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物理的教案

物理的教案

时间:2023-02-24 08:11:25 教案 我要投稿

物理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的教案

物理的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

  2、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电流产生的历史材料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知识规律的形成要经过漫长曲折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质.

  教学建议

  1、关于电流的知识,与初中比较有所充实和提高:

  从场的观点说明电流形成的条件,即导体两端与电源两极接通时,导体中有了电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知道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运动,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即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变量,通过计算法和图象法来出来处理数据,加强学生对图象的认识,进一步学会如何运用图象来解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分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以加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本节重点——的理解

  3、的讲法与初中不同,是用比值定义电阻的,这种讲法更科学,适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电阻的定义式变形后有些学生会产生歧义,认为电阻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要注意引导解释.

  4、要求学生知道公式,从而知道电流的大小是由什么微观量决定的.在本节的“思考与讨论”中,希望学生能够按照其中的设问自己推导出公式,以加深对电流的理解.如果学生自己推导有困难,希望教师加以引导.

  5、对于导体的伏安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应该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并尽可能的多举实例以加强对知识的深化.

物理的教案2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

  (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物理的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2.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感线方向,导体的受力方向随着改变。

  3.知道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道理。

  4.知道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归纳、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教具

  小型直流电动机一台,学生用电源一台,大蹄形磁铁一块,干电池一节,用铝箔自制的圆筒一根(粗细、长短与铅笔差不多),两根铝箔条(用透明胶与铝箔筒的两端相连接),支架(吊铝箔筒用),如课本图12-10的挂图,线圈(参见图12-2),抄有题目的小黑板一块(也可用投影片代替)。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本章主要研究电能;第一节和第二节我们研究了获得电能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我们研究了电能的输送。电能输送到用电单位,要使用电能,这就涉及到用电器,以前我们研究了电灯、电炉、电话等用电器,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种用电器--电动机。

  出示电动机,给它通电,学生看到电动机转动,提高了学习兴趣。

  提问: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呢?

  讲述: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奥斯特实验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通过它产生的磁场对磁体施加作用力(如电流通过它的磁场使周围小磁针受力而转动)。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电流对磁体施加力时,磁体也应该对电流有力的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推断。

  2.进行新课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

  板书课题:〈第四节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介绍实验装置,将铝箔筒两端的铝箔条吊挂在支架上,使铝箔筒静止在磁铁的磁场中(参见课本中的图12-9)。用铝箔筒作通电导体是因为铝箔筒轻,受力后容易运动,以便我们观察。

  演示实验1:用一节干电池给铝箔筒通电(瞬时短路),让学生观察铝箔筒的运动情况,并回答小黑板上的题1:给静止在磁场中的铝箔筒通电时,铝箔筒会_____,这说明_____。

  板书:〈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教师说明: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里的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2:先使电流方向相反,再使磁感线方向相反,让学生观察铝箔筒运动后回答小黑板上的题2:保持磁感线方向不变,交换电池两极以改变铝箔筒中电流方向,铝箔筒运动方向会______,这说明______。保持铝箔筒中电流方向不变,交换磁极以改变磁感线方向,铝箔筒运动方向会______,这说明______。

  归纳实验2的结论并板书:〈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提问:应用上面的实验结论,我们来分析一个问题:如果把直导线弯成线圈,放入磁场中并通电,它的受力情况是怎样的呢?

  出示方框线圈在磁场中的直观模型(磁极用两堆书代替),并出示如课本上图12-10的'挂图(此时,图中还没有标出受力方向)。

  引导学生分析:通电时,图甲中ab边和cd边都在磁场中,都要受力,因为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受力方向也肯定相反。提问:你们想想看,线圈会怎样运动呢?

  演示实验3:将电动机上的电刷、换向器拆下(实质是线圈)后通过,让学生观察线圈的运动情况。

  教师指明:线圈转动正是因为两条边受力方向相反,边说边在挂图上标明ab和cd边的受力方向。

  提问:线圈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利用模型和挂图分析:在甲图位置时,两边受力方向相反,但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线圈会转动。当转动到乙图位置时,两边受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线圈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平衡而静止。

  板书结论:〈3.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到平衡位置时静止。〉

  (4)讨论

  ①教材中的"想想议议"。

  ②小黑板上的题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______能,得到了______能。

  3.小结:板书的四条结论。

  4.作业(思考题):电动机就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道理工作的。但实际制成电动机时,还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比如:通电线圈不能连续转动,而实际电动机要能连续转动,这个问题同学们先思考,下节我们研究。

  (四)说明

  1.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垂直,这一点不能从实验直接得到(因为运动方向并不一定是受力方向),且与后面学习联系不大,本教案没讲这一点。

  2.教案最后的思考题是为下节学习作准备。

物理的教案4

  第一节,《认识静电》教学反思

  一,这堂课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几个演示实验:

  (1)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互相排斥。

  (2) 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两个通草球也互相排斥。

  (3) 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却互相吸引。

  (4)使起电机的大金属球带上电,用一个不带电的绝缘金属球与之接触,结果绝缘金属球上的箔片张开。

  (5)把带正电荷的大金属球C移近(不接触)彼此接触的金属球A,B.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 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课堂因实验而精彩,由于实验的成功,学生对于这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就比较容易。如果天气不够干燥,课就很难上好

 二、理解物体带电的本质时,教师反复强调:质子数目偏多,或电子数目偏多。对于理解有很好的作用,巩固练习中的几个题也选得比较好

  三、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下节课还要加强复习。

  第二节,《探究静电力》教学反思

  一、关于点电荷,不宜讲得太多,知道这几个意思就行,不是很小的带电体就可看成点电荷,也不是很大的带电体就不可看成点电荷,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二、我们不可能重复库仑的实验,不可能做的精准,演示实验只是定性分析,无法定量。所以重心在对定律的理解。

  三、考虑到库仑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库仑扭秤的实验对检验库仑定律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给学生,很有必要。

  四,此课很难有什么特色,教学思路与别人大同小异。

  第三节,《电场强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类比的方法解决了场强与试探电荷无关的问题。

  某点的场强只能与场源电荷以及该点到场源的距离有关。这好比火炉旁边各处的温度,这一点的温度是火炉本身有关,也与这点到火炉的距离有关。

  试探电荷就好比是温度表,这点的温度是40度,用温度表测量,温度为40度,不用温度表测量,它还是40度。用这个表量得是40度,那个表量也是40度。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也是这样,这点的场强用试探电荷来试探,它是这个值,不用试探电荷来试探,它也是这个值。用小的试探电荷来试探,它是这个值,用大点的试探电荷来试探,它也是这个值,与试探电荷完全无关

物理的教案5

  一、电流、电阻和电阻定律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内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外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

  ①I=Q/t;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n个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I=neSv;假若导体单位长度有N个电子,则I=Nev.

  ②表示电流的强弱,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③单位是:安、毫安、微安1A=103Ma=106A

  2.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R=U/I,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U.I无关.

  (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R=L/S

  (3)电阻率: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决定,但受温度的影响.

  ①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2的.柱形导体的电阻.

  ②单位是:m.

  3.半导体与超导体

  (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电阻率约为10-5m ~106m

  (2)半导体的应用:

  ①热敏电阻:能够将温度的变化转成电信号,测量这种电信号,就可以知道温度的变化.

  ②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在需要对光照有灵敏反应的自动控制设备中起到自动开关的作用.

  ③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电容等电子元件可连成集成电路.

  ④半导体可制成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

  (3)超导体

  ①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率突然降到几乎为零的现象.

  ②转变温度(TC):材料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

  ③应用:超导电磁铁、超导电机等

  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I=U/R

  2、适用于金属导电体、电解液导体,不适用于空气导体和某些半导体器件.R2﹥R1 R2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时,常画成I~U或U~I图象,对于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对于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

  注意:①我们处理问题时,一般认为电阻为定值,不可由R=U/I认为电阻R随电压大而大,随电流大而小.

  ②I、U、R必须是对应关系.即I是过电阻的电流,U是电阻两端的电压.

  三、电功、电功率

  1.电功: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的功W=UIt,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

  2.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即电流通过一段电路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对电流做功的总功率,P=UI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一段只有电阻元件的电路时,在 t时间内的热量Q=I2Rt.

  纯电阻电路中W=UIt=U2t/R=I2Rt,P=UI=U2/R=I2R

  非纯电阻电路W=UIt,P=UI

  4.电功率与热功率之间的关系

  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等于热功率,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率只有一部分转化成热功率.

  纯电阻电路: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如电熨斗、电炉子等.

  非纯电阻电路:电机、电风扇、电解槽等,其特点是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成内能.

物理的教案6

  (一)教学目的

  常识性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发射与接收。

  (二)教具

  两只频率相同的音叉,半导体收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①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你如何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电磁波是由振荡电流产生的;当打开日光灯时,会从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杂音,这杂音就是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而产生的。)

  ②什么是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波速、频率、波长间有什么关系?(电磁波的频率等于振荡电流的频率;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波速=波长×频率。)

  复习提问后简要小结并告诉学生: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和电视。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

  2、进行新课

  板书:<第二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

  教师浅显通俗地讲解利用鸽子传递信件的事例,说明人们利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鸽子是信息的“载体”。电磁波传得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做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首先应解决发射电磁波的问题。

  板书:<(1)电磁波的发射过程>

  用分层次“类比”的办法进行讲述:

  ①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类似于可远飞的信鸽);

  ②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为变化的电流(类似于要发出的信件);

  ③用调制器把两种电流迭加,获得高频调制电信号(类似于把信件绑在信鸽的身上);

  ④高频调制电信号送到天线上,由天线发射电磁波(类似于信鸽的放飞)。

  板书:<高频振荡电流→声音信号电流→高频调制电信号→发射无线电波。>

  展示课本上的图13—6发射过程的方框图,结合发射过程具体讲解振荡器、话筒、调制器、天线的作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发射的高频调制电信号的电流是频率很高而又随声音信号而改变的电流,所以由这个电流就能产生发射频率很高而又随声音信号而改变的电磁波。

  发射出的电磁波,必须要像回收信鸽一样地进行接收,才能完成信息传递的全过程。

  板书:<(2)电磁波的接收>

  ①为了接收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必须使用天线进行接收。但由于天线能接收传播过来的所有电磁波而没有选择性,如把天线接收的电磁波全部变成声音,那只是一片嘈杂声,什么也听不清。

  ②为了从各种各样的电磁波中选择我们要接收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必须使用“调谐装置”。

  演示实验:取二只频率相同带音箱的音叉进行共鸣现象的演示。

  通过演示进行“类比”说明:在无线电技术中的调谐装置,就是使它选择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和欲接收的某种电磁波的频率相同,从而产生“共鸣”。即调谐器的作用是选取我们所要接收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

  ③此时我们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的信号还是高频电信号,不能直接用耳机听到,所以还必须把高频电信号通过检波器,把声音信号从高频电信号中“检”出来。

  ④把检出的声音信号电流通过耳机(或扬声器),就还原成声音了。

  板书:<接收无线电波→调谐选择所要接收的电磁波→检波获得声音信号电流→耳机放音。>

  展示课本上图13—7接收过程的方框图。结合接收过程具体讲解天线、调谐器、检波器、耳机的作用。

  演示实验:用半导体收音机演示调谐过程。

  (3)用电磁波传递图象信号和传递声音一样,只是具体方法不同:

  具体介绍讲解摄像机、显像管的作用。

  (4)电磁波的发射工作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承担,接收工作是由收音机和电视机来完成的。

  4、小结

  (1)回忆并对比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2)调制器、调谐器是二个不同的装置,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不同作用。

  (3)知道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完成的。无线电广传递声音信号,电视传递图像(声音)信号。

  5、布置作业

  阅读本节课文。

  (四)说明

  (1)与上节教学一样,要注意“类比”和“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2)在演示“共鸣”的实验中,用来类比无线电中的谐振现象。也可以用“摆的共振”现象来演示,这和共振现象更为直观,有利于现象的类比和概念的讲解。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物理的教案7

  0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化现象。

  3、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图分析、类比研究磁场,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和他人进行合作探讨的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片、做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描述磁场。

  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并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教学流程:

  (一)激趣置疑,引入新课:

  这是一个相框,它为什么能够悬浮在空中呢?

  关于磁,在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磁?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磁是什么,从永磁体谈起。

  (二)新课过程:

  02磁的基本知识

  在小学时,大家也了解了一些磁的知识,但是这些都是对磁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利用桌上的器材,深入的研究磁的几个问题:

  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磁铁各个部分吸引回形针的数量有何不同?

  3、怎样做使铁钉也能也吸引回形针?打开塑料袋,大家动手实验。

  师生总结知识:

  1、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天然,人造:条形,蹄型)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演示实验,磁体的指向性:磁南极、磁北极

  演示实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小铁钉原本没有磁性,靠近或接触磁铁后,内部结构重新排列,所以就具有有了磁性。

  03磁场

  我们知道磁体间不需要接触也可以产生相互作用,一个磁体对另一个磁体产生力的作用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的呢?

  引入:在讲台的两边,分别放置了甲乙两个盒子,甲乙周围空间有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有些物质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研究它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小磁针静止时指南指北,将它放在乙的周围空间,依然指南指北,将它放在甲的周围空间,怎么不指南北了呢?

  小磁针偏转要受到力的作用,这说明甲物体周围空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这种物质对小磁针施加了力的作用。这种物质存在于什么周围?(揭开盒子)

  04磁体

  1、磁场: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研究:磁场这种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物质我们怎么去研究它呢?生活中也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比如气流,气流吹动旗帜飘动,根据旗帜的飘向,可以明确气流的方向,那么磁场对谁有力的作用?磁针,我们就利用磁针来研究磁场

  实物展板:出示一条形磁铁,在它周围磁场内放入一小磁针,转动后指向依然,更换后指向依然,换其他位置呢?指向不同。小磁针在相同位置有明确的指向,在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磁场具有方向性。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我们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场方向:某点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确定某几点的磁场方向,并连线)这样我们大致知道了这条线上的磁场方向是这样的。

  如果要知道其他点的磁场方向,如何确定呢?学生作答

  但是磁场中的点一共有多少个?无数个。那需要多少个小磁针?但是这么多磁针放不下,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呢?提示一下:那就需要小磁针特别的小,小到什么程度,出示(铁屑),铁屑不像磁针,它没有磁性,如何使它获得磁性?磁化

  示范:条形磁铁上水平放置一玻璃板,将小瓶中铁屑少量均匀洒在磁铁周围,并轻敲几下玻璃板,观察铁屑分布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纸上用线条形象的表示出来。(PPT)

  磁场方向:在磁场中,规定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条形磁铁上水平放置一玻璃板,将小瓶中铁屑少量均匀洒在磁铁周围,并轻敲几下桌面,观察铁屑分布情况,并将观察结果在纸上用线条形象的表示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一组做条形,一组做U型)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磁场,物理学中引入了这些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性质和特征,叫做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05磁感线

  1、磁场真实存在,而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实际并不存在。

  虽然从图片中看磁感线是平面图,但磁场是在立体空间内存在的。

  2、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

  3、磁场方向: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越密表示该点的磁场最强。

  图片展示:两同名磁极磁感线分布,两异名磁极磁感线分布。

  (三)小结:

  (四)练习:

  06板书设计

  第一节磁是什么

  一、磁的基本知识: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

  二、磁场

  1、真实存在的特殊物质。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磁场方向:在磁场中,规定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三、磁感线

  1、假象的曲线

  2、外部:N出S入

  3、磁感线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

物理的教案8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 目标

  (1)知道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2)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3)会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 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先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析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为形象起见,可以用两个小球间的弹簧来比喻分子力.

  建议二:要充分利用图象说明好分子间的作用力关系,重点强调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而已.

  教学 设计方案

  教学 重点: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教学 难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及其变化规律

  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由实验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分析图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2、填表

  分子间距离

  作用力

  小于

  平衡距离

  等于

  平衡距离

  大于

  平衡距离

  大于10倍

  平衡距离

  引力与斥力大小关系

  、 近似为0

  合力

  斥力

  0

  引力

  近似为0

  三、例题

  例: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表现出引力

  D、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和斥力,所以表现出的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答案:B、C

  评析:记住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图,对分析有关分子间作用力的题目很有帮助.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奇怪的分子间作用力

  组织:分组

  方案:设计实验,感受分子间作用力

  评价:实验的创新性

物理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 玻璃

  水 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物理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能力目标

  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那么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呢?

  学生回忆:用浓度,在初中学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浓度。

  板书: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此处的书写注意和物质的量浓度形成对比关系,以表格形式出现)

  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表达式:

  特点: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讲述:在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有不便之处。例如:在科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在使用溶液时,一般都量取溶液的体积,而较少去称量其质量。此外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质量关系要简单多了。所以有必要学习另外一种表示浓度的方法。是用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表示的。本节就学习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单位mol/L或mol/m3

  表达式:

  讲解:注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对比。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或m3。

  微机演示:物质的量浓度

  投影练习: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3.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参考答案:0.5mol/L;2mol/L;2mol/L;49g)

  讨论:

  1.将342gC12H22O11(蔗糖)溶解在1L水中,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

  2.从1L浓度为1mol/L的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这100mL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取出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哪些量变化了,哪些量没变?

  (1.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而不是单位体积的溶剂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所取溶液的浓度不变。例如:日常生活中从一大杯盐水中倒出一小杯,盐水的浓度不变。对比取出液和原溶液,浓度没变,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小了,溶质的质量变了。溶液的体积变小了。就象大杯中的盐多,小杯中的盐少。)

  提出:若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体积相同,浓度也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如何?质量如何?例如:1L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而质量不同。)

  板书:

  特点: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如何计算呢?

  提问: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微粒个数相同吗?

  由于体积和浓度相同,因此酒精和蔗糖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都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分子,因此分子个数相同。

  追问:那么对于强电解质呢?例如: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

  板书:NaCl=Na++Cl-

  1mol1mol1mol

  MgCl2=Mg2++2Cl-

  1mol1mol2mol

  分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1mol,由于都是强电解质,溶于水会全部电离成离子。其中钠离子和镁离子的数目相同,而氯离子数目不同。

  小结:对于非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分子数目相同;对于强电解质,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离子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课堂练习:

  1.0.1molAl2(SO4)3溶液中Al3+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

  2.有5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NaOH水溶液,②20mL0.50mol/LH2SO4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水溶液,④40mL0.30mol/L醋酸水溶液,⑤50m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分子、离子总数的大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2mol/L,0.3mol/L2.⑤>④>③>②>①。在解答本题时,必须考虑到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两个因素。而溶质又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分。对于10mL10mL0.60mol/LNaOH水溶液来说,由于NaOH完全电离,其中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0×0.01×2=0.012mol,溶剂水的物质的量约为10/18=0.55mol,相比之下,溶剂分子占绝大多数,其他4瓶溶液中,溶剂的物质的量更大,而且依次增大。因此只要比较溶剂的量的大小就可以排出顺序。

  作业:教材P61一、1,2,4二、1,2

  板书设计

  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

  用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特点

  溶液的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

  实例

  某溶液的浓度为10%,指在100g溶液中,含有溶质10g。

  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质10mol。

  换算关系

  此部分内容后面将会学习

  NaCl=Na++Cl-

  1mol1mol1mol

  MgCl2=Mg2++2Cl-

  1mol1mol2mol

  探究活动

  体积可以简单加和吗

  我们做这样两个实验:(1)取一支100mL量筒,精确量取蒸馏水50mL,另取一支50mL量筒,精确量取无水酒精50mL,然后把50mL无水酒精倒入盛有50mL水的100mL的量筒中,混合均匀再读数,结果并不正好是100mL,而只是96.7mL。显然,在形成混合溶液时,总体积减少了,这里是50+50<100。

  能够相互混溶的两种液体的体积不具有加和性,这是物质分子间具有空隙的有力证明。当酒精和水混合后,这两种分子互相钻入对方分子的空隙里。另外,物质分子之间总是有相互作用的。由于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的作用力不同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和酒精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会使分子与分子间的空隙发生改变。因而,总体积的减小,绝不是有一部分水分子或酒精分子消失了。

  实验(2):在盛有50mL冰醋酸的烧杯里,慢慢加入50mL苯,冰醋酸的密度1.05g/cm3,苯的密度是0.879g/cm3,冰醋酸比苯重,所以冰醋酸在下层,苯在上层,用彩笔在烧杯外壁做一记号,以标出混合前液面的高度。混合均匀后总体积比它们混合之前体积之和还要大。也就是说,在这里,50+50>100。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苯和冰醋酸混合后,苯分子与醋酸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比苯分子间的吸引力和醋酸分子间的吸引力都要弱,导致苯与冰醋酸分子间距加大。

  为此,在溶液的计算中,不能简单的采取V+V=2V,即把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当作混合前两种溶液体积之合,因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发生了变化。除非,(1)题目中说明体积不变;(2)相同溶剂的稀溶液混合;(3)如果是浓溶液则应是溶剂和溶质相同且浓度相近的溶液。除此之外,都应通过溶液的质量和密度求出体积。

  说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操作练习,作为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展。

物理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使用撑杆,跳水时要使用跳板,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吗?由此引入新课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1:弹簧挂上钩码后伸长。

  演示实验2: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3:粉笔用力被折断。

  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给出形变的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生1:没有。

  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

物理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作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会识别滑动变阻器规格,会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使之改变电路中电流.

  3.知道电阻箱用途,会读出电阻箱示数.

  4.知道变阻器和变阻箱电阻变化的区别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理论在实践应用出发,由一个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入新课.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其使用,由于变阻器的部件较多,接法又有多种,因此变阻器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为此,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方案已作过调整,在电学问题中不出现变阻器三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的情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节的另一内容电阻箱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

  教法建议

  本节宜采用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对照和思考,仔细观察变阻器,做到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符号三者相对照.

  教师引导、启发、示范,学生观察、亲自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归纳出变阻器的使用规则.

  引入本节课题时,创设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突出变阻器的作用,有效地减小教学坡度,加深学生对变阻器的'构造、原理的认识.可以由滑动变阻器特点引出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特点等对比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演示1 出示收音机,选择某一台,调节音量控制旅扭,音量发生变化.

  为什么调节音量开关时,喇叭音量会变化?

  1.旋电视机的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的图像会变明变暗.

  2.一幕话剧开始了,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样由亮变暗?

  演示2 出示滑动变阻器,告诉学生它叫滑动变阻器,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指出亮度变化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起作用.

  教师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个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元件.

  这节我们就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滑片移动可改变音量、亮度.收音机音量大小,灯泡亮度变化都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动变阻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元件.

  我们知道,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减小电流,应增大电阻,要增大电流,应减小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那么滑片移动是怎么改变连入电路成电阻的呢?

  让学生观察每组桌上的两组滑动变阻器,看谁能说明滑动变阻器构造.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1.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这些部分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往?连入电路后电流的路径如何?

  4.它铭牌上标志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找同学表述,互相补充,后教师明确介绍滑动变阻器构造,明确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从构造入手分析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阻的原理,变阻器上绕的电阻线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怎样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呢?

  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减小电阻.

  学生讨论:

  总结出四种方法:减小导体长度,增大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温度.

  这四种方法中,哪种从实践的角度更简便可行?(减小长度)那么怎么减少?

  演示实验3.

  是根较长镍铬合金电阻线,其中 是金属做成的触头,当 向右滑动, 示数变小,当 向左滑动时, 示数变大.

  同学分析:

  这个实验是靠什么来改变连入电路电阻的(靠触头在电阻线上移动,来改变连入导线长度),教师指出这就是最简单的“滑动变阻器”.这种最简单的“滑动变阻器”与我们手中的变阻器有什么不同?实验中为什么用我手中变阻器,它有什么优点?让学生分析,总结(改变电阻效果明显,节省空间,减小仪器体积)

  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概括上述分析,滑动变阻器原理是通过移动滑片与电阻线的接触点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 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

  根据上述分析,简单地说滑动变阻器就是一个带可滑动滑片的电阻,作为一个重要电学元件可用符号

  表示,其结构可以简单示意为

  滑动变阻器使用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变阻器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变阻器成为电流的必经之路,即变阻器要串联连入电路.

  (1)要将两柱接入电路,导线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连入电路.

  (2)要串联在电路中.

  让学生实验,每组按下图连好电路,并根据你的连法说出哪部分电阻线连入了电路.在这里解决“想想议议”

  四柱变阻器有几种正确接法?并总结规律“一上一下”.

  2.指导学生将滑片移到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一端闭合开关.

  (1)分析猜测滑片右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2)分析猜测滑片左移, 表示数和灯泡亮度变化,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3)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的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4)分析猜测移动滑片,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情况再动手操作,观察验证.

  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同,闭合开关在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电阻最大时,电流最小,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电学实验为了闭合开关时防止电流的过大而烧坏元件,要求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离下端接线柱最远的位置.

  3.前面观察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是什么意思?

  滑动变阻器和一切电学仪器一样有自己的规格参数,每个电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铭牌,电流不允许超过允许最大电流值.

  二、电阻箱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前面听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时,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那个东西,是无线电技术中常用的变阻器,叫电位器(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但这些变阻器有一个缺点,虽能改变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具体数值,有没有能读出阻值的变阻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电阻箱相关内容后回答

  (1)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有什么不同?(滑动变阻器电阻是一圈线一圈线地改变,逐渐改变电阻,电阻箱随旋扭转动是“跳跃式”的改变)

  (2)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怎么读数?

  学生回答后总结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不同点1

  逐渐改变电阻

  跳跃式改变电阻

  不同点2

  不能读出该电阻值

  能读出电阻值

  读数方法:各旋钮“△”所对数乘以倍率之和.

  学生总结读数方法

  各旋钮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动

  【课题】自制滑动变阻器

  【组织形式】个人或小组

  【活动方式】

  1、弄清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2、搜集有关材料.

  3、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物理教案-变阻器

物理的教案13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 (专业限选课) High School Physics Micro -Teaching

  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 【课程编号】XZ26229 【学分数】2 【学时数】34

  【适用专业】物理学

  一、教学目的、任务

  《微格教学》是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师范教育教学微观研究的一门学科,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性课程。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在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科教材分析和教学法课》之后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学会运用微观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为教育实习和毕业后胜任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特征、特点、地位和方法,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重点掌握并灵活应用各项教学技能和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会教学技能的反馈和评价的方法;学会教学技能训练教案的编写; 学会多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了解微格教学系统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要体现化学教学的特点,注意联系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并将教学法理论努力运用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之中。

  课程应当采用讨论式、发现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观摩和讲评中学物理课, 编写各种不同形式的教案,进行模拟教学。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绪言 微格教学概论

  1.了解微格教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2.能掌握微格教学教案的设计。 3.懂得微格教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导入技能

  1.了解导入技能的功能。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 【编写日期】20xx.3.30 【先修课程】

  2.掌握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能用不同的导入类型分别设计一份微格教案。4. 模拟课堂导入教学。

  第二章讲解技能

  1.了解讲解技能的功能。

  2.掌握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能用不同的讲解类型设计一份微格教案。4. 模拟课堂讲解教学。

  第三章板书技能

  1.了解板书技能的功能。

  2.掌握板书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模拟课堂板书教学。

  第四章演示技能

  1.了解演示技能的功能。

  2.掌握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模拟课堂演示教学。

  第五章提问技能

  1.了解提问技能的功能。

  2.掌握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能用不同的提问类型设计一份微格教案。4. 模拟课堂提问教学。

  第六章变化技能

  1.了解变化技能的功能。

  2.掌握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观摩和评价用不同的变化技能。

  第七章强化技能

  1.了解强化技能的功能。

  2.掌握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观摩和评价用不同的变化技能。

  第八章科学探究活动组织技能

  1.理解解课堂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

  2.掌握课堂科学探究活动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能用课堂科学探究活动组织技能设计一份微格教案。4. 模拟课堂科学探究教学。

  第九章教学课件应用技能

  1.了解课堂组织技能的功能。

  2.掌握课堂组织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能用课堂组织技能设计一份微格教案。4. 模拟课堂课件应用教学。

  第十章结束技能

  1.了解结束技能的功能。

  2.掌握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应用要点。

  3.能用不同的结束类型各设计一份微格教案。

  4. 模拟课堂结束教学。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有关的教案编写、教学评价等内容,在系统的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查看相关的实践内容,增加讨论课、答疑课等教学环节。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电子教案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引进摄影机、录像机、电视等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微格教学系统、摄像机、录像机,以及相关的中学物理教学案例的录像等。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林钦.物理微格教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xx.6.1

  参考书

  1.孟宪凯. 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92 2.金井平等. 微格教学教程〔M〕.吉林: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 3.庄连峰. 现代电化教育〔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 4.乌美娜. 教学设计〔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4

  修(制)订人: 审核 :

  20xx年3月30 日

物理的教案14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学生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情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物理的教案15

  本文题目:高一物理必修五二单元教案: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公式求质点在圆周上某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a与r及、v 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任何一个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2.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变,方向在时刻改变。

  三、教学策略

  讲授法、归纳法、推理法。

  四、教学建议

  1 教材处理

  1)重点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观念,明确它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2)难点

  运用向心加速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释有关问题.

  3)疑点

  l 向心加速度起什么作用?

  l 怎样进行多因素影响的分析?(控制变量法,可以略讲)

  4)解决办法

  l 充分利用实验说明问题

  l 充分利用推理说明问题

  5)栏目处理意见

  l 48页的思考与讨论可作为本章的引入,

  l 50页的思考与讨论是本节的难点,不作为重点,引导用极限思想进行处理。

  l 51页做一做是一个没有实验的探究活动,它给出了提示,让学生自己尝试去做。 2 学生学习指导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领会它的方向指向圆心,可以用动力学的观点进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去网站查阅向心加速度的几种推导方法或老师给向心加速度推导方法的资料,指导他们学习和领会.

  3 学习资源

  l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必修2》 l 向心力演示器影视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引言 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所以一定受力的作用,因此会产生加速度,本节我们探讨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2 速度变化量 首先介绍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改变,在介绍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改变。 3 向心加速度 方向:利用动画《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动态演示加速度的方向,体会极限的思想 推导:结合《做一做》分组推导

  由于三角形AOB与 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导出加速度的

  根据 的关系,向心加速度有如下的计算公式:

  当线速度v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当角速度w一定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物理的教案】相关文章:

物理内能教案02-08

物理优秀教案02-22

初中物理电流教案03-24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02-20

物理高一教案02-22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02-23

初中物理教案12-28

初中物理质量教案12-28

高二物理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