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19 15:25:06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落实朗读,疏通文意,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

  重点难点

  1、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落实有节奏感的朗读

  2、多角度分析理解寓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法指导

  1、读寓言——借助多种形式朗读,疏通文意,概括情节。

  2、品寓意——分析故事人物形象,谈谈对寓意的理解、认识。

  3、写寓言——从郑人的角度来重新改写寓言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一阶段,我们学习吟诵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感受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今天来接触凝结古人智慧的另一种载体——古代寓言。

  二、指导学习《买椟还珠》

  (一)读寓言

  1、出示古文语段——

  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散读古文,读给同桌听,请划分节奏停顿

  2、请一位同学朗读,正音,标停顿

  请同学评点其朗读,并示范朗读,落实节奏停顿;

  同桌对译,再读古文,有哪些字需要积累落实,或者有哪些字无法解决需要提出

  交流,落实一些文言实词;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散读——学生代表朗读(请朗读的同学,读出古文感觉来)——全班齐读

  (二)品寓言

  1、故事的起因是:楚人“卖其珠”

  落实“珠”的含义:价值连城的明珠

  为了“卖珠”,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为木兰之柜,薰以……缀以……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象一下他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心理?

  ——请为楚人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四位同学一组,一人记其余几人补充想象,一人朗读)

  (用儿童的语言去消化故事,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故事,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能力)

  2、学生交流写作片断——2—3人,可借助动作、神情来表达心理活动,读出楚人的踌躇满志来

  (注意引导学生,“珠”的价值远胜于“椟”,这样做是为了抬高明珠的身价,使明珠包装华美更易卖出,包装再华美也只是用以彰显明珠价值的附属品……)

  3、故事的`结果是: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楚人此时的心理活动会是怎样?

  郑人最终是取“椟”而舍“珠”了,你如何看待他的选择?——参考点:楚人的过度包装使得喧宾夺主;郑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4、古文可概括为成语:买椟还珠,作者(战国,韩非)

  引出寓言:用简单的小故事,讲一个深刻的道理

  作者写这个故事的意图是:——讽刺了那些舍本逐末,不分主次的人

  再读古文,思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形式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只看到形式,而忽略了内容;要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

  5、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古代先哲大大的人生智慧,再来读一读这则智慧的结晶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寓言?

  三、布置作业

  (一)展开丰富想象(二选一)

  1、补充郑人的言行心理,将古文改写为200字左右的故事

  2、为故事设计情节,编写一幕简单的课本剧

  (二)积累2个寓言故事,准备课前两分钟演讲主题(二选一)

  1、“引经据典”,介绍寓言/成语故事,并根据寓意谈谈启示

  2、“寓意一点通”,2—3人表演故事,请同学猜出其寓言典故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地认识“寄、冰、封、块、箱、退、扫、久”等8个生字;认识“两点水”;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并书写汉字“寄、冰、箱、过、退、久”;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封、箱、退”等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能展开合理想象,并和同学合作用打电话的形式续编故事。

  4、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的气候特点。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属性。

  教学重点、难点1、能展开合理想象,并和同学合作用打电话的形式续编故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课前准备教学图、有关句子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师出示“冰”:小朋友,认识吗?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两点水”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后鼻音。指名交流。学习“两点水”。书空“冰”。指名交流。(冷、凉、冲……)

  2、师出示“寄”:通过邮局可以寄很多东西,你知道能寄些什么?指名交流。(寄信、寄卡……)

  3、补全课题:53寄冰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板演:谁给谁?结果?为什么?……读题。指名质疑。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过渡:谁给谁寄冰?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听听录音。交流出示:洪洪——企鹅边听录音边思考。指名交流。

  2、为什么企鹅要给洪洪寄冰呢?自由读课文,找答案。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指名交流。

  3、出示课文1——2节。想想:为什么洪洪从没见过冰?轻声读,交流。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4、出示句子:南极的企鹅给住在火热非洲的狮子寄了块冰,可是,洪洪却收到了一袋水。分组读,换词理解“火热”。学习“块”。(用音序查字法理解,和“快”区别;扩词。)

  5、过渡:小朋友,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文中还有一些字宝宝,去认识一下。小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好方法。

  (1)、交流反馈:“封、箱、退、扫、久”。指名读,齐读。

  (2)、“箱”是形声字。介绍声旁、形旁。

  (3)、“退”:你能给它换部首吗?板演:眼、很、跟、根……指名交流。说出异同点。书空。一起边说边描写。

  三、深入学习,感受内容。

  过渡:企鹅给洪洪寄块冰,洪洪却收到了一袋水,它把箱子退了回去想想:它们在收到对方寄来的信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的`?

  1、出示第3——4节。随机出示:生气、糊涂。洪洪为什么生气?它怎样做呢?自由读,思考,交流。找出句子同桌练读。指名读

  2、它写的话该怎么读呢?师生配合读第三节。

  3、从哪里看出:企鹅糊涂了呢?交流,读句子。

  4、说说“糊涂”的反义词。指导朗读。指名交流。做做动作读第四节。男女生读3、4节。

  四、训练说话,明白道理。

  1、企鹅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怎么说是水呢?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指名交流。

  2、它们之间产生了误会,一个糊涂,一个生气,心里互相责怪着对方,怎么办?指名交流。(写信、电话……)

  3、打电话是最快的方法,可现在它们打电话,肯定会吵崩,谁来帮忙,给一方打电话,帮另一方解释呢?出示句子:非洲是个炎热的地方,寄到那儿的冰化成了水,在寒冷的南极,到处结着厚厚的冰,寄回的水又结成了冰。自己演演打电话。指名和老师合作。指名读,齐读。换词理解“寒冷”。

  4、洪洪和企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我们都错怪对方了。结果,它们之间互相打起电话道起歉来。同桌演演。指名演演。

  5、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不但明白了在寒冷的南极到处结着厚厚的冰,而非洲是个炎热的地方,寄到那儿的冰自然就化成了水。还帮洪洪和企鹅之间的误会解除了。

  五、复习巩固。

  1、看!字宝宝也来考验你们了。比眼力读字连词;齐读生字卡片反面的词语;齐读词语。

  2、课文。齐读。

  六、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3

  (一)、激情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著名作家矛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你知道什么叫天窗?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天窗?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天窗虽小,却有许多神奇之处。请同学们一边看动画,一边听课文朗读,感受一下天窗的魅力。(出示课件)

  2、看完画面,你对天窗有什么感受?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度:是啊,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课件出示这两话。)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进一步去体验天窗神奇之处。

  (三)、细读课文47自然段,深入体会。

  1、请同学们默读47自然段。找一找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什么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这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分别用和~~在文中画出来。

  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对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的理解。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汇报交流。

  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说一句话。

  5、指导朗读47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品味,恰到好处的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也训练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四)、学习8、9自然段。

  是啊,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你们认为这个天窗怎么样?(是神奇的)

  1、出示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学生齐读)

  2、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8、9自然段,思考问题。

  3、讨论交流,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联系到的.种种事件!句中的两个它指什么?句中的两处否定,谁能改成肯定形式读一读。

  (2)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更复杂,更确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反复朗读理解感悟,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真正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五)、总结拓展。

  1、师总结: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仅有的光明,孩子们通过天窗看见了雨点、闪电、星星、云彩,使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想象。这些都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个天窗是多么神奇啊!

  2、把自己在生活中透过各种窗口,如自己家的窗户、乘坐汽车或火车时,从窗户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给同学们听听。

  (设计意图: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

  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是神奇的

  天窗 看见 想象 是放飞心灵的

  雨脚雷电星云无穷无尽 一线天空

小学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区分平翘舌音。

  2.复习字、词和正确搭配数量词。

  3.通过多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1.练习在田字格里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第一题:字宝宝迷路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1.读一读,部首。

  2.师:在大多数合体字中,部首往往是表义的。

  如。食字旁一般和饮食有关;米字旁一般和食物有关。两个门字框的字,都是形声字,它们的'部首(门)不是表义的,而是表音的。门字框里面的“心”和”耳”是表义的。

  3.师:几个字宝宝很贪玩,天黑了还没有回家,它们在野外迷了路,急得哭起来了,你能送字宝宝回家吗?

  4.请学生用游戏形式把生字按部首归类。

  5.揭示部首表义的规律。

  第二题:看图猜字。你还能造几个吗?

  1.讲解例题。如:虫+马=蚂,蚂蚁的蚂。

  2.学生借助图画猜出独体字或部首。

  3.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猜出一个合体字。

  4.组成词语说一说。

  5.小组竞赛。要求:猜得又对又快。

  6.本题答案如下:明、闯、从、林、炎、吕。

  本单元学过的生字中,“凿、棵、闻”等字都可以用图画形式表达出来。

  第三题:听词语、圈词语

  1.师读,学生圈。要求学生仔细听清老师读的词语,不要圈错。

  2.学生核对。

  第四题:正确使用量词

  1.学生看题目,并进行审题。

  2.学生练习。

  3.学生核对。

  答案如下:一口井;一台电脑;一朵小花;一头;一只青蛙;一片云。

  第五题:描一描,写一写。

  1.生看题目,并进行审题。

  2.学生核对。学生练习。

  3.:写的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上小下大。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个。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是哪个季节?(春天)请你们说出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能说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是哪一首呢?

  引入课题:《村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释题:在乡村居住。

  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熟悉的字用笔圈出来,对照拼音多读几遍,把每一个字音准确。比比谁读的最准确,最流利。

  三、细读全诗,解词释句,弄懂诗意

  1、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拂:飘拂、拂拭、掠过。

  拂堤杨柳:春风吹来,长长的柳枝拂扫着堤岸。

  春烟:江南河流湖泊比较多,春天天气温暖,河湖之上,草木之间蒸发的水汽凝聚在一起,像烟雾一般。

  散学:放学。

  归来:回来。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纸鸢:纸做的风筝。

  4、诗句的意思知道吗?

  早春二月,地面草儿旺盛生长,空中莺儿自由飞翔,堤边杨柳飘拂摇曳,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

  1、看图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理解“醉”字。

  师:杨柳为什么醉了?

  (生:杨柳在烟雾中摇摇摆摆,像喝醉了一样;杨柳被这美丽的春光迷住了,陶醉了,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2、作者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堤、童、散、归,指名读字、组词。

  2、指导书写: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生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

  3、教师范写,重点提示:

  散:左下部是“月”子,第一笔写成竖。

  归:第二笔竖撇要写舒展。

  童:横画较多,注意长短不同,“立”最后一笔横画略长。

  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外延伸:

  1.春天这么美好,有很多诗人都赞美过它!有兴趣的同学可课后收集关于春天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好吗?

  2.将这首古诗摘抄并读给家人听。

  3.珍惜童年时光,用心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求知欲强

  [教学反思]

  我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我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的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精神的孩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太过关注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这一点。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从而背诵古诗。

  2.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3.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创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江南春》板书课题:江南春

  《江南春》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二、新授

  (一)初读古诗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出朗读节奏。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说一说江南给你留下印像最深刻的是什么?

  诗人描写了江南秀丽的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

  4.作者笔下的江南春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和事情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通过分析字词来了解诗意。

  (二)、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

  酒旗风:酒家的酒幌子在空中飘扬。

  诗意: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一面面酒旗在空中飘扬。

  2.课件出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指曾经建都在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

  诗意: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三)、悟诗情

  1.同学们,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昔日的江南春景,去看那里的景色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现在你眼前是什么景象?

  出现在眼前的有黄莺、绿柳、红花、水村、酒旗,写出了江南的美景和美酒。

  2.春雨中的江南又是一番怎样景象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看到了寺庙、楼台、烟雨,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烟雨”一词用的极妙,不仅写出了深邃的历史感,更引发了读者不断的联想。

  三、小结

  1.这首诗不仅表现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无限的神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2.同学们,诗人笔下的江南之春美不胜收,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诵读这首诗。

  作业布置:积累和春天有关的古诗

小学语文教案8

  在这几个月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仅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

  情景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搭船的鸟》一课时,导入部分播放一只鸟在一条船上欢快地歌唱的图片及鸟叫声,使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插入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盲人摸象》这一课的最后几段的时候,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表演,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这一课中,我在讲解前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时,先理解了词义,接着又根据词义画了枫林姿态的画面,让学生通过图,不但了解枫林是什么样子的,还从课文上简单的文字来理解,他们对此体会的`很到位。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大多数学生愁于写作。一到作文课就愁眉不展,感觉不是没有合适的素材可选,就是语言匮乏,语句平淡无味。所写内容缺乏吸引力,主题不突出,达不到作文的目的。面对这种现状,我通过自己的一点探索,使学生及时走出这片窘迫的境地。自从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我感觉不论自己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仅就自己在课堂上的初步尝试谈一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组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习作知识,借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秒词佳句,提高写作技巧。阅读教学课必须目标明确,要求适当。每次上阅读课事先说明要求,先利用20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再用15分钟摘抄自己喜爱的字句,之后针对其中一篇阅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第二节课分组评比,各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当堂读给同学听,当堂评比。任务布置下去,短暂的翻书声后,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从学生专注的神态中,看得出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

  第二节先是小组内评选,接着选出优秀习作在全班读。精选的三篇习作,其中一个同学读的是《十一支康乃馨》,他写到:读后我想到了自己,作为妈妈的儿子,我以前没有像文中的两兄弟一样去关心体贴父母。母亲今年四十多岁了,可她每天还辛勤的工作来养活我们一家四口。我知道母亲是家中的顶梁柱,而我却经常让妈妈给我干这干那,衣服全由妈妈洗,我为此而感到羞愧!妈妈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努力学习,我要让您幸福的过好每一天。真是肺腑之言,一切教育尽在不言中。

  另一个同学阅读的是《鲨鱼与鲤鱼》的故事,得出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第三个同学阅读的是《我是皇帝,我怕谁》。她是这样陈述的:这篇文章讲了作者想去春游但遭到了家人坚决反对的故事。这让作者感到伤心,只好偷偷溜走。这个同学联想了自己在家中处处受约束的情况,结尾大发感慨:我要大声呼吁我的家人,给我们这些可怜的小鸟一点自由吧,给我们做学生的一点自主权,行吗?文章读后发人深省!

  以上就是我上过的一次阅读课实录。实践说明,只要把阅读还给学生,它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并且受益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于老师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每次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那种质朴总让人感到沁入心脾的清新,让人回味无穷,真真正正深刻地感受到了于老师的“简简单单教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瀑”字的书写;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喜欢这篇课文,愿意朗读课文,通过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高度的热情。

  教学重点:在读文中掌握要学习的生字,能够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一道白银;诗中人物位置的变换。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乐、图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旅游吗?贴图(丁丁、冬冬)老师和丁丁冬冬也很喜欢旅游,他们今天邀请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项自然景观“瀑布”,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去看看“瀑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瀑布”)

  [导入的语言亲切又简单,巧妙的告诉了学生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

  二、指导书写:

  老师板书时让学生跟着书写“瀑”字,并认真看老师写。

  1.指着“瀑”字问:想一想,这个字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学生观察并指名发言。)

  2.看黑板上的“瀑”字书写,心里提醒自己这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打开书73页,在生字表“瀑”字下面写一个。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要想把字写好还要做到1、2、3,想知道是什么吗?(1)要认真看书上的字;(2)想它是怎样组成的;(3)一次性写好。你有信心写好吗?

  4.学生写字。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笑脸。

  [写字的指导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安排写字环节时,没有墨守成规把写字教学放在教学的最后,而是在出示课题时巧妙地解决了本课生字的难点“瀑”。同时,生字教学的环节扎实,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学生写好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随文识字

  1.过渡:你们写得真认真,丁丁冬冬都快等着急了。轻轻把书合起来,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看一看。放音乐,老师范读课文。

  [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流畅美妙的音乐,老师动情地范读,把学生带到了文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2.喜欢这首小诗吗?快打开书自己读读。

  出示学习小建议:(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2)小组学习,同学互相帮助,学会生字。

  3.对生字的学习进行反馈。

  (1)老师用字卡反馈:认识就大声读,不认识举手。

  (2)组词带读。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字能力,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生字。并在小组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理解内容,感情朗读

  1.生字词学会了,相信你们课文读得更棒了,同桌两个人互相读读,看看字音是否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了,如果他都做到了,你就夸一夸他。

  2.同学们真会学习。听,小丁丁说话呢,他让你们认真听。(板书:听)老师以丁丁的口吻读第一小节,读后问: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指名发言)能把你听到的读出来,让在座的老师也能听到吗?

  (1)自由练读(2)指名读

  3.瀑布的声音这么吸引人,想不想看看呢?(取下丁丁的图,叮嘱学生:跟紧了,别掉队。)拿着丁丁的图在黑板上绕着山路转过来,把丁丁贴好,然后贴瀑布图,边贴边问:看,我们看到了什么?

  (1)快跟同桌交流一下你此时的感受。

  (2)读读第二小节,谈谈你的理解。

  (3)能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吗?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

  (4)师生配合读。

  过渡:远看瀑布是如此的壮观,让我们加快步伐,来到瀑布脚下。(把丁丁贴的离瀑布更近)

  4.边贴边和同学配合读:师: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生: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师:时时吹来一阵风

  生: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谁愿意读一读这小节?学生读后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2)谁还想读出自己的感受?

  (3)齐读这一小节。

  5.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首小诗,怎么理解怎么读。

  6.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好朋友听。

  7.配乐朗诵:学生读,师生配合读。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这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瀑布的伟大与壮观。当学生渴望交流的时候又恰到好处的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基础上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8.你们能想起我们学过的一首写瀑布的古诗吗?全班齐背《望庐山瀑布》。

  [注意了课外的延伸,体现了语文的特点。]

  五、作业:

  你都知道哪些瀑布?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可以介绍:世界三大瀑布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安赫尔瀑布。有关瀑布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查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兴趣地合作表演好这个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从中明白事理。体会三个小伙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制作课件能表现文本内容、动物头饰。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一: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三个小伙伴,他们去干什么呢?在说话的练习中相机理解生字词“一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栽树吧。

  情境图二,树上的叶片上含有生字,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三个小伙伴栽树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由选择,自主阅读。

  1、三个小伙伴中,你最喜欢谁?请你自由读课文,找出和它有关的段落,感受它哪些地方可爱?

  2、在小组内交流。

  【阅读时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三、感情朗读,品味语言。

  先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然后读出相关段落。随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

  1、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硬硬的”“拱”这两个词语时可以联系生活和动作理解。

  可以比较句式: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我有硬硬的嘴巴。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两个句式所表达的情感不同。

  2、第三自然段:在知道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故意挺起肚子,做出吃力的样子来回走。

  3、第四自然段:读到“用长鼻子吸足了水吧树坑浇得湿湿的”时,可以让学生伸出手臂模仿象的动作。

  学生交流完每一段,都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句式,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心灵。

  4、引读2、3、4自然段,学生通过朗读,表演,品味重点词句,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5、学习最后一段后,让学生用“又……又……”的句式说一句话。

  6、分角色读课文。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意志,彰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情境表演,体验情感。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2、邀请几名小伙伴合作,戴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故事。

  3、表演后,师生同评议。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他人合作是提高学习效效率和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和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引导评论,深化情感。

  1、小树栽好了,三个小伙伴手拉手,围着小树又唱又跳。在栽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呢?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单靠他们中的某一个人,能把树栽好吗?

  2、小组讨论。

  3、教师小结:团结力量大

  4、亲爱的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棵小树苗,你想说什么呢?

  5、咱们认识了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有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要为学生在文本语言和主题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

  六、指导写字。范写“栽”、“浇”

  七、阅读实践,知识拓展。

  1、同学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亲人或者好朋友听听。

  2、收集关于“团结起来力量大”的谚语或成语。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积累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了和文本的对话,又能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各种类型的火车动画。

  2、师生均准备玩具火车。

  教学过程:

  一、出示玩具火车,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这是什么?对,是玩具火车。有谁见过真的火车吗?能来给我们讲一讲吗?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列玩具火车,看看火车是什么构造。

  3、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故事。(出示挂图)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正确琉璃地朗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划出自然段。

  2、学生朗读课文,喜欢哪一自然段就站起来读哪一自然段,要求读准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二段。

  1、小组内互助学习,讨论飞驰而过是什么意思。用玩具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的样子。

  2、思考指名读第二段,带动的意思,并用玩具火车演示一下带动的样子。

  3、指导朗读。读出小明那种奇怪的语气和爸爸鼓励的语气。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1)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几种火车?

  (2)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的?最先进的火车是什么样的?

  2、各小组合作学习,动笔画出关键词语。

  3、指导朗读第三段。

  (三)自由结合学习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提速:提高速度,即火车开的速度不断提高。

  (2)夕发朝至:晚上出发早上就能到达。(指导读出惊喜、高兴的语气。)

  2、教师讲解:

  (1)海拔:画图表示。

  (2)世界屋脊: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12

  教学课题:

  伙伴教学目的(知识、能力、情感、其它)

  1、通过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简单观察艺术品的方法。

  2、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人、动物、物品)的故事。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画面,找出不同表现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

  课前准备:

  课业类别:

  欣赏课时:

  2

  课时教学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你们有伙伴吗?谁想讲讲自己的伙伴是谁?你了解你的伙伴吗?(找一对伙伴上台,一个在教室回答问题,一个到教室外回避)小伙伴经常在一起做什么?想想:古代的小伙伴会做些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8课《伙伴》。

  2、下面我们来一同欣赏书中的作品重点欣赏《艰苦的岁月》,学习细致地观察作品中的细节,找出这尊雕像都有哪些伙伴关系。听老师的问题,找学生回答。

  3、欣赏,边欣赏边讲解通过观察,找学生回答问题。

  4、你的好伙伴是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为他做什么?人与动物也可以做伙伴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动物伙伴?找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人与植物之间如何做伙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伙伴的含义。进行德育渗透。

  第2课时

  一、引导阶段:

  提问: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戏?鼓励学生说一说,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发展阶段:

  1、出示教师制作的立体的.小纸人,请学生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站住的,又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讨论、研究一下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纸人站住。试着做一下,看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好。展示一下各组做的站立小纸人。总结一下使小纸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启发学生想出更多的表现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来的是立体的。鼓励同学们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表现新同学。在学生制作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新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现几位同学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等。同时强调一起制作时的团结协作。

  三、展示、游戏:

  随着“你的朋友是什么”的音乐互相参观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献上一句祝福的话。札记: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小学语文教案13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长春版《小导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曾经到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

  2.表达清楚,有条理,语言通顺。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条理、有顺序地介绍一处风景地。教学准备学生去过的.风景区的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

  1.你到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此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啦。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经过你们的介绍,会使它成为有名的景点呢! (1)先在组内交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说给组里的同学听。 (2)全班交流。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到过的风景区或家乡的一处美丽风景。 要求: ①小导游介绍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②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最佳小导游给予奖励。二、指导写作。 1.翻开书了解习作要求。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向游客介绍。介绍前要先想清旅游景点有什么特点,旅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有条理的说清楚,便于听者抓住特点。(3)语言要吸引游客,富于感染力,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4)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2.出示范文,了解写作结构。 3.将想象的部分讲给同座听,请他提提意见。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作业:将汇报交流内容拟成提纲。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讨论交流内容。二、学生写作,教师相机指导。三、改一改 1.把写好的导游词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2)是否按一定顺序写完整。(3)想象是否合理,情感是否具体生动。(4)读后是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四人一组互改。五、评一评。 1.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导游词,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写得最完整。 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的习作,大家欣赏。 3.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14个生字,会用“愿意”口头造句。

  教学流程:

  一、唱唱读读,导入新课

  1、师: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喜鹊呀,小蜜蜂呀,都从树林里飞了出来,鸟儿们又开始欢快地唱起歌。同学们,请听——(多媒体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曲子)

  2、(出示歌词)学生朗读这首歌词。

  3、师:同学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吗?”(要靠劳动来创造)是呀!劳动最光荣!今天,让我们顺着歌声(音乐声起)一起去认识一位劳动小能手。(师手拿一张小母鸡图片,边演示边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指导认识并读好“种”这个多音字)

  5、设置悬念: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评:童话般的导语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欢快的乐曲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小母鸡生动的动画形象、悬念的设置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相互评价。要求:知道小母鸡种稻子请谁帮忙?(师贴小鸭、小猫、小猪的图片)

  4、指名读,教师伺机指导,注意正音,把句子读顺。

  评:让学生充分朗读,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作好铺垫。同时,让学生明确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阅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教师伺机进行指导。

  (1)指点理解“愿意”。

  1、引导学生自由练读“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这句话。

  2、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愿意”,再把这句话说一说吗?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愿意”说一句话。(如:当你看到妈妈干活很累了,你愿意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评:教师通过让学生充分读、换词说话,领悟“愿意”的意思,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降低了口头造句的难度。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2)结合图,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鸡种稻子呢?

  (3)指导朗读小母鸡和小鸭子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评:分角色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第2、3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3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

  2、交流。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或表演比赛。

  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自读、自悟,初步学会主动学习。避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串讲串问。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引导学生看图,组织探究:“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种——锄草——收)

  3、指导朗读。

  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上小母鸡、小猪、小猫、小鸭的神情,想象他们的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戴上头饰表演。

  评:喜欢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课文插图很生动,有助于学生的表演,表演不仅使课文内化,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教师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六、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一想:此时,你最想对小母鸡,还有小猪、小猫、小鸭说些什么呢?

  评:一个巧妙的“想一想”,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同时又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的训练。正如《标准》提出的“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七、识记生字

  1、学生按顺序指读本节课要记住的生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抢答”游戏。

  (课件出示一碗碗米饭图,上面写一个生字,师:小母鸡做做了一碗碗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想吃的同学赶快来抢答。学生若读对了,“米饭”就“啵”地一声不见了。)

  评: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想办法记住生字,再加上有趣的游戏,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真正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八、作业

  课后和家长进行课本剧表演。

小学语文教案1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兔妈妈最后说的一句话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的大意。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认识新偏旁。

  二、教学重难点:

  初知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各自拼读。

  2、指名拼读。提问: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大家还想提出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上面的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说的是谁发奖品?发给谁?为什么发给他?

  3、再次自读课文,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带上音节)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4、自主拼读,同座对练,互相指正。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拼读,领读。

  6、问:上面这些词语,哪些你们已经弄懂了它们的意思?说说你是怎么弄懂的?

  7、学生发言。

  (1)看软件理解:

  乌龟提蘑菇

  (2)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

  练习参加

  8、自主记忆生字:谁已经想出好办法?

  学生回答。

  歌诀法:敢、参、练

  部件法:军、加

  减一减:乌

  换一换:提

  (三)布置作业

  1、认读、熟记、练习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把课文改编成刻本剧。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练习提参加乌龟冠军敢

  蘑菇临走嘱咐得地

  2、根据说出的歌诀写出适当的字:

  (1)横折在耳上,右边反文旁。()

  (2)丝字头,三撇从上写到下。()

  3、指名朗读。

  (二)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来表演课文内容。

  2、演一演。

  3、议一议:

  (1)表演得怎样?

  (2)为什么这个大蘑菇应该奖给小百兔?

  (3)理解出色、得意、所有的.意思。

  4、读一读

  (1)自主读文。

  (2)学生质疑。

  (三)布置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跟()赛跑,他们都跑得比我快。()说。

  (2)小黑兔()问:我今天得了冠(),为什么把大蘑菇给小白兔?

  (3)我的好孩子,兔妈妈亲了亲小白兔,从篮子里挑出()蘑菇,这是()奖品。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写字,能把生字正确、端正、匀称地写在田字格中。

  二、教学重难点:

  进行朗读、写字指导。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按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1)小白兔比赛的对手是(),落在后面的是()。

  (2)小黑兔比赛的对手是(),小黑兔得了()。

  (3)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因为他()。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四人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每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说话的语气,并交流。

  2、这篇课文一共三个角色,你能读好哪个角色?

  3、分配角色,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揭示生字:习乌加军参练敢提

  2、指名读生字。

  3、自主学习,说说这些字的注意点。

  4、归纳:

  习:独体字,横折钩略呈斜势。

  乌:独体字,第二笔是横折钩。

  加、练、敢、提:左右结构。

  军:上下结构。第六笔是竖。

  (四)布置作业

  1、描红练习。

  2、练习分角色朗读。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教案03-29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10-11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11-06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0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