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说课稿>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时间:2023-12-18 09:10:36 金磊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通用1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通用13篇)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1

  一、 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2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内容后,所要学习的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项活动:

  一、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学生通过对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现象的观察,再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清晰的印象;

  二、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溶解”的概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的表达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基本认识;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也使学生积累了一些对溶解现象的感性认识。但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好奇心很强,积极性也很高,但表达交流和自主探究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根据科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上述教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从溶液分 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心里特征,在上述目标中,我以描述高锰酸钾、食盐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为本课教学重点,以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的异同为教学难点。

  三、 教法与学法

  为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本节课,我将用开放的教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在教法上,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观察和比较过程中形成对溶解的直观认识,并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在学法上,主要是自主探究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真正体会到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其次是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对原有认知及现有结论的交流,使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认知冲突,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一杯水、一支搅拌棒、少量高锰酸钾、药匙、记录单

  教师自己准备:小黑板、一杯食盐水、一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过滤装置

  五、教学程序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科学教学应力求从儿童身边的事物,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提出有关科学问题。所以,我对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提出问题: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让学生进行猜测,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应该选用怎样的物质?从而引出新的课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

  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高锰酸钾,并提醒学生取用化学药品应使用药匙。再让学生简单地观察一下高锰酸钾,在观察后对高锰酸钾颗粒进行描述,从而初步认识这一物质。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高锰酸钾溶解实验,观察的同时做好记录。

  (创设真实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去探究问题,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生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对物质的溶解过程形成较清晰的认识。

  (在讨论与交流中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评价和接纳不同观点等开放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学会尊重事实、尊重他人、尊重和欣赏不同意见,并从他人意见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三)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研究活动,与本节课研究的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完成比较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物质在水中状态的异同,从而建立起溶解概念。

  (四) 延伸拓展

  讨论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2

  教材分析:

  溶解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本课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固体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并没有认识;对比实验,学生没接触过,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需要引导;学生对气体能溶解于水是缺少直观认识的,需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教法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研究、观察描述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筷子1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并分成10等份、汽水1瓶。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实验设计、验证猜测。

  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

  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

  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学生在科学体验活动中将对本课的实验研究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掌握新的实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我就把这五部分展示给大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桌上纸包)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纸包,请打开看看,知道是什么吗?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物品,看起来比较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1、 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验证猜测结果做好铺垫。)

  2、引导实验设计: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关键是如何才能使对比过程公平?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并撰写实验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实验过程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条件的公平性。引导学生撰写出比较规范的实验计划)

  3、学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说明实验结果,验证猜测的有效论据。)

  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

  通过实验交流,数据分析,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得出实验结论,从而激发出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饱满热情,并获得成就感。

  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设计意图:学生看见大量的气泡逸出,唤起生活中时常出现类似现象的场景回忆,激发学生想探究的兴趣。)

  2、教师解释: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明确实验步骤,规范实验操作,通过亲身经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下面的提问顺其自然。)

  4、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里析出,气体溶于水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并初步了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气压的大小有关。在学生亲身经历中形成概念。)

  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

  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在课文中的小资料,与生活相联系,说明水中的动物、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1、课标的要求,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溶解平衡,知道转化的本质。

  2、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后,再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理论,更好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分析,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功能上这一节起着延伸、拓展和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作用。

  3、教学内容: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零,如Ag2S,难溶≠不溶。以辩证思维为特征,以溶解与沉淀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论证物质溶解的决对性和物质溶解限度大小的相对性,并且在论证物质的“溶”与“不溶”之间更使水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最终得出结论: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沉淀的转化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的过程。

  4、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平衡,对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基本知识,探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我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5、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了解溶度积的意义;

  【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科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二 、说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点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问题转化→思维方式转化→知识迁移→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采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教学法。师生双方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并重,以思考与交流为主线,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学法:主要采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引入 ,通过补充实验,回顾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为后面将“有难溶物生成的离子反应”转化为“难溶电解质溶解的问题”来研究作铺垫。

  1、实验1:展示室温下NaCl的饱和溶液;并大屏幕显示

  (1)如何证明是饱和溶液?

  (2)有何特点?

  (3)预使该溶液中NaCl析出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

  2、实验2:取4mlNaCl的饱和溶液,滴加1-2滴浓HCl可观察到大量白色沉淀。设置疑问,引发思考:沉淀是什么?沉淀产生说明什么?

  3、小结:实验和讨论共同证明溶解在溶液中的Na+和Cl-依然存在相互作用,仍然有机会重新结合,甚至形成NaCl“沉淀”析出。

  (1)这与溶液中有难溶电解质生成的离子反应有极大的相似性。

  (2)证明NaCl溶解过程是可逆的,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确实存在溶解平衡。

  4、引入课题:可溶性电解质的溶解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学生回答:尽管难溶电解质难溶于水,但在水中也会建立动态平衡。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探究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二环节:思维模式转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作用在于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积极思考,有利于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解,突破难点。

  1、多媒体播放:[思考与交流1]和资料。采用思考、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出探究性问题

  1)问题一:对“溶”与“不溶”的理解?

  2 问题二:Ag+和Cl-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是否能真正进行到底?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

  (1)溶解度可以很小很小,但仍有度。“溶”与“不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2)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不能真正进行到底。说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完全也是相对的。

  (3)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够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尽管AgCl溶解度很小,但并不是绝对不溶。溶液中三种有关反应的粒子共存。

  Ag+(aq) + Cl- (aq) = AgCl(s)

  这样可以将生成沉淀的反应转化成固体AgCl溶解的问题,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表面溶于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

  AgCl(s) = Ag+(aq) + Cl- (aq)

  沉淀、溶解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和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

  设计意图:问题转化,当需要深入了解事物的变化原因时,常需要摆脱习惯的定势思维模式,学会变换观察问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10分钟)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畅谈收获。用平衡理论研究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形成重点知识网络。

  学生分组总结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

  1、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通过学生讨论:回顾比较与电离平衡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几种平衡的研究对象和平衡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学生练习BaSO4 , Mg(OH)2等溶解平衡表达式。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学生阅读【科学视野】,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意义。

  (1)表达式: Ksp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课堂总结: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作为一种平衡体系,遵从平衡移动原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要比教师讲出来的好的多,完成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达到了探究的效果,并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20分钟)

  第四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通过课后 1、2、5、题的练习,加深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理论的认识,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6分钟)

  第五环节:科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外研讨,迁移创新。

  查找资料:沉淀反应在生产,科研,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本部分内容大约需要3分钟)

  五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板书主要写出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相关理论知识。(见附表)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要抓住平衡的思想来授课。之前学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有了这样的基础,应该说对沉淀的溶解平衡,学生感到容易理解,但还是应该对于沉淀的溶解平衡的特点讲解清楚。教学资源利用合理。

  七、说教学评价

  这部分内容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通过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思想。也符合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表达式:

  AgCl(s) = Ag+(aq) + Cl- (aq)

  3、特征:“逆”,“等”,“动”,“定”,“变”。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5、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

  (1)表达式: Ksp = C(Ag+)、C(Cl-)

  (2)Ksp 的意义: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离子浓度改变可使平衡移动,但Ksp不变。相同温度时,Ksp越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

  (3)Ksp的应用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4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尉氏县南曹乡中心学校。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程标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溶解度。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的设计。

  一、教材内容:

  溶解度在整个第六章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在学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后,来探讨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性的大小,起到呈上,又为下节学习结晶做好铺垫。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学生学起来不会感到吃力,还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同时,在利用数据研究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问题。

  结合新课标、本节课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3、知道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溶解度概念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对溶解度曲线图绘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图的应用;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的概念。

  二、学情与学法分析:

  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饱和溶液、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学习溶解度知识难度不大。但是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做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即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目标导学法、引导启示法、归纳总结法进行教学。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2、引导启发法: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现归纳,使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3、归纳总结法:对于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曲线图应用,可以通过阅读、学生间交流讨论,总结。此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课时我首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谁能说出二者的转换方法?”学生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问:“实验证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那些?”学生会说与溶质、溶剂有关,还跟温度有关(打开课件)问:“怎样来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强弱呢?大家不妨讨论一下。”引导学生:物质溶解性是难于直接测定的,能否用一个可测的物理量来表示一种很难测定的物质的性质?用溶解“最大量”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就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这个溶解“最大量”就是这节我们学习的溶解度。接着展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讨何为溶解度。

  (二)、讲授新课

  1、固体物质溶解度:

  播放课件:展示三张图片,图片1质量相同的溶剂,一个温度为10℃,一个温度为40℃,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问:能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大小?学生:不能。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应该在同一温度下。图片2温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溶剂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问:能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大小?学生:不能。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应该在一定溶剂中。图片3溶剂质量相同,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问:能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大小?学生:不能。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应该达到饱和状态。得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应定温度、定溶剂的量,定状态。学生阅读教材168页内容,(播放课件打出溶解度的定义)注重指出“三个条件”。问:你能理解这样规定的意义吗?学生思考讨论会得出:只有做出以上规定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才有意义。

  学生讨论:20℃时KNO3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31、6克。或说: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1.6克。

  (播放课件)让学生简单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为了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我设计了下面的练习。

  反馈练习:

  1、某物质在20℃时溶解度为21.5g,其含义是什么?

  2、我来当法官: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3gNaCl则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23g;

  (2)、在20℃100溶液中含有溶质23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g;

  (3)、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g则NaCl的溶解度为36.5g;

  (4)、在20℃时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g则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5g。

  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总结(1)(2)(3)句的错误之处。对表现好的小组大家鼓

  掌激励。

  问:“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怎样表示这种变化关系,最直观、形象,又便于应用呢?”学生思考引出溶解度曲线图。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我们用纵坐标表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通过绘制观察NaCl溶解度曲线,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播放课件)学生自己领悟绘制的方法。“学生自己阅读教材169页6——10表格KNO3的溶解度并将图6——15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好,小组内展评。”

  让学生阅读教材169页图16、17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出曲线所表示的信息。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看图a 、b点表示的含义,学生讨论得出:曲线上的点即a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为饱和溶液;b点(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为了增强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然后播放课件中的两题学生交流讨论当堂完成。教师巡视点评。

  3、气体物质溶解度:

  介绍气体溶解度的概念,(播放课件)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着重指出它们是体积关系没有单位。然后说:大家想一想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立即回答: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追问:生活中有这些现象,打开可乐饮料瓶盖会冒泡;喝过可乐后会打嗝。谁能解释是什么原因?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气体溶解度的特点: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少;当压强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然后学生小组抢答:1:打开健力宝瓶盖时我们为何会看到有气体冒出?

  2:给水加热时我们为何可以看到水中出现气泡?

  4、留下问题:

  能否将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取出来?怎样将溶质从溶液中取出来?这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结晶。

  (三)、(由学生自己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疑惑?

  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又设计了三个达标测试。目的检测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图的应用。由学生同时动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而后统一答案。

  (四)、达标测试:

  1、(2008)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

  问题:

  (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A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升温过程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

  2、(2010)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

  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有关。

  (五)、作业:教材170页观察与思考,173页4题、5题。

  五、板书设计:

  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1)、绘制方法;(2)、曲线图表示的意义。

  3、气体物质溶解度:

  影响因素: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当压强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这是我设计的板书,这样设计条理清晰,简单明了,能突出要点,便于学生记忆。这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溶液第2节《物质溶解的量》的第二课时,包括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不可缺少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是同学们经常接触的一类成分比较复杂的化学物质,也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在上册化学就经常遇到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等。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从化学角度去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酸、碱、盐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是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很好素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去认识溶解度,享受互助的乐趣,来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精神。

  3、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应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二、说教法

  授课采用设疑、分组讨论、启发、讲授、归纳、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感性认识,把教与学统一起来。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设疑,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以讨论交流的方法来理解溶解度,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此外,其他各种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学法指导

  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明白:

  1、在理解溶解度时,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才能确定溶解度。

  2、某些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3、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关系

  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四、教学设计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根据以“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知识线索,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

  复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冲一些溶液,例如糖水、盐水、葡萄糖等,那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糖溶得多点?还是盐溶得多点?如何进行比较?这样设置问题让学生感觉惊愕、意想不到,就会积极的思考由此产生了学习动机。

  2、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根据各自经验和知识不同,得出比较条件。

  3、练习巩固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分析比较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再通过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得出,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由此引出不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5、读图分析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再对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了解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关系

  6、迁移与应用

  通过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真正会利用溶解度曲线

  7、自学

  列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再利用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巩固所学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交流收获,体验成功,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总结自己的收获。

  8、布置作业

  让学生通过作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中,也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本节课的知识能得到延续、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新课内容真正被学生所接受。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物质的溶解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的重要,教材把它放在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一章第七节课,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过渡和承接。

  从能力结构来说: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非常的普遍,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通过对物质溶解度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的判断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学会简单的溶解度计算。了解什么是浓溶液,哪些是稀溶液,然后得出结论。学会用溶解度来表达物质的溶解能力。

  能力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的: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讨,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溶解度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菜的咸与淡的讨论来引入新课,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

  2)课讲解: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安排学生亲自来配制溶液,来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如能转化,怎样转化?

  归纳总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反馈练习: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是,会有一些针对性的习题。而且变化比较灵活,来激发学生的性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7

  1、说教材

  本课是新课标科学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本质性理解。

  2、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得方法将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高锰酸钾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现象这一过程。

  4、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筷子、高锰酸钾、小药勺、食盐

  二、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说学法:

  1、 探究学习:通过实验来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师:同学们喜欢吃糖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知道糖含在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会慢慢的化了。

  师:如果把糖和食盐放到水又会发生什么呢?(揭示课题: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食盐)

  生:是食盐。

  师:那你们食盐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吗?(教师做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1、让学生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因为高锰酸钾具有腐蚀性,对组织有刺激性易污染皮肤致黑色。所以在取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要用小药勺。

  2、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外观呈黑紫色固体小颗粒)

  3、做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高锰酸钾颗粒慢慢地变小,划出紫色的线条向四周扩散,然后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紫红色的溶液)

  4、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高锰酸钾 的状态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

  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

  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

  作业:写实验报告单

  板书设计:

  课题: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变化的比较

  高锰酸钾 的状态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

  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

  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8

  初中化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知识点讲解

  下面是对化学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知识的内容讲解,同学们可以很好的参考下面的讲解知识学习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相信通过上面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化学结晶的方法知识点讲解

  同学们对化学中结晶的方法知识还记得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上面对化学中结晶的方法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知识,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教学重点:

  溶液概念的形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起点分析: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如果问起学生什么是溶液,学生可能会列举见到的种种液体,可能对溶液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教材直接从食盐的溶解入手,使学生首先形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感性认识,这对后面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教师也应该从溶解入手,使学生轻松得出溶液概念,并通过糖水甜、淡的比较使学生体会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

  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海水、河水、地下水即使清澈见底,也还不是纯净的水,这是为什么?举例,讨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天地: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毫升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一点洒落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至食盐在水中消失,用手轻摸烧杯壁的凉热。认真操作,体会实验中蕴涵的道理。在操作中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讨论课本提出的3个问题。这个实验看似平常,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盐水放置久了会怎样,学生很少主动去思考,抓住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实验:

  出示:食盐水、黄泥水和油水混合物。

  教师再列举以下事例:糖水、医用碘酒、汽水等,引导学生认识溶液。比较三种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状态,对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形成感性的认识。不过早的让学生对溶质、溶剂等一般概念进行辨析,只要能将食盐水中的溶质、溶剂的关系理顺即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9页,了解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真阅读,体会,交流、归纳。

  学生不可形成只有大颗粒才受重力和浮力的影响的片面认识。促进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能力培养。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交代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假设并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分析食盐的溶解过程时,要,明确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的作用。分组认真研究,讨论,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验证,要注意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使学生体会溶解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这一事实,要注意限制物质的用量,所以水的温度,质量以及所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的质量都应有所限制,逐步使学生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乳化作用:

  活动天地: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的水,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再加几滴洗洁净;在另一只试管中先加1/3的汽油,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试管中的现象,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解释其中的道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实验天地:

  1、 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 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做实验并讨论下列问题:

  1、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2、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增加,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3、 若溶质的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4、 若溶质的量减少,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从活动入手,使学生首先感知溶液的组成可以用溶质、溶剂的`量来表示。

  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困难,这些有意识训练对学生学习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非常有帮助的。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讲解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首先明确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是溶质质量分数。

  将公式应掌握清楚,但不能死扣概念。

  启发学生讨论,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于概念的理解应到位,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还可适当介绍体积分数的表示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溶液的配制

  活动天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与同学合作,配制150克16%的氯化钠溶液。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特别是通过正反两个方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讨论实验步骤,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1、 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2、 称量和量取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3、 把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4、 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实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用量的准确性。

  注意计算过程的规范。

  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规格的量筒量取125毫升的水为宜?

  回顾与反思:

  通过以上的探索,请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总结出来,通过交流,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挑战自我:

  完成课后练习,检查课堂效率。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

  教学反思:对于边讲边实验的这种形式,学生可能还不习惯,教师要注意调控,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并会灵活运用溶解度的定义

  (2)会认识溶解度曲线,能够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得相关信息,并且能够绘制溶解度曲线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控制实验变量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习,理解化学上利用物质溶解度分离提纯混合物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定义,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难点: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海水当中含有大量的盐,那么这些盐应该怎样把它从海水中提取出来,我们都听说过“海水晒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同学们思考,在一杯水中,能否溶解无限量的蔗糖

  学生作出回答,教师给予评价

  师:那么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限量是有限的,其实任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都是有限的,那么再思考,影响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有哪些呢?好,我们马上来做书上的一个探究物质溶解限量影响因素的实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请学生起来回答得出的结论,教师给予评价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影响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师:那么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谁更强呢?

  学生讨论以下的问题:

  师:200C时,在每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硝酸钾18克,100C时硝酸钠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克呢?”那么同学们想想哪个的溶解度更强。学生讨论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师:同学们请看书,理解有关溶解度的概念,回答溶解度定义中的几个要素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师:在上个思考题中,要比较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我们学习了溶解度定义之后,我们知道二者是无法比较的,因为温度不同要比较溶解度,必需在温度相同时,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多少克得溶质。

  师:请同学们说说,“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2g”,你们是怎么样理解

  这句话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予纠正。

  师:我们知道不同的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限量不同,也就是它的溶解度不同,于是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不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情况,溶解度曲线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我们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知道该种物质在任何温度下的溶解度。

  投影:氯化铵在不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表)

  学生将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绘出来,加深理解

  投影: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学生讨论通过溶解度曲线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有何用途

  学生观看投影的同时,回答如下问题,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怎样,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溶解度曲线的陡和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学生回答,教师给予纠正和补充。

  师归纳::(1)温度升高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

  (2)温度升高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不大

  (3)温度升高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绝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少数物质除外如:氢氧化钙

  师:这里分别是氢氧化钙、氯化钠、硝酸钾的三种饱和溶液,我这里也准备了很多的实验器材,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设计实验,将这三种物质结晶析出。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紫行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师: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我们就可以用蒸发结晶,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我们用降温结晶,比如硝酸钾。

  五、板书设计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影响因素:

  (1)温度;

  (2)溶质的种类;

  (3)溶剂的种类

  2.溶解度的四个要素:

  (1)温度:在一定的温度下

  (2)溶剂质量:100g

  (3)状态:在饱和状态下

  (4)单位:克

  3.溶解度曲线

  4.结晶:

  (1)降温结晶

  (2)蒸发结晶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11

  【学习目标】

  1.知道结晶的原理,熟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

  2.能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结晶方法来分离混合物;

  3.会进行粗盐提纯。

  【学习重点】

  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找到适合的结晶方法。

  【学习难点】

  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溶解所需的仪器 。

  2.过滤所需的仪器 。

  3.蒸发所需的仪器 。

  4.物质溶解性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

  (1) ,如NO3;

  (2) ,如NaCl;

  (3) ,如Ca(OH)2。

  【新知导 学】

  怎样设计实验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活动探究

  实验1实验2

  操作步骤用玻璃棒蘸取少 量浓的NaCl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在一只盛有30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NO3,制成NO3浓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

  实验现象

  总结:什么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反思:如果实验1中用的是NO3,实验2中用的NaCl,还会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什么?

  小结:结晶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1)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又叫 法),适用于哪类物质?

  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2)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活动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1)可溶性固体与不可溶性固体混合。如:将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的二氧化锰提纯出来,用 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 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如: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用 方法。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中提纯氯化钠,用 方法。

  反思:你能说出上述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所需仪器吗?

  活用所学:

  现有一批混有泥沙的粗盐,如何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晶体?

  拓展:

  1.制取精盐过程中将其中可溶性的杂质除去的方法是: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泡。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原理吗?

  浸泡的盐水能无限次的使用吗?为什么?

  2.对刚过滤出来的固体,其表面的可溶性的杂质清洗的方法有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总结活动一、二。

  2.反思(1)混合物分离关键是找准其中包含物质性质的不同点:

  用磁铁分离铁粉和铜粉

  用过滤法分离碳酸钙和碳酸钠

  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

  用盐酸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右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甲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2.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3.化学上提纯物质常需要的操作有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热饱和溶液。要实现下列物质的提纯,请分别把需要的操作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从蔗糖水中分离出蔗糖( )

  (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碳酸钙( )

  (3)去除澄清石灰水中的浑浊物质( )

  (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固体( )

  4.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

  (1)当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结晶方法: ;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 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12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三)教学准备:

  各组装水烧杯5个,高锰酸钾、食盐、沙、面粉各1小份,小药勺4根,滤纸1张,三角形玻璃漏斗1个,搅拌棒1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把一小勺食盐放入水里,食盐哪里去了?谁来用语言描述一下食盐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的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3、学生分组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它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并做好观察记录。(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的描述)

  4、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中的前后有何变化?并完成对书中表一的记录。

  5、想象:学生根据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想象并描述食盐的溶解过程。

  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教师讲解: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状态,我们选择了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作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2、教师以高锰酸钾为例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作好记录。在做“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的实验时,要先讲清要求,再让学生实验。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本课表二)

  4、学生汇报,并思考:物质在水里是否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了吗?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5、小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溶解是物质______地分散在水中,且_____(能或不能)用_____的方法分离出来。

  四、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质也能溶解到水中的?把字写在本子上。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13

  一、教学目标

  了解物质的溶解是物理变化。

  理解溶解的过程,知道溶解是指在液体中分散溶质。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理解溶解度对于溶液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溶解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溶解度对于溶液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对于溶液性质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为什么茶水变成了绿色?

  讨论茶叶的溶解情况。

  归纳出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二、新课讲授

  什么是溶解?

  溶解是指在液体中分散溶质,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过程。

  溶解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1)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在特定的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2)测定溶解度的方法: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分别称取固体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在恒定温度下溶解后,分别称取固体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两者之差即为固体溶质在该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对于溶液性质的影响。

  (1)溶解度越大,溶液越浓,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越小。

  (2)溶解度越小,溶液越淡,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越大。

  三、课堂练习

  将0.05g的NaCl加入50ml的水中,过滤,将滤液与新加的10ml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加入一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

  在30℃的条件下,测定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物质的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溶解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溶解度对于溶液性质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

  完成一份NaCl溶解度的实验报告。

【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质的溶解教案11-24

物质的量的教案02-24

物质的量教案02-26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03-01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02-25

物质的量教案优秀07-07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11-08

《溶解度》说课稿03-21

地壳的物质循环说课稿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