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9 11:29:4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9篇(通用)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9篇(通用)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尝等方法认识玉米,并能用语言表现其基本特征。

  2、通过尝试,掌握拨玉米的技能,知道要一层一层剥。

  3、学会观察、比较,对玉米加热膨胀后的变化感兴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生玉米每人一根、专门用来爆米花的干玉米一包。

  2、微波炉一只、餐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玉米。

  1、出示“玉米”朋友。

  今天啊!我们班级里来了一个朋友还有它的伙伴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

  2、让幼儿认识玉米的皮和须。

  (1)引导幼儿观察玉米。

  原来是玉米朋友,它今天要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有趣的游戏,但是它先要来考考我们小朋友,看看谁能发现它身上有些什么秘密。

  (2)幼儿每人取一根玉米观察、自由讲述、交流。

  (3)集体交流。

  你都发现了些什么秘密?

  皮:玉米身上包裹着皮,像它的什么呢?(衣服)

  儿歌:玉米玉米真有趣,身上穿着X衣服。

  须:这个须像什么呀?变一变。

  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儿歌:玉米玉米真有趣,身上长着长须儿,像XX来像XX。

  3、去掉皮和须,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玉米。

  (1)如果脱去玉米的衣服,拿掉它的胡须,猜猜看,里面会有什么?

  (2)幼儿尝试自己剥玉米,自己去探索。

  那我们一起来剥剥看,找一找衣服里面的秘密。剥下来的皮和须应该放在哪里?

  (3)幼儿剥玉米,教师指导。

  (4)幼儿交流,你们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衣服)

  好,现在请你们看看脱去衣服,拿掉胡须后的玉米像什么呀?

  再请你们摸一摸,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软的还是硬的?)(有一粒一粒的玉米宝宝)?(排队)剥一粒下来试试看,像什么?

  儿歌:脱下衣服瞧一瞧,咦!藏着许多小宝宝。亲亲热热在一起,一个挨着一个睡。

  (二)、把干玉米房进微波炉,制成爆米花。

  1、引导幼儿思考小小的干玉米会不会变。

  老师这里有很多已经剥下来的玉米宝宝(摇一摇手里的干玉米),它们呀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乖,想给我们大家变个魔术!我们来看看,他们会变个什么魔术。

  把生的、硬硬的玉米宝宝放进微波炉里。

  我们耐心地等上一会儿。听听看,玉米宝宝在里面发出了什么声音。

  2、把爆好的爆米花取出来,供幼儿品尝、讨论发生了什么变化,把变魔术后的玉米宝宝和先前的做一下比较。

  3、那玉米除了变成爆米花吃,还能怎么吃?我们回去再一起讨论讨论试试看,好吗?好,带着你们的'玉米,我们走吧!

  【活动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学具的准备也很充分,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眼、手、脑等参与感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幼儿深处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全面展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并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回忆,了解一年四季的花卉种类和主要特征。

  2、通过讨论、交流,丰富幼儿花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在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卉。

  3、乐意观察植物,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重点:了解一年四季的'花卉种类和主要特征。

  难点: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卉。

  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的图片。

  2、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四季常见的花卉图片。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花卉图片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回忆一年四季的花卉种类。

  师:你们知道这是些什么花?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认识荷花、菊花、腊梅花同上。

  2、出示四张代表四季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师:你发现这四张图片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书的变化等来判断。鼓励幼儿相互讨论,说己的发现。

  3、拓展幼儿知识,引导幼儿正确分类。

  师:春天还有什么开放?你还知道哪些是在春季开放的?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

  认识夏天、秋天、冬天的方法提问同上,鼓励幼儿把知道的花插入或放在相应季节的图片。

  效果分析: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对花卉的知识懂得的不多,所以在教学中带孩子一边参观一边学习,孩子们居然也能过目不忘,在参观中幼儿掌握了很多知识,能说出很多不同的地方,说出名字,通过学习,知道了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卉,能与同伴自如的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食的来源及制品。

  2、让幼儿知道面食的制作过程,并享受制作面食的乐趣。

  3、教育幼儿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泡过的小麦粒,大枣,面包,馒头,麻花及馒头片,胸卡,干净湿毛巾,面板,发面,百宝箱,《大馒头》的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百宝箱,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百宝箱,以神秘的口吻问:“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百宝箱,你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好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完一二三的时候再睁开眼睛看一看,”教师一一将麻花、面包、馒头呈现在幼儿面前,启发幼儿说出更多的面食。

  2、观看课件,了解面食的种类。

  教师:“面食大家庭里的成员可真不少,就像小朋友说的有糖包、花卷……老师这里有很多面食的照片,它们到底有谁呢?请小朋友看大屏幕。”播放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面食的种类。

  3、请全体幼儿品尝馒头片,启发幼儿探索馒头片的来源。

  4、结合课件,欣赏歌曲《大馒头》,了解面食的来源。

  5、出示小麦粒,请幼儿咬开小麦粒,黄黄的.麦粒里面有白白的面粉,探索麦粒与面粉的关系及面粉来源于麦粒。

  6、现场演示面食的制作过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重点突出团、搓、揉、压等动作技巧。

  7、幼儿自制面食,将幼儿带入已经布置好的场地,请幼儿自制面食,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将面食做出花样。

  8、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9、游戏:《面粉妈妈找宝宝》。通过游戏巩固所学内容。最后带幼儿出教室。

  玩法:

  分发胸卡,老师扮演面粉妈妈,幼儿分别扮演馒头宝宝、水饺宝宝、包子宝宝和面条宝宝。

  面粉妈妈边作敲门的动作边说:“叮铃铃,”

  所有的宝宝都问:“谁呀?”

  面粉妈妈回答:“我是面粉妈妈呀。”

  所有的宝宝都问:“你找谁呀?”

  面粉妈妈说:“我找馒头宝宝(……)呀。”

  “馒头宝宝”马上到面粉妈妈跟前来,排成一队,面粉妈妈开车带宝宝回家。到家后,幼儿回到座位上游戏重新开始,最后,所有宝宝都上车有妈妈带出教室。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区域活动一:分图形

  准备;○、△、□几何图形若干,每种形状有2种颜色、2种大小,小篮子若干。

  过程:师:“弟弟妹妹要玩拼图游戏,可是这些图形都混在一起,他们不容易很快找到想要的图形,怎么办呢?”(让幼儿思考后说一说,然后教师再提出操作要求)“想一想,这些图形可以怎么分?小朋友可以一起商量,看你们能找出几种不同的分法。”

  区域活动二:娃娃超市

  准备:绒布玩具、饮料瓶、塑料恐龙、塑料水果、衣服、玩具汽车、积木等

  过程:师:“娃娃超市现在有一批东西乱糟糟的,经理可头疼啦。他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帮忙,怎么帮呢?”(可以提示幼儿:小朋友都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对,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把一样的东西整齐地放在一起。”

  区域活动三:涂色

  准备:相似的物体若干

  过程:给相同的物体涂上相同的颜色。

  游戏:找朋友

  玩法:给每个幼儿发一张不同数量的印章卡,当音乐起时,幼儿快速找朋友,音乐停时,找到同数量印章卡的幼儿手牵手出教室。

  重点领域:科技、语言

  活动方式: 集体 小组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感知空气对流成风产生动力,并可以推动一些物体运动。

  2、通过小飞艇变小汽艇的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幼儿在玩中不断探索,体验科技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的小飞艇若干过。

  2、大水盆6个、餐巾若干。

  3、火箭升天的图片、人游泳的图片。

  活动重点:感知空气对流成风产生动力,可以推动一些物体运动。

  活动难点:通过小飞艇变小汽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过程:

  一、小飞艇

  1、出示小飞艇让幼儿观察。

  2、提问:

  它的名字叫小飞艇,谁能知道它是怎么飞的`?

  (让幼儿充分的说)

  3、动手操作

  (做成功的幼儿来给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是怎么做的然后再继续操作)

  二、小汽艇

  1、这个小飞艇可神奇了,他不仅可以飞起来,他还可以变成小汽艇,在水里游,我们来一起试一试!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引导)

  2、请做成功的幼儿来讲述自己是怎么做的,然后让其他幼儿在试一试。

  三、

  1、提问

  小飞艇为什么可以在空气里飞?

  小汽艇为什么可以在水里游?

  2、

  气球时有弹性的,当气球里的气像外排时,和空气或水盆里的水对流成风,产生动力就可以推动一些物体运动。

  出示图片,其实就和火箭喷射燃料的同时向上飞,还有人们游泳时把水往后推的道理是一样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实物投影仪。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与操作,获得有关拆装玩具的具体经验。

  2、初步掌握拆装玩具的简单方法,在拆装过程中发展观察与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拆装成功所带来的快乐,积极参与并不断尝试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可以拆装的 ,幼儿人手一份玩具,一个小塑料筐。

  2、幼儿人手一张《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人手一支笔。

  3、每组桌子上有一个小工具筐(筐子里有锤子、起子、扳手、剪刀、指甲剪、直尺、卷尺、锯子等)。

  活动过程:

  1、玩与玩,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玩具?玩一玩,你是怎么玩的?

  教师:仔细观察玩具,看看玩具上面有什么?你想知道玩具里面有什么吗?

  2、拆一拆,尝试将玩具由整体拆成部分。

  教师:怎样打开玩具?

  启发幼儿观察桌子上的小工具筐,鼓励幼儿探索用工具箱了的工具打开玩具,探索玩具中奥秘。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玩具一个一个拆开的?(拉、拧等)教师在幼儿拆装玩具过程中,给予关注和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将拆装下来的玩具零件放在小筐子了。

  鼓励幼儿数一数筐子里玩具部件数量。

  3、出示《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

  引导幼儿在第一个表格里打√,如果用的工具表格上没有,可以自己在空表格上画一个工具。

  4、探索由部分组装成整体的规律和方法。

  鼓励幼儿将筐子里的小零件一一拼装成原来的玩具。

  教师:你是怎样拼装玩具的?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把小部件一一安装到大部件上的规律。

  5、讨论:没有安装好怎么办?

  教师:这个玩具没有装好怎么办?

  引导幼儿讲述可借助实物图片、图纸等方法来帮助完成安装工作,也可以请个别帮助完成拼装玩具。

  幼儿交换玩具,重新玩拆装游戏,感知体验拆装玩具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展示体温表,让幼儿认识体温表的特征。

  2、让小朋友明白体温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只能用来量人的体温。里面的物质是有毒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体温表、其它温度计纸、笔、热地瓜。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体温表表吗?你们会用吗?

  展示:一直温度表、另外温度表,让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试一试:然后发给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体温。记下自己的体温是多少?

  提问:你们会用吗?

  小朋友讨论。你们的'体温是多少?能不能告诉我们?

  交流:大家互相交流。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体温是多少?还有哪些小朋友不会用体温表。

  幼儿:举手发言。

  师:展示观察温度计的方法,怎么看刻度最清楚。

  幼儿:讨论、交流。

  师:大家知道温度表量的温度最高是多少吗?任何物体都可以用体温表来量它的温度吗?谁知道请告诉大家,好吗?

  师:展示一个热地瓜,让小朋友离的园一点,然后实验。

  现象:结果体温表炸裂了。

  提问:体温表不能量任何物体的温度。测人体体温计上显示的最高温度计数是42度!

  再思考:这块地瓜还能吃吗?大家说一说。

  师:强调体温表里装的是水银。它是有毒的。不要随便拿着玩,千万要注意奥。

  小结:小朋友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幼儿:我知道体温表是专门量体温的。我还知道体温表里装的是水银,它是有毒的。它会炸裂的。

  师:表扬小朋友做的不错。收获了许多。记住把这些知识考考家长。做一次老师好吗?

  教学延伸:因体温表打碎了,里面的水银未做正确处理,造成全家中毒的实例。引起小朋友的注意。让他们认识到学好科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活动反思】

  《温度计》一节虽然知识不难,但是都属于一些介绍性的知识,老师常常讲得过多,且需要背记的知识也多,学生很难提起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想到了让学生动手先制作温度计并想办法去完美它,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的快乐,然后再将自制温度计与实验用温度计进行对比。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