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综合

设备管理制度综合

时间:2023-10-22 07:21:34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设备管理制度综合范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备管理制度综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备管理制度综合范文

设备管理制度综合范文1

  一、总则

  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是设备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与合理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机器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二、润滑管理的组织

  在设备管理负责人的指导下,建立由设备管理部门、工段、班组构成的三级管理系统。

  三、润滑管理的任务和职责

  1.设备管理部门润滑管理的任务和职责

  ⑴.制订设备润滑工作的各项制度,并负责润滑技术和业务指导,深入现场检查、监督。

  ⑵.编制各类设备润滑卡片、图表和有关技术资料。

  ⑶.贯彻实施润滑的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和定人五定工作。

  ⑷.制订油耗定额,按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年、季、月需要的润滑油料计划,并按期统计实际消耗数量。

  ⑸.编制设备油箱和润滑站的年、季、月清洗换油和检修计划。

  ⑹.组织废油回收及再生工作。

  ⑺.检查润滑油的使用和审查后质量的化验结果。

  ⑻.检查润滑用具的合理使用,总结和推广设备润滑的先进经验,并提出润滑工作的奖罚意见。

  2.工段设备润滑管理的内容和职责

  ⑴.工段段长负责本工段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对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⑵.建立健全“五定”润滑工作制度。

  ⑶.管理本工段润滑油(脂)的领用发放,加油状况,换油回收的管理工作。

  ⑷.结合循检制度,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和记录。

  ⑸.负责审核编制本工段年、季、月设备用油、换油计划,每月统计润滑油(脂)消耗情况,并向有关部门上报。

  ⑹.负责本工段岗位人员的润滑技术培训。

  ⑺.协同设备管理部门处理润滑技术问题,推广应用润滑新技术。

  3.岗位工人润滑工作职责

  ⑴.按照“五定”要求和有关规定认真作好设备润滑工作。

  ⑵.勤检查、勤巡视,发现润滑设备有异常情况或滴漏现象应及时处理或向有关人员报告。

  ⑶.保持润滑设备、器具和润油油嘴以及润滑油脂干净清洁,不混乱油脂牌号。

  ⑷.按润滑卡的规定,按时加换油脂,清洗油箱并做好记录,每张卡用完后,交回工段保管。

  ⑸.根据润滑卡的实际消耗记录,每月统计一次,交工段审核并送设备管理部门备查。

  四、设备润滑的“五定”工作内容

  1.定人:按照专群结合的原则,规定什么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由操作工人负责加油,什么部位由润滑工人负责加油、换油。

  2.定点:根据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的位置及数量,进行加油、换油。

  3.定质:根据设备说明书和具体情况定润滑油品。

  4.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本着节约用油的原则规定油箱换油和各润滑点每班用油的定额。

  5.定期:按照润滑卡或图表规定的时间进行加油、添油和换油周期进行清洗换油。

  五、润滑卡片的编制

  1.润滑卡片是组织设备润滑的基本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编制。

  2.润滑卡片是设备润滑的档案资料,它包括设备的.换油部位、润滑油脂的名称及牌号、消耗定额、换油周期等。

  六、润滑油脂的管理

  1.各车间应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润滑油脂的统一管理,做好领用发放工作。

  2.润滑油脂要分类、分牌号设置明显标牌,放置合理,严格控制混乱油脂牌号和类别。

  七、废油的回收和再生

  1.为了节约润滑油脂,各用油单位要积极做好废油的回收。

  2.各车间在清洗换油时,应将旧油、废油送往供应部门进行回收。

  3.不同种类的废油应分别回收保管,不能混在一起。

  4.高级的废润滑油和专用油品应单独回收。

  5.储存废油的油桶应当加盖,防止灰砂及水混入油内。

  6.废油的回收,库房应作好原始记录。

  7.再生油经化验合格后,应按照新油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八、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对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检查,生产厂考核,企业管理规划与基建部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

设备管理制度综合范文2

  一、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巡回点检的管理组织及工作内容等;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线上的生产设备管理;

  二、管理组织

  1.根据本公司设备巡回点检的实际需要,建立以岗位人员为基础,工段技术人员为关键,设备管理部门巡回点检为督促检查的三级管理网络。

  2.生产设备由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工段应建立健全定人定机制度。岗位操作人员坚持不离设备,设备有人管理,做到手勤、眼勤、耳灵,把本岗位的设备维护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报告相关人员及时排除。

  3.工段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要掌握好本工段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各岗位工人对设备的点检及维护情况,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4.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对全生产工艺线上的在线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不定期对主机设备进行巡回点检,以便掌握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指导和监督工段,班组的设备巡回点检工作,以达到生产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并做好巡回点检记录及问题处理记载,巡回记录要保存齐全。

  三、点检的工作内容

  1.设备管理部门

  ⑴由设备主管组织,各工段设备段长或技术人员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月一次,对生产主机设备定期点检。

  ⑶点检内容:

  a.检查各单位贯彻执行有关设备管理制度篇的执行情况; b.检查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

  c.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

  d.对异常情况的设备组织监测和提出解决措施。

  2.工段级点检:

  ⑴由工段设备段长主持,技术人员班组长参加。

  ⑵点检周期:每周一次。

  ⑶点检内容:

  a.按点检标准书规定的项目进行,监督并复核岗位与维修班组的日常点检记录。

  b.检查主要设备和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发现设备异常,损坏和磨损情况应做好记录以便确定修理部位,更换零件,修理的种类和时间,以此安排维修计划。

  c.检修设备测试、维护情况和设备环境卫生。

  ⑷检查方法:

  除人的感官外,对重要的设备定期用检查工具和仪器进行检查、测定,做好记录,便于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

  3.班组岗位点检:

  ⑴岗位点检由岗位操作人员进行。

  ⑵点检周期:岗位工按照各工段制定的“岗位点检标准”规定的周期进行,负责点检分管范围的全部设备。

  ⑶点检内容:

  a.设备运行中的异音、震动。

  b.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温、油压、油位、冷却水等)。

  c.运转件是否移位、窜位等。

  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e.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f.检查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g.检查安全保护装置。

  h.检查设备跑、冒、滴、漏等现象。

  i.变电站及各电气控制等专业电气设备按设备规定内容进行。

  ⑷点检方法:

  运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等方法,结合设备的仪表和信号标志。

  四、考核

  1.结合工段经济考核责任制,纳入工段考核。

  2.对点检工作不负责而造成不该发生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并按事故大小酌情处理。

  附则:

  1.各级点检工作记录,应记载在点检标准书上,并存档备查(填写时一式两份,工段留一份,上交设备管理部门一份)。

  2.运行中岗位点检也应使用点检标准书,并签名,对于运行中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3.对于点检中不能查看的零部件可安排在停机后进行定查。

  4.制定点检考核细则。

【设备管理制度综合】相关文章:

设备综合管理制度11-28

综合设备管理制度09-04

(精品)综合设备管理制度11-01

设备及管理制度08-15

设备的管理制度03-23

综合管理制度12-06

综合管理制度(经典)12-11

食品用设备设备管理制度11-25

电气设备设备管理制度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