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7-14 12:36:4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模板集锦7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熟练口算8、7、6加几的口算题,能正确使用8、7、6加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㈠专项训练热身准备

  口算游戏。

  1、以游戏的形式专项训练8、7、6加几的口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7、6加几的口算题,小朋友学的很不错。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带上这些本领去做一些游戏。

  (1)开小火车,看哪个小组火车开得最快。(练习8加几)

  8+6=8+8=8+5=8+7=

  8+3=8+9=8+4=

  (2)举口算卡片游戏。(练习7加几)

  (3)找个数字和6做朋友。(练习6加几)

  师出示数字6,让学生自己找个数字和它相加,并说出计算结果,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计算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05页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总评。

  (2)一个加数不变,观察另一个加数与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以游戏的形式开课,让学生愉悦地走进课堂,同时有复习了上节课的口算,学生能很快投入本节课。]

  ㈡基本练习提高算速

  1、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得?

  2、游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

  3、听说练习,教师报题目(地106页第7题),学生记录答案,看谁又对又快。

  [基本练习的两道题有不同的侧重点,目标很明确,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

  ㈢提高练习延伸课堂

  1、指导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从画面上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3)根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2、独立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全班交流,同桌互评。

  看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叙述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

  3、同桌互相玩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游戏。

  [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练习空间,不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奖励形式,让学生在提高算速的同时对自己有了提高正确率的要求。]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2.通过实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

  3.结合现实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

  4.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信息窗1——我们的鞋码

  [教学内容]

  信息窗1、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以前表演过节目吗?

  前不久,歌舞团举行了一次艺术体操表演。大家看屏幕,这是同学们在比赛前做准备的两个镜头。你们看,他们穿的靴子漂亮吗?

  这可是他们自己经过调查、整理,然后,老师根据他们所调查的结果,才买到了这么合适的靴子。

  二新授

  假设咱们班也举行这样的活动,你能像他们一样通过收集、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吗?

  1.那我们应该先知道些什么呢?

  到底每种鞋号各有多少人呢?能想个好办法让老师知道吗?

  2.那怎么来记录呢?小组同学赶紧商量商量,选一种你们组认为又快又准的方法。

  现在咱们就找一位同学来念鞋号,其余同学仔细听,用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记录。

  3.老师也有一种好方法,你们想知道吗?老师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的,你看,“正”字正好是5笔,画完一个“正”字就代表5个人。大家比较一下,老师的.这种方法好不好?好在哪?

  老师这种方法不但记录简单,最后数的时候还可以5个5个地数,你瞧,(手指着“正”字开始数),5个、10个、15个,是不是比1个个地数要快呢?

  那以后你们在统计的时候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4.为了更清楚地看出每种鞋号的人数,我们可以把调查结果整理一下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大家看,这就是统计图。你知道用统计图是怎么来统计吗?

  用涂小格的方法来统计。现在咱们就根据刚才的记录把统计图和统计表舔好。

  大家认真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统计图,咱们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最多,什么最少。这就是统计图的最大优点。

  三总结

  第二课时

  1.自主练习1

  (1)学生自己讲讲题目的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自主练习2

  (1)利用学具盒里的小方块,试一试你能摞多少块?摞5次把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2)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

  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

  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土地是禾苗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此文转自。网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林是小鸟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二,“大海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大海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大海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

  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禾苗、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

  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

  (1)土地是禾苗的家。蓝天是()的`家。大海是()的家,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课堂板书】

  共同的家——地球

  蓝天是白云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反思(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两块内容。在教学时,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发现探索,在自主实践中积累运用。

  在“我的发现”,我尽量让学生自已去探索发现,在总结规律时,我再适当地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帮助,主要让学生自已能把这种“合一合”的识字方法自学而会。

  在“日积月累”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让学生我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让他们选填出正确答案,并让学生自己尽量给这些形近,同音字口头组词比赛,比一比哪组最正确、最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积极主动,有兴趣,也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课的教学还有些不足之处:有些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这字词他们无法区分,所以我在让他们自已组成词。但他们并无兴趣,只是低头做自己的事。我本想请会读的学生带读这些词语,这样差生也会有兴趣点,但是由于时间不够,也就没有让学生跟读了。在以后教学中,我想我也应该多多为差生设计一些好的学习环节。

  反思(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的基本理念。因此,对于《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设计重点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自我建构。经历曲折是为了丰富经验,使学生能够在反复尝试中收获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快乐。

  另外,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心理学指出,能力的形成需要的是规律性的知识和循序地训练,小学生要想真正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那首先就要经历一个“举三反一”的过程,即通过反复地训练,归纳掌握其中的规律。这些规律要通过学生自己反复地练习而获得,且熟记于心,以形成自己的素养。然而,再经历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总结规律,然后自己去发现或在老师引导下去拓展,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把语文的学习过程系统地展现出来。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为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教具准备

  练习纸

  教学重难点

  熟练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数一数,从1数到20,再从倒20倒数到1,2个2地顺数,5个5个地顺数。

  2. 出示11—20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 填空。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3)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十位上的数字是 。

  (5)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有1个十,这个数是 。

  4. 口算。

  10+7= 13-3= 8+2= 17-7= 14-3= 1+9= 15-10= 11+6= 5+4=

  13+2= 16+2= 16-3= 19-9= 7+3+5= 15-4-10= 12-2+8= 2+8-4=

  二.指导练习练习十五的第3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

  1. 练习十五的第4题。

  看图写数,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练习十五的第5题。

  观察:9、10、11懂得了什么?(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提问:从11到?,?比11多几?该怎样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 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 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

  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教案点评: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习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习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习.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的例题,第2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在认识1~5和0这两段内容后面,安排了=、>、<,使学生认识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这三个符号,并加深对已学的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表示。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的比较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意思、读法和用法;再把松鼠和小熊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和<的意思、读法和用法。教材中还分别安排了=、>和<的写法

  想想做做根据数的大小进行判断,使学生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或<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会用>、<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评: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喜爱的森林运动会的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饶有兴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

  讲评书写,学生描红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教唱歌曲

  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

  [评:在突破>、<的教学难点时,教师不是将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尖朝前是小于号及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些说法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想像、比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总结出这些说法。这样做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再以儿歌形式教唱,巩固了学生对>、<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

  3、想想做做第3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评:学生自己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比由教师小结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同时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评]

  评价一节数学课,不光要看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教学的全过程,是不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是否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归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这节课正是依据这个认识,在教学同样多 时,引导学生通过看清兔子和猴子一个对一个正好对完,并指导学生说出同样多、4=4;在教学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讨论。整个教学都体现了引导学生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用歌曲来记住这些符号,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一直在兴奋的情绪中学习数学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03-30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11-1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11-11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12-21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案02-09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02-01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03-30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3-27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03-16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