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创业宝典>创业故事>残疾人创业的故事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

时间:2024-02-27 08:03:40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1

  因为一场车祸,李张顺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几经思想斗争和挣扎,他走上了创业之路——开店专营康复类器材。如今,他的生意已从零售转向批发,亟待扩大门面。未来,他想办一家生产康复类器材的工厂,为更多的轻度残疾人士提供就业岗位。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

  一场车祸,令他终身瘫痪

  20xx年1月的一场车祸,改变了李张顺的'人生轨迹。车祸导致他的脊椎和脊髓断裂,造成了自胸部以下高位截瘫和四肢瘫痪的严重后果。

  如此残酷的事实,令年纪轻轻的李张顺无法接受。在家躺了3年多,他曾两次自杀未遂。“那几年,感觉活着没有意义了。”父母的不离不弃和精心照顾,努力地挽救了李张顺的精神世界。渐渐地,李张顺平静下来,并决定走上创业路,自食其力。20xx年,他开了一间游戏室,因为前景平平,两年后便将游戏室关掉了。

  二度创业,事业终于步入正轨

  “都说物以稀为贵,我当时就想做淮安还没有人做的生意。”在关掉游戏室后,李张顺开始思索、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并最终选择经营起康复类器材。

  20xx年底,在父母的支持下,靠着家中的几万元积蓄起步,李张顺选择在市二院正门口南侧开了一家门店,面积约四十平米,主营多功能轮椅、拐杖等康复类器材。

  创业初期,为了节约成本,李张顺的父亲成了第一位“雇员”。由于不识字,父亲每卖出一个尿壶,就在记账本上画一个尿壶,卖一个拐杖或者轮椅就画一个圈。提起这事情,李张顺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在,他雇佣了热心肠的曹大姐做营业员,父亲负责他的出行及收发货等。至于卖什么样的产品及联系生意等,则由李张顺一人亲力亲为。

  经过近4年的发展,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去年更是从单纯的零售“升级”为批发兼零售。目前除了一家门店,李张顺还有两间共计约100平米的仓库。

  打点生意,全靠大拇指

  自胸部以下没有知觉后,李张顺每天只能依靠唯一可以活动的大拇指,来“指点江山”,比如点击鼠标、上网浏览产品最新信息,看看哪些产品好卖、受欢迎,或用大拇指蘸着唾沫点翻查看各类产品说明书,用大拇指上QQ、打电话。由于右手大拇指使用过于频繁,最初常常是一天下来,疼到轻轻碰一下都连心的痛,后来还结上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子。

  至于未来,李张顺有转型的想法,即由目前的产品销售转向生产。“开厂的话,也能够给轻度残疾者提供就业岗位,比如手好的人可以上上螺丝、组装轮椅。”不过,他也深知,启动这一步需要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光靠他的一己之力肯定不行,“这得有人帮才行”。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2

  “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40岁的东北汉子李金其,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幼年的李金其饱尝苦难。3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小儿麻痹症使他几乎完全瘫痪,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的治疗与锻炼,让他再次站了起来,但右腿仍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学校里同龄人的嘲弄与冷落,一度使年幼的李金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我甚至不敢与健全人的眼光对视,连上下学都专挑人少的小路走。”

  中学班主任一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李金其紧闭的心门,使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如今管理着数家企业的李金其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生。

  “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到处都是暗流险滩,但我从不畏惧困难,因为每个困难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谈到创业历程,李金其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1997年,他所在的国有化工厂倒闭,而立之年的李金其下岗了。肩负着家庭生活压力的他没有自怨自艾,自筹资金创立了黑龙江鑫盛化工有限公司,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根据对化工行业的了解,李金其将企业生产方向锁定在聚氨酯材料上。这种材料具有绝热保温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建筑及热力管线等领域。

  创业之初,李金其对聚氨酯的生产工艺并没有完全掌握。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他拖着病腿四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为了测试产品耐寒性,他严冬时节带队北上黑河、海拉尔、根河等地,在冰天雪地中做试验,一呆就是几个月。

  通过对野外试验数据的分析,李金其掌握了聚氨酯低温发泡的属性,使得聚氨酯的应用领域得以扩宽。这一发现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企业也逐渐获得回报。目前,李金其在哈尔滨、上海、佳木斯等地经营着几家大型化工企业,最早创立的鑫盛化工从年产值几百万元发展到年产值几千万元。

  李金其成功了。但常常忘了自己是个残疾人的李金其,从没有忘记关心身边的残疾人朋友,他将帮助他们走上独立自强道路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在佳木斯的贫困地区捐建小学,为宁夏农村的一户残疾人家庭翻盖新房并送去彩电和冰箱,资助许多残疾人大学生完成学业。从20xx年起,他每年为30多位贫困残疾人订阅报刊。10年来,他逢年过节都去看望邻居贫困老人,为他们购买年货。20xx年底,李金其被评为全国首届肢残人“自强创业之星”。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恰恰相反,自己的生命若对更多的生命担负起责任,这样的生命才是充实而美丽的。”李金其说。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3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4

  回乡创业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在江苏宿迁的宿城区屠园乡,有这样一位残疾人,他自强不息、创业成功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他叫杜云山,文汉资通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该公司主要生产电脑视频线、音频线等,年产值逾千万元,带动就业百余人。

  当初,杜云山初中毕业,家中兄妹较多,父母身体不好,自己还因麻痹症一条腿残疾,平时要依靠一根拐杖才能正常行走。由于家境贫寒,身为家中长子的杜云山,主动放弃学业,挑起养家的重担。

  到苏州打工,由于身体残疾,很难找到工作,通过老乡的介绍,才得到一个试用的机会,不会做的活,他主动学,偷偷学;会做的活,他总是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杜云山就由一名普通操作工成为一名流水线的管理员。四年后,杜云山带着多年打拼积累的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屠园,创办油嘴厂。经过2年的打拼,油嘴厂便由5名工人发展到30名,业务遍及周边县区的机械厂,固定资产发展到80多万元。

  当时我进入苏州一家外资电子厂,刚到的时候,由于我身体残疾,员工对我歧视,认为我不能干这份工作,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干下去,工作、生活中我吃了很多苦。杜云山回忆起自己打工的日子。

  现在的杜云山一有空就下车间和员工们亲切交谈,看看流水线,检查产品,对新员工总是手把手的教技术,他常说以前刻苦学来的不能丢。他们下班了,我却继续加班学习技术,不懂的去问老员工,查技术书,每天都这样坚持,平时运用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车间流程全部学会了。

  20xx年,杜云山看出了电子产品周边配套市场的前景,卖了油嘴厂,筹集了100多万元资金,于20xx年与同学共同注册成立了宿迁市文汉资通配件有限公司。工厂全部投产后实现产值超3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到800万元,解决劳动力600人左右,带动百余名周边群众就业,月工资18003000元。

  我下一步打算要扩大经营,现在已经和常州一个电子厂谈好了,就是今年10月份启动电机滤波器项目,需要扩招300多个员工。

  作为回乡创业人员,杜云山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忘带领周围的群众提高收入。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回报社会等活动。

  我要回报社会和地方百姓,我一个人富了,要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过上好日子。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一个教育上的问题,那就是好学生不一定是一个成功者,坏学生也不一定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一个教育上的问题,那就是好学生不一定是一个成功者,坏学生也不一定是就没出息。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个一个在失败中坚定行走的艺术人的创业故事。他叫闭然,他一直不是传统意义中的资优生,当年他考上高中,家人已觉得谢天谢地。高三一年,他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倒卖画具、推销保险。闭然的父亲也是白手起家,男孩子要穷养嘛,家人一直这么要求我,所以那时候自己对钱就会很渴望。用这位年轻创业者的话说,自己只是一个不服输的坏学生。就没出息。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个一个在失败中坚定行走的艺术人的创业故事。他叫闭然,他一直不是传统意义中的资优生,当年他考上高中,家人已觉得谢天谢地。高三一年,他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倒卖画具、推销保险。闭然的父亲也是白手起家,男孩子要穷养嘛,家人一直这么要求我,所以那时候自己对钱就会很渴望。用这位年轻创业者的话说,自己只是一个不服输的坏学生。

  创业四年至今,闭然的设计公司已经从一间九十平米的民居,发展到一栋五层楼的独立设计所。我计划一楼开主题餐厅,二楼开城市画展,三楼做教室,四五楼当设计室。23岁的闭然侃侃聊着自己的创业计划。但是面对他人艳羡的目光,闭然有些自嘲。

  考上广西艺术学院后,闭然开始学习平面设计中的商业插画。考研、当助教、开网店赚外快、炒股这是没有创业的闭然毕业后可能要过的生活。想想都觉得可怕,我这种人不可能甘心走这样的路。他跟所有的'大学生一样,忙着谈恋爱、到处旅游、吃喝玩乐。很快,无意义的玩耍让闭然陷入茫然。我们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以后能干什么,我等不了,我要知道我自己以后能干什么。他拉着宿舍的兄弟们租房子,找商家,免费接活。与此同时,喜欢参加聚会、人脉广阔的闭然又找到全校不同专业的20多个学生,进一步壮大了设计团队,工作室被正式命名为深白。最基础与最高级的艺术理念融合,相互转化,这是我从道学得来的灵感。两年后,深白设计团队走向收费设计,从免费设计发展到接手数十万元的订单。

  在一次次失败后坚持下来就是成功

  头两年的工作都是无偿项目,闭然和朋友们虽然也想收费,但又一直抱有大学生开工作室就当做学习体验的念头。一次在云南的旅游中,闭然遇到了一位对他有极大影响的摄影师。在聊天中,这位摄影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闭然的困境就来源于自己内心不敢面对竞争、不敢面对市场的矛盾心理。经过一番自我反思,闭然决定不再以游戏的心态面对工作室,而以创业人的姿态重新开启设计之旅。

  与艺术有关的创业和其他的创业不同,自主性很强。闭然的员工换过很多拨。有找到开出高薪的工作室而跳槽的,有要结婚的,有想要换个行业的,面对这些朋友,闭然都没有强留。毕业仅仅两年的他就带领过共计200人的员工队伍,在最开始的团队中,我年龄最小,脾气有时候也很暴躁,要服众就要变得成熟。在摩擦与误会中,闭然开始在管理方面成长起来。

  然而闭然的创业之路还有更多的磨难在等待他。20xx年4月20日,闭然遇到了他创业历程中最大的挫折。他信任的朋友带走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与重要客户。但这仅仅是开始,随后顶不住压力的员工们纷纷离开,直至剩下闭然一个人。在那种绝境中真的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到你,还是要靠自己。回忆那段历史,闭然一笑了之。很快,经受内心煎熬的闭然,没有选择消沉而是迅速绝地重生,带着新一拨员工重新上路。

  定下清晰创业蓝图昔日偶像成今日伙伴

  大学时期,闭然因任职班长,获得了与偶像阿花(即xx,花田学院创办人,北京张纪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监)交流的机会。两人谈得投机,闭然的设计与商业理念慢慢获得了阿花的认可。如今阿花已成为闭然的合作伙伴,花田教育机构也成为闭然事业蓝图的一部分。

  开办深白设计研究所――探索深白独有的艺术、设计理念,形成一系列的商业广告模式;创办托勒密的礼物――通过原创艺术,将插画带入生活,提高南宁人的日常审美;做品牌顾问――将广告增值的理念带给客户,与顾客一起成长;城市画展――让年轻人憧憬周末,小朋友得到熏陶;打造艺术气氛浓厚的主题餐厅――将艺术与生活融合,呼应深白理念这些都是闭然已经成熟的商业规划,计划在今年9月开始实行。

  成功要靠不断地自我发现与自我成长

  闭然的一位实习生说,他们的老板非常忙,除了要做还要教,员工们都很崇拜他。闭然与员工们吃住在工作室,平常忙的脚不沾地,但一直抽时间自学。员工宿舍门口堆放着七大箱闭然的书籍。每晚员工们休息后,就到了闭然的读书时间,他涉猎广泛,所看书籍包括法律、工商、哲学、文学等。他说,艺术创作需要大量的灵感,要不断地补充。除了看书,闭然最大的爱好就是参加聚会,与朋友交流给他带来大量的信息与资源。

  虽然现在只有十名员工跟闭然在一起奋斗,但闭然显得胸有成竹。面对一起工作的伙伴,闭然没有太多的要求,一要够叛逆,一要顶得住压力。谈到就业难的问题,闭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他认为有三种毕业生能够获得青睐:想学且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的人,一张白纸但对于上级交代的任务一丝不苟的人,最后就是本身能力非常强的人。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5

  因小儿麻痹症致残,36岁的王勇走路需要借助拐杖。不熟悉他的人很难将他与企业的老总联系起来。从单县农村老家只身来济南求学,当20xx年毕业求职时,王勇曾被数不清的“抱歉”刺着心。凭着努力,王勇创办起自己的公司,将子公司发展到8家,如今公司年营业额达4500余万元。帮助其他残疾人圆梦、重拾自己的博士梦……他从未停止追梦的脚步。

  靠着执着和真诚拉动客户

  在济南山大路南端一幢写字楼,王勇坐在会议室里,隔着落地窗望着路上行驶的汽车,一阵风将窗吹开,窗边花盆被吹倒,他拄起拐慢慢挪到窗前。

  “现在事情太多,难得坐下来休息。”王勇是麦德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办者兼董事长,平时工作繁忙。他来自单县农村,因小儿麻痹症致残。他身残志坚,靠着努力,创办自己的公司,7年时间发展到8家子公司。身为残疾人,他的创业路更显艰辛。

  “20xx年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有半年的时间是失业状态。老家有弟弟妹妹,不是一般的困难。”虽然残疾,王勇觉得自己得撑起一个家。上大学时,为帮家里还债,王勇曾拖着腿跑遍了济南打工。“当毕业找工作时,一句句‘抱歉’现在想起来都心酸,那时候为找工作不记得去过多少家企业面试。”后来,王勇找到一份杂志社的工作。

  20xx年,王勇从杂志社辞职,开始创业做图书出版。“那时租了一间民房当办公室,只有20平米,办公桌椅是从二手市场买的。不方便跑业务便打电话,几个月才拉来第一个客户。”王勇依然记着自己当年的第一单生意——河南焦作市职工医学院一部教材的出版印刷。

  “身体虽然有残疾,但靠执着和真诚是可以成功的。”从20xx年创业,7年时间,王勇创办的企业子公司已开到8家,营业额4500多万;公司也已经从“光杆司令”发展到拥有近百人的团队。

  残疾员工在这里找回自信

  王勇在办公室里开始忙碌时,在门外不远的地方,失去一只腿的赵盼盼紧张地往公司的天猫书店里录入着新书。在这家残疾人当老板的公司里,赵盼盼已是电子商务的主管,也是公司11个残疾职工之一。

  “在这里三年多了,虽然有残疾,但觉得与其他同事没啥两样,大家其实都干着一样的活。”即便双腿不便,赵盼盼脸上依旧洋溢着一种自信:“只要有信心,残疾人干起活来并不差。”

  “也许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对残疾人有更多的理解。”为了方便残疾人行走,细心的王勇在公司走廊里铺了地毯。“对残疾人来说,只要把自己的心敞开,就会有机会;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也能把事情干好。残疾人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多少单位的无障碍设施不形同虚设呢?”

  王勇还积极救助残疾人。几年来,王勇捐助残疾人的资金已有70多万元,很多受助者是孩子。“我出生8个月就患上小儿麻痹症,读书的信念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希望能让更多残疾孩子的命运因为读书而改变。”

  挤时间考上了博士

  在会议室的桌上,整齐地摆着几本医药方面的书,这是王勇的`公司刚出版的新书。王勇告诉记者,公司主业是做出版,出版的很多书都与自己读大学时所学专业有关,这也是兴趣使然。

  “当初研究生毕业没有继续读书,实在是家里经济所迫。”王勇说,在他毕业的时候,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花钱,他放弃了读博深造的梦想。

  20xx年,喜欢挑战自我的王勇,重拾博士梦,开始准备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的博士学位的考试。当时王勇负责着企业的运营,每天的事务性工作很繁重很辛苦,但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梦,王勇努力挤出学习的时间。为了考博士,每天晚上回家都要记一个术语,学几个单词。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王勇已是博士一年级的学生。

  读博士期间,王勇又有了新目标。在王勇的电脑上,一个叫做“博览医书系统”的医药文献检索系统初具规模。“我要打造一个有十万册医学文献的数据库,供所有人使用。”王勇说,当你搜索“打嗝”时,数据库就会自动检索出与“打嗝”在古中医文献中的称呼“呃逆”相关的文献。“离上线已经不是遥不可及。”

  “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王勇告诉记者,能走到现在,多亏了心里有一个信念,面对自己的现实,把自己看透,比别人更珍惜每一个机会。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6

  文章导读:在西林县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那劳镇顶蚌村贵贤

  养殖场,负责人黄贵贤正带着他的3名残疾人员工,喂鸭子、清扫猪圈,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身体都有残疾,做起工来比较费力,可稍微慢一些,这些小家伙们就会‘抗议’,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忙了。”

  黄贵贤查看鸭子的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陈媛通讯员王正庭农世官文/图

  清晨,贵贤养殖场的100多头猪在“嗷嗷”地“呼唤”主人来喂食,鸭舍里的几千只鸭也在“嘎嘎”地叫……在西林县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那劳镇顶蚌村贵贤养殖场,负责人黄贵贤正带着他的3名残疾人员工,喂鸭子、清扫猪圈,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身体都有残疾,做起工来比较费力,可稍微慢一些,这些小家伙们就会‘抗议’,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忙了。”黄贵贤一边擦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说起了他的创业故事。

  1 为挣医疗费开始养猪

  因十几年前的一场车祸,黄贵贤落下了四级残疾,之后儿子又患智力障碍,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xx年,为了挣巨额的医疗费用,黄贵贤与妻子放下村里小商店的生意,到那劳镇上租下空置的粮所,专门养猪。因为本钱不多,刚开始只能养30多头,那段时间肉猪价格连连攀升,让黄贵贤夫妇挣了不少钱。“我们家的两层半楼房共350平方米,在20xx年是村里最大的房子,都是用养猪赚来的钱建的。”黄贵贤颇为自豪地说。

  可房子建好后,黄贵贤手头上就只剩下2万多元,而且粮所的房子也被征收回去。不能养猪了,还能做什么呢?黄贵贤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我们家不是有一片地吗?荒着也可惜,你看是不是可以在那里干点事?”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思,从侧面“敲了敲”他的脑袋。有了妻子的点拨,黄贵贤重新树立起信心,打算大干一场!

  2 在爱心凝聚中前进

  “开始办这个养殖场很困难,主要是资金缺乏,我借了贷款。后来在县残联的支持下,慢慢改建、扩建,才慢慢还清了贷款,有了利润。”说起当年的经历,黄贵贤依然记忆犹新。

  要办养殖场,地是不用租了,但是建场房,盖猪圈,钱从哪来呢?黄贵贤一筹莫展。后来,黄贵贤了解到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该县县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多种措施,积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在县残联的支持下,20xx年黄贵贤向农行借了6万元,向信用社借了5万元,加上亲戚朋友的支持,他共筹集到了17万元。黄贵贤说,作为一个残疾人,当时能筹到那么多钱还真是不容易,多亏了大家的帮忙。

  20xx年8月,场房建好,猪舍盖好,黄贵贤马上引进了50头母猪,120头肉猪。可17万元很快就所剩无几了,后来,连买饲料的钱都没有。黄贵贤穷则思变,当年他带着户口薄、身份证、残疾证和养殖场的相片,亲自到南宁百粮饲料厂求助。作为残疾人,却有如此大的信心和决心,厂方被黄贵贤的精神感动,答应黄贵贤赊饲料的请求,让其卖猪后才付款,这让黄贵贤激动了好几天。可好景不长,由于技术跟不上,加上肉猪价格大幅度下降,20xx年,黄贵贤养的第二批猪严重亏本。饲料钱没能如期汇给厂家,十几万的贷款也没有办法还,迫不得已,他只能把大小肉猪连同30多头母猪都给卖了。

  “在最困难的时候,又是县残联向我伸出了援手。给我买猪仔,送鸭苗,选派我到南宁、崇左取经学技术,帮助我走出困境。”黄贵贤感激地说,县里的技术培训,残联每期都让他参加,现在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期数了。特别是黄贵贤的生态养殖场被定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后,县残联给他的扶持力度更大了,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给他建鱼塘、修鸭舍、硬化道路,完善办公室、培训室等设施。在采访中,黄贵贤的手机不停地响。“黄老板,你的猪要留给我10头哦!”、“黄老板,明天我要到你的养殖场买400只鸭子。”……黄贵贤说养殖场里的猪和鸭子现在都不愁卖。

  3 爱心回报扶持残疾人

  “我家的母猪难产,他半夜就来帮处置;我家的`鸭苗,是他帮打的预防针;我家缺饲料,是他先免费提供;我家的鸡卖不出,是他帮联系老板……”对于黄贵贤的好,周边的群众,特别是残疾人群众总是赞不绝口。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搞养殖难,搞生态养殖更难;用工难,用残疾人员工更难。然而,黄贵贤就是这么一个身残志坚、在创业路上迎难而上的残疾人,他搞起了生态养殖,专用残疾人员工,还帮扶周边的村民特别是残疾群众发展养殖业。目前,黄贵贤的养殖场有猪舍500平方米,鸭舍3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20头以上,麻鸭年出栏27000羽以上,他俨然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养殖场有三名残疾人员工,我每个月发给他们1000多元工资,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他们已经在我这里工作三年多了。”采访中,黄贵贤告诉记者,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难处,他深有体会,他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近几年来,黄贵贤协助县残联开展党员扶残项目和阳光助残项目,已为300多个残疾户提供种猪,每年发放14吨以上饲料帮助残疾人发展养猪、养鸭项目。未来黄贵贤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场规模,争取今后让更多的残疾人到他的养殖场就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7

  1969年9月出生的徐珍火是个苦命人。1970年3月的一天,因为天气很冷,当时还只有半岁的徐珍火同4岁半的哥哥徐珍林跟随奶奶一起,在厨房里炉灶旁烤火取暖。

  由于要到屋外做点事,奶奶就把徐珍火放在火坑边的一把椅子旁,让他扶着椅子玩,并吩咐徐珍林照顾一下弟弟。

  奶奶出去后,徐珍林在厨房里玩起了小玩具,很快就忘记了身边的弟弟。突然,一声尖叫,把4岁的徐珍林吓蒙了,只见弟弟翻进火坑里,就像一个火球在火坑里打滚。

  徐珍林吓得大哭,赶忙喊来了奶奶。在邻居的帮助下,虽然徐珍火身上的火被扑灭了,但徐珍火头的右部、右肩、右手以及身体的右侧大部分被烧伤。

  随后,徐珍火被父母送到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虽然保住了徐珍火的生命,但他最终还是失去了右手和右耳,身体右侧的脸部、颈部等处留下了大面积的伤疤。

  10多亩地上发展苗木梦

  由于家庭困难,1986年,徐珍火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

  一开始,徐珍火在集镇里摆起了卤肉摊。后来,徐珍火又帮别人看鸭子,在掌握了一些常识后,他决定从孵化鸭苗干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鸭苗孵化得非常成功,不少养鸭户直接到他家进鸭苗。

  尽管养鸭每年能挣不少钱,但徐珍火并不满足。当他从电视和报纸上了解到全国各地正在加大城市建设,苗木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时,就决定放弃养鸭子,承包附近村民的`荒山、荒地来种植苗木。

  为了种植苗木,他把自己十多年挣的钱全部投进去作为启动资金,但还差不少。

  既然没有那么多钱,搞不起大规模,那就慢慢来。他从承包10多亩荒地开始,逐渐实现了他的苗木发展梦。

  招兵买马创建公司

  一开始,他的苗圃场里只有楠木、红枫、紫薇、武汉粉等几种苗木,随着生意越来越大,广玉兰、桂花、深山含笑等一批名贵苗木也开始进入苗圃场,最后发展到60多个品种。

  20xx年,江苏江都市一名叫刘德财的老板来到马回岭进苗木,当他看到徐珍火的苗木管理得非常好,而且发现徐珍火非常诚信时,决定选择他苗圃场里的苗木。当年,仅刘德财一个人,就从徐珍火的苗圃场里进了近30万元的苗木。

  随后,徐珍火用挣来的钱扩大再生产,又增加了30多亩荒地。随著名气越来越大,徐珍火的苗木生意也越来越好。徐珍火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他共承包了100多亩荒地、荒山,分别在8个不同的地方。

  由于生意越做越大,地点又比较分散,徐珍火从附近的村庄招来了30多人长期帮助自己打理苗圃。忙的时候,有60多人在苗圃里做工。

  为了壮大苗木事业,徐珍火成立了朝阳苗圃有限公司,并征订了《中国园林绿化》等杂志,还经常在上面刊登自己的苗木信息。

  创业有成不忘乡邻

  为了方便办事,徐珍火买了一辆摩托车。可是摩托车的油门都在右边,他就找来修车师傅,把油门改装到左手把上。因为只能用一只手骑摩托车,加上他的生意又越做越大,他的“一把手”的称号从此叫开来了。

  徐珍火富了,但他没有忘记乡亲。村民吴周杰是个双腿不能行走的残疾人,家里有荒山荒地30余亩,为了照顾吴周杰,徐珍火征收他的荒地时,决定让吴周杰入股,如今,吴周杰每年都能从徐珍火的苗圃里分得红利3万元左右,让吴周杰的生活有了保障。像吴周杰一样得到徐珍火帮助的还有不少。

  5月1日,徐珍火被九江县委评为“自强模范”。该县残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徐珍火这样的残疾人,能创下这样的业绩,实在难能可贵!”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8

  张守祥:脱贫致富帮扶他人

  近日,记者来到明光市苏巷镇,张守祥已经在自家创建的生态养殖园忙了一大早,"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开始忙了。"张守祥笑着对记者说,这几年,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一直忙到天黑才开始做饭。

  20xx年,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的张守祥带着在上海打工积攒的积蓄回到了家乡,承包了一片约350亩的荒山地,创办了一个生态养殖园。荒山上没有路、没有电,张守祥凭着自己的执着,硬是修了一条长5公里的砂石路。路修通了,接着又忙着架电,"一开始说荒山不给通电,明光残联了解到我的情况,忙前忙后帮我协调,最后给我通了电。"张守祥对记者说。他从外地引进了美国大白桃,日本夏之梦,美国大红桃种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先栽的桃树因口感好,市场走俏,不出门就一销而空。

  20xx年,张守祥又把目标瞄准了饲养湖羊,便从浙江湖州引进湖羊种羊120只,当年就繁殖了400只,第二年又繁殖了小羊800只。目前,养殖场的湖羊存栏数达到1500只。

  张守祥的湖羊养殖场能成为明光市最大的养殖场,也得到了明光市农委的帮扶,"当时农委听说我这边湖羊养殖场前期遇到了一些困难,了解情况后,回去就给我批了50万元项目资金。"张守祥笑着说。

  富起来的张守祥,开始帮助身边的残疾人。为带动和满足周边残疾人和群众饲养湖羊需求,他又成立了湖羊繁殖基地以及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春,他购买了6000只雏鸡,免费无偿发给7户残疾人家庭饲养。

  刘长荣:自立自强迈步向前

  近日,记者来到明光市明西街道居民刘长荣的.家里时,她正在自家的菜地里忙碌。看到记者,刘长荣指着门前的鱼塘,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准备把这个鱼塘弄一个垂钓中心,不过现在主要的难点是得修这条泥水路。"

  者了解到,刘长荣患的是肌肉萎缩症,最出名的患者是霍金,这种病目前还是世界医学未攻克的难题。刘长荣告诉记者,一开始准备养羊的,没想到羊价很低,高价买来的羊最后都贱卖了,"正当我们愁眉不展的时候,残联的工作人员上门来,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刘长荣说。

  明光残联为刘长荣争取了光伏扶贫补贴,还为她家进行危房改造,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刘长荣准备要大干一场。来到后院的养殖场,刘长荣告诉记者,今年养了20多头猪和200多只土鸡,明年准备再扩大规模,"这些土鸡都长了7个多月,边养边卖,收益很不错。"刘长荣笑着说。

  生活已有起色的刘长荣并不满足于此,一方面,养殖场要扩大规模,垂钓中心也要建起来;另一方面,她还承包了几亩地,准备种上梨树。采访中,刘长荣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对记者说:"第一步我要先脱贫,家里生活好起来后,再进一步努力。日子就会越过越好,我现在干劲很足。"

  柳玉华:乐于助人也是事业

  在滁城紫薇小区的一条巷子里,一家名为柳姐家政的家政服务公司却很出名,创办人柳玉华和记者说起了自己做家政服务的点点滴滴。柳玉华原本在紫薇小区修鞋,却是个热心肠,附近居民有个什么事情都会找柳姐帮忙。柳玉华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很喜欢给别人帮忙,后来就想开了个家政服务。"因为在给人帮忙的时候,发现很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有时候遇到一个急事找不到人,我就萌生了办家政的想法。"

  记者了解到,柳玉华的家政路一开始走得很艰难,一方面是家里人的不理解,另一方面是客户的误解,"家里人会觉得,生活也不是很差为什么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客户也会觉得我付了钱,就必须按我要求做。"柳玉华笑着说。

  初期的困难并没有吓倒柳姐,每天起早贪黑,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在了家政服务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柳姐家政的名气慢慢大了起来,从城北的小区扩大到了城南,服务范围涉及护工、月嫂、住家服务等,每年能帮助近千名人员就业。

  现如今,柳姐家政在城南也开了家分店,柳玉华告诉记者,自己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帮助别人,现在每天都能帮上更多的人,"我觉得很开心,也很满足。"柳玉华说。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9

  20xx年5月15日是全国第21个助残日。位于白下区、由南京兰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创办的兰翎残疾人就业创业园正式成立。与一般的创业园不同,这里除了可以帮助有志青年培训创业外,还是一个专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就业创业基地。

  走进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就像走进一个艺术长廊:麦秆画,风筝、面塑、书法、装饰画、油画、多媒体美术设计等艺术作品随处可见,美不胜收。据了解,自基地开办以来,已先后有36名残疾人得到免费培训。多名残疾人在园区内或园区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实现了创业的梦想。

  残疾人由于自身与条件的限制,在就业上经常会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此,不少残疾人及其亲属只能暗自流泪。

  韦家福是一位聋哑人,而且十分多才多艺,他的手势和眉宇间常常透着一股自信。和他交流时,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告诉你,如何做金箔画、如何做砖雕,如何做人物塑像等等。

  韦家福出生于我市高淳县一个农村家庭,因病失聪,但他自幼喜爱艺术。在南京聋校高中毕业后,他考上长春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后曾在南京金箔集团做过工艺品设计。来到创业园,专业老师的指导让爱好艺术的韦家福如鱼得水,他的艺术创作渐入佳境,并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且还能独立对外承接业务。

  韦家福说,他目前最大的理想就是把工作室发展成一个工厂,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创作更多的艺术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他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家富印象工作室”。

  为了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园的工作,全国自强模范何留除了在市区保留工作室外,还在这里开设了何留课堂,他面向全市,举办全市残疾青少年平面设计技能培训班,不仅为残疾青少年传播了技艺,他的自身经历也为听力残疾青少年点燃了人生希望。

  日前,聋哑人王凡的数字油画工作室也在创业园开业。随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创业园开设了工作室或在家就业,创业园成了名符其实的残疾人创业的乐园。除了选择在基地就业外,残疾人学员还可以选择在家创业,基地对残疾人的产品实行回收和代销,使残疾人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就业创业的愿望。

  “我要振翅高飞”

  王晓东是兰翎就业创业园的创始人,圆圆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慢声细语。如果不是介绍,你怎么也不相信他是一个成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搏杀了多年的退伍战士。

  王晓东说,他一直致力于发展培训市场。开始时,培训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可在培训过程中,,他发现一些残疾大学生似乎更愿意学习这些创业就业课程,便萌发了与区残联合作的念头,因为许多民俗和美术产品的创作工作,更适合某些类型的残疾人从事。

  做为一家创导“博爱博雅”的文化企业,王晓东在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5月创办了这个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就业创业园。创业园对残疾学员不仅不收费,还精心设置了培训课程,并配备专门老师。此外,园区的回廊里还布置了许多学生作品,企业网站上也不断地展示和推销学生产品,并为能独立开业的学生免费设置工作室。

  据了解,兰翎残疾人就业创业园针对残疾学员的培训主要分三个班,一个是初级班,主要以兴趣培训为主;中级班,对有一定制作水平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高级班,主要对具备艺术潜质的残疾学员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培训和服务,鼓励他们创业。

  白下区残联理事长翟英俊介绍说,兰翎残疾人就业创业园通过搭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实训和就业为一体的平台,提供了一种通过提高残疾人专业技能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居家就业甚至个体创业的新模式,为残疾人带来了福音。这种培训、服务、就业、创业于一体的模式受到国家劳动部、中残联和省、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兰翎残疾人就业创业园,这个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孵化器”,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下,一定能够越做越好,越做越强。

  “孵化器”的创造者

  如果说残疾学员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有一半要归功于自身努力外,那么遇到了一大批富有爱心的老师,则是他们成功的另一半原因。

  在兰翎就业创业园,有一批德才兼备的老师,他们在自身的艺术领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不过,他们没有学习过特殊教育,当第一次遇到这种残疾学生,还真不知道从哪方面下手传授技艺。

  朱子太老师是典型的老南京人,快人快语,是南京著名的雕刻大师,他做的印象雕刻《文成公主进藏》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创业园领导让他当韦家福的'老师,本来他还因沟通问题充满了顾虑。授课时,有手语翻译在一旁还好,沟通不是问题,可有时手语翻译不在了,朱子太就犯了怵,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活和韦家福用文字交流。好在韦家福悟性高,通过老师的手势和动作,他立刻就能明白该如何做。朱老师也十分喜欢这个聪明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现在韦家福已经能够完全独立地承包一些市政和小区雕塑工程了。

  仲宁孝老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国画、油画、水彩、版画无所不通。他在教导残疾学员时,首先肯定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同时也指出,学习美术没有什么捷径,必须通过大量的素描和写生等基本功训练,才有可能成才,所以在教学中,他经常有意识地采用数字油画和彩绘填色的办法来提高学员的基本功。

  古陶瓷鉴定专家陈刚先生,为让残疾学员掌握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和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专门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他们记忆。正是有了一大批不计名不计利、辛勤劳作的“工蜂”,创业园的残疾学员才得到了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专业培训,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创业就业机率。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10

  都说退休后安享晚年,可他却“立志再干20年”,58岁时开始创业,公司主动向残疾人敞开大门。如今,公司的员工中近半数是残疾人,他用行动帮助残疾员工找回自信,提高就业创业技能……他叫陈佐坤,一名有着57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今78岁的他,仍未停歇,又关注起老人养老来。他说,如果身体允许,还想再干20年。

  教认字母用电脑 他助残疾员工找回自信

  3日下午,重庆智神科技有限公司内,陈佐坤带着老花镜、揣着笔记本,精神矍铄,不时在员工座位旁停下询问,很难想像他已78岁高龄。

  1993年陈佐坤退休后,因有电子方面技术,他受浙江一公司聘请前往当地上班。1997年,回到重庆的陈佐坤拿出积蓄,结合自身技术,开始创业,办起了现在的公司,当时他已58岁。

  年过半百为啥还想着创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宣誓时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不是一句空话,我要以退休为起点,再干20年。”陈佐坤说,他希望用自己所能,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

  创业之初,陈佐坤的公司选址在沙坪坝区新桥村。他还记得,厂房施工期间,大门外总有一名瘦小的女生在张望。一次,陈佐坤叫住女生询问,得知女生叫刘玉霞,原是附近一家饮料厂的工人,饮料厂因效益不佳倒闭。“我四处找工作,但因身体有残疾多次碰壁。看到你们公司在建,就想来看看有没有工作可做。”刘玉霞忐忑地说。

  “有志气,公司开业了你就来我们这上班吧。”被刘玉霞自强的精神感动,陈佐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刘玉霞也成了陈佐坤公司的第一位残疾员工。

  最初,陈佐坤招刘玉霞进公司的决定引来不少人的担心:刘玉霞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级残疾人,只有小学文化,在公司能做什么呢?

  “不会我们就教她。”根据刘玉霞的情况,陈佐坤安排她到库房做管理。库房的电子元件上有字母,需按字母归纳,但刘玉霞不认识。怎么办?陈佐坤就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从英文字母A、B、C开始教她;库房管理要电脑化,陈佐坤又教刘玉霞用电脑。如今,刘玉霞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进行办公用品管理等工作。

  “单位库房岗位进新人,都是刘玉霞对他们进行培训,是大家口中的‘刘师姐’。”看到刘玉霞的变化,陈佐坤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没想到我学会了用电脑,能做好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同,挺有成就感的。”刘玉霞自豪地说。

  向残疾人敞开大门 公司近一半员工是残疾人

  据了解,目前,陈佐坤公司共有50名员工,其中,残疾员工21人,占到近一半,他们的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与其他员工收入差距并不大。

  “我们为残疾员工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合适他们的岗位,希望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陈佐坤坦言。

  潘跃听力有障碍,初到陈佐坤公司时,全靠手语和笔写与同事交流,但她心灵手巧,在陈佐坤和同事的帮助下,她专研电子商务,如今已是公司的业务骨干。

  刘书平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残疾,进入公司后,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坚持自学电子技术专业的大学课程,并用于与实际,如今已是公司整机调试和质量管理的能手,“是这里给了我施展的平台。”

  愿老有所为 还想再干20年

  如今,陈佐坤已经78岁,公司的运营逐渐交给了年轻的管理运营团队,有人以为这次他真要退休,好好休息了。“现在还不能休息哟,我老了,周围也有和我一样的老人,他们需要关心。”陈佐坤又把心思投到了老年养老上来。

  两年前,陈佐坤开始关注养老,在周边社区走访,了解老人所需,筹办起养老院。今年7月,养老院在歌乐山上投用,首批已有78名老人入住。“等公司工作交接好,我也要上去和他们同住,相互作伴。”陈佐坤说,开养老院不为赚钱,而是让大家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并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如果身体允许,我还想在干20年。”陈佐坤说。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11

  “一单生意,可以挣十来块钱。一天最多可以做成四五单生意,有时候一单也没有。” 6月5日上午,眉山市彭山区锦江乡天库村5组,身高只有90公分的残疾人冯双平女士,边展示她的微商平台边表示,她的微商生意,一个月下来,可以挣四五百元。虽然钱不多,但凭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既可让她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决心,也可以用它来从真正意义上去孝敬父母和供养儿子。

  冯双平今年26岁。她天生双腿弯曲,伸不直,无法站立,自幼只能用两个小板凳辅助走路。她14岁时才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一共只读了4年书。她的老公也是一位残疾人,因小时候的一次意外失去了左手手掌。其儿子一出生就被检查出患有右髋关节脱位、多关节挛缩、左侧扁平足,3岁多了,还不能站立,走路只能靠爬行。面对人生的不幸,冯双平不仅不沮丧、不颓废,而且每天都以微笑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并学会了绣十字绣,利用微信做微商,卖生活用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快乐生活。

  “我儿子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冯双平说,经华西医院诊断,她已经为儿子做了第一次手术。因为儿子还需要20余万元做2次手术才能站立行走,所以,她从去年开始利用手机微信做起了微商,用自主创业的方式为儿子筹集手术费。

  身残志坚的冯双平,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畏难,不畏苦,坚持用心灵耕耘,用心灵收获,排除异样的目光和观点,勇敢地生活,默默地展翅飞翔,时刻传递着人生正能量的行为和品德,深深地感动了社会各界的每一个人。在今年全省“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中,冯双平家庭被评为“最美家庭”。消息传出,社会各界好心人,纷纷赞美的同时,还为其伸出了援助之手。

  冯双平所在村的第一书记左建群,不仅为冯双平家捐款,用私家车送冯双平的儿子到医院看病治病,而且还向社会各界呼吁,为冯双平的儿子做第一次手术募捐5万元;在其自己丈夫创办的'家庭农场,为冯双平的父亲(公公)安排轻松的工作。

  彭山区观音镇观音村13组进城从事服装销售和某品牌微商生意的毛琼霞女士,得知冯双平家庭的不幸遭遇后,在与自己的哥哥毛明刚一道为其捐款的同时,还为其投资700元,帮助她在网上开通了另一个微商平台,希望为其增加一个挣钱的通道,让其尽快挣钱治好儿子的病,全家人都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眉山市硕仙农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人、彭山区果怡公司党支部书记贾强,带领公司员工,分别以公司和党支部的名义,在为冯双平家庭捐款的同时,还利用他长期从事农村电商业务的经验,与冯双平交流,希望她获得更多的电商知识,并决定以党支部的名义结对帮扶冯双平家庭,用他已有的电商知识和平台,帮助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希望通过帮助她组建团队,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发展业务,让她走上增收致富的路,使其在实现为儿子治病目标的同时,又带动一批残疾人脱贫致富,用销售当地土豆、猕猴桃等农产品的方式,回报关心帮助她的每一个父老乡亲。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12

  董明是武汉市硚口区一位典型的“80”后,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跳水运动员,6岁时被湖北省跳水队选中。正当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时,却不幸在1995年9岁时的一次训练中摔成高位截瘫,脖子以下没有知觉,四肢瘫痪、大小便完全失禁,医院曾3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然而,死神在董明顽强的毅力前一次次退缩。虽然在受伤的最初6年里身体完全不能动弹,10年中失去语言功能,最终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没有颓丧,“要在自救、自立、自强中,不断演绎自己灿烂的人生。”她要利用这一“独特的难得机会,”从小学课程自学到高中课程。由于当时不能说话,没有办法朗读课文,她就一遍遍在心里默念,手上握不住钢笔,她就一笔一画在心里默写。许多好心人无不被她坚持自学的精神所感动,不仅给予物质资助,更多则是精神鼓励。尽管如此,出身于普通家庭的董明,仍无力接受昂贵的康复治疗。她没有怨天尤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自我康复,终于在受伤后的第6年出现了奇迹。当上臂渐渐有了知觉后,她让父母买了一台二手电脑,艰难地以上臂带动小臂练习打字,并试着给报刊投稿,不仅能以稿费自食其力,还有了一定积蓄。为此她感慨道:“我的成功,源于我的坚持,更源于父母和社会的关爱。”

  坚持不懈的练习,使她在2005年能慢慢发出一些声音,于是她萌生了做志愿者的念头。行动不便,她就在父母的帮助下,在一所聋哑学校做老师,义务教聋哑孩子学说话。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她不再借助于父母,而是独自摇着轮椅去学校,并于两年后正式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此后,她又担任了禁烟大使、环保志愿者、文明过马路劝导员等。在做这些事情时,她总是心怀感恩:“是爱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同为残疾人,我更能体会到社会关爱的魅力与意义”。

  自学完高中课程后,董明还在收音机里自学完了初中的英语和日语,并于2007年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同时还辅修了心理学,并以优异成绩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董明摇动轮椅和志愿者一道走上街头,发动募捐献血,一连6天从未间断。当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急需专业心理辅导志愿者的消息时,董明立即取出自己的.稿费,并说服父母拿出为她积攒的1万多元治疗费,全家共赴灾区第一线。

  在什邡市,有位7岁的小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面对任何人都不愿说一句话。董明得知此事后,立即坐着轮椅找到小男孩,以大姐姐的身份连续陪伴6天,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男孩打破了沉默。

  受到董明的感染,父母也成了灾区志愿者,父亲负责协助搬运物资,母亲给伤员换药、擦洗身体等。而董明则以坚强和努力,帮助5名父母双亡的孩子敞开心扉再度开口说话,40余名重度残疾人重新树起了生活勇气……

  董明在灾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被海内外媒体誉为“轮椅天使”。董明也适时成立了“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和“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利用所学将每月所赚稿费全部投到工作室,长期为失业、下岗及失恋等人群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开办至今,她已先后接待5000多名来访者,其中600多名来访者,因被她的爱心所感动而加入“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在董明带领下一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奥运会期间,董明受邀为央视网特约记者,参与了奥运会的报道。残奥会开幕后,她又当选为残奥会志愿者,活跃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和现任主席罗格先生,均给予她高度评价:“如果都能像董明那样乐于奉献,奥运会肯定能汲取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

  董明则乐观地说:“身体上我接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但我不愿承认我的人生和心态也是残疾。坐在轮椅上不但不是我的缺陷,而是我做志愿者的最好条件。”

  鉴于董明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她被评选为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为弘扬她的志愿精神和建立并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012年年初,湖北省和武汉市在 口区成立了“董明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18个分队和135个服务站,目前已有5万多名注册的社区志愿者,常年服务在口区的大街小巷。

  董明被誉为美丽的“轮椅天使”,却从未停止追求信念的脚步,她说:“只要我还有能力帮助别人,我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因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也才能将人生在终身的志愿行动中演绎出别样精彩。”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13

  盲人推拿医师金民选13日晚因鼻咽癌去世,创业11年帮助1000多名残疾人就业。

  手佳医疗保健公司董事长金民选13日19:05因鼻咽癌去世,享年53岁。17日上午8点将在南京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

  金民选获得过很多头衔: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江苏省残疾人十大创业明星……11年的创业,他为1000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也给数百名盲人带来生活的勇气。他说:真正的“盲人”不是双目失明的人,而是内心缺乏远见的人。

  一个优秀的医生 靠摸橡皮人摸准300多个穴位

  金民选出生于一个普通职员家庭,4岁时不幸因病视神经受损而致盲。他6岁进盲校学习,一直是南京盲人学校的优等生。中专学针灸,要认识摸准人体300多个穴位,稍有偏离,疗效就大相径庭。为此金民选整天围着橡皮人转并请老师将穴位指准,然后用大头针插进去,上面插一个小牌子,用盲文注明。由于成绩优秀,毕业后被推荐去北京深造。

  1976年在北京针灸骨伤科学院大专毕业后,金民选被分配到南京市玄武门卫生院工作。他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一名受到患病者普遍信赖的中医主治医师。昨天,,记者来到金民选1976年任职至今的玄武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王书记告诉记者,金民选非常肯钻研又有悟性,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效果很明显,“那会点名请他按摩推拿的病人特别多,病人从早上6:00就来排队,他一个人一天要忙12个小时以上,为25个人检查推拿,身体吃不消。我们院里不得不限制挂号。”

  王书记说,十多年间,金民选把自己积累的经验通过1000多个通宵、用断十多支盲笔,写出《保健按摩一百问》,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由盲人医师编写的专著。除此外,他还整理出百万字的笔记,用椎针笔在厚纸板上扎下了一篇又一篇盲文书稿。在《江苏中医》、《祝您健康》等杂志上发表学术及科普文章数十篇。

  一个宽厚的老板 员工不叫他“金总”叫他“金医生”

  1997年,玄武门卫生院拿出位于百子亭14号的3间房间,让金民选做推拿专科门诊。这为他后来在20xx年筹备创办手佳医疗保健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民选的创业想法始于一个盲人的求职悲剧。1999年,南京盲人学校一位学生,在深圳谋职时不幸车祸身亡。盲人求职的艰辛让时任江苏省盲人协会负责人的金民选深深自责:“很多盲人都有好手艺,但盲人个体在社会上很难生存,为什么不把他们组织起来?”

  从1999年开始筹备,20xx年他创办手佳盲人按摩公司,主要吸纳盲人就业。金民选先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所有员工都称呼自己为“金医生”而不是“金总”,这一声声亲切的称呼时常让他感动。

  20xx年,金民选还自掏腰包,投资创建了我国第一家盲人网站——金陵盲人网。通过网站的专门设置和语音转换系统,盲人可以随意上网“读”新闻、“看”小说。

  一个低调的名人 医术好就是最好的广告

  手佳成为南京的一个品牌,它不仅因创业的内涵而出名,更因为盲人推拿的手法和技术而被人称道。一位在新街口写字楼工作的`李小姐说,她5年前就办了手佳的理疗卡,她的亲戚朋友不少也办了。“手佳几乎从不做广告和促销。”但她听员工们说,医术好就是最好的促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手佳长江路店,正遇上8位老外从店里出来,其中一位年轻女士还端着手佳为预防甲流感而配置的中药茶。来自旅行社的翻译黎小姐此前向他们介绍了这家门诊自己配置的药茶。结果8位英国游客立即每人端上一杯。记者问一位中年女士:“推拿的感觉如何?”她说感觉很好,还指了指另一位同伴的双脚,意思是他做了足疗。黎小姐说,她只要组团,就会推荐老外们到这种地方来感受中国文化。

  一个热心的慈善人 曾想办盲人钢琴调律公司

  回报社会的事,金民选一直在做。有一天,金民选的妻子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位五保老人病倒在床头。金民选当即和妻子一道,由女儿带路,找到这位老人的家。当金民选用手触到老人床前,他不由心头一紧——凳子缺腿,床头柜上的面包也已经发硬。金民选为老人认真做了检查,诊断老人为腰椎严重病变。随后,他对老人身上的几十个穴位做了推拿。此后夫妇俩每天都来为老人免费推拿,直到老人终于能够下床行走。

  金民选资助了两位肾衰竭患者进行手术;承担苏州三胞胎盲童的全部学习、生活费用,直到他们工作;免费为部队战士讲授点穴急救法、扭挫伤自我矫正法;为离退休老人讲授佛家益寿功、彭祖养生法;为大学生们讲授醒神明目按摩法。

  他还要创办一家专业的盲人钢琴调律公司。他认为,盲人超常的听觉开发,做钢琴维护和校音,再为盲人拓展一条新的就业渠道,相信市场前景会很好。“盲人还能为社会做很多事情。 ”

  揭秘新一代硅谷创业家蒋静:一个移动创业者的产品思路变迁前盛大高管的创业冒险二次创业 李春江:重新起跑现在很好云游汪东风和他的四次互联网创业褚时健七八十岁创业成功靠的是什么?李静:女性同样可以创业雷军:创业不能因利损名雷军:创业是为了一点名,最忌讳诋毁我的品质褚时健七八十岁创业成功靠的是什么?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14

  程学挺,1987年出生在安徽怀宁县三铺村,双手在一岁那年严重烧伤,10根手指只剩下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被民政部门定为三级伤残。倔强的程学挺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自暴自弃。20xx年,他考上了安徽农业大学,成为村子里的第二个大学生。

  80后无手残疾人的创业故事,梦想把企业做大

  大学毕业后,程学挺通过招聘进入合肥的一家大型超市,因为工作出色,受到部门主管的信任和器重,但是超市的负责人对他始终抱有看法。一天,超市总经理走进程学挺部门主管的.办公室,争执间吼道:“像程学挺这种身体状况,你这样放心地让他干事,以后你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声音穿过虚掩的门,深深地刺痛着程学挺的心。一周后程学挺辞职了。

  程学挺在家里待了半年,仔细思考着人生出路。有一次,和朋友吃饭时,无意间听说合肥市庐阳区政府每年会举办创业培训班,对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进行培训指导,于是程学挺报了名。经过十几天的培训课程,程学挺对创业的基本流程、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国家政策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同年6月,程学挺通过合肥市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向银行贷了6万元的无息贷款,接着又在政策的扶持下入驻了合肥市庐阳区百帮创业园,租下一间300平方米的厂房。

  “只要找到合适的岗位,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程学挺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工作经历,深知残疾人就业比较困难,于是自己在招聘时就全都聘用残疾人。企业初创时,他就与省残联进行联系,希望省残联能够推荐一批特殊教育学校的毕业生来企业工作。经过筛选,省残联推荐了10名残疾人,组成了程学挺最初的创业团队,现如今,程学挺的团队已经壮大到了23名残疾人。

  “身体上的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的残缺,我要让每一个残疾人在公司里学会自强自立,找到自己的坐标。 ”程学挺告诉记者,公司员工王伟是小儿麻痹症患者,有语言表达障碍,平时比较自卑,沉默寡言。来到合肥全纳有限公司后,程学挺根据他的电脑特长,让他在负责网上销售业务。在工作中,他渐渐地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现在的王伟变得爱说爱笑,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我就想实打实干点事情,请残疾工来做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做点实事。 ”程学挺信心满怀,“公司的注册资金是50万元,如今我们又从合肥市残联争取到20万元的无息贷款,毛利润预计将达到130万元,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最近,程学挺又在百帮创业园租用了500平方米的厂房,打算成立一个电子商务中心,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把做大企业的梦想照进现实的行动之中。

【残疾人创业的故事】相关文章:

富翁创业故事05-09

励志的创业故事02-20

创业励志故事02-18

寻找身边的创业故事05-09

专访草根创业故事05-09

温州商人的创业故事05-09

关于吃的创业故事05-09

张近东创业故事05-09

蒋晖 创业故事05-09

个人创业故事分享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