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时间:2024-01-06 07:14: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模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模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四)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三、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拼、数、找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能探索出数角的方法。

  2、通过创设情境,在活动中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创造、合作交往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用具:

  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共4张,卡纸作的角若干个,课件,实物投影,剪刀。叮当猫头饰若干个,美芝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情境中激发好奇心

  媒体显示:叮当猫神奇地从一座房中出来,边喊叮当法术变!变!变!,边从神气的口袋中变出一张长方形的彩纸,又把长方形彩纸变成正方形、多边形、三角形、角或奇异的图案。

  叮当猫的法术高明吧?你有法术吗?

  二、合作活动

  1、活动准备。

  谈话:叮当猫不舍得与同学们分开,它想与大家一起玩一玩。瞧,它在魔幻镱中展出:

  提问:这些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有的各部分名称吗?

  回答后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活动。

  (1)媒体显示;叮当猫又蹦又跳;你们已经认识角了,想和我一起与角做游戏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1+1等于几?(学生回答等于2)叮当猫很神秘地在1+1和2之间填成1+1>2、(学生迷惑)叮当猫笑着说:不信?跟我做。

  叮当猫示范:把刚才图中的两个角合起来,如:

  学生模仿:把自己准备的两个角模仿叮当猫做法拼起来。

  (2)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讨论后达成共识:还是角)

  (3)自主探索: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

  ①独立思考;②小组合作,交流个人想法、结果,并讨论谁的想法合理;③班内交流。

  媒体显示:叮当猫笑着问:怎么样?1个角加上1个角是几个角?1加1是不是大于2?

  (教师评价;优秀组评为叮当猫,优秀个人评为聪明叮当猫,发头饰个。

  (4)合作探索:

  ①媒体显示:叮当猫说:我把两个角这样(重新展示刚才拼法),你还可以怎拼?拼成后的图形有几个角?要求;顶点要重合在一起。

  ②小组合作探索,师巡回了解各组拼、数的情况。

  ③自由选择友谊组与其交流本组想法及结果。

  ④班内交流:学生到实物投影处展示自己小组交流后的成果,并作为讲解员说说想法及数角方法。其余同这了后补充。

  ⑤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不是2个角?拼法不同,所得角的个数也就不同。

  学生交流刚才游戏中收获,师总结成表。

  3、继续数角。

  (1)呈现游戏方法:媒体中叮当猫问:1+1+1=?等于3吗?请跟我玩,把3个角拼在一起,你有几种拼法?拼出后的.图形中一共有几个角。

  (2)合作探索。

  ①小组内讨论有几种拼法?每种拼示中有几个角?派一名记录员记下来。(师巡回了解各组拼、数、记的情况)。

  ②班内交流:小组派代表在实物投影处展示自己拼法及角的个数。(及时表扬数法妙的同学,发叮当猫头饰。)(评出叮当猫组)。

  交流中师汇总学生拼法及角的个数,成表为:

  (3)师生合作总结晶上边两次游戏(以学生谈收获为主)。

  4、数剩下的角。

  (1)媒体播放:美芝做完作业,在焦急地四处找叮当猫,发现叮当猫在同学玩游戏,也急着想参加,叮当猫调皮地喊一声:叮当法术变、变、变,一下子跳出3个美芝,都拉我叮当猫要一起玩,叮当猫拿出三张纸(长方形或正方形),分给3个美芝,然后说,如果你把手中的纸剪掉1个角,还剩几个角?

  (2)(画面停止)提问:小朋友们快帮忙,拿出你准备的纸(长方形或正方形),想一想,剪一剪,看她们的答案谁正确。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再讨论。(师巡回了解各组折、剪情况)

  (4)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剪法。(本组有几种剪法就说几种,其余小组可自由补充。)

  5、拓展游戏。

  (1) 媒体播放。叮当猫喊:变、变、变,我要变成小朋友们模样。(画外音:爱动脑,就是你们的叮当法术,同学们个个爱动脑,瞧,叮当猫多羡慕你们呀)。美芝却不服气:这有什么呀,看我的。(美芝民示自己聪明才智:把长方形纸剪掉2个角,数了数,还剩4个角,并哈哈大笑说:我能变出4-2=4,你能吗?)

  提问:同学们,你敢和美芝较量吗?

  (2) 自主探索:

  ① 独立思考;

  ②合作交流、讨论;

  ③注意整理成表。

  三、活动总结

  略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1-08

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04-15

上册第三单元教案03-15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2-12

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04-08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对韵歌》教案07-15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9篇12-07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反思04-18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