虔诚庄重的写下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的一段话:“我竭力要做到的是,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到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他反对带着浓重功利色彩去亲近大自然。是的,当我们走进自然的时候,就该忘却“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是一本最博大精深的书。

  自然环境与生俱来就俱备教育功能,这样的资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900多年前的苏轼吟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苏轼游目骋怀与宇宙自然,淡泊了名利,阔达了心胸。自然之美与活跃的思想就像阳光与花朵一样,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李镇西说:“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亲切地记述“每当学年一结束,我就跟孩子们一道去远足旅行,去田野、森林、河边旅行。跟孩子们一起在南方晴朗的星空下宿营,驾锅煮饭,述说图书内容,讲传说和童话故事,这些对我来讲,是一种幸福。”的确,人与生俱来的对大自然有割舍不开的情愫,当师生在自然的怀抱里畅游,一起感受自然的脉搏,感受阳光的触角,聆听时光的流逝的时候,我想,他们的.心一定贴得更加紧密。这时候的师生,已经忘却了各自的身份,没有了这层束缚,灵魂自由的飞翔······

  在《走进心灵》中,李镇西在教育手记中记录了多次与学生同游自然,携手探险的经历:他们可以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贱玉的瀑水将他们浑身浇透;也可以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嵋之巅;还可以与学生在风雨中长时间攀登,饥寒交迫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二者每一次的经历,都能让李镇西与学生风雨同舟之情油然而生,同时,又感到无限幸福。这样的幸福不单单是源自于与自然的共鸣,还有与第三方产生的共生的快乐,创造与探索的快乐。

  如果仅仅知识收获快乐似乎显得太过浅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陶行知曾多次大声疾呼对学生要实行“六大解放”,其中之一的“解放”就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美国诗人艾默生说:“若你的心与大自然一起跳动,一切便都呈现了出来。每种精神都呼唤着同类精神的回应。”在自然的怀抱里,你能升华品格,扩大胸怀,激发潜能,获得学问。

  但这种学问的取得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在经历中慢慢演化渗透,最后融进血脉。诗意化的生命个体就要诞生了。

  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无论是春日的素湍绿潭,江流宛转,还是夏日的蝉鸣聒噪,莺啼清脆,亦或是秋阳中的帘卷西风,落日楼头,冬日的肃穆庄重,简素沉静,都能使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课堂的师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是大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诗是人类对美的最初表达,大自然的美,让李镇西的学生们锐化了知觉,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言语为个人体验而充实。这就大自然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

  大自然是一首灵动的诗,在这个深秋时节,《走进心灵》就像一首清新隽永,富有情调的教育诗,激起了我对教学、管理的思考。在这本书中我能清晰地读到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种种探索实践与创造思索。在他的教育观中,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不是灌输,而是引领;不是强制,而是尊重。在这个“万古逢秋悲寂寥”的秋日,我也想用我苍白的语言把眼中的风景化作诗行。

《走进心灵》读书笔记2

  寒假期间,从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也深深的感动着我。我们是教师,每天面对这么多学生,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呢?我认真的读了这本书,书中包括9章,用心灵照亮心灵,用心灵感动心灵,用心灵丰富心灵,用心灵感知心灵,用心灵碰撞心灵,用心灵激发心灵,用心灵唤醒心灵,用心灵开启心灵,用心灵呵护心灵。

  其中用心灵照亮心灵一章中,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中,这段话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教师要常用“童心”看待学生。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只有把自己当做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年龄差,甚至可以说是“代沟”。所以他们的想法、说法、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的要求存在一定的歧异。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血去栽培、用汗水去浇灌、用爱心去包容,同时还要有一颗“童心”。文章中,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提到“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为什么我就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呢?为什么我与他们总是有难于填补的隔膜?为什么他们对我的话总是半信半疑?如果作为教师的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或正在为这种情况烦恼,那么,多多培养自己的“童心”吧。

  是啊,我们作为教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所以我们就需要有颗童心,用童心来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们成为朋友,才能更好的搞好教学。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呢?从书中我学习到:

  首先,教师要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带着微笑、持着平等、怀着包容,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微笑能消除一切的隔阂,让孩子觉得亲切。平等便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基石,包容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走进他们。没有太多的说教,不带太多的严肃,无需太多的言语,不将他们的'想法成人化,带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们的心田,与他们打成一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道游戏;处理问题与同学们相互商量……让每个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并不可怕,而是他们最亲密、最知心的朋友。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学生也必定会更加喜欢与教师亲近、交流,当教师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心之后,对他们的管理就是事半功倍了。只要教师有一颗善良的、无邪的、纯真的童心,那教师就一定能吸引住学生们的眼光,抓住他们的心。

  其次,教师要真诚地去看待学生。不用有色眼光看人,用直接的眼光真诚看待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一切。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正因为如此,卢梭在《爱弥儿》中告诫教育者:“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学生的真诚,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读到这,我认真的反思了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自己真的带着微笑,面对每个孩子,是否我每次都真诚的看待每个学生呢?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要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行为。

  文中引用了陶行知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类似于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类似于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类似于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童心’。

  读完这一章节,是我感觉到教师在孩子眼中的重要性,我要努力改正自己,努力具有一颗童心,好好的去了解每个学生,用心去懂他们。

【《走进心灵》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03-03

《走进心灵》读后感04-10

教案走进丽江08-04

《走进小学》教案03-10

走进美术教案02-28

《走进纽约》教案03-03

走进丽江教案03-08

走进秋天教案03-26

《走进纽约》 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