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20 10:00:2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回顾并激情导入。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乡,有满目葱绿的西双版纳,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原,更有那神秘迷人的拉萨古城,那里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

  上节课,我们一起随着导游――少数民族作家次多初步游览了《拉萨古城》。拉萨古城的哪里让你最感兴趣呢?(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随着作家次多游览拉萨,领略古城的独特风情。

  介绍页及学习方法。

  这节课,我们还是采用特殊的学习方式――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运用络,自主学习。现在请大家进入《拉萨古城》的`主页,请看屏幕上学习软件,有课文、学习向导、学习宝典、我来露一手、畅所欲言和知识拓展。其中,学习向导了学习课文的方法,学习宝典准备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学习资料,我来露一手里有几道习题希望你们都能露一手。知识拓展了更为丰富的有关、拉萨的有关站。

  借助“学习向导”,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点击“学习向导”,请一位同学把其中的学习方法读一读。(学生读)当然,同学们也可以互相讨论,共同学习。下面就请大家用你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吧!

  点击“课文”,开始自主学习。

  交流自主学习的情况。

  同学们学的可真认真,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

  1民居部分

  先汇报学习课文的有关内容,再谈自己的体会,还可以说说在“学习宝典”中看到的资料。注意练习朗读。

  2布达拉宫部分

  重点理解、朗读比喻句。

  3大昭寺部分

  让学生演示文中所讲到的边贝墙、香香鸟等图片。

  4八廓街部分

  重点理解其中的两句话,并结合已有经验说说体会。

  

  刚才,同学们在学习向导的帮助下,通过络查找资料,自己主动的学习课文,能有这么多收获,真不简单呀!

  请你欣赏。

  拉萨是一个神奇而又美丽古城,她在我们的心中是一片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永远令人心驰神往。请大家点击“请你欣赏”就让我们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吧!

  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上之旅,尽情的欣赏了拉萨的美丽风情。在即将结束这次旅行之际,你最想说什么?

  点击“畅所欲言”,写下自己的感受。

  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线测试。

  1选择。这节课,我们通过络学习了《拉萨古城》这课文,现在计算机要考考大家,想试试吗?

  点击“我来露一手”(学生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2综合实践活动。计算机的作用越来越大,课后我们还可以用计算机络去学习更多更有趣的知识。老师还给同学们设计了一道综合实践活动题,(指名读题)这项综合实践活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完成得很出色!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随着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学习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田园生活的图片、诗歌等资料。

  课前活动:资料展示、相互交流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明确主旨

  1.谈话引入、畅谈感受。

  2.回顾课文,交流场景。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里鸭戏水、门前吃晚饭、月夜曲催眠)

  二、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三、读中感悟、读中生情

  (一)、师生共同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

  画面一

  屋前搭瓜架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2.

  汇报画景

  3.

  找出喜欢的词句,理解、感悟。

  (体会乡下人家装饰的独特、可爱)

  4.

  了解对比的修辞手法。

  5.

  品读,体会乡下人家的可爱。

  6.

  总结学习方法。

  (先自读、想象画面----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喜欢的词句----了解修辞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画面

  (三)全班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画面二

  门前鲜花开

  屋后春笋冒

  1.小组汇报

  朗读;想象画面

  2.读感悟深的句子,理解品味。

  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3.感情朗读

  4.运用方法,汇报交流

  院中鸡觅食、河中鸭戏水、门前吃晚饭、月夜曲催眠

  (四)悟情

  四、配乐读文、积累语言

  五、参照目标、自我评价

  六、作业超市:

  1.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写一写或画一画乡下人家的冬天。

  2.抄一抄课文中写的形象、生动的词句,并把他们积累下来。

  3.读一读阅读链接

  《天晴了的时候》,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看部首组词,会照样子写句子,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2.积累描写冬天的词语。

  3.通过对雪花形状的了解和交流冬季景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重难点

  组词,照样子写句子。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喜降瑞雪。同学们,你看那洁白柔软的雪花,从苍茫的宇宙间向我们走来,它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同学们,雪花是那样美丽,那样迷人,每朵雪花都有一个美丽的图案,形状也各不相同。

  二、综合实践,拓展思维

  1.知识窗

  那位同学知道雪花的形状,快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1)指名相互交流

  (2)看书中“知识窗”里的小白兔是怎样介绍雪花形状的。

  (3)结合书中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雪花的形状。

  2.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境。

  (2)冬天是如此美丽,“日积月累”中为我们了哪些描写冬天的词汇呢?

  师范读、生读、齐读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的词语?(学生自由交流)

  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3.想一想

  给下面的字组词,再想一想他们的偏旁有什么相同的意思。

  “冷、凉、冰、冻”

  (1)教师重点指出:要区别“两点水”和“三点水”。“三点水”旁的字多与水有关,而“两点水”旁的字多于寒冷有关。

  (2)练习组词

  (3)照样子写句子

  出示例句: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

  练习补充:雪给小路铺了一条厚厚的——。

  展开想象进行练习:——厚厚的—-。

  (自由练习,同学间相互交流,汇报,评议。)

  4.大家一起来

  (1)活动内容“搜集冬季景物图片”

  (2)具体要求(见课本)

  (3)播放北方景观课件,让学生对冬季景观有所了解。

  (4)给自己搜集的图片起个名字,在图下方写上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如果你没有搜集,完成书上的内容。

  (5)把自己搜集的图片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师生,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每一节课中呈现出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经验感受等并不相同,而阅读教学又因为充满了人文色彩,学生在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时又能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他们必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要从语文的特点出发。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换一句话说,就是从文本出发,这就包括对字词句篇的揣摩和体悟,去感知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所以语文学习既有一个学习语言文字基础的问题,也有一个打好人文底子的问题,这二者是统一的,是血肉相连的。语文的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美丽!怎样感知,当然是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知,除此以外,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途径吗?语言感知具体表现在阅读过程之中,而且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不断在预设中生成的过程,不需要任何矫饰与做作,必须是真实的。语文课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人文情怀的留念,更应该是语言魅力的回味,又是隽永的。理想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在对话中精神与语言的整体共提,并能让学生久久回味。

  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残疾小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设计思路

  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要把低年级的词句教学予以巩固和运用,还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进段、篇的教学,让学生对布局谋篇有初步的认识。在操作模式的'四个环节中,以读为主线:粗读感知课文内容;细读感悟文本情感;再读拓展文本外延。让学生在个性飞扬的读书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切切关爱之情,感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真谛,从而深深地陶醉于语言文字艺术的魅力,并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的母语,努力学好母语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导入课题。由于老师初来乍到,并不熟悉同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和学生沟通、交流,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既营造了和谐的师生氛围,又自然地引出课题,并在不知不觉中把第一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二、阅读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把初读课文的目标变换一种方式呈现给学生,也就是在导入结束时留下的问题。学生围绕着情境中的问题来读书,就会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

  2、细读感悟,感受真情。阅读教学忌讳对文本语言过多的分析,支离破碎的讲解,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在这个环节中,仍然把学生放置到情境之中,与人物同欢笑、共悲戚。

  首先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子、词语采用多种方法感悟、体验、拓展。语文教学主要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充分发挥教材潜在的可以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应该在词句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而不是脱离课文语言学习专门去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抓住“文静、默默、一角”感悟。)

  (2)、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感悟“立刻、低”)

  (3)、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犹豫、慢吞吞、红红的”体会英子的内心活动)

  其次,始终把学生放置到情境中,并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的认识。鼓掌时从英子同学的角度来换位思考;放学后从英子的角度来体验……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爱。这样既加深了对人物的印象,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思维的发展。

  第三,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进行语言训练。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一切学习都离不开训练,没有哪一种能力和素养能离开训练而自动达成。训练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对训练的误解和训练不当。叶老曾经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可见,要读好书,写好作文就必须通过训练。现在语文新课标里所说的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东西哪一个能够离开训练呢?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方法的探究,情感的熏陶,都应该通过一定的语文实践和训练去实现,否则就是空谈,而空谈对语文学习只有害处。一节语文课上完后,如果连语言都没有发展,肯定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当学生的情感已经是蓄势待发,这时就应该在语言形式上予以指导。如介绍英子后来的生活时,要求用上一组排比句,对学生来说就不是很困难了。

  三、结束全文

  在《天使的吻痕》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能送给他们一句话吗?让孩子们在自己创作的警句中再次审视人性的真善美,让人性与语言的魅力永远荡涤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1.读通顺课文,体会文中妈妈的爱。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问题。

  二、通读全文。

  1. 这篇文章比较长,保证学生通读全文,字字读对,句句读通。

  2. 同桌相互检查,评价自读。

  三、话题讨论。

  课题《看不见的爱》怎么理解?

  1. 潜心读书,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步骤: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归纳要点—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四、体验爱心,快乐阅读。

  有了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时,把对母爱的感受、体会表达出来。

  五、小结

  教学反思:

  课 题:能说会写 转述

  时 间: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转述,生活中常常需要转述,怎样把听到的内容转述给对方。

  2.知道转述时要说清楚转述的主要内容。

  3.在与别人的.交际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重点:1.能听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简要的转述。

  2.积极参与角色表演,态度自然大方。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文章描绘了晚饭后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课文。

  3、学习火烧云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4、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二)

  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马

  变化快忽然形状变化多狗

  一转眼(静态-动态)狮子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

  6、莫泊桑拜师

  教材分析:

  文章写了莫泊桑拜师学写作的故事,表现了他的谦虚好学,教育我们在写作和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勤学苦练。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造句。

  酷爱——全神贯注——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2、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板书设计:

  6、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

  一无所获再次求教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勤学善教

  7、一次特殊的实验

  教材分析:

  文章写了施密特博士被毒蛇咬伤后,面对死亡仍坚持做实验记录的故事,变线了他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的品质,歌颂了他高尚的人格和执着敬业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白发苍苍”、“燥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用心品读的阅读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对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崇高的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无数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次特殊的实验”吧!读课文题目,理解“特殊”。问:这次实验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我们自己读书弄明白。

  2、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4、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自学情况汇总,再选几个在全班交流。

  5、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把课文读通。

  6、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知精神

  1、读着课文,我们的心时时被感动着,再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心读读,体会体会,想想为什么让你特别感动。

  2、在小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依次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互相补充或提问。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拼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读着课文,我们的心时时被感动着,再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心读读,体会体会,想想为什么让你特别感动。

  2、在小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依次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悟重点句,引导入情入境地朗读。通过读,体会科学家的顽强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从而产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施密特先生一点儿也不怕,他仔细观察蛇的外形、特点”,“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从这些句子中体会科学家面对凶恶的毒蛇不畏惧的胆量。

  “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从这句中体会科学家在自己被毒蛇咬伤又无人救援、生命危急时,想到的仍是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从“详尽”、“认真”、“仔细”、“像往常一样”等体会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从“汗水淌着”、“肌肉抽动”、“感到燥热”、“耳朵里发出噪音”、“伤口、鼻子和嘴开始淌血”等感受科学家经受着剧烈疼痛还坚持作科学记录的顽强意志。“时间啊,你慢些走……不!时间你快些走……”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对科学家敬业精神的敬仰,对科学家遭受痛苦折磨的心痛。

  4、说一说这次实验特殊在哪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科学家说点什么,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再交流。

  三、拓展延伸,学习品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一次特殊的实验

  详尽认真仔细像往常珍贵的记录

  抽动燥热耳鸣淌血英勇献身

  8、金蝉脱壳

  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的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奇特情景,启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二类生字,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

  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8.金蝉脱壳脱壳中

  脱壳后

  积累与运用(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2.积累成语,感受成语的趣味性。

  3.阅读成语故事,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好习惯。

  4.能清楚明白地讲述做客的文明和待客的热情;能热情、大方地与别人交往;在与人交流中,养成耐心倾听、文明建议的习惯。

  5.留心观察你生活中熟悉的人,能找出其特点;能把自己想介绍的人物的特征写出来;能自读自改习作,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并积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2.积累成语,感受成语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留心观察你生活中熟悉的人,能找出其特点;能把自己想介绍的人物的特征写出来;能自读自改习作,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

  1.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在今天的“温故知新”栏目里,你准备怎样通过“温故”达到“知新”?(我先按要求读句子,然后想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看看带点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再写出类似的一些词语。)

  2.学生自由读句子,读中感悟带点词语的意思,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都表示很快的意思;不同点:“顷刻间”表示很短的时间。“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

  3.扩展练习,写出类似的一些词语。(马上、一会儿、转瞬间、一刹那)

  二、语海拾贝

  1.读成语,不懂的通过查《成语词典》了解意思。

  2.每一列成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3.你还能补充这样的成语吗?

  三、点击成语

  1.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惊弓之鸟》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读短文,读准音,读通句子。

  2.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交流汇报,教师引导。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到别人家做客,家里也常有人来做客,我们每一个孩子既当过主人又当过客人,对待客与做客一定有很多的感受和体会。下面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2.出示“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明确练说内容。

  (1)自读“口语交际”内容要求。

  (2)请一位同学把课前准备的“待客与做客”在全班表演一下。大家当评委。

  全班交流评价:你最欣赏谁?原因是什么?你想给谁提点建议?为什么?

  教师通过小结梳理学生的评价,让他们明白待客时,动作要自然大方,语言要热情,要有礼貌,要主动与客人交流。如果能根据当时的情境为客人考虑得更周到那就更好。做客人也要讲文明礼貌。

  (3)小组分角色交流。

  (4)小组自评:对你接待的客人满意吗?对接待你的小主人满意吗?评一评。

  (5)全班各小组轮流表演,全班交流。

  (6)评选出优秀“主人”和优秀“客人”。

  (7)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际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二、把口语交际中说的内容写下来

  第三课时

  习作百花园

  1.审读习作要求。

  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习作要求。

  2.启发观察,筛选内容。

  (1)对一个你不熟悉的人,你最想了解他的哪些方面(全班交流)?

  小结:介绍一个人就得把你想要了解的写清楚。

  (2)怎样让你所介绍的人给别人留下特别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呢?

  交流小结:抓人物特点写。(如外貌、个性、兴趣、爱好等特征。)

  (3)交流所观察的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4)根据特点习作可分为哪几个方面来写?其中哪些特征可以详写?这些方面可按什么顺序进行排列?集体交流,相互启发。

  3.构思习作,学生自拟草稿。

  4.自读自改。

  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知道修改在习作中的重要性。

  5.师生合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教师重在指导习作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6.小组互评自改。在评价别人的习作中自己也学会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启发,丰富自己的语言,使习作写得更生动,笔下的人物特征更鲜明、突出。通过反复修改体会到修改后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7.全班欣赏,增加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兴趣。

  看看范文怎么写:

  夸张的她

  大大的头,大大的耳朵,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一切都是大大的。她!咱全班同学都猜得出——陆莺。

  陆莺是我们班长得最高大的女同学,她是个小队长,语、数、外各科成绩在我们班里属中等水平。她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喜欢把作文写得很夸张和“酷爱”流行歌曲。

  那是在一节作文公开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材料自选。陆莺写作文夸张惯了,此时,她又发挥起来。老师知道她作文写得不错,就请她上讲台朗读作文。她有声有色地读了起来:“……消防员正在紧张地救火。这时,三楼传来了一个小孩的哭声。一个勇敢的消防员叔叔一个箭步,纵身一跳,踩在二楼的窗台上,又一翻身,跳到三楼,抱起孩子,往下一跳,‘啪’地一下,稳稳当当地落在了地上。他放下孩子,又开始灭火……”还没等她念完,台下就传来阵阵笑声。有的同学笑着说:“她又夸大其词了。”老师也笑了起来,说:“她写得太夸张了!”可陆莺却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得意洋洋地继续读下去。下课了,老师又重新指导她,并且再三叮嘱她作文遣词造句要准确合理,实事求是。可她从办公室走出来时,却不以为然地嘟哝道:“难道真的是我写得太夸张了?”

  陆莺还是一个十足的追星族。平时口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歌星,而且还常学他们的样子。她最喜欢的歌星是张惠妹,每次下课都要哼几首张惠妹的歌才算过瘾。一次她带了盒张惠妹的歌曲磁带来学校。上体育课时,她竟擅自不下楼上课,还用教室里的录音机播放张惠妹的歌曲。正巧老师来了。老师没收了磁带,批评了她一顿。幸亏这几天她有了进步,老师才把磁带还给了她。可是她对张惠妹实在太“痴情”,依然悄悄地把磁带放在身边,下课照样唱张惠妹的歌,学她的样……

  她和同学相处得很好,大家都喜欢和她谈论明星,看她的作文,笑她的夸张。

  点评:

  这是一篇有趣的习作。主人公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与她的关系,都写出来了。

  我们写人物,就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其独特的个性、爱好等。

语文教案 篇7

  课前预习:了解本文作者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本文的纯洁朴素的语言风格,对作品中感人的故事、人物形象能够分析,感受文本中人与人之间的爱。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思路:整体感悟——研读赏析——深入探究

  评价任务: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3.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语入: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爱:希望得到父母的疼爱,希望得到师长的关爱,希望得到朋友的友爱……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爱的小溪,而每个人又是付出爱的源泉,千万条小溪汇聚成爱的海洋,这个世界才充满爱!作家张洁就是其中一条默默追寻爱的小溪,她的作品使人要让世界充满爱。我们通过品味她的作品《拣麦穗》来体味她对爱的追寻。

  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指导:

  1、字词积累:

  字音: 拣麦穗 (suì) 磕(kē)碰 戏谑(xuè) 害臊(sào) 山坳(ào) 蹒跚(pánshān)

  词义: 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莫:推测,估计。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四个同学一组)

  思考讨论:

  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①.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

  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

  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

  ②.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 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梦想破灭;我: 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

  ③.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线,暗线

  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

  四.精讲精练:.

  A.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讲解: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2、 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汉各一位同学).

  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我是怎样的女孩?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天真无邪

  ⑵.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⑶.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⑷.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3、精读第三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①“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②“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4.品味语言,品味细节描写:

  ⑴.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呢!

  学生读,然后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⑵.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学生读,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①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⑶.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②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五、拓展提高:

  前段时间报纸报道了一则新闻。马路上一位老婆婆被一辆出租车所撞,肇事司机迅速逃逸。一位男子自告奋勇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想请路人留下个联络方式证明事情经过,谁知路人无人肯签。后来男子与另一不留姓名的货车司机送老婆婆到医院之后被老婆婆家属反咬一口,认定他就是肇事司机。

  提问: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这样?你心目中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并相互交流。

  师总结:在现实中,村姑们幻灭的梦是生活的常态,我们经常遭遇爱的幻灭,但是我们对于真爱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止过,虽然这种真爱可能失落过。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

  2.思考写作上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形成这样的感情基调的。

  3.提问学生:让每个小组谈一谈所找的喜欢句子,谈谈他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多鼓励,一个成员发言,其它成员可以补充。看哪一个小组说得好。

  八.小结教师总结:

  这篇记事散文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叙述童年的往事,渴望用自己的笔帮助读者走向充满同情、友爱、关怀、信任的纯净世界。其实张洁的作品长于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她的许多小说意境含蓄深沉,文笔清新,富有散文的抒情,如同一幅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

  教学反思:由于这篇文章的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比较的久远,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这在教学中感到比较吃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对时代背景的讲解,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故事所发生的情景。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简介: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这些事情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也可以是自己做的,如摘果子、看红叶、放风筝、捉蛐蛐、收花生、挖泥鳅、赏菊花、秋游等活动。

  习作的形式是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课前要布置学生准备一幅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天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

  我的发现提供了形式相同的四组词语,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出表示前面这种颜色的新的词语。

  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对对子,对子里所讲的事物都和秋天有关。

  我会填的目的是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短语前面的词是状语,要求补充动词www.jiaoanba.com。

  趣味语文安排的是读绕口令。这个绕口令描写了彩霞映照大地,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在水中好戏,水花和霞光相融的美丽而有趣景象。

  学习目标:

  1、愿意将秋天中自己觉得最快乐,印象最深的事讲给大家听。

  2、乐意将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写下来,并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3、发现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组成新词,意思更加丰富,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性。

  4、进行词语积累。注意词语搭配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让学业生在一周的时间中采用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秋天里同学们做过的有趣的事。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让我们走进秋天,去寻找秋天的快乐吧。

  二、交流秋天里的趣事。

  1、小朋友,通过我们一周的调查,访问等方式,我们收集了不少同学们在秋天里做过的有趣的一些事,让我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四人一小组交流一下,然后推选一人为代表进行汇报/soft/

  要点:哪些趣事(说具体)有什么感受

  2、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⑴提出要求:认真倾听

  适时补充

  说出感受

  ⑵交流评议。

  三、综合性活动。

  1、秋天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咱们有没有办法留住它呢?

  (画下来,拍下来,写下来)

  2、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留住秋天。

  3、同桌交流、评议、修改。

  4、全班展示、交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语文园地三,语文园地三-好棒教案第一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语言的优美。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品味语言的优美,以及试胆量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和试胆量德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完成课后思考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校长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实效。

  (2)明确只要敢于实践,实践之后就会变得勇敢坚强起来。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并抓住重点部分——试胆量的过程进行重点学习体会。

  2、体会校长教育孩子消除怯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实效。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回忆一下,你觉得自己最勇敢的经历是哪一次?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吗?

  2、交流。

  3、你们都很勇敢,真见小英雄。

  4、在一个叫巴学园的学校里,有一群孩子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试验。

  二、板体、读题

  1、板题、试胆量。

  2、读题。

  3、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三、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字音。

  2、词意。

  3、指名读文,正音。

  四,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和脉络

  1、默读,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和叙述顺序是什么?

  (3)请按着一顺序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讨论、交流。

  3、汇报。

  (1)课文写了校长组织大家夜里到九品佛寺院和墓地里进行“试胆量”的游戏,结果不当鬼的同学吓得跑回来了,当鬼的同学也因为害怕而回来了。

  (2)叙述顺序是事物发展顺序。

  (3)按题目、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22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23~24自然段)

  五、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优美及人物的心理变化。

  六、体会文章中的深意。

  1、讨论:这次试胆量有什么意义吗?

  2、体会校长教育方法的巧妙。

  七、你觉得怎样可以使自己的胆量大起来?

  板书设计:

  哭

  “鬼” 怕蚊子咬 世上没有鬼,克服胆怯

  跑回家去了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各种不同的句式

  3、抓住体现文中人物性格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文中故事的主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句,弄懂文章大意,理解“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课文的翻译及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世说新语》二则的.《期行》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言而有信, 为课文学习打好基础。

  2、明确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步骤方法。

  二、上课形式

  1、读,对学生进行指导朗读,扫除读音障碍,争取熟读成诵。

  2、译,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大意。

  3、复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质疑探究

  1、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从两人两次行为,看出二人性情如何?

  3、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要让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

  1、评价华歆与王朗谁优谁劣?

  2、通过《割席绝交》这个故事再评华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下册教案01-31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