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07 14:55:0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常用【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常用【4篇】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飞机起飞、升空、降落的过程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每当看到视频中飞机起飞的瞬间都让他们惊叫连连,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用身体表现飞机的'动作,用游戏“飞机变身”学习集体舞的舞蹈形式,感受和小朋友们一起舞蹈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模仿飞机飞行的动作,并与同伴合作表演集体舞。

  2、喜欢表演集体舞,感受参与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天空中的飞机或电视中关于飞机的画面。

  2、《小飞机》音乐 CD(盒带)。

  活动建议:

  1、尝试模仿飞机飞行时滑翔、拉起、俯冲、翻身等动作。

  2、游戏“飞机变身”,练习碎步走、邀请和转身的动作。

  玩法:请一名幼儿双臂伸平扮演邀请者,随音乐做碎步飞行动作,飞到另一名幼儿面前,两人面对面共同说:“飞机变身!”邀请者立刻轻跳转身双臂伸平背向被邀请的幼儿,被邀请者双手搭在邀请者肩上,两人继续做碎步飞行动作。当两人飞到第三名幼儿面前时,说完“飞机变身”后,两人同时转身,此时第二名幼儿伸开双臂变为飞机头部,依次类推。游戏熟练后,可请几名幼儿同时扮演邀请者开始,组成多架飞机。

  3、学习表演集体舞。

  (1)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跟随音乐一起拍手(两拍一下)。

  (2)指导幼儿听辨旋律,学习内圈动作。

  4、请 2~3 名幼儿和老师扮邀请者在里圈,其余幼儿在外圈听音乐完整进行集体舞表演。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拔横绳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绳子这一活动材料,没有危险性,比较适合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手臂的力量,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力量,培养他们集体协作的`精神。

  2、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3米间隔3米的平行线。

  2、10米长的粗绳一根,放在中间线上。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随《健康歌》音乐做热身运动。

  2、讲明游戏活动规则:必须在教师发令后,双方才准用力拉绳;绳子必须横拉,以绳子的大部分拉过线为胜。

  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和体力相近的两队,各成横队面对面分别站在绳的两侧。活动开始,两队幼儿交错站立,用双手将绳拿起站在中线上。教师发令后,双方各自用力向后拉绳,力争把横绳拉过本队背后的3米横线,以将绳拉过横线的队为胜。

  4、玩法引导:此游戏也可以改为用一只手拉绳的方法进行,也可改为将绳的中间用一条红带子结好,与3条线垂直交叉放在地上,并将红带处放在中间上,两队成纵队站立进行纵向拔绳比赛,以红带子越过本队一方3米线的队为胜。

  5、引导幼儿创编出更多的玩法。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一玩,共同创编出更多的玩法。

  活动反思:

  “绳”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样东西,但大多数幼儿对绳的玩法仅限于“跳绳”。为了使幼儿能在玩绳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绳子的多种玩法,并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意识;让幼儿体验创造的乐趣,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创造的潜力;让幼儿敢于创新,增强自信。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结构,掌握x x|xx x0|的节奏。

  2.合着音乐节奏,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达自己的设想。

  3.享受游戏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兔子舞"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学习韵律活动的基本动作。

  1.随音乐师幼做游戏进入教室(猫捉老鼠)

  师:我们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老师扮演老猫,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当老猫猛一回头时小老鼠要一动不动,摆个造型,不要让老猫捉住,看看谁是最聪明的小老鼠。

  师:刚才我们做的.游戏好不好玩?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我听到这个音乐就想跳舞。

  下面我来做个动作,小朋友仔细看。

  2.教师示范(拍肩拍肩扭一扭)

  师:刚才我做了哪些动作?我先怎么样?后怎么样?你们也想来学吗?

  除了拍肩膀扭一扭,还可以怎样扭一扭?(提示幼儿可以拍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用游戏的动作,如:拍球、跳绳等)

  二、幼儿大胆创编动作,教师指导。

  1.师:请小朋友随着音乐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你们做,我来找,谁做的好我们就跟他学。(教师指导幼儿每个动作做四次)

  2.教师评述幼儿的表现。

  3.师幼轮流做领头人,发展幼儿空间协调能力。

  师:刚才我做的刷牙动作,由这个动作你还能想到什么动作?(引导幼儿创编洗脸、梳头、洗毛巾、洗手帕等动作)(提示幼儿创编小动物的动作)

  三、玩照镜子游戏,提高幼儿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1.学会用照镜子的方法做动作。

  (相邻的幼儿面对面站立,随音乐做动作,教师指导。教师提示幼儿两个人的动作要一模一样)

  2.邀请老师一起玩照镜子游戏。

  活动延伸:

  回家后可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玩这个照镜子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新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安全岛”活动的设计,为幼儿创设积极合作的机会,教师通过指导与游戏材料的变化,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互助合作的要求。活动有静有动、有观有思、有试有感,幼儿在游戏中收获了合作互助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幼儿有合作意识。

  2.学习相互协商、语言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任务。

  3.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场地布置成海洋,有海星,海草、贝壳、珊瑚等等。

  2.小海龟胸饰人手一个,海龟妈妈头饰一个、图片。

  3.一段海浪音乐,一段适合海龟在水里表演的音乐,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讨论问题引发兴趣

  教师和幼儿以“小海龟”角色进入活动室,共同围坐在地上讨论。

  师:平时在海里我们会遇到哪些危险的事情?(大鲨鱼、大鲸鱼)应该怎么办?

  师:听,这可能是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情?(播放海浪音乐,可适当做动作)对了,是海浪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幼儿利用平时积累的经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师:在海里遇到危险,我们可以逃跑,把头缩进龟壳,躲到岛上等等。

  2.集体合作游戏

  师:宝贝们,跟着妈妈一起到海洋里玩玩吧!(妈妈带领小海龟第一次到海洋里认识几种常见的海洋生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师:(播放海浪音乐)听,海浪来了,快快到妈妈这里来吧!师幼第一次集体合作站在垫子上。

  师:妈妈来看看,宝贝们的小脚都稳稳地站在岛上了吗?我真开心,每个宝宝都安全了,这是一个快乐岛,只有大家双脚都站在岛上,互相抱紧,才不会被海浪卷走哦!(引导所有幼儿知道只有大家互相抱紧,双脚都站在岛上才安全)。(风平浪静了,妈妈带着小海龟第二次到海里学游泳,游一游,吹泡泡,搓一搓,转个圈等。)

  师:(播放海浪音乐)哟,海浪又来了,快想办法都躲到岛上来!(将垫子变小点儿,但还是能容纳所有幼儿)(师幼第二次集体合作站到变小的快乐岛上。)

  师:你们发现快乐岛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对呀,海浪来了,快乐岛变小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再次引导幼儿知道要躲过海浪,必须抱得更紧,从而引出各种合作的方法。)

  师:海浪来了,快乐岛变小了,所以我们要抱得更紧了,可以两个人、三个人抱的紧紧的,只要我们大家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海浪也会被吓跑的。

  3.小组合作游戏

  师:看,退潮了,跟着妈妈去玩捉迷藏吧!(第三次)(抽去垫子,将垫子分散放在另一边。)

  师:如果更大的海浪来了,快乐岛就要被淹没了,我们该怎么办?看,那儿有许多小的快乐岛,遇到海浪来了,你们可以几个几个互相合作,稳稳地站在岛上,但是每个小岛上都要有小海龟。(播放海浪音乐)小海龟第三次合作躲到快乐岛。

  师:看,他们是一前一后抱着站的;他们不一样哦,是三个人前后中间贴着稳稳地站的!其实遇到危险,我们两个或三个好朋友一起紧紧的抱着、贴着,稳稳地站在小岛上,海浪也拿我们没办法了。

  师:海面恢复平静了,宝贝们肯定肚子饿了,我们去找食物吧。(播放海浪音乐)小海龟第四次合作躲到快乐岛上。

  师:瞧,他们是三个人面对面紧紧地抱在一起的;他们是肩搭肩贴着的;还有垫起脚尖站的,真是一群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遇到再大的海浪我们也不怕,快跟妈妈继续往前走吧!(教师总结各种站的方法,如贴、抱、叠等,引导幼儿懂得互相合作,才不会被海浪卷走的道理。)

  小海龟们第五次到海里玩。要求:如果再有海浪,快乐岛就变得更少了,需要更多的好朋友互相合作,才能稳稳地站在岛上。(播放海浪音乐)小海龟第五次合作躲到快乐岛上。

  师:快看,他们是4只小海龟紧紧的前后前后叠在一起;哦,这只小海龟力气真大,它用的是抱起另一只小海龟的方法,真不错!(教师及时关注和小结幼儿各种站的方法)海面又恢复平静了,宝贝们坐到妈妈身边来吧!(师幼围坐在一起)。

  4.小结

  今天小海龟们跟着妈妈学了一项新的本领,遇到海浪,我们能够两个、三个、四个或大家一起紧紧的.抱在一起、贴在一起、靠在一起,以后有再大的危险,只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团结在一起,就能战胜。

  教学反思

  该活动以幼儿参与体验为主,合作贯穿在每个环节中,避免了老师的单调说教。孩子们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学习协商、体验,习得有益的社会交往技能,充分体现了社会教育的潜移默化,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有很强的实践性。活动对教师的随机教育能力要求较高,关注幼儿成功的现象较多,没有及时关注幼儿在合作不成功后的表现,缺少及时的鼓励,影响了个别幼儿继续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在观察图片的环节,幼儿有感而发,讨论时间较长。可以采用集体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幼儿更充分地参与表达。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10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11

中班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