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18 09:20:2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汇编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豆子的外形特征。

  2、学习剥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a.蚕豆(事先浸泡过的)、毛豆或四季豆等;

  b.小盆子若干(用来放剥好的豆及豆壳);

  c.剪刀和剥豆器等小工具。

  活动过程:

  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幼儿用手剥豆(可先剥蚕豆,再剥毛豆或四季豆)。

  第二层次:适时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选择使用。

  第三层次:当大部分幼儿能熟练地剥豆后,可以按幼儿不同水平,提供一组写有10以内数字的小盆子,让幼儿把剥好的豆子的数量与盆子上的数字能一一对应并放人小盆内。

  一、教师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工作是剥豆子。"

  1、引导幼儿观察盘中的毛豆,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毛豆的大小、长度、外形)

  2、你能猜对每颗毛豆里有几颗豆子吗?

  3、选一颗毛豆,先猜猜里面的.果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二、观察重点与指导建议

  a.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开始剥豆时,会用牙齿咬、用力拉常常剥不钓蚕豆皮,教师可及时换上发了芽的蚕豆,让幼儿从裂口处入手剥,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b.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在剥毛豆或四季豆时也会有多种剥法:有的是拧断后剥;有的是拉掉两侧的茎剥;还有的会用指甲把皮划破后剥。教师应注意观察随着活动的继续适时地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尝试。

  c.当大部分幼儿都操作过后,可以让剥豆方法不同的几名幼儿来演示,大家共同讨论,哪种剥法又快又好,哪些剥法费力不讨好,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d.让幼儿把剥好的豆送到厨房间,请阿姨帮忙制作菜肴,进行品尝活动。

  活动反思

  从孩子的操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在家从未剥过豆子,拿着豆子无从下手,的确对一些从没剥过豆子的幼儿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猜每颗毛豆里有几颗豆?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剥豆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看看、想想,初步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2.通过学习儿歌和动作模仿,理解动词"吹"、"飘"、"爆"的意思,并能较准确地发准翘舌音"吹"、"串",。

  3.喜欢参与诗歌活动,从中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挂图。(情景图片)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一桌一份,吸管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出示一张图片,一只小熊在吹泡泡,天空有很多的泡泡,把正在吹泡泡的小熊遮住)

  1.教师:咦!小朋友们看,图画里的天空中飘着好多的泡泡呀,这些泡泡是怎么来的呢?(理解动词"吹",并发准音)。

  2.教师:请小朋友猜猜这些泡泡是谁吹出来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二、熟悉诗歌的基本内容

  1. 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在吹?(教师撕开遮住小熊的纸,出现正在吹泡泡的嘟嘟熊)

  2.师: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样的泡泡?(一张有一串小泡泡的`画纸,注意让幼儿发准翘舌音"串")

  3.师: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样的泡泡?( 又出示一张有一个大泡泡的画)

  4.(然后教师把手上的画大泡泡慢慢的飘到嘟嘟熊的鼻头上)师:咦!大泡泡怎么到嘟嘟熊的鼻头上的呢?(理解动词:飘)

  5. 出示小白兔

  (1)教师动作夸张模仿小白兔说:不能动!不能动!

  (2)为什么小兔对嘟嘟熊说不能动?(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引导理解动词"爆")(3)一起说出答案"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

  三、幼儿念儿歌

  1.师:刚才,我们看了嘟嘟熊吹泡泡,非常有意思,让我们一块儿把它编成一首儿歌吧!采用接龙式(老师念上句,然后帮助幼儿接下句)(同时操作情景图片。如师说:"嘟嘟熊吹泡泡--",幼儿接后半句,"吹出了一串小泡泡。"以此类推)(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把这首儿歌念出来)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个大泡泡。

  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

  2.师生共同朗诵一遍,注意发准翘舌音。

  3. 请个别幼儿念儿歌。(在幼儿朗读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采用接龙式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避免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四、游戏:吹泡泡

  1.那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学嘟嘟熊吹泡泡,看看你们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幼儿吹泡泡,其他小朋友看他吹了什么样的泡泡,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比如:xxx,吹泡泡,吹出一串小泡泡……)。

  2.结束:还有小朋友要来试试吗?那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吹泡泡吧。

  附儿歌: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一个大泡泡。

  大泡泡,飘呀飘,飘到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说:"不能动,不能动。一动泡泡就爆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压扁的方法,通过制作大饼体会压扁的方法,在团圆的基础上用手心压扁。

  2对泥工有兴趣及有表现简单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积木。

  2大饼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大饼,请小朋友说说大饼是什么样的。

  2.引导小朋友做大饼送给小朋友吃。

  老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谁来说说大饼是什么样的(圆圆的',扁扁的,上面还有花纹)我们来做一盘大饼给我们自己吃吧!”

  3.老师示范大饼的制作方法。

  老师:“我们先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团圆,嘴念:团圆团圆,团成一个元宵。再放手心压扁。嘴念:压扁压扁,压成一块大饼。最后把大饼放在泥工板上,将雪花片积木放在大饼的中间,用手轻轻一按,再把雪花片拿下来大饼就做好了。

  4.幼儿练习制作大饼,教师巡回指导。

  请小朋友一定要一步一步来,先团圆再压扁最后压花纹。

  5.小朋友将做好的大饼放在一个大盘子里。

小班教案 篇4

  涉及领域:健康语言 社会

  设计思路:大家都知道,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因此,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然而,幼儿教育的整合,最终应该也必然会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当中。因此我选择了《哪里最凉爽》这节课。在本节课中,我尝试着在课程内容的整合,教育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在这节课里,我打破了老师讲述幼儿听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尽量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将主题活动与生活活动、环境创设融为一体,从而真正把一日生活看作是一个教育整体。同时,还注重了家庭及社区中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内容的相互关联,拓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在本节课中,我还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了活动区这个他们可以自由生成的空间,通过幼儿到活动区活动的亲身体验,去感受、发现、感知夏天的特征。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夏天是快乐的',短衣短裤带来的轻松,西瓜冷饮带来的享受,游泳、戏水带来的兴奋,使幼儿在夏天里充满了无尽的欢乐,这或许也是我选择《哪里最凉爽》这节课的原因之一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

  (2)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3)帮助幼儿认识一两种常见的降温工具,并简单了解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环境创设:

  (1)在墙饰中展示有关夏天的景色,服饰,活动的图片。

  (2)在活动区增设各种夏季用品,让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和展示夏天。

  (3)为孩子们换上小凉席。

  [活动准备]

  (1)常见的降温工具的实物,图片,降温的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2)夏季幼儿的服装,如短裤,背心,裙子,凉鞋若干。

  (3)制作扇子的美工材料若干,(剪刀,小木棒,胶水,旧图书,画纸,硬纸板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到树荫下,背阴处和烈日下的亲身感受,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哪里最凉爽。

  二、活动区分组活动

  1、娃娃家:玩角色游戏《冷饮店》,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冷饮可以降温,解渴,但不要贪吃,引导幼儿体验合作,分享的乐趣,同时让幼儿认识了夏天的食品,冷饮西瓜等。

  2、表演区:夏天是教幼儿自己穿*衣服的最佳季节,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表演,帮助幼儿认识夏季人们的衣着,同时掌握正确穿脱衣物的方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3、语言区:听说故事《不狗不热了》

  夏天小狗趴在家门口,吐出舌头:热、热、热 。狗妈妈给小狗戴上凉帽,狗爸爸,给小狗摇扇子,突然,小狗跳起来跑进屋里,打开冰箱,哇!冰箱里有桔子水、西瓜、雪糕、牛奶......

  小狗给妈妈拿了瓶桔子水,给爸爸拿了块大西瓜,给自己拿了块大雪糕,现在小狗不热了。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使幼儿简单了解夏季地一些降温方法,同时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美工区:制作扇子,这个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地兴趣,同时让幼儿了解扇子是夏季人们地降温工具之一。

  三、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幼儿集中讨论,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怎样才能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夏天。

  四、生活活动;户外活动里,引导幼儿不要在烈日下玩耍,注意防暑。

  五、延伸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做体育游戏《电风扇》。

  引导幼儿学习原地自转1-2圈,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准备:

  观察电风扇,了解电风扇的有关知识。

  玩法:

  1、幼儿边念儿歌边原地自转动作。“风儿吹,风儿吹,我是小电风扇,咔嚓一声转起来。”

  2、教师说:“电风扇准备”时,幼儿两臂侧上举做好准备,当听到教师说:“电来了”时,幼儿边念儿歌边自转1-2圈,并发出“呼呼”的声音,当教师说:“停电了”时,幼儿两臂放下,停下来站在原地不动,游戏做3-5次。

  规则:停下来时谁忍不住笑或不动了,要罚幼儿离开场地或表演节目。

  六、家庭与社区教育

  (1)家长园地:主题内容---帮助宝宝安全健康的渡过夏天。

  (2)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各种各样的冷饮,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感知冷饮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并体验大家庭的温暖与快乐。

  (3)引导幼儿回家给爷爷奶奶等亲人扇扇子或做扇子送给自己喜欢的人,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4)带孩子到海边游泳,引导幼儿了解游泳是夏天里人们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游泳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离开大人的保护,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认识苹果的特征,知道苹果营养好。

  2. 尝试将色彩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3. 学习在指定范围内拼帖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活动准备:

  1. 红、黄、绿小纸条若干、操作卡。

  2. 浆糊、抹布、实物苹果、字卡。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苹果、了解苹果的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什么?(苹果)出示汉字卡片(苹果),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还可以 用鼻子闻一闻,你发现苹果是什么样的?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看看谁发现的.最多。(引导幼儿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谈论。)

  (2)集中讲述。

  师:谁来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怎么样?闻一闻什么味道?吃在嘴里什么味道?苹果有什么颜色?苹果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教师切开苹果)

  教师小结苹果的特征,教育幼儿多吃苹果。

  二、引导幼儿观察撕贴画,激发对撕贴画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只非常好看的苹果,(出示撕贴画)看看这只苹果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想不想也来贴一只大苹果?

  (2)教师示范讲解撕纸的方法。

  教师出示纸条,让幼儿看看是什么

  ?说说纸条象什么?(幼儿想象讲述)

  师:纸条象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谁喜欢吃毛毛虫?我们学小鸡把毛毛虫吃掉好吗?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住纸,一边念儿歌,一边将纸条撕成一小块一小块。自编儿歌(毛毛虫、长又长,小小鸡、快快来,一口一口吃掉它)幼儿练习撕纸。

  (3)教师讲解示范拼贴。

  将纸片翻过来,抹上浆糊,再贴在苹果的轮廓内,纸片不能重叠在一起,不要贴到轮廓外面。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帮助他们完成操作。

  三、展示作品。

  展示好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能将纸片贴在轮廓以内的幼儿。

  四、歌表演《苹果》。

  小朋友贴了这么漂亮的苹果,心里高兴吗?(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好吗?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用意:

  幼儿园小班孩子只明白刷刷牙能保卫自个儿的牙,不晓得漱漱口也可以保卫牙,有些小孩漱漱口方式亦不是非常准确,,更不晓得刷刷牙、漱漱口为何能保卫他们的牙。通过本节教学课,让小孩懂得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养成主动漱漱口的习性。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故事内容,明白多吃甜点对牙不好,产生保卫牙的心愿。

  2。学习准确的漱漱口方式,养成吃饭后漱漱口的较佳卫生习惯。

  教学预备:

  每个人一只漱漱口杯,黑芝麻糖数个,小脸盆数个。

  教学过程:

  1。孩子欣赏小故事《小狗熊拔牙》后,幼儿教师提问:母亲为小狗熊买了多少糖?母亲对小狗熊讲了啥?小狗熊是怎样做的?

  2、启发孩子边品尝芝麻糖,边自由述说。小狗熊吃了一块糖,真香呀!教师也给每一个孩子带来了一块糖,请孩子品尝哩。

  3、启发孩子边尝芝麻糖边自由述说:芝麻糖香还是不香?黑不隆冬的颗粒是啥?

  4、幼儿教师边说故事边提问孩子:小狗熊之后又是怎样做的?小狗熊的牙怎样啦?(请孩子学学牙齿痛的模样。)为何会这样?(多吃甜点对牙不好。)

  5、通过观测和察看、探讨,启发孩子发现进食会有残渣留在牙上,领会准确的漱漱口方式。

  (1)小狗熊吃多了糖激起了牙齿痛。孩子刚刚也吃糖啦,如何是好呀?(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小伙伴的嘴与牙,发现芝麻糖粘在牙上的情况。)

  (2)启发孩子用漱漱口的方式《把粘在牙上的物品吐出来,让孩子观测和察看吐出的.残渣。

  (3)“咕噜噜”漱漱漱口。启发孩子学习准确的漱漱口方式:让谁在嘴巴中“咕噜噜”的唱K,接着吐出脏水。(可以让孩子用纯净水漱漱口,预防吞下生水。)让孩子瞅瞅自个儿吐出的残渣,告知孩子进食后要漱漱口。

  教学扩展:

  但平日里除刷刷牙,我们亦能漱漱口,漱漱口也可以保卫我们的牙,把脏的物品撵走。今日我们懂得了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漱漱口,能做到吗?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花朵离开妈妈后的悲伤。

  2、初步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知道爱护花草。

  活动准备:

  小白兔、小山羊的木偶 枯萎的花朵一枝

  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懂得爱护花草

  活动过程:

  一、表演木偶剧《离开妈妈的小花》第一段,引出活动。

  1、教师手拿小白兔和小山羊木偶,表演《离开妈妈的小花》第一段。

  2、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小白兔看到公园里有许多美丽的鲜花,它像做什么?小山羊是怎么说?小山羊说的对吗?

  3、教师:小朋友到公园玩的时候,能摘花吗?

  二、表演木偶剧《离开妈妈的小花》第二段,引导幼儿讨论小花枯萎的原因。

  1、教师:小花为什么哭?引导幼儿体验小花离开妈妈后的`悲伤心情。

  2、教师:小花为什么变难看了?让幼儿知道花儿离开妈妈就会没有营养,所以很快会枯萎。

  三、学习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

  1、教师朗读儿歌,幼儿欣赏。

  2、幼儿跟随教师学念儿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强,大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非常好,每个幼儿都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01-12

小班教案[经典]09-09

【经典】小班教案08-22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精选)10-02

小班教案12-10

小班教案12-11

小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