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学反思>《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8 14:53:1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

  上课之前,我浏览了许多的案例,想寻找一种生活情境导入我的新课。目的当然也很明确:为了趣味。尽管我愁思冥想,结果还是设计不出一种有趣的生活情境。这一课设计生活情境不好创设,如果要创设生活情境,三个运算定律不是要创设三个生活情境吗?如果要创设三个生活情境不是显得杂乱而无序吗?后来思考:情境除了生活情境,数学本身也是一种情境。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情境。于是我以一道尝试计算题导入,效果也不错。这一点所给我的启迪是:情境的创设不能只仅仅为了求“趣”而求“趣”,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为数学主题的学习服务。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好创设生活情境的内容,可以从数学本身的问题入手,数学本身的情境也是一种情境,不必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在这堂课的`习题练习设计中,我安排了“填一填”、“练一练”、“议一议”、“我能行”几个环节,体现了一个由“运算定律的感知------正式运算定律的运用-------变式运算定律的运用”的过程,这种层次性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论是概念课,还是计算课,我都将要注意运用。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2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3、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很好的,

  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

  课的下半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不感兴趣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小差了,事后调查得知,他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就是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行了,计算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学生说得是实话,最近学的都是计算,都是讨论计算方法,而计算方法的发现有时不需要让他们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怎么喜欢被动的接受呢。看来计算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将练习的形式变的丰富些,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大脑。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3

  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1.首先出示两组算式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让学生先分组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自己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自己探究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计算、观察、发现。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

  2.接着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只重视了运算定律,而忽视了口算能力,在练习时,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不够灵活.。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4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一、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二、突出口算。

  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实际在口算中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的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看成整数的计算。

  三、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四、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课的结尾还安排得了头脑风暴,填写( )×( )=4.8,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学生想了很多,但时间关系,没有能发现所填算式之间的联系。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很好的, 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

  课的下半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不感兴趣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小差了,事后调查得知,他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就是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行了,计算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学生说得是实话,最近学的都是计算,都是讨论计算方法,而计算方法的发现有时不需要让他们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怎么喜欢被动的接受呢。看来计算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将练习的形式变的丰富些,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大脑。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5

  今天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虽然进入课堂之前我已经思考了很久,并且为此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但总朦朦胧胧地觉得我的目标定位有问题。就在铃响的一刹那间,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我禁不住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今天这堂课我到底要学生学什么?是教会学生做小数乘法吗?还是通过小数乘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显然,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学科的数学价值。抱定这样的目标之后,我那“精心”的教学设计也受到了彻底的颠覆。

  在课的开始,提供了一组题:

  (1) 125×3=375

  (2) 12.5×3=37.5

  (3) 1.25×3=3.75

  (4) 0.125×3=0.375

  请学生比较第(2)(3)(4)题与第(1)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旨在渗透积的变化规律,并试图沟通小数乘法时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然后在谈话中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一本数学本的价格是0.52元,每位同学开学的时候都发到了4本数学本,请你算算每个人一共要多少钱?提出要求:怎样列式?为什么可以这样列?(0.52+0.52+0.52+0.52 0.52×4 或 4×0.52)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而后,我提出挑战:你能算出0.52×4 或 4×0.52结果是多少吗?请你来动笔算一算。学生开始尝试计算,先做好的上来板演,下面的同学如果有与黑板上的不一致,也可以上来把你的过程展示出来。一个接着一个上来,看来情况真的很复杂,列举一下:

  0.52×100=52(元)

  52×4=208(元)

  208÷100=2.08(元)

  0. 5 2×42. 0 8

  0. 5 2× 42. 0 8

  在我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主要就是这三种做法。接下来就让学生陈述理由。

  生1:我们刚刚学过的小数加减法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我就把4和0对齐,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师:那积里面怎么会有一个小数点呢?

  生1:我把0. 5 2看成了52,扩大了100倍,所以积要缩小100倍,这样才能保证积的大小不变。

  生2:我把0. 5 2元扩大100倍后成了52分,52分×4=208分,再改写成用元作单位,就要缩小100倍,得到2.08元。

  话音刚落。一生马上补充:她的单位名称错了,前两道的单位名称应该是分,不是元。其他同学根据学生的补充也发现了问题,对于她的发言,同学们露出了信任的神情。

  生3:(大概是听了前面的同学说得振振有辞,显得很紧张,发言时含糊不清,极不肯定。)

  我想描述一下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生1的口才很好,平时对数学总有自己的见解,想要驳倒他还真不容易;生2的问题好解决;生3的想法最符合意思,可偏偏又讲不清楚,真是不凑巧啊!我开始着急了,觉得要收不回来了,怎么办?我积极地寻找对策,先点评了生2的做法,肯定其想法,然后我就指着生1和生3的做法说,他们现在两个人的做法都不一样,你准备支持哪一方的做法呢?请说出你的'理由来。学生思考了片刻,陆陆续续开始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经过一系列的辩论之后,学生开始明确,其实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都是把小数乘法转化成了整数乘法,既然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就要遵守整数乘法的法则,4自然要和2对齐。课堂上生1带着他的部队开始主动向生3部队靠拢,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第三层次,我延续情境:刚才我们已经算出每个人需要2.08元钱,那你能算一算我们班50个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其实今天的败笔也在此,这一层次的练习应该将班级人数拟定为51人,这样的话更有利于今天的小数乘法学习,50最终还是归纳为一位数,不能很好地暴露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练习设计中要注意问题的全面性与合理性。

  今天的课堂也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根据“新基础教育”的思想,当课堂上我们把问题“放”下去之后,面对“收”时真有点不知所措,这里有很多的因素困扰着我们:该怎么“收”?收到什么样的度?资源怎样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所用?思来想去,还是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够,今后需要不断提高。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6

  针对小数乘法的教学,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运用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但是在教学中让我感到困难的是由于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的.印象中,认为小数乘法也要小数点对齐,从而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特别是学习乘加,乘减这一环节时,学生易混的小数点处理,所以在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区分小数加减法要求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是末位对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针对困难我还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究新知的本领。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7

  1.教师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4.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本区别。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经过此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8

  上节课讲完例7后,时间仓促没有练习,心里很没底,因为在整数乘法的简算中孩子们就有问题,于是紧接着安排了一节习题课,一来处理积攒了几天的习题,二来巩固一下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先处理的是昨晚的作业,处理过程中让我对孩子们有点刮目相看了,在用简便方法计算4.8*0.25的'时候,我在课前预测就是用结合律,先把4.8写成4*1.2或8*0.6(因为后面有0.25),在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两种预测都出现了,我正准备说下一个题,这时候丁维佳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赶紧让她站起来说,她说用了分配律,因为有0.25,所以要找4或8,而4.8又能拆成4+0.8,所以这个题用乘法分配律做也可以简便。我听完后给予了大大的肯定。课后也对自己课前备课预测做了深刻的反思,是啊,要是这个孩子没举手,是不是这种方法就与我们班孩子失之交臂了?真是应该做好做足做充分预测!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9

  回顾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让练习层次化。练习的安排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机会和体验,并且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透过本节课都有所收获,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注意运算律的推广,运算律的直接运用都面向全体,群众练习,群众讲评,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过关,间接运用展开讨论交流,力争让学生理解方法,掌握拆分、变形的.方法,建立持续等式平衡的思想。注意学生思维的拓展,让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

  (2)让练习生活化。借解决生活问题来巩固计算,让计算教学不再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是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学习。透过练习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不足之处:

  透过本课复习,学生对小数乘法知识有了系统了解,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小数乘法,但部分同学在把小数乘法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点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有的先去零后,再数位数等。针对这些错误,还有待于继续训练。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学生不能沉下心来审题,做题习惯还要加强培养;在简便运算时,大部分学生能灵活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有的学生运用不熟练如(5.4×10.2错写成5.4×100+0.2)还要对这些学生加强训练。虽然学生已经明白小数乘法的好处、算理,也明白积的小数位数是因数位数的和,可实际计算总有出错的现象,还需要继续加强练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潜力和认真做题的习惯。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0

  《小数点搬家》教学反思数学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也应该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效率。在一堂课中,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从自己的内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心中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这不就是我们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吗?课本上“小数点搬家”这一情景真不错,只是书上的价格我认为不符合实际,所以我做了一些改动,借助这个情景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想借助快餐价格的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为了使学生的讨论有针对性,我先让学生找出400、40、4、0.4之间的倍数关系,再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小数点怎样移动。移动后原数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很多学生都能发现这个规律。可这样做可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会不会教师不够放手。学生会不会比较没有思维的空间呢?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那个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10倍,这是我们习惯性说法,而新教材却提出个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对于这句话好像比较难于理解。我认为缩小10倍表示的是一个过程,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表示的是结果。我在想有没有必要现在向学生解释清楚,其实以学生现在的水平,再怎样解释也很难能使大部分学生清楚,不过到以后学生那个分数的意义和倒数知识自然而然学生就会理解了。《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的教学反思今天刚上了《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一课,整体自我感觉还不错。基本能按照预设的过程上下来,目标基本达到。但也有些不足之处:

  1、我自己师范性的板书不够。本以为前面的《包装》一课,自己已经上得比较到位了——该讲的知识点都分析了,竖式也列给他们看了。没想到,在今天的作业中,还有好几个学生连竖式都不会列(把小数点对齐去乘了)。

  2、学生的估算意识没有培养。在本课的过程中,原来准备让学生先估算结果,然后再计算的。可是自己一忙,就把这个步骤给忘了。

  3、学生的自主性未能发挥。虽然在课上,有请过学生上台板演,但大多数学生都没怎么有表现的机会。指名回答时,教师的评语也不到位.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1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基础是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可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同”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使学生从整数乘法列竖式计算过渡到小数乘法的列竖式,理解好计算的算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观察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出几组口算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2)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或缩小它们倍数的乘积倍。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口头计算出0.3times;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然后再计算出2.6times;0.8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二、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85times;0.4时,受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竖式和小数加减法竖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为了让学生理解,我就引导孩子思考在计算时我们是把它们看成整数进行计算,也就是计算85times;4,而85times;4列竖式的话应该怎么对齐?应该4和5对齐,所以0.85times;0.4也应该把4和5对齐,也就是末尾对齐,这样讲过之后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不把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其实就是整数乘法的延伸,用整数乘法算出后点小数点。后来学生在计算象12.7times;23、5.2times;0.64等题时,都能正确列出竖式进行计算了。

  三、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在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不足的是学生作业正确率不太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在以后还得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的培养。总之,在计算的课堂上,要多练习,计算不在多做,而是要精密,做一道会一道做一道对一道。每天练习,持之以恒,终会攻破难关。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2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基础是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可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同”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使学生从整数乘法列竖式计算过渡到小数乘法的列竖式,理解好计算的算理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要帮助学生复习“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弄清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扩大10倍;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则积扩大100倍,依此类推……尽管教材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复习题,但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上的不足或缺陷以及暑期两个月的长假对知识造成的遗忘,学生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变得肤浅了,因此对这一规律的复习应成为本课的一个重点。通过算一算让学生加深理解很有必要,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可以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计算的算理。明白了这一点,有利于学生正确进行计算。因此,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必须复习好“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

  另外,《小数乘法》这一节的教学,还必须做好如“0.67×108”、“1.2×2.34”之类的习题的指导练习,要让学生能熟练的应用乘法定律。

  解决的办法:

  一、加强板演指导和作业辅导;

  二、引导应用乘法交换率来计算。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3

  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中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小数部分的零也去乘一遍;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深刻的进行了反思:

  一、教师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二、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本区别。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 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在课上作好强调,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经过此教学,我找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在下一部分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使我越来越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4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共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乘法》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原本我以为这一单元学生已有了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计算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

  2、计算过程出错。乘法口诀不熟,加法算成了乘法,或者减法。

  3、小数点点错。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

  4、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情况我及时反思自己的教案,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学生第一种出错情况的`真正原因是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还有个别同学在做完小数加减法后还数一数两个加数(或者被减数减数)共有几位小数,就在和(或差)上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这些情况在后进生的身上最明显。首先,我举例对比了小数乘法和加法的计算方法,强调小数乘法是末位对齐,而小数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对于像“832+0.832”这样的题目,我则让后进生利用小数基本性质先把整数转化成小数,小数位数同另一个小数加数位数相同,及把832转化成832.000再与0.832相加。小数减法也使用同样的方法。不要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对于后进生,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第二种出错情况的真正原因是口算能力薄弱同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还应加强良好学习、作业习惯的培养。例如:这样进行口算练习“材料:0.8×41.5×639×0.0120×0.50.3×0.60.9×0.94.8×0.5

  针对学生出现的奇怪问题,我的对策:

  1、竖式口诀

  加减除对齐小数点,乘法特殊齐末尾;

  位数多的写上面,位数少的写下面;

  遇0不算对齐位。

  2、每日口算5分钟。

  3、简便计算随时渗透。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15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感受自己最成功的一课时是截取积的近似值,之所以有良好感觉,主要是新理念,活课堂,多创新,多思维的作用,在此具体就不展开,因为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需要反思过去,成就未来。

  每次上课总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总是完不成,比其他老师要慢半拍;;平时作业有学生总也会出现拖拉现象;作业正确率不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对于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率的运用总有学生不明白,总会有人出现把加号改写成乘号;对于单位的换算这一单元知识涉及较少,学生遇到时出现错误百出的情况。

  1、把一部分口算练习放在课堂加上对答案,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对于此涉及本人觉得还是有其必要性,这样的竞赛性口算练习可增强学生口算能力;

  2、知识性内容讲的过多;(多些体验,少些灌输。)

  3、课堂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应使用多种形式。)

  4、作业一开始没有全部抓住,有松懈;(正在改善中。)

  5、对于作业质量没有严抓,使学生感到作业对错无所谓,错了改一下也很快。(正在实行新的措施,改善作业质量,拒收不合格产品。)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乘法数学教学反思08-14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04-22

“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09-14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02-02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5篇11-29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15篇02-17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精选15篇)02-13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学反思04-06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通用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