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读《解读语文》有感

读《解读语文》有感

时间:2024-03-24 07:44: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解读语文》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解读语文》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解读语文》有感

  读《解读语文》有感 篇1

  学习《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我感到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上了许多年语文,总是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在人文性上花了太多的时间,一节课用无数个问题,试图让学生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思想道德,却总是得不偿失。听了专家们的解读,真是茅塞顿开。从学习中我意识到作为小学语文准教师,摆正文本解读的心态与掌握文本解读的技巧方法的重要性。我觉得,闫学老师正是将教材看到了骨子里,把每一个“教材文本”吃透了,化为自己的心声,然后便能纵心所欲却又不逾矩,这时我们不由得感觉到这其实已然是“教师文本”了。有人说过,教材文本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师要善于对教材做深入地理解和个性化解读,并使之成为教师文本,再把这成为教师文本的所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有原则的选择和删减,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才是我们的教学文本。说得好,值得我们深思之,践行之。那如何实现这样的转化呢?闫学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读透文本。

  这本书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读透文本后的魅力课堂,也领悟到了一些解读文本的方法。如下所述:

  许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课上得单薄,似乎挖的不深,教学的切入点和生长点也不多,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教材加教参加网络资源的备课方式。而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深挖掘才会有甘泉的道理。闫学老师解读文本时喜欢去找到原文,以及其他的改编文本,尤其是经典类文本,之后在原文和教材文的比较中,悟到文本的语言之妙、情感之路、内涵之深。她喜欢适当补充一些作品评论,来帮助学生拨云见雾、别有洞见。她还喜欢研究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揣摩编者的意图,然后立足于现代语文素养的高度,对这一比较做出毫不含糊的评判,比如,她赞编者改编季羡林的《夹竹桃》改得好,“与原文相比,教材的删改比较成功”;他批评编者将郑振铎的《燕子》改得语言的韵味大减。真是追本溯源,方悟真谛啊!

  无疑,教学是需要广度和宽度的,因为这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和深度。窄化的语文是不完满的、片面的.。而闫学老师正是一个旁征博引、“东张西望”的读书人。比较,是她的利器。她把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文本进行比较,把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文本进行比较,把同一作家相似的主题或风格的文本进行比较;从中碰撞出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懂得和表达形式的深刻印象,特别是文学鉴赏力的真切提高和文学阅读方法的自然渗透。

  闫学老师不卑不亢的,解读着自己的语文,然后把它送给我们一线教师,让它变成大家的语文。我喜欢这本书,正因为这种审慎基础上的自信。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闫学老师书中有些地方,我也有点滴疑惑,且行且思吧。文本解读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语文的文本承载的信息的丰富性。课文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文本解读的个性化。不仅要从文本的角度、从教师教的角度、更要试图从孩子们学的角度去体验文本提供的情绪感受。作为语文教师,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要学习的也还有很多,我会学习解读文本中的多元性、言语性、兼容性、共享性。

  读《解读语文》有感 篇2

  听说现在的初中,因为中考,许多老师喜欢以最快的速度上完课本上的内容,花更多的时间在词、课外现代文与文言文的阅读上。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课本上那些极大的篇目的可讲性,又正因为课本现代文并不在中考范围内,那些篇目处在了尴尬的地位,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乎,老师青苗谈些地点到就草草收场。

  就拿初三下的重点篇目《孔乙己》来讲,我翻翻女儿的课本,只记了四句笔记。据女儿讲老师匆匆讲了一下就过去了,印象中没有特别的东西,只有这四句还有点价值。从鲁迅短篇小说的角度看,这一篇也算是精华中的精华了,在其文学成就的价值说也是占着不小的分量的。老师居然是这样一个姿态,着实让身为小学教师的我吃那一惊的。

  近来,我拜读了著名学者钱理群、孙绍振和另一个老师主写的《解读语文》,大师们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深度和执着探索精神,感到由衷地敬佩。他们三人对中学语文中的名篇进行了深入而宽广的探究,鲁迅的篇目占据了最大的篇幅:《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三海经》、《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等,其他的也多,如朱自清的《绿》、《背影》,刘亮程的《三个虫子》等;外国的也不少,如《项链》、《加刑架下的报告》……每位老师在文本内容、写作特色、语言优劣、人文价值、课堂设计等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认真尽心地反思,三人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细腻的阐述。与现在就教的老师的蜻蜓点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不能不让人对女儿的语文有了深深的担忧。

  小学里,女儿对语文是由衷的欢喜,对作文是神往的。通常写一篇作文,能呆在房间里三四个小时,思考、阅读结合,不厌其烦。好动、坚持力差得她,这时常能让我感到欣慰。你说,不真心喜欢,谁会在房间里呆住呢?初中后,写作文不到半小时搞定,不再像过去那样琢磨用什么题,用什么形式,也不再翻书,每次都草草了事。如果说是因为作业多为推辞,那是勉强的。女儿不喜欢初中的语文,归根到底跟老师的教学、引导有着太大的练习了。尽管在家想尽办法循循诱导,但终究抵不过课堂的枯燥无味、简单空洞。

  我也叫女儿看了看这本书,女儿翻了几篇连连惊呼:“《孔乙己》这篇文章,原来这么好,有那么多点可以探索。”其实,女儿心里还是钟情于语文的,只是对当前她的语文课不满而已。我们家长该怎么办?

  作为小学教师,我一直认真教着语文。看着此书,心中的这份执着更坚定了。

  读《解读语文》有感 篇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被以下问题困扰,一是学生一望而知,教师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二是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文本,教师的满堂灌代替了学生的自发性理解。于是便产生了“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抱怨。读过《解读语文》后我才明白问题产生于自己身上。阅读教学前解读文本的工作上常常受到原有观念的影响,于是就缺失了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与把握。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王富仁先生在《解读语文》中,对一篇文章不同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我找到了理性分析与把握文本的门径。

  孙绍振先生指出,要想深入把握文本首先就要避免两种错误观点,这第一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狭隘社会功利论,提起鲁迅就想到反封建的先锋,于是对鲁迅所有的作品都简单粗暴地扣上反帝反封建的帽子。第二种,后现代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自发主体论,比如《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啊,向祥林嫂“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等等。

  文本阅读要明确阅读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和文本结构的三个层次。三个主体指作者、读者和文本主体。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三个层次分别指,第一层是显性的,学生一望而知;第二层是隐性的,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第三层是指文体风格。所以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下功夫。

  那么如何具体实操呢?在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王富仁先生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下方法。

  首先可以从词语入手,三位先生介绍了许多切实有用的办法,钱理群从含义相反的词语中引出关键问题,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和确凿这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引发乐园所乐何处的关键问题。《孔乙己》中“大约孔乙己已经死了”,大约和已经两个词语传递出孔乙己的死谁又关心这一言外之意。孙绍振提出“还原法”,将词语文本中的意思和字典中的意思相对比,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

  其次可以从句子入手,那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值得推敲的呢?钱理群先生指出了“神来之笔”,可以从开头,过渡段和结尾段中找到,深入挖掘提出问题。抓住这个纲,整篇文章都拎起来了,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神来之笔可以从过渡段找到,“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我们可以简单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为什么我要对蟋蟀们以朋友相称,这么喜欢百草园,为什么又不愿意去三味书屋?”提出这样的问题,相当于拎起来文章的纲,抓住它,整篇文章都拎起来了,意脉也就可以理清了。

  那么文章的文体风格应该如何下手呢?文体风格一直都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问题,在我的日常授课中,往往学生答不到点上。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是方法没有用对。给我启发特别大的是钱理群赏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体风格时使用的对比法,他把当年和鲁迅同时在百草园嬉戏的二弟周作人相对比,通过对比发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生机勃勃,像是一个有艺术天分的孩子对大自然声、色之美的感受、体验和记忆;而周作人呢,则用一个科学家的眼光和趣味去进行精细的辨析。通过对比发现,比起周作人的“理趣”,鲁迅的“情趣”更能凸显。

  当前语文教改课堂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明白了文本阅读要逐层深入,要让学生从一望而知到一望而无知,从字句出发,从表面层次到分析出文本的意脉,再到体会到作者的独特风格,文本阅读也算到位了。

  读《解读语文》有感 篇4

  最近,我翻看了闫学老师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上),收获良多。有一些想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爱读书,而且要让学生“善于读书”。那么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如何,将决定着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闫学老师为什么出书的原因吧。

  记得我在执教季羡林老先生的《怀念母亲》一课时,我发现这篇文章文本采用双线交织的写作手法,其中穿插了日记和散文的相关内容,这样的叙述方式不像记事、写人、写景的文本那样有条理性,显得很零乱。于是,我对文本的解读出现了偏颇,我将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这两条情感线索分开教学。闫学老师认为作者身在异国他乡,对母亲的怀念与对祖国的怀念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作者在日记中反复提到自己“想家,想祖国,想故国的朋友”,这里所说的家、故国、故国的朋友是融为一体的,这是思念之情在作者的心里也是融为一体的。生身母亲与祖国母亲,对一个长年身在异国的人来说,那份深切的怀念也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所以,我们在执教《怀念母亲》时,可以顺应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怀念。同时,还得适当补充阅读推荐,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整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从一篇文章到另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补充季羡林老先生的《赋得永久的梅》和《寻梦》中有关母亲的段落作为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学习。

  不仅如此,闫学老师还提出了三个板块的教学思路。第一板块:在记忆中怀念母亲。通过此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和《赋得永久的悔》的相关章节,体会母亲去世后作者的悲痛心情。进而理解作者远离母亲而造成的无法挽回的痛苦和懊恼!第二板块:在日记中怀念母亲。通过学生配乐朗读日记中摘抄的内容,体会其中所表达的共同情感——对两个母亲的怀念。第三板块:在梦境中怀念母亲。通过读作者《寻梦》中的相关内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在梦中,作者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是哭着醒来?你从这关于梦境的片段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进一步感受作者对母亲真切的怀念之情。经闫学老师这么一解读,我对《怀念母亲》一文又有了新的认识。

  本书从散文、游记、寓言类题材向我们举例说明文本的解读方法。例如:通过不同作者同类、同题、同体裁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不同阶段、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可以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其中的异同,从而看到文本的艺术价值所在。

  闫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解读如此的有厚度,对教学重难点把握的如此精准,除了她令人叹服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她在教研方面所付出的时间,所花的精力,所留的汗水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她才有了经典之作的问世。闫老师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真正以生为本。向闫老师学习!

  读《解读语文》有感 篇5

  寒假期间,我和同事认真阅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共同编写的《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感触颇深。

  解读的序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亲自撰写,题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它从五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体系如何建立的问题。我认真地读了几遍序言,感受到了教育部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我认为,领导的重视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

  一、领导重视

  正如王湛副部长所说,教育部正是想通过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瞧,领导的决心有多大。那么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更加要有决心,搞好小学基础教育,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代昭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目标明确,标准详尽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制订解说,《解读》用词准确无误,同时,不难看出,它具有超前意识,时代感强的特点,我把它的六个方面的实质简单的概括为:改革就是在有针对性和讲究实效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功能,学校应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制订各项目标的过程中,标准力求站在高处,把握大局,建立一个总的目标性纲领。在具体实施目标的过程中,《解读》又制订的非常具体。例如:对语文学科各个阶段的实施目标及实施建议方面,标准就制订得非常全面,不光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而且各部分制订相当完善。例如关于“阅读”,“标准”分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确立现代阅读理念。

  2.阅读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这四个方面全面、系统、详细。为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同时又明确了目标,一举两得。

  三、有纵比和横比

  “标准”除制订了当代课程标准外,还对比分析了以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对未来的教育寄予了厚望,同时在书后还附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摘录,使我们有的比较,更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探索出新的适合我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四、具体操作有章可循

  “标准”制订不但全面详尽,而且课后还选编了一些语文实验教科书课例,课例后面还有教科书编写者说明,《解读》中的这些细小环节对于我们非课改年级来说,无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及改革的思路,使我们有章可循,有葫芦可比,我们这些非课改教师有了这本课标,再经过我们的努力探讨,实践,怎么可能画不出有自己特色的“瓢”呢?我们的目标:让中国的先进教育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读《解读语文》有感】相关文章:

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08-29

解读新课标小学语文心得体会01-29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02-23

解读新课标小学语文心得体会(热门)11-30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5篇06-06

职场礼仪解读04-28

关于职场的礼仪解读04-28

职场礼仪的微笑解读05-01

读《我怎样教语文》有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