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2 15:18:3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

  计算教学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们计算的兴趣。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先引导学生估算。由于刚学过估算,放手让学生们进行估算,然后汇报估算的结果分别是200、240。这样我认为能帮助学生巩固估算的方法。同时也为笔算作了铺垫。

  这时我就问学生24×12准确值是多少呢?你们试着算一算,用你自己的方法计算。学生们开始计算时,我就把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王召鑫:用竖式计算。毕左雪:24×10=240,, 24×2=48,240+48=288。李文彬:240+48=288。他们三个写完后,底下就有同学就说李文彬和毕左雪的一样,我说:“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三位学生是怎么想的。”李文彬说:“我和毕左雪想的不一样,我是20×12=240, 4×12=48,240+48=288。”他一说完大家就说写的`不清楚,不能让人一眼看明白,讨论后觉得就种方法只给5分。毕左雪虽然方法和李文彬一样,却写得比较清楚,但是这种写法比较麻烦,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计算。这时,我在小结这种方法时表扬了这位学生爱动脑,这为以后的简便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同学们给毕左雪打了8分。

  最后由王召鑫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一下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味口,都觉得这样计算简单。于是我们就来研究用竖式计算24×12,我发现学生们都进入了学习状态,最后教学效果也很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存在问题:学生估算意识淡薄。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机会,所以普遍觉得估算没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要用估算。为此,只有明确要求估算时,他们才进行估算,没要求时一律精算,他们觉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简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体验,所以造成估算意识的淡薄,当然估算意识的培养非一时而蹙的,需要有长期的体验,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1。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2。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题目:激流勇进票价6元,我们全班(56人)玩,大约付多少钱?选择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尝试中发现A。6×56,56看成60,6×56≈360(元);而6看成10,6×56≈560(元),多看了4个56,估算得太大不合理。

  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渐渐得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索估算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中上不足之处:对那些内向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关注不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这与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由于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我立足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重叠问题”以前是属于数学兴趣课的内容,所以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而现在是放在数学教材里,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完全教学要求,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不足之处: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4

  本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几道题。旧知一般是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以旧知引新知。 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在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时,学生提出:“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这样的分数怎样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呢?”,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会自主地探索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

  1.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旧的条形统计图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出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这时候,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起动脑,思考解决的方法。最后引出新课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每种条形统计图都是因为生活、统计的需要而产生的。

  3.让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统计图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并能联系实际说说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何尝不像写作时次次修改,次次创新,力求完美呢?那种“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本身没多大的.用处,甚至会影响到自己能力的发挥。每次教学都尝试创新处理教材,会让自己收集到很多经验。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事先想的,后来发现例2的教学没必要让学生想怎样制作这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图,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如果让学生想后再说怎样制作,只会浪费掉一些时间。倒不如让学生将书上例2的统计图与以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作个比较,看看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纵轴数据的起始格与以前不同时,马上就有学生起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趁势把这个问题抛向大家,让他们自主探究。经过他们的思考、讨论,终于得出了结果。我这样做何尝没有用处呢?不仅达到了教学重点突出,而且又一次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是个性化的劳动,是不断尝试——收获——反思——改进——提高的圆形轨道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岗位一天就要在这圆形的轨道中运转,一刻也不能停歇下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

  平均数的练习课”是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用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中的几个题目,都是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即可解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解决此类问题不是很难的。因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求平均数的问题,已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在四年级安排求平均数的练习是合适的,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7

  《买文具》一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基础上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题材中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将问题集中到用“竖式计算”,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估商,再计算,将对估算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每个环节中;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一节课下来自认为很完美,认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应该很好接受。结果在练习中发现错误百出:

  1、商的位置不对,尤其是商是两位数的。

  2、当商是两位数时,写上十位上商后不知道跟除数相乘,直接写一个跟被除数一样的'数。比如:“100除以10”,应该让学生学会从高位算起,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然后再进行计算。也就是十位上商1与除数相乘应得10,而有些同学直接写出商10,与除数相乘得100。

  3、做“140除以20”这样的题时,应是个位上7与20相乘得出140,而有的同学写商的位置不对,把商写在十位上,再把7与除数相乘得14,个位上的商又补上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二年级表内乘法基础上的。鉴于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特点,我对本课做出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环节旨在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反馈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分为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旨在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畅谈收获,关注情感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数学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小老虎,小老虎悄悄地对我说:“这节数学课如果我们三年二班的同学能动脑筋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大胆回答问题,并且能勇敢的闯过它设的三关,它将邀请我们到森林公园去欣赏那里的美景。”你们想去吗?

  (二)第一关:复习关

  学生开火车进行卡片口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说出了答案,其实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刚才我们做的题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数,计算快的原因是因为你们掌握了它的计算规律,那谁能说一下它的计算规律是什么?

  师:如果老师把5X10这道题中的乘数5后面在加上一个0或两个0,变成多位数乘整十数,一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规律还适用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去探究、发现,让我们一起到第二关中去寻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多位数乘整十数)

  (三)第二关:自主探索

  1.(1)出示第一组算式:5×1, 5×10,50×10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计算这些算式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计算50×10的吗?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1)出示第二组算式:3×2,3×20,30×20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计算30×20的吗?

  师:你们真棒,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3.(1)出示第三组算式:12×4,12×40,120×40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汇报交流

  师:你们真棒,你们在计算这三个算式的时候,都是这样想的吗?真了不起!

  4.探索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三组算式都计算完成,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三组算式,找一找在计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观察算式,交流规律,然后汇报。)

  师:你同意他们的发现吗?有了这么好的发现,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了。(教师小节)

  (四)第三关:巩固反馈

  1.基础性练习

  (1)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试一试第2题。

  (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教师出示算式,学生抢答说出得数,以此巩固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2.提高性练习:练一练第1、2、3题

  (巩固所找的规律,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欣赏美景

  (六)口算比赛

  (七)课堂总结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我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2.“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我觉得学生应该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初步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

  3.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交流,让学生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我在教学时没有用书中的第二组算式,因为当我看到孩子们能很快的说出第一组中的规律,而第二组与第一组相同,所以我想可省略第二组直接学第三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现在想不知是否恰当。本来自己在预设时认为学生说出多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会有些难度,需要我帮助他们解决,没想到他们说的非常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9

  “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早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幼儿时期就会对两个商品的价钱的高低进行比较,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借助“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来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但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进行的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高,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误认为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因此,我这节课主要明确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注意比较小数大小时,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就大,这也是小数大小比较的难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0

  一、学情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学生在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过程,是“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二、教学设计

  在本课的设计时,我分成四个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和快乐体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三、达到的目的

  1.活用教材,体现生活化。

  “面积”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我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猜一猜”,让学生在大量的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感受到 “面积”的.意义。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生活味和严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学习,本节课的组织活动主要有“感知面积、建立表象”“动手操作、明确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和“尝试操作、学习面积单位”。让学生经历探索性学习过程,丰富了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知识的体验。

  3.在比较中,发展数学思维

  在实破引出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时,借助之前学生得出的利用“观察法”“重叠法”“剪拼法”还是无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适时地让学生运用学龄、直观操作、合作探究。进而通过汇报交流,让学生在比较中,真正感受和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面积单位的认识。凸显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4.在操作中,渗透思想方法。

  《20xx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倡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体会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比较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体会到如“观察法”“重叠法”“剪拼法”等常用的基本的数学的学习方法,比较关注学习过程的探索与数学思想的渗透,彰显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让我困惑的是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是否分成两课时来教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在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注重学习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在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的是学生的猜想?感知?体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在本节课的三个重要环节:理解面积的意义、比较面积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我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观察比较和猜想这三种主要的数学活动来学习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理念。

  但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1平方厘米的教学中,在学生猜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快速地出示课件中“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就让学生想象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桌面有什么感觉?学生是也可以马上想到1平方分米,但对于1平方分米的理解,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在讲,而没有用对1平方厘米的感知来认识1平方分米,这就是我在出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时,没有加以说明,没有让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使学生没有建立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回想试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由于对1平方厘米讲得比较清楚,学生就能很快得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在多次试教与正式上课后,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是“活”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2

  由于时间的关系,早上匆忙地只准备了一份作为演示的材料,也预料到课堂上在“讨论选择哪种图形来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会出现磕碰,实际也果然如此,孩子们没有亲自动手实现理性地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图形,所以在讨论时,部分学生显得来不了劲,而且也出现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选择上出现不肯定,有批学生认为长方形更好,但是考虑到这堂课的知识量大,我把学生的这种怀疑先放到了一边(其实这是不对的,不负责的表现)。

  但是这堂课的学习动力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多次在“怎么用这种就不行,那个行这个也行嘛…”的“挑逗”语言中进行激烈地理性地争辩,在对单位面积的认识也是非常到位的。

  但是还是有很多疑问:这堂课要不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1平方厘米与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四人小组每人拿到一种图形来试图比较不同形状图形面积大小会不会效果更好,使用正方形来测量更有舒服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3

  【背景分析】

  《比大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的一部分。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要学习的《比大小》主要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子分数(分子是1)大小之间的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要到五年级才能系统学习。

  本节课教材要求分三步进行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大小——比较分数大小。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这对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由于是初次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首先,从班上的人数比较入手:“孩子们,我们1班有多少人哪?”

  “40人。”“二班有45人,45和40谁大呢?”“当然是45大哦!”

  “45>40,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你们的数学书本是多少钱?谁能说出一个小数和6。14比大小?”

  “5。5<6。14”“6。2>6。14”……

  “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

  由整数、小数比较大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分数怎么比较大小呢。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

  (一)、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

  先出示:3/4和1/4谁大呢?让学生猜测,学生有的说3/4大,有的说1/4大,还有的学生默默无声。于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先分4份,再分别涂上颜色,同桌之间比一比大小。折完后,再请学生来说谁大。“3/4和谁大呢?你怎么知道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1:(拿着折好的圆形纸片边比划边说)把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比3份少,所以1/4<3/4。

  学生2:3/4里有3个1/4,3个1/4要比1个1/4大,所以3/4>1/4。

  学生3:我用长方形折的3/4和1/4,两个图形对比,1/4<3/4。

  及时肯定学生的比较方法及解释,出示一组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巩固。

  ●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太好了,同学们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了,现在老师有道难题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淘气和笑笑在争执1/4和1/2谁大?你们来说一说。”

  请学生个别答,记住猜错的学生。

  请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再比一比,在组内先验证自己的结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演示。

  “你们比较出的结果是什么?”(有意识请猜错的学生说)

  (二)、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的模式

  ●做“试一试”第(2)题

  1、演示课件

  2、学生独立做题,师巡。

  3、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的理由。

  ●探索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

  1、演示课件,出现六组分数和对应的图

  2、那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大家讨论一下。

  3、组织小组发言,归纳出比大小的两个分数可以分为两类:有分母相同的,还有分子都是1的。

  (三)、解释应用

  1、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归类编排题

  2、组织学生做题,师巡视。

  3、同桌交流比大小的方法和答案。

  4、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全班反馈。

  (四)、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大小”的模式

  1、你们能不能不涂色直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呢?让我们边做题边寻找答案。

  2、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混排题。

  3、这么多题,要比比谁最细心,老师巡视。

  4、小组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分母相同时就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和“分子相同时就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课件出示)

  5、用你们的方法来比比1/2、1/8和2/7、2/5

  6、课件演示验证。

  (五)游戏:

  拿小棒:老师拿了全部的3/10,老师拿了几根?你要拿得比我少,应该怎么拿?同桌两人玩一玩。要说出拿出了全部的几分之几?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拿的?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在本课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小于10);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由于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比大小这一课,进一步初步认识分数。本课时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其实,在本课的教学中蕴涵着三种分数比较的方法,即三种比较模式。

  1、看图比较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个的模式中包含三个比较环节: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教材给出的教学情景的目的也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所以我把例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看到的图形,想到的理由进行交流。

  2、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出填分数的理由和比较分数大小想法,再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理由,然后根据分数的概念得出结论。在探究比较中,注意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同分母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这一部分不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而是由教师引导、激励,启发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推理,归纳。

  3、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较”的模式

  在这里,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推理,最后归纳出: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小;分子是1(分母相同),比较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的法则。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采用的是“自学、互学、导学、拓学”四环节教学法,由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首先结合教材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再通过学生探究互动、合作交流,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交流空间,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并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合做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在拓展练习的设置上,从具体的尝试练习上升到抽象的算理,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整个设计体现的思路是“探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

  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紧接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基础,所以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习手段,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习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一个平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教学是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我们不仅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而且还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要求,我想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应该照顾到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才可能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5

  “住新房”这一课 是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后继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竖式笔算的方法。鉴于知识比较简单,所以在教学中多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促使学生通过迁移类推主动探究新知。

  教学中,利用“住新房”这一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个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在交流中学会计算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非常开阔的思维空间,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算法多样化”、“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理念。在讲解竖式的过程中,我原来设计的是以角色的转化来进行,学生当老师,老师做学生的形式出现,帮助全班同学明晰算理掌握方法。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把教学中这一重点讲清楚时,教师引导全班学生互动交流的`形式,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这节课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去发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为了解决新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他们想方设法要把一个“新”的问题转化成一个“老”问题来解决;即把一个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题目转化为加法或两位数乘一位数或乘整十数来解决。通过他们的努力新问题终于解决了,这些知识的获得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明白的。长期积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期末教学反思范文07-02

大班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8-17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4-1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4-1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17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05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4-04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5篇)04-2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