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观后感>《感恩教育》观后感

《感恩教育》观后感

时间:2023-11-15 07:13:0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感恩教育》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教育》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恩教育》观后感

《感恩教育》观后感1

  这几周来,学校组织了我们全校教职工一齐观看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视频讲座。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诠释孔子的《论语》,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她还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样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欢乐生活!

  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看完了她的视频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我们已经观看了她关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这三部分的讲座资料。可是,由于每个人理解的程度不一样,感受也会不一样,我的理解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点就是要有一个乐观进取的心态,与人为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

  我们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和磨难,怎样样来应对生活给自我带来的不幸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能够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我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对于我们来说,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事之间、夫妻之间,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不要抑郁于胸,要学会自我劝自我,想开些,何必计较那么多呢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我能够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能够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经过自我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在处世之道中,于丹教授解析了孔子提倡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的胜任本职工作,就要多听、多想、多看、多思、谨言慎行,以自我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会使自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已以安百姓”那样的一种高尚的信仰、情怀和社会担当,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是没有本事顾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我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我份内的事,那么整个团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团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

《感恩教育》观后感2

  这部电影是通过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组成,也是一滴一滴的泪水、一句一句暖人心窝的话语组成的。讲述的是一个虚拟世界真实人物(伟大父亲)无私奉献的故事:一位伟大母亲在生孩子难产时听到医生说只能选择保大人或保肚子里的孩子其中一人时,母亲选择了保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而放弃了自己……一个幼小的女婴(盼盼)出生后,不幸得了不治之病(血液病),父亲看到女儿徘徊在生死线上,咬紧牙关,不愿放弃任何一丝希望。每日省吃俭用、奔波劳累地工作,想尽一切办法赚钱,为了让女儿的病情有所好转,努力赚钱给女儿每月定时输血养病,希望把女儿的病早日治好。直到没有其它办法时,只能选择输自己的血液给女儿治疗,去挽救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由于超体力的工作以及为女儿输血量过多,最后因工作疲劳过度而摔倒在讲台上,从此以后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这就是伟大的爱——父爱,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去营救女儿。而女儿得知与她相为命的父亲为了救自己而病倒,且家里已无能为力再为自己定时交输血的.费用时,她祈求爸爸放弃自己,让她做一回乖孩子,但父亲仍然不放弃。后来奇迹发生了,盼盼的病能够治愈,但需要31万的治疗费用。31万这个数字对于这个已为治病而掏空的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后来,盼盼出于对社会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终于勇敢地面对,并感动了全社会。来自社会捐助的善款已经超过100多万。小女孩子盼盼得救了,她泪流满面的在所有热心人士面前承诺:自己以后会勇敢面对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的活下去,长大以后要当一名医生来报效国家,服务全社会,并帮助爸爸重返讲台…………文字功底有限,大概剧情就涂鸦到此吧,具体情节不能一一描述,只能在影片中去体会。

  这是一部贴近时代生活的电影,在热泪盈眶中体会生命的真谛体会世界上的真情真爱!体现着父母对儿女伟大的爱。整个过程无不是透露着“爱”这个主题,但每当想起电影里面的情节,心中都会有种触动。影片一幕幕画面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一是爸爸的责任——施爱于女儿盼盼,二是盼盼的感恩---馈爱于爸爸,看到盼盼豆大的泪珠从脸颊上滑过时,听到她啜泣的哭声时,我们只能深深地感动、心里流泪并庆幸自己。

  《感恩的心》这部教育影片确实值得一看,能在其中感受“爱”、并学会感恩,感受亲情父爱和母爱是我们必须深藏于心并且时刻铭记于心的!所以我建议朋友们都去看看《感恩的心》这部教育影片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孩子而为人父母,因此我们都必须要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并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教育》观后感3

  周六早上八点十二分,我准时打开电视,收看于丹老师《感恩教育》的知识讲座。于丹老师语言妙趣天成,一个个小故事被她娓娓道来,而这些有趣的故事又都让我受益匪浅。

  “什么是孝呢?”于丹老师首先发问,然后讲述了一个《男孩与大树》的寓言故事:男孩小时候很喜欢和大树玩耍,大树每天都等待着男孩;到了男孩少年时期,大树让他摘取果子换取学费和玩具;青年时期,大树又把树枝给了男孩盖房子和娶新娘;后来大树贡献出树干给中年时期的男孩做独木舟去周游世界。可以说大树为男孩付出了一切,最后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当男孩成为老人时,他想去的地方已经去过了,想看的东西也已经看过了,现在他只想和树桩在一起晒晒太阳。

  故事中大树和男孩的关系多像爸爸妈妈与我的关系呀!都说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父母的爱,它只求奉献不求回报。而作为子女又应该如何呢?“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子女要有感恩的心,即孝心。古时候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现代有伟大的总理周恩来在百忙之中还要抽出时间给父亲喂饭,田世国为救母瞒着她偷偷捐肾;台湾企业家赖东进跪着给失明的父母喂饭。看看我自己,在家是个“小公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平时要什么有什么,可一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我就会对爸爸妈妈大发脾气,怨东怨西的,甚至有时对他们的说教不屑一顾。

  讲座中说到:作为儿童,我们应该要去交朋友,和朋友一起玩耍、分享快乐、面对挫折。可是,于丹老师提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一名儿童在他的日记中写到:“每个人都有朋友,可以和朋友一起玩,而我却不一样”。如果孩子没有朋友,整天只知道呆在课桌前、电脑旁,不同别人交往、沟通,就会变得自闭、自卑,不自立。

  现在,为数不少的家长都反对孩子自己在外交朋友。也许是为了安全吧,只让孩子呆在家里,变成了“宅童”。这些家长的糊涂观点,不好!我认为只有让孩子充分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同小朋友一起玩耍、一同分享收获、经历困难、将来步入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才能更强。

  于丹老师说:把一个鸡蛋、一根胡萝卜、一把茶叶分别放在三个沸腾的锅里煮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看看。把鸡蛋剥了皮儿,所见到的蛋清和蛋黄被煮的硬邦邦的,这种人就是被现实世界熬得心硬的人;另一个锅里的`胡萝卜,被煮成了一滩软萝卜泥,这是被世界熬得完全没了自我的人;那一大把丑陋的茶叶,已经在水里舒展开来,还把一锅无色无味的水,煮成了一锅好喝的茶,这种人通过煎熬仅使自己变得美丽。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后我懂得了要珍惜父母之爱,学会感恩,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回报父母。我们要像茶叶一样,奉献自己,留芳他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只有能经得起煎熬、克服困难,甘于奉献,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感恩教育》观后感4

  周六早上,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通过《大树和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孝?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父母就像那棵大树一样用全身心的爱,用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给予孩子,但是故事中的孩子最后悟出了感恩。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让孩子在生活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身边每一个个帮助和关心他的人!

  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于丹老师讲了人格教育,它是人际关系的`扭动,需要靠行动上的态度来获取。人的成长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学业、阅历、人格。其中阅历与人格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得到。

  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要有信心,有恒心与毅力,将来才会走向社会的最高峰。只要自强不息,成功就属于你。我们要记住这世上知识很重要,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悟性。

  看了这个讲座,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爱我们的人。感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这一刻做起!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2

  周六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看完后让我明白了作为孩子,一定要心存感恩之心,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之本,立世之道。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赋予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培育我们成长,使我们长大成人,这种恩比天高,比海深,需要我们一生一世来回报。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尊敬师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他们传授了我们知识,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是他们引导我们走上了人生之路,把我们培养成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回报社会。社会给了我们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孩子要把感恩之心化作学习之动力,学有所长,学有所成;要把感恩之心凝聚成回报之源泉,努力学好本领,争做有用之人,回报社会。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立世做人。懂得感恩是做人必备的优秀品质之一,是其它优秀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对他人、对社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份欣赏。常怀感恩之心,就能使我们心胸广阔,宽容豁达,对生活充满爱和向往。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变得更和谐,更友善!

《感恩教育》观后感5

  交往,如同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交往,如同无边沙漠上的绿洲;交往,如同饥饿难忍时的食物……交往时十分重要的,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那天,我观看了于丹教授的讲座,感触颇深。

  讲座是关于交往的,于丹教授对中小学生交往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在的中小学生爱把自己锁在家里,不愿与别人交往,本是该快乐嬉戏的时候,却很少见到他们玩耍的身影。中小学生中54%的人认为交往不重要,他们更愿意看电脑与电视。36%的人更愿意与父母等长辈交往。只有10%的人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这充分的说明了现在的中小学生不懂的交往,不愿意交往。当我看到这时,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我认为,交往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通过交往,我们能交到许许多多的新朋友。我们可以从朋友身上学到我们身上所没有的优点,正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把快乐与朋友分享,会得到两分快乐。当我们烦恼的时候,把烦恼与朋友分担,烦恼会减少一半。当我们需要朋友时,朋友也会给予我们:在我们成功的'时候,朋友的一句真心的鼓励,会告诫自己不要骄傲;在我们失败的时候,朋友的一句安慰,让我们不气馁,给予我们温暖与希望。爱因斯坦说过:世间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这说明了交往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这使我忽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位科学家为测试交往的重要性,找了学习相差不大的两个中学生,同时转到陌生的环境上课,其中一位性格很外向,很喜欢与人交往,而另一位则有一些内向,也没有什么朋友。当他们两个转入这个陌生的环境上课时,都十分的不习惯,成绩也快速滑下。过了一个月后,令科学家所震惊的是:那个外向的学生在下课时身边聚满了人,和他有说有笑,他的成绩也提高很快;而那个内向的学生下课时孤零零的坐在那里,没有一丝生机,他的成绩也在继续下滑。当科学家问那个外向的学生为什么成绩上升的那么快时,他笑了笑,说:“在我成绩下滑时,我结交了许多好朋友,他们给我讲解我不会的问题,还给予我许许多多的鼓励,我的成绩自然开始提高。”而问到另一个学生时,他含着泪,说:“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玩耍,当我感到伤心难过与无助时,没有人安慰我,我感到十分自卑……”通过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交往的重要性。

  杰利密·泰勒说过:友谊是我人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炬和改进。我们要学会交往,结识一些良友,会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因为交往是人生中的重中之重。

《感恩教育》观后感6

  周六早上八点十分,我准时打开电视,收看于丹老师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于丹老师语言妙趣天成,一个个小故事被她娓娓道来,而这些搞笑的故事又都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关孝心的部分让我感触很深。

  “什么是孝呢?”,于丹老师首先发问,然后讲述了一个《男孩与苹果树》的寓言故事:男孩小时候很喜欢和大树玩耍,大树每一天都等待着男孩;到了男孩少年时期,大树让他摘取果子换取学费和玩具;青年时期,大树又把树枝给了男孩盖房子和娶新娘;之后大树贡献出树干给中年时期的男孩做独木舟去周游世界。能够说大树为男孩付出了一切,最后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当男孩成为老人时,他想去的地方已经去过了,想看的东西也已经看过了,此刻他只想和树桩在一齐晒晒太阳。

  故事中大树和男孩的关系多像爸爸妈妈与我的关系呀!都说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是父母的爱,它只求奉献不求回报。而作为子女又就应如何呢?“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子女要有感恩的心,即孝心。古时候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现代有敬爱的周总理吃饭时总是先给父亲喂饭;田世国为救母瞒着她偷偷捐肾;台湾企业家赖东进跪着给失明的父母喂饭。看看我自我,在家是个“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平时要什么有什么,可一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我就会对爸爸妈妈大发脾气,怨东怨西的,甚至有时对他们的说教不屑一顾。

  记得不久前我和妈妈一齐去商店,妈妈原本是准备给我买笔记本,但是到了商店,我就被里面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所吸引,看看这支笔、摸摸那支笔、再试一试,哎呀!这些可真漂亮。妈妈已经选好要买的'东西,我笑眯眯地对妈妈说:“给我买这套钢笔吧”,妈妈说:“你都有那么多笔了,还要,不买。”一听这话,我的脸一下子就变了,小嘴翘的老高,之后,妈妈再问我还有什么东西没买吗?我就爱答不理的。事后我静下心来想了想,自我确实已经有很多笔了,要它也只是因为好看,正像妈妈说的买就买确实需要的,不要贪图好看。想想在生活中妈妈对于我确实需要的东西,无论它多贵,妈妈也从不拒绝,总是很痛快地答应。而可有可无的东西,妈妈就会让我思考到底需不需要。我当时却因为妈妈的拒绝而生气,此刻想来十分惭愧。

  生活中爸爸妈妈总是在一点一滴地关心着我。好吃的、好喝的都是让我先吃;而剩饭剩菜从不让我吃;脏了的衣裤、袜子只有我脱下来放在一边,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将它们洗干净;每一天下班后他们又总是第一时间冲进厨房为我准备可口、丰盛的饭菜;我有不开心、不顺心的事总是向他们述说,他们会为我排忧解难,而他们却从未对我讲述自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难事和不快,因为他们总期望我每一天快快乐乐地、健健康康的。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后让我明白孝敬父母,懂得珍惜父母之爱,师长之爱;让我明白抵抗挫折、自立、自强、自信的重要好处。所以,从这一刻开始,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感恩教育》观后感7

  今天早上我观看了于丹教授的专题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这一讲。看完节目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于丹教授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棵苹果树,一个小男孩经常来和苹果树玩,苹果树满足了小男孩许许多多的愿望。时光飞快的过去。小男孩变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苹果树玩了。当小男孩老了的时候,苹果树已经变成快要枯死的树根,这时男人又回来了,苹果树却什么都不能给他了。苹果树只希望男人能陪他一会儿。故事中的苹果树就像我们的父母,他们总是满足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愿望,而我们却经常认为这是父母应该为我们做的,当我们的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多陪他们一会儿,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愿望啊!

  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在美德中占据首位。一个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么任何人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在我们所学的《弟子规》中“首孝悌”也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根本己任。

  通过观看于丹教授的这次讲座,我感觉在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对我们的照顾是那么的无微不至,而我们却经常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对父母做的'实在是太少了。我们的父母工作繁忙,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他们是那么的辛苦。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父母也会感到非常舒心和快乐

  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吧,从现在开始!

  学会感恩——观《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有感

  有一种感情,常年围绕在你的身边,以至于你忽视了它的存在;有一种感情,永远呵护着你的心灵,使你麻木了它的厚重;有一种感情,一直支持着你前进的步伐,以至于你忘记了珍惜……

  听完讲座,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在你痛苦时的一声安慰,在你摔倒时的一次搀扶,在你沮丧时会心的笑,在你迷失方向时的一次指引……这些都会令你感动

  看着爸爸矫健的风姿,看着妈妈乌黑亮丽的长发。总认为他们的付出理所应当,可总有一天,爸爸的腰弯了,妈妈的长发被“漂白”了。这时,该想想以前了,你感恩了吗?

  等到父母老的时候你还能感谢什么?趁父母健在,看看他们明亮的双眸抚摸他们的手掌,珍惜这些时间好好感恩吧!让他们笑的像一朵花,尽管布满皱纹,但却纵然美丽的欣然开放。花儿,你要感谢小草,是它愿做你的陪衬品,衬托了你的五彩缤纷。小草,你要感谢大树,是它愿做你的替代品,为你遮挡了洪水侵袭。大树,你要感谢大地,是它愿做你的滋养品,给了你肥沃的土壤,能让你在这片黄土地上点缀自己的色彩。我要感谢所有人,是他们让我成长。

  心,我有;感恩的心,我争取拥有!

  我要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的遐想,今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做一个感恩的人吧!

《感恩教育》观后感8

  星期六早上我和妈妈一同观看了江西三套于丹老师主讲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于丹老师是从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和自立、自强、自信三个方面来讲解的。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小男孩和苹果树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天天到苹果树下,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后来,小男孩变成了个少年,不再天天来玩耍。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想要玩具,可是没钱买。”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一个也不留,高高兴兴地走了。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看过它。苹果树很伤心。有一天,男孩终于回来了,但他十分不开心。树问他:“你怎么了?”男孩说:“我的朋友们都成家立室了,我却连房子都没有,新娘也不愿意嫁给我。”说完,就在树荫下哭起来。“抱歉,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看,我的树枝又粗又大,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起来,树感到好快乐。可是,男孩比以前更久不回来了。这棵苹果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它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生不出果子来了。”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苹果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苹果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听完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父母就像这棵苹果树一样呵护着我们,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都费尽心血,可我们平时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想到这些,脸上顿时觉得火辣辣的。

  我想我们不仅仅要对父母感恩,也要对我们的教师感恩。老师每天早早到校,把知识传授给我们,默默地奉献着,为班里的事情操尽了心,多么的累啊!今后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通过这次听了于丹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让我深刻地明白了要学会感恩,感恩一切爱我们的人们!

《感恩教育》观后感9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我很受启发。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正确引导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是我们家长的心头肉,有谁不喜欢他呢?哪怕一辈子为她受苦受累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为他抵挡人生的所有风险,不想他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可怜天下父母心,殊不知,你对他的这种潜意识的保护就是对他最大的伤害。你培养的孩子将是适应社会生存的低能儿,当他独自面对社会的时候,只会手脚无措,处于被动状态,同时也是你教育的失败。

  于丹老师的第一个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我私下认为她把孝心立在教育的第一位,是把教会孩子懂得感恩看着所有教育的重点。她举了一个事例:有一个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当母亲做饭时被烫伤,妈妈把手伸到她面前的时候,孩子却说:“不要挡着我看电视。”我们一定很气愤,心里责怪这个孩子,如此没有孝心。不过仔细想想,还是应该责备父母:没有教会她感恩,她只知道索取,觉得父母给她们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我清楚地记得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一件事:前年暑假,我和两个孩子在洋人街玩,街上的烤肉串飘着香味,孩子好想吃,我一向心疼我的孩子,智力有问题、身体不好又多病,我花45元买了15串,烤的'时候要等一会儿,孩子问我:妈妈,你吃几串?我心里窃喜,孩子知道心疼我啦,把我的留出来他们再分,我肯定希望孩子能多吃点,就告诉他:妈妈吃两串。可是孩子的回答让我很意外:妈妈,15串平均分给我们3人,一人5串,那你还剩3串,全给我吧,不要给姐姐。一下子,我很无语,他像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孩子吗?他不是算得很正确吗?他不是还会为自己算计吗?我家庭教育的失败呀!由于他是一个身患疾病的孩子,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生活中没有一次不先为他考虑,可是我培养出的这个自私的孩子,对我、对社会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此后,我开始考虑对孩子的教育,孩子智力不好我们可以慢慢来。在情商和智商的培养之间,我还是先选择——情商。一个人,如果他没有孝心,不懂感恩,心里只有他自己,那么,智商越好,文化程度越高对社会的危害性越大。相信很多人还记得20xx年的事件和在百年名校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事件的发生,倘若培养出的孩子仅有才而无德,那真是教育的悲 哀,做父母的悲哀!

  基于此,我建议我们做父母的,多看看教育孩子的书籍和讲座,获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感恩教育》观后感10

  感恩,是人心田中最真实、最闪亮、最美丽的一颗种子。当它发芽之后,会开出爱心之花,结出智慧之果,而你的一生也将就此改变。想一想,我需要感恩的人真的很多,有父母、老师、同学、朋友……

  ——题记

  3月16日下午,我校邀请著名感恩文化传承普及人兰斌老师为全校师生及部分家长进行“爱就在我身边”为题的激情演讲。

  这一感恩主题演讲是兰斌老师感恩教育研究和实践精华的释放。报告分为“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热爱生命”四个主题,整场报告会兰老师声情并茂、充满激情,他不仅是在用语言诠释什么是感恩,更是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每一位听众。

  今天,我观看了“爱就在我身边”的感恩教育报告会,心中感慨万千,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兰老师演讲时台下每一位学生、家长、老师内心的感动和现场的同学们跑到老师或父母跟前拥抱他们,感谢他们的那一份温馨。

  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罢了。

  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父母每天给我们准备的早餐,临行前的叮嘱,一件暖和的毛衣。

  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老师每天含辛茹苦的教导,一句暖人心的.话语,一个提醒的眼神。

  事实上,没有人是理所当然该给我们什么的,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谢天降雨露,感谢风啸九河,感谢阳光普照,感谢白云飘飘。感谢花开花落,感谢一切……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

  感恩,它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份责任心。

  今天,我在这里想为老师和父母说几句感谢的话: 老师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是我们奋斗的源泉,滋润着我们的成长;他教诲我们做人的道理,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老师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的爱最伟大、最无私、最神圣。

  而父母也是一样,从蹒跚学步到上学读书,每一个过程,每一天,每一个点滴,都有他们汗衫的痕迹。只有父母为我撑起幸福的蓝天,只有父母,帮我插上理想的翅膀,只有父母,为我建起知识的森林,只有父母,才会乐此不疲的悉心照顾我,只有父母,才会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爱……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理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今后我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对待亲朋、对待社会,去对待一切帮助过我的人。“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歌声感谢了所有人,现在,我感谢小学老师,感谢父母,以后,我还会遇到更多的人,都值得我们去感恩。

《感恩教育》观后感11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懂得感恩就是幸福。

  就在这个周日,我观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这使我获益良多。在第一讲里,于丹教授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很爱这个小男孩,无条件的满足他。但小男孩随着年岁的增长,来找苹果树玩的时间愈来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为了一个老人的时候,小男孩才懂得苹果树对自己的出。

  听了这个故事,我从而推想到父母对孩子的爱,那棵苹果树就好比我们的父母,他们什么都满足我们,可是我们却骄纵,任性。从未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就拿我来说吧,从小我就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我说什么,父母都会照办,但我却什么都没为他们做过,我有时会埋怨他们不够优秀,不够完美,有时甚至会发脾气。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因为爸爸不顺从我,一气之下躲了起来,尽管他拼命地叫我,我也不出现,急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

  现在想起,我觉得自己太不应该,太不懂事了。我领悟到,虽然我的父母不够优秀,不够完美,但他们有一颗十分爱我的心,为我做了许多许多事,我不应该埋怨,而更应该感恩。感谢您们为我做过的事,流过的泪。爸爸妈妈,谢谢您!

  于丹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经历,第一次爬山的时候她是跟着自己的父母爬上山顶的,登顶时,她心情很激动。在大人休息的时候,她又从后山爬了一次,再次登峰的时候,于丹教授感觉路比前一次难走,坎坷,但到达顶峰的时候却是比前一次兴奋,自豪。于丹教授用这个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过程,小的时候从父母听到的都很美好,但长大后自己去闯的时候,却觉得生活欺骗了自己,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因此,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信。人生,哪有没挫折,我都遇过挫折。我因为自己胖变得不够自信,做什么事都不敢去做,一遇到挫折就放弃,或者躲到家人的背后。埋怨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样进行,坐在一边空想,觉得生活瞒骗了自己。但到了后来,我终于明白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磕磕碰碰,我必须从挫折中走出来。我们小的时候总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像童话般的'。但当我们长大,遇到挫折的时候,却感到出乎意料,原来生活是激烈的,并没有像预料中发展,倒是多了分残酷。在这时,我们就要坚强,坚持自己的理想,向前进。

  就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总会来临。看完了于丹教授的《感恩教育》讲座,我受益匪浅。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自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感恩教育》观后感12

  周六早上,我观看了于丹教师的感恩教育讲座,讲座结束后,我感受颇深。

  于丹教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尊敬教师。孝不可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职责。

  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欢乐,两个人分享,欢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我健康,欢乐的成长。

  最终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一个故事——大树与调皮的小男孩。大树无私地奉献自我的全部,让小男孩完成自我一生的梦想——没了果实,没了树枝,没了树干,只剩下一个老树根。而小男孩呢?小的时候,摘大树的果实和叶子,在大树上乱刻乱划;为了上学和买玩具,他摘下了大树的全部果实;为了娶妻子盖房,他砍下了大树全部的树枝;为了周游世界,他砍下了大树粗壮的枝干;到了年老,他在老树旁一向陪伴着老树。

  可能我们都会觉得小男孩残忍,但这不正是我们吗?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父母一齐玩;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离开父母;仅有当我们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可无论怎样,父母都一向在那里,尽一且所能带给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我们欢乐、幸福;可当我们年纪大了,想再回到父母身边,他们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根,那叶子、果实、庞大的树枝,早都不见了。

  于丹教师首先谈到的就是孝,可见“孝”在整个社会道德中的分量。那么,何为孝?孝最基本的就是关心父母,理解父母。父母对我们没什么要求,只是期望我们欢乐平安的成长。我们如果连这都做不到,成天抱怨生活,自怨自艾,那还如何谈得上“孝”孝,其实很简单。有事一杯水,一个问候就能让父母很欣慰,并不是多豪华明亮的房子和一桌奢侈的饭菜可比的。

  在演讲中,于丹教师也提到了“仁”。“仁”已经作为了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能否顺利的必要条件。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培养我们的爱心。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要学会感恩学会报答,感恩是没有界限的!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吧,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和谐、更友善!

《感恩教育》观后感13

  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是成年人,人格健康总是人生的基石。人格包含:坚强的意志,敢于拼搏的勇气,宽容、谦虚、善良、自信心、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自制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高尚的品质等等。一个人人格健康,犹如拥有一片沃土,它会使每一粒知识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一个人人格不健康,它的内心犹如一片荒漠,即是给它栽上艳丽的花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会凋谢。所以,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才会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

  于丹教授说得对,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终身享用。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9

  周六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看完后让我明白了作为孩子,一定要心存感恩之心,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之本,立世之道。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赋予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培育我们成长,使我们长大成人,这种恩比天高,比海深,需要我们一生一世来回报。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尊敬师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他们传授了我们知识,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是他们引导我们走上了人生之路,把我们培养成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回报社会。社会给了我们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孩子要把感恩之心化作学习之动力,学有所长,学有所成;要把感恩之心凝聚成回报之源泉,努力学好本领,争做有用之人,回报社会。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立世做人。懂得感恩是做人必备的优秀品质之一,是其它优秀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对他人、对社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份欣赏。常怀感恩之心,就能使我们心胸广阔,宽容豁达,对生活充满爱和向往。

  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变得更和谐,更友善!

《感恩教育》观后感14

  昨天学校发了电影票《感恩的心》,隐约听说要带好手绢——准备拭泪,感觉是好电影,有心带小程一起看电影。

  上午一番忙碌,总算九点到了地点,听三五成群赶到现场的家长说九点半开场——急急忙忙的,也不知道准确时间,竟然早到半小时。

  站在影院外,看着三三两两的家长,三三两两的小学生,颇感意外。原本以为这个年代,又是这样一个小城市,电影院应该冷冷清清。但小同学们买着爆米花、饮料等零售,电影院门口售票处去人头攒动,小有气场。仔细辨认,大多是很小的同学,一到三年级的小朋友以压倒性优势成为这场电影的主角,父母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到了影院,一看买票,很多家长就只买了一张,让小朋友自己进去,大人则留在外面或等待或逛街。少数大人带着孩子一起进去,陪孩子看电影。

  进入影院,已有稀稀疏疏的人在里面,都吃在爆米花,喝着饮料。不断有人进来,把孩子留下来在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座位,说“自己看,到时侯来接你哟”。座位渐渐满了,我四处看了看,清一色的小小朋友。他们满载着父母的希望,坐在里面等待电影开始。

  孩子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承载着父母的期盼。越小的孩子,越惹父母喜爱,父母寄予的希望也越大。这希望大多是朴素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对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可爱,最聪明,最有希望。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被摔下来——成绩,不理想的成绩,代表着不理想的未来,家长渐渐心浮气躁:这是我的孩子们?不可能。孩子渐渐无所适从:我这是怎么了,怎么越来越不招父母喜欢,怎么做都不合父母的心思?

  其实,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思没有错,孩子正常成长也没有错,长成什么,怎么长孩子也不能完全做主。成绩不好,也许体力好;体力不好也许交际能力强;交际能力不强也许心思细腻;心思不细腻也许有艺术细胞……条条道路通罗马,非得去一条对于自己不对的道上挤死,岂不是以孩子之短比别人之长?大人徒增烦恼,孩子也没法找对方向,两不匹配。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北京青年》就是例子,孩子完全按家长的要求,长成了家长要求的样子。可生活聊无生机,既已完成父母的希望——成为别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了,替父母完成心愿了,现在要完自己的心愿了:按自己的需要,要重走一回青春。这是一些醒悟的早的'人、或是一些勇敢的人,更多的“模型”也许就在套子里生活着,直到终老,也没有尝试去超越自己,过自己要想的生活。

  感恩的心,让我们以感恩的心去看待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父母,以理智的心去看待正在成长的、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真诚、快乐的走各自合适的路,让生活绽放出灿烂的色彩。

【《感恩教育》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恩教育》观后感11-06

感恩教育教案02-18

感恩教育心得12-19

感恩教育观后感10-19

感恩教育观后感[集合]08-02

感恩教育观后感范文11-10

《感恩教育》观后感11篇04-15

感恩教育教案范文10-16

感恩教育教案范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