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说课稿>小学美术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3-01-29 12:07:1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说课稿15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课《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教材分析。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学过程。

  一、 教材分析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小学美术第九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侧重于表现美术写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学生通过对趣味文字的欣赏、学习绘制美术字应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作的愿望。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材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

  2. 过程与方法:掌握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

  3.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创造出更形象,更活泼的新字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 教学过程

  针对我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事实生活,学生竞争意识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对他们的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感受。掌握好这个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本课起到很大的帮助。 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法,观察讨论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通过老师在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运用创新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仪一仪、画一画 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美术字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归纳出美术字的特点,从而形成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在表现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课起始的话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在导入阶段,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先让学生猜一猜神秘嘉宾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情境的世界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唐僧师徒四人名字组成的形象图片的变体字”,引出本课课题——趣味文字,让学生对变体美术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阶段 ,我采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首先创设“文字王国开化装舞会情境”,出示各类变体字美术字,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引导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式。这种教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探究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获取和巩固知识。在探究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发展阶段,我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用课

  件出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步骤。由于变体美术字与宋体字和黑体美术字相比,没有后者要求有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固体模式,显得自由洒脱,因此他的书写步骤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处浪费时间。(体现有效课堂),第二步是学生分组完成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教师在这一环节重要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的风格,解放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字的内容自由发挥。最后进入创想和表达和相融汇中体现设计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展现。在变体设计中,自主探究尝试,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意,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的自主性,小组二人意见不统一时,可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自主探究尝试过程中,我可以及时的参与,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设计作深入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学生作业评价阶段,我采用的是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方式。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给与总结性的'点评。这种评价模式可以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细节的处理上有待于提高。趣味文字这节课很有趣,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书写变体美术字并不难,只要掌握书写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笔画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创意元素,文字就能成为学生笔下精美的艺术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会欣赏美,能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介于这个问题我汇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善。

  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但是重视让学生在血中收获,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思考,因此,我要设计不同的活动,引领我的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理解没的规律。这才是我心中对活动——探索的理解。

  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趣味文字》的授课,能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请领导、同行多多批评指正。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2

  新岭南版美术小学第8册《漏印》

  该课属于新岭南版美术小学第8册中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希望通过对“漏印”的装饰设计,使学生在做做玩玩中感知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的魅力,学习传统工艺美术方面的一些知识,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应的制作步骤、方法,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该类课程属于“工艺”部分,与传统紧密联系。因而首先要看课程导入时,是否有相应的传统工艺文化拓展,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引入该课知识讲解部分。

  另外,该课内容有着一定的技术性、程序性和材料性,这些都是凸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特质的关键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否有较合理和有效的学习“过程”很重要。

  案例中的执教老师是来自云南师范大学附小的杨丽萍老师,我们的讨论将围绕这节课的整体设计,以及情境教学、知识讲解、设计制作和评价引申等教学环节展开。

  接下来,我们先通过一些教学片断看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整体设计。

  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示范课,教学设计整体感强,体现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也体现了该领域教学的某些特点,比如在课程导入方面;在示范讲解方面;在创意启发介绍方面……但相对于这一领域的特质而言,某些方面的教学,还可以有另外的设计。

  优点:这节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从整体上看,杨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研究“漏印”的表现方法,抓住了“漏印”的创作关键。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资源很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开放而富有活力,是一堂很有创意、很生动的美术课。

  同时,这节课也很好实现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金水漏印”是独具风格的傣族民间艺术,是以阴刻手法刻版,把剪纸图案用金粉漏印在佛寺墙壁和梁柱上的工艺。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既有针对性的知识拓展,又有清晰、简明、准确的“漏印”工艺流程示范,并反复提示了注意事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知晓来龙去脉,并在实践过程中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技术要领。

  杨丽华老师执教的《漏印》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和愉悦的状态中。

  不足:联系生活、开阔视野方面稍显牵强,要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联想环节更好。

  某些工艺环节有所缺失,比如金色颜料调和、浓淡掌握等。

  课程结束前要有对学习内容的总结更好。

小学美术说课稿3

  说课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的第2课《恐龙世界》

  1、教材分析:

  本课要表现的恐龙在6500万年以前就已绝迹,是一个千古之谜,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学生对它既喜欢又比较陌生。因此,这个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可自由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围绕恐龙制作一个相关的课件,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个新奇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教学对象: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要丰富些,并且,关于美术表现的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恐龙不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动物,表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呢?

  3、教学手段:

  关键是从学生兴趣入手,结合科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量的可视形象促进知识迁移。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听一听、做一做等体验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在情趣的发挥创造中,让学生学会综合探究,达到乐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热情,体现信息技术优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神秘的恐龙,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其科学知识,培养其创作兴趣。

  2、能力目标: 结合恐龙的特性,进行形象思维,用泥进行立体表现。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大量有关恐龙的信息,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现恐龙的生活。

  教学难点:制作的独创性、趣味性。

  教具准备:

  CAI课件、绘画工具等

  学具准备:搜集与恐龙相关的音像制品、图片、网络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引目标

  1、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吗?它是远古时代的动物,你们想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恐龙世界。

  2、板书课题

  二、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下面让我们跟随下面这个短片回到6500万年以前,进入恐龙的世界,去领略一下恐龙世界的神奇与奥秒。

  2、播放短片,师生领略恐龙世界的风采。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CAI展示,老师随机介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远古时代的恐龙。

  ⑴讨论:对恐龙不同的感受、想法。

  ⑵学生、老师主动、有机运用信息技术,达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

  ⑶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在全班交流恐龙的信息。

  三、 巩固新知,应用创新

  1、组织学生欣赏学生作品中的恐龙,及电脑绘画中的恐龙 ,让学生对如何表现恐龙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

  2、布置作业要求,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恐龙。

  3、学生的制作活动。老师巡回辅导。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 展示学生作品,相互欣赏。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五、 老师小结。

  六、 课后延伸:

小学美术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知识系列的一部分。教材中编入了法国画家安德烈·德兰的绘画作品《查灵克罗斯大桥》,该画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色,表现出画家对城市清晨的强烈感受。画中的树木、道路、汽车、行人都有一种动感。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不为旧的画理所囿,大胆施彩。这幅画作正是画家时断时续地追随野兽派风格的代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此画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活泼、跳跃等美感。课本还选用了一些运用对比色画的图案,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比色在画面上的作用。课本的几幅学生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启发学生创作构思。

  二、学情分析

  色彩,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妙的,是神奇的。他们往往能用自己的小手创造出我们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话般的美丽。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除去这种对色彩的情感表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方面的知识,例如前~课的教学内容《色彩的对比》,使学生对色彩的对比关系有了基本的认识。本节课,可以说是从前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色彩对比知识。利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作品“跳跃”起来。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色彩的.视觉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中我以色彩为主线贯穿,依托视觉形象引导,在动起来做,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关系,提高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难点: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六、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范画、备用的学生用具、多媒体。

  学具: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教师(播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很有意思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上内容感觉是动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图片是静止的,但是却给了我们动的感觉。那么大家再来看看这组画面,哪幅给你动感呢?(黑白的很安静,彩色的有动感。)

  教师: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画面产生强烈动感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让色彩动起来》一课。

  【设计意图】以两张神奇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设疑激趣,再观察内容相同的黑白和彩色两张图片,一步步、由浅入深地引发学生思考,进入学习情境。

  (二)探索新知

  1.复习对比色知识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色彩的对比,你还记得哪几组对比色呢?谁来说一说?(红一绿、黄一紫、蓝一橙。)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盘水果(盘子与水果的颜色分别是三间色和三原色),你们觉得老师把水果这样摆在盘子里,水果和盘子间的色彩视觉效果是最好的吗?怎样摆放才能让他们看起来更有视觉美感呢?

  (学生表述,教师粘贴。)

  2.感受生活中的强烈对比

  教师(出示图片:儿童滑梯、室内装潢、鹦鹉):像这类对比强烈的色彩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3.感受艺术品中的强烈对比

  教师(出示图片:农民画):画家分别运用了哪些对比强烈的色彩?(农民艺术家们大胆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让画面有强烈的视觉印象,从而表达他们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师(出示一幅国外作品: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斯大桥》):他运用了哪些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运用了红色与绿色,蓝色与黄色等对比色……)

  4探究总结

  教师:是不是画面中只要有对比色就能使画面有更强的动感呢?来看这样一组图(出示图片):同样的5种色彩,哪个给你的动感更强呢?为什么?(第二幅动感强。色彩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相邻的两个色彩对比强烈。)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图。这两幅图排列顺序相同,哪个动感更强烈呢?为什么?(第二幅用了波浪形的线条,形体上增加了动的感觉。)

  教师肯定学生们的观察很仔细,分析也很到位。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1.画面中相邻两色之间强烈的对比;2.造型的动感。

  (三)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两组色彩图片的对比,让学生从相邻色的顺序和造型变化两方面的不同,得出结论,体现探究性学习。

  教师展示两张分别用水彩笔、油画棒完成的范作。

  教师:作品分别是用什么绘画材料表现的?”

  学生欣赏并回答教师提问:油画棒、水彩笔。

  【设计意图】老师以谈话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色彩感受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恰当地运用对比色;引导学生感悟画家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可以采用的三种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心情。

  (四)创作表现

  (一)布置作业,提出要求1.创作一幅具有动感的色彩作品。

  2.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明确作业要求,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二)教师辅导

  在学生们绘制了十分钟左右时,教师巡视学生的创作情况,并及时结合学生的作品提出自己的建议。对画得较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同时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进行有目的地创作。在学生进行创作时,不要马上进行辅导,等十分钟左右再辅导,这样更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创作思路,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引导式辅导,能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五)作品展评

  完成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让学生从色彩、造型、内容、情感表达四方面,对作品给予评价;同时教师及时点拨、引导,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

  教师:在这节课中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色彩带给我们的富有动感的美,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个同学都能有善于发现美的双眼,有善于创造美的双手。

  【设计意图】在评价这一环节中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评与他评的能力,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促建学生的发展。

  (六)拓展延伸

  1.播放,展示拓展内容:生活中色彩对比强烈的建筑类、服饰类的图片。

  2教师小结,延伸本课主题。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让色彩动起来”,了解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在艺术品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正是认识到强烈的色彩对比,我们的生活才能像色彩一样跳动起来,生机盎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选一步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的实际应用,发现对比色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七、板书设计

  一幅漂亮的板书能唤起读者的情感,给人美的享受。这课的板书分三部分,课堂,知识点,师生作品三部分,这样的设计清晰直观,简洁易懂,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美术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

  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

  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2、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课件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 “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学生看着小狗潜水员和它的“鲨鱼号”潜水艇的卡通画面,提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创设情境将绘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成坐上这艘潜水艇的注意事项,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学生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课堂评价

  1、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

  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创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学生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小学美术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字的联想》是朝鲜族义务教育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字的联想》。本课由象形字的演变入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了不同的联想方式,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的体验课。这一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紧扣的是“联想”这两个字,突出的.是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通过学生的联想,不但让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一些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学生了解生活与美术的关系,更懂得观察生活,体会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设计理念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课程内容显现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教师的引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创造性地作一系列有独特性的作品。

  三、教学流程

  教学目的:学习字的变化,侧重学习字意的理解和变化,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践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感受、体验用文字进行创作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欣赏与感受字的联想的艺术美感,激发想象力创作作品。

  教学难点:设计的作品能充分体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并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策略:实践中解决,

  一观察导入

  出示象形字(猜猜是什么字?)

  小结:简单了解字的由来。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将对字进行变化,变成有趣,好玩的变体美术字。

  板书:《字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

  出示《花》字进行联想并了解用途。(课件)

  还有哪些字可以进行夸张变形装饰方法呢?

  每人独立完成至少一个字或词的变体字。

  四学生进行设计

  学生创作,作业要求:

  (1)选择一个字或另外想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词。

  (2)联想要丰富,选择要恰当,方法要巧妙。

  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评

  你喜欢哪个字?说说理由。

  《巧手变变变》

  六拓展

  七板书设计

  学生作品

  字的联想

  字形

  字意

小学美术说课稿7

  你们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巨匠童心》,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巨匠童心》是湘教版美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齐白石和毕加索两位艺术巨匠的艺术风格,提升同学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时学会一些美术技法,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二、说学生:

  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以前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美术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齐白石,毕加索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情感目标: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重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难点为: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五、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美术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

  根据上述要求和本课的具体情况我打算采取师范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示范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水粉笔,水粉颜料,调色盘,4开纸张,小水桶。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炸东西,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

  (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年6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年4月8日在法国慕景市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3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找出上面三副图分别是哪副作品的构图空间布置。

  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

  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

  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

  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

  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3.教师巡辅。

  以上是我在预设教学《巨匠童心》一课时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谢谢大家!

小学美术说课稿8

  一、准确把握,说教材。

  《千变万化的帽子》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14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帽子的种类和用途很多。除了有遮阳、保暖、美观的作用外,有的可以显示职业和身份,还有的可以保护头部避免或降低来自外力的伤害。古今中外的帽子文化更是值得探究的。本课教材的学习要求是:用纸制作各种帽子,而不涉及这方方面面的内容。对 这些内容,可以留待课后拓展。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课文的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的整体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的帽子。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帽子。

  3、体验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a、重点是:把平面的纸通过折、剪、贴成立体的帽子。

  b、难点是:设计各种不同造型的立体帽子。教学安排:一课时(本说案为第一课时)。

  二、有机渗透,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就第一课时设想以下几种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也表明创设与学生心境相匹配的情景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机,所以在新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让学生戴上自己心爱的帽子创设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和教师一起欣赏各种帽子的图片。

  2、问题讨论法。问题讨论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摒弃了传统教学教师形象的束缚,加大了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密度,有助于问题的深入,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同时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气氛。

  3、引导观赏法。这是本组课文训练重点,为贯彻这一教学目标,在欣赏各种各样的帽子图片的部分和欣赏同学们作品的部分,我将用实物展示,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

  三、自主创新,说学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努力创设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学会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的潜能,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2、积极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同学解惑。

  3、合作交流的'能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合作、交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萧伯纳也曾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了还是一个苹果;你一种思想,我一种思想,交换了便有了两种思想。”美术课中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制作作品的乐趣。

  四、优化结构,说程序。

  如果说研究教法、学法是教学的前提,那么我认为合理优化地组织教学过程便是成功的关键。这一课时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情景创设,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2、欣赏、实践探究新知。(1)师生简要交流一下帽子的用途。(2)带着问题欣赏帽子图片。①帽子的基本造型。②帽子的装饰特点。

  3、交流观察和欣赏图片而得出的结论。

  4、请学生提出待解决的问题,由会的学生进行解决。

  5、教师适时地拿出该基本型制成的帽子,让学生观察。

  6、作业要求。

  7、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帽子,教师巡回指导。

  8、交流展示------帽子展示会

  9、课堂小结及课后拓展。板书设计:帽子展示会(四周是几顶造型特别的帽子-----学生作品)课件设计:包括课题、各种帽子的图片、帽子的基本型、帽子的制作步骤。(详见四年级美术《千变万化的帽子》幻灯片。)

小学美术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规范》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春天来啦》一课属于“造型·表示”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示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溢童真、童趣的,不受制约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议的“培养学生多篇、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并结合小学低年级

  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发明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知目标: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 操作目标: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示春天的色彩。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示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示。

  教学难点是: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二、教法运用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主要采用下面的教法进行教学:

  1.观察多篇分析法:

  老师通过展示有关春天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自身去感受、去体验春天的美和色彩。通过多篇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表示春天时所运用的色彩、资料、方法等,以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2.情境教学法:

  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是有效地激发学生艺术发明力的必要手段。艺术课程的学习尤其要充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本课中通过美妙的旋律《春天在哪里》、具有冲击力视频《春天的秘密》多篇,把学生带入到春天的世界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示欲。

  三、学法分析

  本课以“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示春天”为主要目的,因此,我准备采用下面的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学习法

  其实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一个要重要。因此,我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把疑问、难解答的问题放入教学过程局部,有针对的和启发性的提问:“你知道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等教学问题。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各种春天图片,增加直观性,鼓励学生大胆表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分析,学会表达。

  四、教学过程

  《美术课程规范》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发明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效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需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验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儿歌激趣,导入新课。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源不时的动力。美术教学也一样,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干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才干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这样的观察才更有效,印象才深刻。因此,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听?”教师充溢诱惑的语言随同而来的儿歌《春天在哪里》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多篇完毕,趁着学生情绪高涨,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你听懂了吗?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爱表示是小朋友们的天性,相信小朋友们多篇了有声有色的儿歌片断后都能清楚地表达儿歌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春天来啦》。

  (二)、引发考虑、联想春天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让学生回忆春天,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

  (三)走进春天的世界

  (1)播放Flash《春天的秘密》,适时播放动画精彩课件。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多篇的过程中让他们自身去观察春天的景象,直观又生动,多篇完毕,让学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

  (2)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四)、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的色彩?

  (2)出示一组色彩组合,你觉得上面两组色彩哪一组比较适合画春天呢?

  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春天的色彩,所以要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变化,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示春天的美丽。

  (五)多篇评述,提高审美

  通过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展示几种不同的表示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等,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表达自身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示方式,尽情地表示自身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

  (六)安排实践任务

  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发明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身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描绘,注意色彩的运用,让展开思路、大胆表示。

  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身的看法,协助解决诸如构图、色彩搭配等问题,教师适当引导突破。

  (七)、展示评价,推荐经验

  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胜利的喜悦。

  1、自评:让学生把自身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说说自身的画面内容,觉得自身的画画的好不好?什么地方画得棒?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小学美术说课稿10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生活中冷色》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画,初步了解冷色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知道冷色调所表达的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画、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入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中,让学生体会音乐带来的色彩感觉,为后面设计冷色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2、引导启发

  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生活中的冷色”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先感受什么是冷色,然后寻找生活中有哪些冷色。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测试,让学生自己区分冷暖色,以此来引出色彩的相对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到这里学生都会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注意力开始分散,所有我随之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判断画面的冷暖,也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学生情况。在这些画中我有意选择了几幅冷暖色兼具的画,引导学生探讨冷色调画中有暖色出现,有什么作用?然后就是画法的不同表现,尝试不同的画法,体会不同造型特点的乐趣。

  3、大胆创作

  设计一个情境,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符合本课的要求。在整堂课中,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4、展示 交流 评价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交流评价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5、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家中哪些物品是冷色,哪些又是暖色的?把自己的成果与家人共同分享。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美术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一)、编者意图和地位作用。

  本课是“形的变化”单元课程的第一课,对于第一次接触形的变化,课本特意编排重复是很必要的。重复是一种变化的形式,生活中处处可见重复现象,大到日复一日的地球运动,小到我们人的眼睛不停地眨动,人的心脏有序地跳动等等,这些都是重复现象。在其他艺术门类中,重复的现象也不少见,如舞曲中的节奏、活泼、跳跃,给人一种有序的美感享受;电影中的某些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同样给人以重复美的享受。总之,重复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学习本课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基本形重复训练,使学生体会重复的形式美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前后联系。

  本课是对前面学习过的礼盒装饰、生动的纸浮雕等有关知识的延伸。本课内容可以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形的变化的特点、规律知识,为接踵而来的形的变化─-渐变打好基础。所以,本课知识是图形的变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形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

  2、能力目标。通过训练,掌握重复的`构成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抽象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绘制能力。

  3、情感和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在平凡的图形重复变化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热爱生活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

  1、了解重复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教学难点。

  掌握重复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创新。

  (六)、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教具准备:

  1、图形重复形式的作品、范画。

  2、演示教具(几套不同的基本形、几种不同的骨式图。)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

  一小块白卡纸或其他硬一点的纸、剪刀、铅笔、直尺。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审美基础和欣赏能力,从简单的图形入手进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因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很难设计出造型美、独具一格的图形来,需要教师有序地引导学生。

  三、说教法

  美术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根据我校的实际,因材施教,我将采用引导观察、分析讲解和演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对重复这一形的变化的知识进行讲授,即直观又灵活,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更占优势。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中,学法上主要通过欣赏、比较。谈话、动手画画等方法相结合。通过启发学生发现周围的现象,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寻找重复的图形美,从中体会重复给人带来的美感,并试着动手设计一个基本形状,设想一种排列形式,完成一次重复构成练习。

  五、说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幅图案,出示两幅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图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同学们注意欣赏,接着提问:这两幅图案好不好看呀?通过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图案在排列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重复),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形的重复排列的方法。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从乐中学的新理念。

  2、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让学生初步体会重复的美。

  提出问题:谁能来谈谈生活中、自然界中、艺术中的重复现象?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再根据上面出示的两幅挂图,引导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的美感,然后对这一环节进行小结:

  重复给人一种整齐的美感,秩序的美感和节奏的美感。生活中的农民插秧、仪仗队的行列等等也会使人产生这种美感。同学们有兴趣画一张这样的形的重复图案作品吗?这时同学们的兴趣从喜爱中转移到要亲自动手画一画的行动上来了。

  (2)简介平面构成,欣赏平面构成作品。

  此环节我出示几幅重复构成的几种骨格图,让学生从刚才的抽象中对重复有进一层的具体认知,并从我的这几幅不相同的作品中,明白重复的排列可以有多种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

  (3)布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通过以上的讲解和观察后。布置作业:今天我们就运用平面构成的重复手法,设计一张作业。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指出可以单独完成,也可同桌或前后两桌的同学合作完成。我这样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4)讲解重复的设计方法。

  具体布置了学习任务后,接下来我又根据课本中的插图具体指导学生如何设计重复的方法。

  步骤有三点:

  ① 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

  ② 设计一个排列骨式。

  ③ 确定一种排列方式。

  (5)提出作业要求。

  ①有所创新。

  ②创作要精细工整。

  此环节要着重强调学生注意在基本形、骨式和排列方法上有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巡视辅导。

  此环节,在巡视辅导的过程中,我重点辅导学生基本形设计,不要太复杂,不要抽象化,再是骨式要求规范,排列的过程中要规范,但也允许有变异现象的出现。

  (7)小结。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根据同学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展示、分析、表扬有创新又符合作业要求的画稿。最后设计这一小段结束语:通过老师的查看,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设计的重复图形真美。老师相信同学们只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设计师。用你们的双手,用你们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这样的小结,目的是延伸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3、说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作画过程中所需的范图与板书相配合,做到和谐一致。

  板书设计:重 复

  重复设计的步骤:

  1、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

  2、设计一个排列骨式。

  3、确定一种排列方式。

小学美术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树叶粘贴画》——————动物

  教材简析:

  树叶粘贴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这样的内容,是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部分教材要求贴出形象生动的小动物,是树叶粘贴画中最接进儿童生活的内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想象,有步骤的贴好动物画。

  教学目标:

  (1)掌握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2)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3)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叶拼贴动物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胶水、浆糊、剪刀、树叶、范画、投影片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好,今天我带来许多小动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长的什么样?”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

  教师在学生看完录象后,学生可以提问:你们看见了哪能小动物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呢?学生不难回答:长腿的驼鸟、长脖子的长颈鹿,有胖乎乎的大熊猫等。

  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熟悉动物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表现动物的创作欲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接着,教师拿出范图——————《两条鱼》,并提问:我们这里有小动物,同学们看是什么呢?学生说,两条金鱼。然后,教师将一条金鱼拆成几片树叶,引导学生发现金鱼是由不同树叶拼成的,从而导入新课,到了秋天,我们经常可以随地捡到树上落下的树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树叶粘贴画。

  板书课题:树叶粘贴画———————《动物》,这样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2)、分部讲授新课:

  学生在第一环节中产生对树叶粘贴画的极大兴趣,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将范图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新授,揭示讲解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a、看——————树叶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树叶,要求学生“看树叶联想动物”想想动物的哪些部位,如:熊猫的头、公鸡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头、长颈鹿的脖子等,这时教师引入第二步;

  b、想——————动物

  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学生看看、想想能摆出什么动物,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师引导:刚才的树叶可以拼做羽毛,尖叶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细长的'叶子做脖子。

  教师提示,当我们决定拼孔雀后,还想一想,拼一只怎样的姿态,在干什么呢?导入下一步:

  c、摆——————姿态

  根据尾巴的样子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图。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树叶不仅可以拼孔雀、金鱼,还可以拼其它小动物。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的动物,使学生拼、看、想,三者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d、贴——————平整

  指导学生贴画,这是粘贴画的最后一步。

  这时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教师可以这样说:“好,比赛结束,下面我们要评出优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师生共同评出佳作,并给他们一个“金叶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小结: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发现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五、说板书: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小学美术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学生开始接触到人物画,捉到人物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多次接触,到了五六年级,又学习过人物结构和一般的比例关系,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认识和经验。但这种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几乎还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人物头像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人物面部形象、结构和表情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画。

  本课教材主要通过传统的"八格图"和"三停五眼"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人物面部的基本规律,包括头型特征、五官位置和表情变化等。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技法练习课。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画法,在第一课时我也安排了人物画的写生练习,但不是对真人的写生训练,而是面对照片进行练习,这一方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对象可以保持不动),另一方面更利于对人物头像画的步骤进行更直观的讲解。这将为下一课时的真人头像写生打下基础。

  2、教学目地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描绘方法。

  3、教学重点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4、教学难点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掌握人物头像的相关知识。

  ②掌握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和步骤。

  5、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授课部分<引入新课部分>

  在上课之前,播放一部影片片断。目地:让学生在休息之余观看影片,并对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发生兴趣,为后面的引入新课埋下伏笔。

  点击图标,打开演示文件。在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系列大家熟悉的电影明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认不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答案肯定是认识,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让大家回忆上课前看的影片,让同学们讲出影片中有哪些人物。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已经回来了课堂,这时提出问题:既然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或者说能记住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靠的是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大家: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所以在我们进行人物绘画时,往往就得从人物头像开始。要画好人像,首先要对人脸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与我们人脸有关的知识。 <讲授新课部分>

  点击"开始",进入课件首页。首页分四个部分:脸型特征、五官位置、表情变化、作业演示,它们分别链接到不同的章节。

  一、脸型特征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样子的人,这些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脸有一样,我们要认识一张脸,首先得从他的脸的轮廓开始,既人物的脸型。

  点击"脸型特征",进入《脸型特征》,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由若干人物头像组成的图片。这图片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个问题:这么多的脸,他们的脸型有没有规律呢?

  点击图片,出现"相之大概,不外八格".讲解。

  点击"八格",出现"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用鼠标指向"田、国、目"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由、甲、申"三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用鼠标指向"用、风"两个字,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然后分别点击三个汉字,出现相对应的脸型,结合汉字,再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完成脸型特征的讲解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巩固,再在学生中选出一部分脸型比较明显的同学站起来,让其他同学判断他们的脸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这八种不同脸型的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老师要针对大家回答的情况,加以进一步和分析)二、五官位置(过滤)提问:掌握了人物的脸型以后,我们的人物画就迈出了第一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想像在画面中已经画了一个脸的轮廓了,哪么接下来又该画什么了呢?(学生一起回答:五官)。

  点击"五官位置",进入页面,出现一个人头像。

  要画五官,首先得确定出它们不同的位置,这个很重要。引入传统的"三停五眼".

  1、三停就是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分成三份,这三份就叫"三停",是如何分的呢?请大家看图:

  ①鼠标进入发际区域,出现"发际"二宇,点击,鼠标进入眉弓区域,出现"眉弓"二宇,点击,出现"上停";②鼠标进入鼻底区域,出现"鼻底"二字,点击,出现"中停";③鼠标进入下颏区域,出现"下颏"二字,点击,出现"下停";(讲此节内容时,还应适当的结合自己的面部进行讲解)注意: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眼睛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答)基本上在脸的中间部位。 (在确定五官位置时,这点非常重要)2、五眼就是我们的脸(正面)宽为五个眼睛长。

  点击鼠标,出现几条线,把脸横向分成五份。同时有两只转动的眼睛,可以移动到每一份中,大家会发现,这五份的宽度是相同的。(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五眼的关系)"三停五眼"古代画家根据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归纳出来的。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这一标准,则成为其明显特征。因此,"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准绳。但是,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越小,眼睛位置越偏下,五官位置显得越紧凑。

  (过渡)人是有生命的,同时也是有感情的,而人们的感情往往都是写在脸上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喜形于色"等都是说的这个意思,那么这种写在脸上的感情,我们)通常就叫他表情,人有喜,怒、衰,乐等丰富的感情,也就有了今天我们要讲的丰富的表情,人们把感情写在脸上,今天,我们就把表情写在纸上。

  (点击"下一节")出现标题"丰富的表情",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一面砖墙,在墙上画有三种具有不同的表情简笔人像画,还有一个小丑。

  (三)丰富的表情今天这里也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丑,他已经捺不住了,就忙着在墙上画了起来,我们看他画的是什么?哦,原来他画了三个人像,还不一样呢?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幅不同的人像画,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一起回答)表情;(提问)再请同学们观察他们表情的不同是如何表现的呢?

  (回答)通过五官的不同来表现的,主要通过眼、眉,嘴的不同形态来表现的。

  好了,大家都看到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变化就可以把人物的表情表现出来,哪么究竟小丑是怎样把人物的喜、怒、衰、乐画出来的呢?有什么绝招吗?

  我们来问问他?

  点击鼠标,出现"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这就是画人物表情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在念的时候,希望大学能记住这几句口决。 (与同学们一起念)。

  当然,今天我们讲的`只是一点基本的方法,所以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画出简单的人物表情,但这又是其它表现方法的基础,其它的表现方法都是在这样的方法基础之上展开的。

  (过渡)我们讲了这么多了,可能很多同学的手也开始痒了,也想在你的纸上画出你的同桌或者朋友,但究竟怎样画,大家的心里可能还没有底,哪么我们的人物画该怎样画呢?(点击"下一节")(四)步骤演示屏幕出现一张白纸。

  请同学们把纸拿出来,今天画什么呢?今天我专程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模特,大家请看: (点击鼠标)出现一女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画的模特。哪么我们该怎样来画呢?

  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对象,在观察的时候就要运用到我们今天讲的这些知识,主要从人物的脸型、五官的位置及表情变化,例如:我们观察这位模特,(提问)这位模特的脸型是属于什么脸?五官的比例有什么特别的?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回答)她的脸型是属于"甲"字型脸,中停要宽一点,表情是在微笑。

  步骤演示,分别点击每一步的按钮,出现每一步的步骤演示图。

  在这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基础水平,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如果学生基础较差,就一步一步的讲,边讲边画,二是如果学生水平较高,可以先讲步骤,再播放演示过程,让他们能自主的观察对象,表现对象。 <小结>讲评学生完成的作业,同时根据作业情况复习巩固讲的知识点。

  结束。

小学美术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赣美版江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七册第6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综合探索”类绘画创作课型,即“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本课主要是对以前绘画内容作一个回顾,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方法,并学会运用绘画日记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目的: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及创作方法,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难点: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创造思维,引发学生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象,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法运用: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法分析:

  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绘画过程的演示,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学会绘画和运用。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生:比较感知——激发想象——讨论探索——绘画实践——情感升华

  师:引导观察——创设情景——启发点拨——巡视指导——汇总归纳

  四、教学程序设计: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序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绘画)②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内容有哪些?(日期、天气等) ③哪种日记比较美观?(绘画日记)

  3、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日记。(多媒体出示课题——“我的美术日记”)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内容呢?我们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或发生的事情,所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来回忆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听声音画记忆画)

  (二)、展开:情趣教学,激发想象

  1、教师播放小朋友唱歌的声音,提问:“说说是什么声音?使你联想到什么场面?”(多媒体展示 :“听”字。)

  《我的美术日记》说课稿范文

  2、教师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图,提问:“观察这幅作品,除了绘画部分以外,还有什么内容?”(还有文字部分)(多媒体展示:绘画日记结构:1.绘画部分2.文字部分)

  3、教师再次播放各种声音国歌声、笑声、哭泣声、雨声。学生认真聆听并展开想象。(多媒体展示 :“想”字。)

  4、师生共同讨论:当我们听到其它声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象好吗? (多媒体展示 :“说”字。)

  5、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出示一些听到声音后学生想到的一些范图。激发学生想象,并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画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记忆思维,突出本课的难点。)

  6、学生再次讨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教师出示范图(唱歌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7、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作画呢?教师出示几例范图并出示绘画步骤:

  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

  2)涂上颜色(强调大胆,均匀,整洁)

  3)文字说明(日期、天气、事件、说明要概括,简单)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各绘画图,动画出示绘画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绘画方法,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深入:学生小组创作实践

  1、按4人为一组分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2、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

  3、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结束:情感升华

  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记日记 ──用绘画记日记。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运用这种新画法记日记,时时记,天天记,隔天记!

  五、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小学美术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十二生肖》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材的内容,这是一节工艺制作课,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教材的要求是:用彩泥制作十二生肖。也可以用剪纸或用拼贴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我根据教材要求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用彩泥制作十二生肖。第二课时用剪纸或用拼贴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这里,我将第二课时内容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剪纸或拼贴制作,不仅是让学生们接触传统剪纸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在学习中体会手能创造美的乐趣,用剪纸或用拼贴的方法表现十二生肖,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美术学习活动中,做到在玩中学,在玩中创造,寓教于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既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又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我为本节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

  认知领域: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有关知识,在制作拼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2、学习纸条造型的方法,通过教学,把握用纸条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拼贴生肖图。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用拼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四、教学难点。

  把握纸质造型的技巧,拼贴平整、牢固。

  教具预备:彩色水笔、卡纸、铅笔、彩纸、刀片。

  五、教法、学法

  为了真正让美术课活起来,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及思维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预备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以及“示范教学法”。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我采用“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我还用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通过这些教法、学法,指导学生用纸条拼贴的造型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增强美术课的综合性和个性化特点。学生们通过学习,制作出自己喜爱或自己的生肖造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教学流程

  (一)、谜语先导,目标定向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我在教学用谜语导入“一人有一个,你有我有大家有,全班有几个?正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同学们你们猜一下,这是什么?(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集中学生的留意力,使学生对这节课布满好奇心。)

  在学生回答“是十二生肖”后,我告诉学生:

  “这是生肖,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生肖,像老师我就是属——鼠,而小朋友们是属什么呢?(由此引出板书——十二生肖)

  接着,让学生交流十二生肖的 排列顺序:现在有谁能告诉老师十二生肖的是怎么样的?(这里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比如像老鼠排第一,牛反而排在后面……)

  再出示十二生肖的彩泥制作作品,让学生辨认十二生肖。

  最后师生合作,动手排列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1、鼠 2、牛 3、虎 4、兔 5、龙 6、蛇 7、马 8、羊 9、猴 10、鸡 11、狗 12、猪

  (二)、听讲故事,竟猜生肖

  我通过讲一个贪财的知县老爷在自己夫人生日和自己生日时,要手下送礼的.故事,让学生猜猜知县老爷的生肖和他夫人的生肖。(在此插入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并会牢记本堂新课内容。)

  (三)、演示创作,明确方法

  1、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己最喜欢的生肖。在动手做之前,请学生看一幅画。(在黑板上出示十二生肖的制作范画,这样能让学生更直接地知道自己本堂课要做什么,并且能引起他们制作十二生肖的欲望。)思考回答,有谁能知道老师这幅画是怎样做成?

  2、在学生明白是用纸贴上去的后,让学生明白制作步骤: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在此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纠正并进行总结板书。)

  (板书:步骤:一、选画;二、在卡纸板上画稿;三、剪彩纸; 四、粘贴 )

  3、在黑板上演示制作过程,并简单说明每一个步骤,指出特殊该留意的地方。通过现场演示,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接受所学内容,更轻易把握制作技法,并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接受把握制作技法。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还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的“面”与“度”,通过让学生自己回忆、感受,再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相信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能得到张扬,能力也能得到极大提高。

  ( 四)、指导制作 培养能力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的课堂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我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拼贴比赛,拼贴自己最喜欢的十二生肖,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通过比赛,使整堂课的教学形散神聚,学生的情感也在教师一步一步引导中、学习活动一步一步拓展中得到升华。

  ( 五)、品评欣赏 培养情趣。

  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的最佳设计作品,教师做小结性讲评。为了能让美术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除了精心设计导入和各种教学活动外,在评价过程中我首先让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者,这样既使美术教学与生活融合,也能让学生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喜欢美术课。

  (六)、总结:

  1、总结学习情况。

  2、布置课外作业。

  利用课外时间,拼贴全家人的生肖图有顺序地挂在房间里。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去体会,并以鼓励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布满信心与自信,更有爱好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

  七、板书设计

  好的教学板书的效果是众所周知的,教学板书各有不同的作用,我设计本节课的板书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把握用纸条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拼贴生肖图。因此,我的板书是 :

  十二生肖

  排列顺序:1、鼠 2、牛 3、虎 4、兔 5、龙 6、蛇 7、马 8、羊 9、猴 10、鸡 11、狗 12、猪

  制作步骤:

  1、选画;

  2、画稿;

  3、剪彩纸;

  4、粘贴

  小学五年级美术说课稿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课《风的魅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说课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风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属于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

  领域。

  教材的要求是引导学生认识风能,运用各种材料加工出风力玩具。在制作风能玩具的乐趣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本课是一节集欣赏性、科学性、创造性、乐趣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根据教材要求,本课用一个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各种材料加工出风力玩具。

  3、情感态度目标:在制作风能玩具的乐趣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

  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难点是:运用各种材料加工出风力玩具。

  五、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的理念,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欣赏法、观察法、操作法、体验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六、说教具学具准备:

  为了使学生能成功的制作风筝,我准备了以下

  教具:多媒体资料、老师和学生风筝作品等。

  学具:纸、细竹条、彩纸、细线、剪刀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实施本课教学。

  (一)、体验活动,导入新课

  1、展示同学们带来的会飞的玩具——风车、各式各样的纸飞机、飞碟等。

  请同学们现场演示一番,学生会争相演示,会飞的玩具成为课堂的景观。

  经过体验,让同学们说说它们为什么能飞起来呢?小组讨论得出是风能的作用。

  及时补充风能是空气中水平流动的气流,由于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因而流动时必然有一定的能量,这就是风能。

  2、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如风能发电,风帆助航,风车提水,风力致热等等,风能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还会带来一些灾难,如龙卷风、飓风等,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强大的风能,为人类造福。

  引出本课课题《风的魅力》。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玩会飞的玩具,体验风的.作用,引出本课。本环节用时4分钟)

  (二)、设置情境,探究学习

  1、首先播放山东潍坊风筝节视频,让学生置身风筝节,感受风筝节盛况和放飞风筝的乐趣。

  再请一位同学根据课前收集到的风筝节资料进行解说:

  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制作历史悠久,属中国三大风筝派系之一。潍坊风筝题材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民间生活气息。

  每年4月20日至25日举行潍坊国际风筝节,每年都有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

  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2、问题:同学们放过风筝吗?——放过

  制作过风筝吗?——没有。

  3、技法点击:(板书步骤)

  多媒体演示制作风筝的步骤:

  1 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

  2 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

  3 用一根线拴在横杆和竖杆的交叉点上,另一根拴在下端

  4 美化风筝

  (本环节通过观看潍坊风筝节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并且以学生自己当解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对风筝有了更多的了解。通过现场示范制作步骤,使学生明确制作方法。)

  (三)、学生创作,老师辅导

  先请同学们欣赏别班同学的作品,并提议用和他们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创作构思,根据各自带来的材料,进行制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体验放飞,总结经验

  制作完成后,风筝带领同学们到学校操场,进行试飞活动。

  有的小组的风筝不仅制作漂亮,而且飞的很好,有的小组的风筝可能会飞不起来。大家一起帮他们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

  然后让同学们集体选出最喜欢的风筝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并从中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造型奖以及最佳工艺奖等。然后,让制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者,也能让学生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欢美术课。

  最后教师做小结性讲评,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肯定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生活中也要多动手,勤动脑,享受生活的乐趣。

  (本环节首先让学生通过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体验风能的作用,并感受成功的快乐。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

  (五)、课后拓展

  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风能玩具。

【小学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说课稿01-17

小学美术《快乐小鸟》说课稿07-20

美术说课稿08-01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10篇07-06

中班美术说课稿07-23

精选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06-22

《扇子》美术领域说课稿12-25

中班美术活动说课稿06-08

关于美术的说课稿优秀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