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22 08:45:1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常用(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者字音。

  2、观察图中的人物。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全班汇报。

  三、指导书写。

  四、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 学生观察得出。

  三、 学生讨论。

  四、 分角色朗读对话。

  说说你喜欢谁 ?为什么?

  五、 想象:

  当他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六、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

  七、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落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能力。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的发明创新。

  4.培养学生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 …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①.(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②.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 )里。

  ③.集体订正。

  ④.扩展练习。

  坐 座 圆 园 声 生

  ( )位 公( ) 学( )

  请( ) ( )形 ( )病

  2.我会读。

  ①.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②.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③.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

  ④.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展示对未来桥的设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条理、有序的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事先设计的'桥的图画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教师事先设计的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同时伴有介绍)。

  2.引出课题:未来的桥。

  二.小组交流。

  1.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桥。

  2.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

  3.评选自己认为满意的桥并说出自己这样选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真聪明,设计的桥也各具特色,希望小朋友们能设计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已有的三幅图画,看懂故事的内容。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放大的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画。

  1.认真看图,了解图意。

  2.说说图上给出的三幅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3.请学生想想:空白的第三幅图缺的是什么?(缺了把球捞上来的方法)

  二.讨论捞皮球的方法。

  1.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2.小组讨论:谁的方法能把皮球捞上来?

  3.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作为第三幅图的内容画下来。

  三.编故事:将四幅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小结:这一节课老师发现大多数小朋友观察认真仔细,并且爱动脑子。另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遇到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 ,就一定能克服困难。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350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语文园地八,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3

  一、复习旧知,谈话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体会到手能传递幸福、友好、真诚、快乐、、、、、、能带给人们美好生活 ,又目睹了张迎善那双特大号的、粗糙、有力得手。今天,我们来近距离研究一下自己得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做出评价。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文章哪一段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读一读。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1、学习方法。瞧,这一课的“金钥匙”又要教给我们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共同听一听。(教师出示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2、运用学法,默读批注。

  3、合作交流,质疑解疑。 (交流自读批注的结果,说说学习中的`收获。 )

  4、全班交流,理清脉络。

  (1)提出小组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补充解疑。

  (2)全班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手上的皮肤?自由发言,指名板书。

  5、借助板书,浏览课文,试将每段的大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一说。

  小结:除了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整体感知,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手上皮肤的知识?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的双手?

  五、布置作业。

  1、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手指》。

  2、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聆听一场演讲,你想知道演讲者是谁吗?

  对了,是陶行知。

  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全心全意办教育,他对待学生、对待教育真可以称得上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篇课文是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

  在这篇演讲中,陶行知校长要求我们,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又进步了多少?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从这篇演讲稿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陶行知校长对我们同学的关怀和爱护,也由此认识了陶行知这样一位关心学生、热爱教育的好校长。

  演讲稿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这次演讲的主题,希望大家做到每天四问。

  第2至5自然段,对每天四问进行具体的解释,分别要求大家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并分别阐述了为什么要这样问。

  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精彩片断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点评:

  (1)开头就点明观点,很直接。

  (2)有了和否则在对比中,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把第二个离不开去掉,你读读看,感觉怎么样?

  (4)堡垒原来指难于攻破的防御工事,这里用来比喻健康的身体。

  【欣赏】

  陶校长在这一段的演讲中,要求我们要有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观念,自觉持久地锻炼,科学合理地生活作息。讲得很朴实,很能打动我们的心,尤其是他把我们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很让我们感动。我们要听陶校长的话,好好锻炼,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另外,这一段演讲的语言非常口语化,几乎都是短小的句子,也没有什么深奥的词语,读着,就仿佛在听着一个人在对你讲话一样,句句入耳。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通俗易懂、多用口头语

  --演讲稿对语言的要求

  这是我们在所有课文的学习中,读到的第一篇演讲稿。

  读了这篇演讲稿,你一定会说,这篇课文好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都不一样。以前的课文,用的词语都非常考究,有的还很华丽,而且句子也很讲究。而《陶校长的演讲》就显得太普通、太平实了,甚至都没什么好词好句,就像一个人在对着大家说话一样。

  其实,并不是陶校长不会使用好词好句,而是因为这就是演讲的一个特点:语言要通俗易懂,而且要多采用口头化的语言。

  你想想,演讲是当着很多很多人的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对哪个问题的看法的。你要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道理给大家讲明白,就必须用大家都容易听得明白、听得清楚的话,而不能绕圈子,在那里铺陈描述。

  你看课文,陶校长演讲时的开场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这就非常简单、明了,让人一下子就听清楚了他要讲什么。

  如果你想着不管干什么,都得用上好词好句,给这段话改头换面,那可就要画蛇添足,要出笑话了。

  你看,如果,给陶校长的开场白加上点好词好句,会变成什么样:

  今天,阳光灿烂,天空中还漂浮着缕缕白云。在这样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心旷神怡,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研究探讨四个迫在眉梢的问题,这四个问题的名称是每天四问。

  如果陶校长的演讲是这样开头的,听的同学不笑破肚子才怪呢!

  所以,要是你有机会要进行一次演讲,可千万记住了最关键的一点:语言一定要通俗易懂,多用口头化的语言。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找一篇或者自己写一篇演讲稿,在同学们面前进行演讲,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附课后练习4提示:

  (1)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2)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演讲是怎么一回事?

  演讲,是在群众集会或者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说明道理、发表讲话。

  演讲往往具有真实性和鼓动性两个特点。

  真实性,就是说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说的是实在话。比如《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谈的就是学生的日常生活,语言非常朴实,听众很能够接受。

  鼓动性,就是说演讲者必须带有强烈的感情,使演讲具备强大的感召力,使听众听了能够受到鼓舞或者触动。

  演讲的文稿叫做演讲稿。这种稿子和平时的文章在语言上有些不同。它的语言必须口语化,浅显易懂,不能用生僻的词语,也尽量不用之乎者也等的古文句式。

  演讲稿在正文之前要有称呼,也就是演讲的听众,陶校长演讲稿的称呼是各位同学,因为他演讲的听众是他的学生。正文要层次清楚,一步一步地把问题说清楚。

  此外,演讲时还要注意与听众进行眼神、语言等的交流;要注意礼仪,演讲结束时要有一段祝语,对听众提出希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精选】08-10

【经典】语文教案08-10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09

语文《公输》教案09-18

语文教案(精选)10-07

(经典)语文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