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学反思>近似教学反思

近似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12 09:59: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近似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近似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似教学反思

近似教学反思1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不方便,需要将它们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亿以内数的'省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的改写方法和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通过预习让学生明白三点,一是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是什么意思,二是哪样的数适合改写,哪样的数适合用四舍五入,三是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这样可以使好学生在学习时更有自信,不好的学生先预习,如果不懂,经过第二天老师的点拨会豁然开朗。课中,通过老师举的例子,在小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很快明白了改写的意义。

  不足之处及改进: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对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不太了解。所以下次教学中,我会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的大小,用等号;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约等号。

近似教学反思2

  “商的近似数”这一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我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多样。

  在教学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首先我讲述生活中的实例,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桌的。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但由于我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经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

  二、创设了轻松,自由探索的课堂氛围。

  举出生活实例后,我出示例6: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自学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学完毕,我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尝到自学的`成果。

  三、设计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点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因真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样,让学生拓展思维得到发展。

  回顾这一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 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做到“细心精准”。

近似教学反思3

  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首先出示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荆教师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时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所用的时间花费太多。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太少,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练

  习和巩固提高。另外,将学生的水平估计得太高,出示的题目相对比较难,导致学生在计算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白白浪费了很多探索新知识的时间。

  其次,我在教学的时候一味的要求学生保留两位小数或保留一位小数而强调学生说只能除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实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或保留一位小数而强调学生说只能除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遇到学生除到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数位,应加以鼓励表扬,并及时提示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除,决不能“一味扼杀,一棒子打死”。这也许就是学生创新的灵感之花,是一种钻研精神的表现,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这样的教学,也需要这样的老师,更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要结合课改,挖掘教材,合理、科学的利用教材,全面贯彻课改精神,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而努力教学,这样才无愧于学生,才能称得上是一名新课改下的老师。

近似教学反思4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我觉得能把看似枯燥的计算课上得生动有趣,情境的作用尤为重要,在积的近似值的教学,我始终注重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1.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

  本课教学从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然后质疑为什么狗的嗅觉最灵敏呢?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

  2.始终关注思考的主体是学生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我做到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在计算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先尝试自己解决,并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积应保留几位小数),讨论的焦点始终关注 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3.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一道解决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另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教学时间中练习时间略显紧张,还有一些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值得进一步探索。

近似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小数除法中经常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

  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突出取近似值的意义。在例6的教学中,主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二是掌握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学生通过计算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计算的结果是1.616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计算到这里计算的`是钱数,实际生活中不需要三位小数,最多可以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而在超市付钱时可以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由此可以使学生想到:解决问题时,即使能除尽,有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如价钱、人数、个数等。

  2.联系旧知,横向比较。在学习商的近似值时联系积的近似值,找出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把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不足之处:

  学生在计算中还是存在计算速度慢,计算不准确的现象,特别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出错率特别高。

  再教设计:

  在教学小数除法时还是需要复习试商的方法,特别是特殊的数。如同头无除商8或9,余数是除数的一半商5等。在学习商的近似值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介绍简便方法,也就是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的商小于5,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求出下一位的商等于或大于5,就在已经求得的商的末位上加1。

近似教学反思6

  本节课教授的是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让学生明确了整数的尾数是改写成“0”。同时感受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跟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实质是一样的..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也是这节课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求原数可能是多少,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说真的,有几个后进生真的让我非常痛苦,我对他们只能从头开始,从最简单的做起,因为他们对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都没掌握好,基础知识不扎实,所以面对基础差异大的学生,要处理好教学是一个难点。

近似教学反思7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求整数的近似数基础上进行教学上,这两个内容都是让学生根据四舍五入法去求数的近似数,但是不同点就是近似的部位不同,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这节课时,以求整数的近似数进行导入,让学生说一说近似的依据——也就是四舍五入法,从而引入小数近似数的教学。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尚有所欠缺,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欠缺。同时,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己表达的机会,同时在“冷场”的时候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一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目要求很多样,如同是保留一位小数,可以说是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说是精确到十分位,或者是省略十分位后的数等等,针对这一情况,让学生在练习时多读题,并逐一进行分析,如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的数都是要求保留几位小数,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

近似教学反思8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把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化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了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我从学生熟悉的“整数四舍五入”和“学生量身高”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是生活所趋。把它作为实际背景来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是课本中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而“③保留整数”我根本不用讲解,学生就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了。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新教材要求只是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不仅能教会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如何保留就如何去做,既尊重了学生,又掌握了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发挥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作

  用,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学会看书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

  总之,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近似教学反思9

  《义务教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可见,学生低层次的模仿是不易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更难以品味出数学思考的韵味和乐趣。因此,本节课在对近似数的教学上,通过实例直接告诉学生什么近似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和精确数的区别,通过练习找近似数、找生活中运用近似数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

  在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怎样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是给出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自己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小组学习合作,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比较探究得出四舍五入的方法,建立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近似教学反思10

  《求商的近似值》在学习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教学的,它是一节计算课。

  本课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但是,“求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提起兴趣。而且学生刚初步学习小数除法,计算还不熟练,计算常出错。这节课我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充满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又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一开始,我从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谈话中自然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反思《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出示(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要求根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不尽时.师问你认为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学生计算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求出商的近似数。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近似教学反思11

  已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反思内容: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掌握较好,基本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然而对于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不乐观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前学生学过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而今天所学的是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就增加了难度,学生不知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该如何处理。

  第二:前面刚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往往把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相混淆,错把改写当成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针对以上情况,解决办法:一方面给学生讲清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方法相同,后者的改写是移动小数点,其实前者也是移动小数点,只不过运用了我们后面所学的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点后面的零去掉了。另一方面,讲清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求近似数需要省略后面的尾数,所以求的是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或八位,加一个单位就可以,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第三,多讲多练,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悟。

近似教学反思12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写和省略,难点是亿以内数的省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的改写方法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1.复习铺垫在复习铺垫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我出示了一些整万数和一些非整万数,让学生先通过读数和写数发现整万数和非整万数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效果很好。2.课前预习我认为课前预习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预习可以使好学生在学习时更有自信,不好的学生先预习如果不懂经过第二天老师的点拨会豁然开朗。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预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在教学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时候教学效果非常好。我以身体里流淌着很多血液,在血液里有很多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你知道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作用吗?学生由于课前已经预习所以说的非常好。然后我又问你知道一小滴血液里含有多少红细胞和白细胞吗?学生马上就说出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我自然而然引出万以内数的改写。3.尝试完成,集体交流在教学亿以内数的改写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并让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改写方法,一个孩子说:“把各级的四个零去掉改写成万字”。我及时表扬并强调顺利的完成了这个教学环节。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理念。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例6教学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亿以内数的省略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了课本上的例6,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太阳的呢?出示地球和太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我怕学生不会就一步一步的引导,问题是地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就是让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虽然程度好的同学掌握了方法,但是在学习程度不太好的同学却似懂非懂。反思这个环节的教学,我觉得主要是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让学生先尝试完成,在集体交流订正,这样教师在巡视时可以把错的和正确的都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去判断讲解,虽然有点浪费时间,但是一定会比我的这种方法效果好。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不方便,需要将它们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亿以内数的省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数的改写方法和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通过预习让学生明白三点,一是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是什么意思,二是哪样的数适合改写,哪样的数适合用四舍五入,三是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这样可以使好学生在学习时更有自信,不好的学生先预习,如果不懂,经过第二天老师的点拨会豁然开朗。课中,通过老师举的例子,在小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很快明白了改写的意义。

  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极少数学生对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措施别不太了解。所以下次教学中,我会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的大小,用等号;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约等号。

近似教学反思13

  本课教学采用情境串教学,以连环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能够富有兴趣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首先,本节课,将教学活动置于手拉手活动情境中,激趣引入农村的小朋友也非常好客,今天他们邀请城市的小朋友去参观,让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在教学设计时遵循了这一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借助已有的数的组成和数位等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充分合作交流。活动一:借助哪种果树多?引入对万以内不同数位的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活动二:通过鹌鹑和鸽子谁多?你能介绍一下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吗?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得出正确估计近似数的方法,掌握相同数位的数之间比较大小的`方法。

  其次,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节课较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在活动三中:学生自主解决提出的其它有关比较的问题。如动物彩蛋和脸谱彩蛋哪个多等等。教师加以升华,进一步总结出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及找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近似教学反思14

  师:通过昨天晚上的预习,同学们都知道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下面是某市20xx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男性(人) 女性(人)

  970889 484204 486685

  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生:能!

  师:请在你的自备本上写写看!

  (生试写)

  师: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几万?(指答)

  生冬: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八万。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冬:我是这样想的:要求男性人数接近四十几万,就要看万后面一位千位,千位上是四,不满五,就把尾数舍去,所以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八万。

  生烨: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

  师:喔,请大家听听烨是怎样想的!

  生烨:我是从个位看起的,个位上是四,不满五,舍去;十位上是零,不满五,舍去;百位上是二,不满五,舍去;千位上是四,不满五,舍去。所以男性的人数接近四十八万。

  生窃窃私语:好像都对的

  生勇:我觉得烨的想法是不对的,如果把484204换成484904的话,就不对了!

  师:怎么不对了?

  生勇:484904应该接近48万,如果按烨的想法的话,就变成接近49万了。

  (师板书生勇的想法)

  师:484904更接近48万还是更接近49万?

  生:更接近48万!

  师:为什么?

  生:因为484904比48万多四千多,而比49万少五千多。

  师:所以应该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独立思考前提下的交流,在交流中有新的生成,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交流。按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它强调教学中的社会性和相互作用对于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主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丰富的、多向的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与交互教学。课标中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受更深了。

  反思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发挥教师期待效应,会使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飞到成功的彼岸。而学生的成功又有赖于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一培养过程是师生长期努力而形成的。要注意从细微入手,持之以恒。首先是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这里所说的听不但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更要用心听同学发言。只有这样,才具与同学交流的条件,有的学生往往只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漫不经心。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伙伴发言,因为同学发言能反映同龄者共同的心声。并请其他同学做出评价,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其次,培养学生主动说的习惯。开学伊始,我就要求学生们要敢说,人人说,大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们很愿意这样去做,我看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于是,我就萌发了培养学生自主交流的想法。有一次,一个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后,另一位同学在下面小声说不同意他的想法。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请这位同学大声与前者进行交流,随后,又有同学加入到他们的交流之中。我对这几位同学的做法大加鼓励。在以后的数学课中,这种互相交流的形式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我想和XX同学交流一下,我认为XX同学说的不对,我想给XX同学补充一条,这样的话语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之间出自内心的评价往往比教师的评价更易于被接受。一句赞赏的语言,一个暂停的手势或者同学发言后主动报以的`热烈掌声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评价。这些评价虽然没有齐刷刷的掌声或异口同声的你真棒那样壮观,但是它的实效性显而易见,在其间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起到了评价的作用。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会更加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在情感上做好了学习准备的基础上,顺势将探求知识的过程推给学生。在情感内动力的推动下,再借助他们已掌握的现有的知识经验及各自不同层次的生活实践经验,选择各自不同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通过他们主动探索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记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向。那么研究学生如何学数学以及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则成为中心议题。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所以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和个体的思维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近似教学反思15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非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教学时我采用层层类推和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我在讲新课前,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然后给出含有万级的数,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看作几万。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所以对于不是整万的数也能求出来。再学习“≈”,知道求近似数要用符号“≈”。

  313539四舍五入到“十”位

  431482四舍五入到“百”位

  127569765301295460四舍五入到“万”位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

  教学方法并练习第15页的做一做

  求近似数是大数认识里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告诉同学们,非整万的数来求近似数,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看省略后的.最高位上的数字,用四舍还是五入,取决于数字的范围。“入的”要向前一位进1,“舍的”要保留省略数位前的数不变,要多练习,不要讲的太复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一堂课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2)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但是从作业的情况来看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情况,什么错误都有。总结一下有两个,一是对四舍五入的方法掌握不到位,特别是像2095460四舍五入到万位,学生搞不清楚了。二是对与三种省略有些学生搞糊涂了。

  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新的尝试教学——采用与算式加法相结合的方法:

  12756四舍五入到百位看十位5,即127+1=128约128百

  73485258四舍五入到万位看千位5,即7348+1=7349约7349万

  通过练习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应,作业效果比较好,看来我们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验,对于数学来说要简单方便,学生易懂是我们的宗旨。

  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赋予很大的探究热情,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更有生气,更有参与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近似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近似数教学反思02-09

近似数的教学反思04-15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0-09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05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3-09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3-27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5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02-18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