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学反思>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31 14:03: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1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担任了高二年级六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其中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教学的进度和难度不一。从教以来,如何有效地使用历史新教材,如何使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的问题: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我觉得以下几个问题是首次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从课程性质上明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高中历史教材,要从教材的角度揣摩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评价高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特色;(3)认真研究学情,即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据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如何有效提高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成果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于历史教师来说,用之于教学是职责,完善并使之利于教学也是职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两种现象要力求避免:一种是本本主义,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教学远离教材。客观地讲,教材在体例结构、内容旨趣、图文结合、自我检测以及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教材内容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补充和加工。

  (一)内容的补充。先行人教版的高中历史课本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以专题史为标准,所以很多学生在历史基础的薄弱上比较薄弱,尤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欠缺。比如:必修(三)教材最后附有:“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按照发展进程,将历史事件进行了一次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就时常会让学生翻开这个表格,进行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一方面,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共性,以及这种共性背后的缘由。另一方面也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对比、归纳、对比的能力。

  (二)适当的结构的调整。《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课本教材安排是两课:《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如果按照的教材顺序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容易产生误解:比如忽略了三民主义,比如有学生搞不清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什么时期。所以在进行15课教学之前,必须要把下一单元内容和本单元的联系进行必要的说明。这样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根据最近新课程改革的尝试,我们感到,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应成为高中历史教材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科建设本身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探索历史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尤其是文科班,需要深化的内容较多,需要巩固的时间较多,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要立足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摸索有效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的不断积累和摸索,在课堂教学中,我逐渐的做到了以下两点:

  (1)“三不讲”一是教学内容学生看书能会的不讲,就让学生看书;二是学生之间通过谈论能够解决的不讲,就让学生讨论;三是学生讨论不得,经老师点拨,能够解决的也不讲,就引导、点拨、启发学生。

  (2)“讲”就讲学生思而不得,经老师点拨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讲就要讲彻底,打开学生的思路。当然,这是我追求的目标,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都能达成预期效果。比如在学习《16课三民主义》的时候,三民主义的内容,学生看书可以直接指出来。然后,引导提出问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解决当时中国的哪些问题?学生讨论会得出一部分内容,这时老师再进一步指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解决的问题区别在哪里?学生经讨论,思考往往也能得出来。最后如何对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怎样理解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学生往往思而不得。

  那么,老师就要引导结合内容来评价,学生往往还不能解决,这时教师就要指出:三民主义三个主义主要涉及的其实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一个是经济要求,这两个要求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这两个要求代表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纲领中包含了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说它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了。在这过程中,只有最后的评价问题确实有些难度,需要教师讲解,其他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看书和讨论,由学生来解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2

  一、过份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复习资料,陷于“本本主义”

  我们许多老师认为,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忠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种把教学内容绝对教材化的观念,陷入了“本本主义”的泥潭。现实中往往把几本教科书奉为万能,认为只要把课本知识全部掌握了,高考没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实在不行还有一本复习资料可以做参考。殊不知,现在的复习资料大多是相互抄袭,自主创新的太少,我本人在2006年上半年就用三个月的时间编了一本“挑战高考”(40万字,海南出版社),书出版后,就连自己都不想用,因为绝大部分内容是东抄西抄而来的。

  二、过份局限于课堂,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重视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却忽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基本上采用“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有人认为,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只能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用主要精力和时间来讲述历史知识,即使一讲到底也无可非议。如果翻阅一些老教师总结毕生教学经验的著作,就不难发现,长期以来(至少90年代之前)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说就是单一的'以讲述为主的方式。现在时代变了,教材也换新的,但我们许多老师还在满堂灌,结果导许多致学生不愿意上历史课,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过份局限于校内,忽视了社会大课堂

  传统历史教学的时空基本上被限定在课内校内,加之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课外学习几乎是空白。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但不是惟一渠道。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课外学习历史的好场所,特别是大量的历史遗迹,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物化、真实、形象、丰富的历史材料,更是历史课外学习独具的优势。因此,历史学习应将视野拓展至整个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历史的大课堂。但现实生活中基于种种困难,我们教师特别是高三教师绝不可能带领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

  四、过份局限于闭卷考试,弱化了学以致用的史学功能

  传统历史教学一直沿用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多为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历史学科的考试要真正达到考查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目的,就必须改传统的封闭性考试为现代的开放性考试。在这种考试中学生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意识。

  五、后期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整合教材,夯实历史主干知识。2009届高考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照专题形式来组织的,跨度大、难度高、跳跃性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在直观上很大程度地被削弱了,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适时加入通史部分的复习。第二轮复习时,应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依据教学指导意见,优化三维目标的达成。2009届我省高考将立足于教学指导意见,参考课改地区高考试卷命题,注重历史学科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历史复习中,吃透教学指导意见,优化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成为我们2009届高考复习的重点之一。

  3、平时多注意新题型的收集与训练。新课改意识将更加开放,新题型很可能出现,平时须多注意收集与训练,如情境类,文史常识类、研究性学习类、辩证认识类等题目。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3

  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余地,从而得到锻炼,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每个新老教师苦苦思索、探索、甚至头疼的事情。通过历史教学,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把‘犯人’的身体贴在铜柱上,‘犯人’刚贴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身体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几乎都是被活活的烫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明朝君权的加强”时给学生讲述“露马脚”故事的由来,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如在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讲到戚继光抗倭时,给学生讲述体育课的口号“稍息、立正”的由来及光头饼的由来等等,使学生听了以后非常感兴趣,由此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科举制的创立”这个内容,先由教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选举呢?而引出话题,再结合本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该如何选拨官吏呢?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除此之外我还采用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教学法,让学生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结合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宏伟大业这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支持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措施。这样通过温习以前的旧知识来理解、深化当前新知识,还可以巩固旧知识。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能。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辩的火把”。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第一学期历史教学反思。高中历史本身内容的“枯燥”,常会遇到学生不喜欢学的“尴尬”情况,就决定了在历史学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如何有效、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呢?

  第一、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每节课的先导。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就必须注重导入这一重要的环节。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入预备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让学生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憾而产生共鸣,从而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教学反思《第一学期历史教学反思》。为此。在新课程下,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问由境生,问随境异。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习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需要转变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可以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式。通过对历史课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们要根据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探究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5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在实践探索中得到逐步提高的。教学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和智慧,使教师能探索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最终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甚至实现自我超越。教学反思的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

  1.初步实践:发现问题

  及时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许是自己脑海中一个灵感的'闪现,或者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是通过与同事、同学交流得到提示和意见等等,都能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的纰漏与不足。

  2.基本理论:分析问题

  通过对发现的问题的进行深入分析,重新审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和理念,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形成基本的、系统的理论认识。

  3.指导实践:实施策略

  基于明确的问题和系统的理论,教师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从而指导教师进行新的教学活动。

  4.提升理论:解决问题

  依据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在这一过程中,仍然能发现新的问题,再通过分析问题,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理论和认识,从而又开始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如此往复循环的反思,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高,只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发展。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6

  初一的历史课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再加上初一学生算是真正意义上接触历史,所以相比较而言学生还是更容易对历史课产生兴趣。但是怎样才可以让历史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历史,怎样才可以让历史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课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不断尝试的事情。

  在讲述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才发现初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少得可怜,而且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十分狭小,比如我在讲述尧、舜、禹的时候,80%的学生是不知道这几个人的,连这些字都不认识,更别说他们的故事;只有极少部分阅读面比较广的学生听说过他们的传说故事。所以在上历史课的时候,想要学生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比赛,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

  除了讲故事之外,其实历史课堂的形式还有多种形式的:表演、话剧、知识竞赛等。尽管这些形式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历史课堂中还是可以尝试的,尤其是对于初一的`孩子,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讲述到“远古人类的一天生活”时,有几个班的小组尝试了表演,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能准备出一些简单的台词和相关的动作,确实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在表演的时候,他们能很认真、很投入的表演,着实让我欣慰。

  历史课定期准备一些知识小竞赛,也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尤其是在杜郎口模式下小组学习的形式,小组竞赛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在前三课上完之后,我准备了一次小的知识竞赛,时间就是20分钟左右。在第一个班进行知识竞赛时,我准备了必答题和抢答题,由于抢答题不能确定谁先抢到问题,所以课堂的控制有很大难度,所以其后的几个班,我就取消了抢答的环节,虽然这样竞赛的气氛稍微弱了一些,但是课堂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不管是历史表演还是知识竞赛,再或者故事讲述,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至于让学生讨厌历史、厌烦历史,也许这就是历史老师最大的心愿。

  历史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本身就是历史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也是历史知识的一个活用,不至于让历史真正成为历史。当然,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还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好好准备的,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形式不仅仅再是形式。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7

  本课一共讲了高一四个班:14班、13班、12班、11班(均为理科班)。经课后反思,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的控制,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内容完不成。导入部分时间过长,迟迟没有切入本课主题;前两个子目花费时间过长,导致宗法制这一重点的、难理解的内容没有讲透,这实在是本节课最大的失误。

  其次,除了13班,其他班级均使用多媒体授课,问题在于多媒体、板书、教师授课之间如何有效衔接,使其既不耽误时间,又能发挥多媒体和板书的作用。某些班级授课中存在板书书写与讲课内容存在时间差。此外板书字迹要加强,应该“遒美中求速度”。

  其三,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自己的语言以及课堂中比方的运用。语言应当随性,但不可过于随意!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可能你的一句不经意的随意语言,他们会效仿;你的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学生会四处传播;在授课过程中,我打过几个比方,比如主席和省长类比天子与诸侯;以周朝王畿地区类比今天的北京周边,虽然易于理解,但尽量少用!

  其四,教姿教态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我有喜欢走来走去,踱来踱去的现象,教师可以下去走动,也是监督学生的一种方式,但不宜过于频繁,过于频繁会使学生注意力发生转移。

  其五,教学过程中,各主题之间衔接生硬,刻板,不够自然。

  一天的课结束后,有如下几点感想和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初次感受到了“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在我的观念中,一直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以为他们应该听老师来讲就可以了,尤其是文科!事实上,这里面存在着刻板印象。换句话说,我“低估”了学生。今天上课,我有几个讨论环节和自主学习环节,比如夏商时代的王位世袭制,通过一段史料来展示,使学生归纳它们的特点;通过分封示意图来归纳分封制特点等等。虽说预先设置了,但我想学生也会沉默不语,所以本想自己来讲。但14班某位学生在回答分封制特点的时候,出乎了我的意料,他谈到一点:“分封的诸侯国镐京东边的多,西边的'少”(大意)。回答完毕后,我让同学们鼓掌,以此来鼓励他。这一点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这也促使我课后回来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看来,虽然是理科班,虽然是学生,但是学生的思维的发散的,不应过分“低估”。课后与学长们交流,他们提供我几个观点:1)西边乃羌戎之地,开发的比较晚;2)东边历经多次族群融合和商朝的开发,有分封基础;3)地理环境,西边多山;

  2、课堂中生成性问题如何处理。比如11班曲心喆同学在回答分封制特点时,说到了“周王的权力分散”(大意)。我当时只是说“回答得不错,请坐”。其实这里边可以挖掘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因为我在总结分封制所起作用的时候,提到了一点“国家权力趋于严密”。这是否前后矛盾呢?非也!但是我没有抓住这个生成性问题,白白流失。倘若抓住,课堂时间如何处理?值得反思。

  3、本课是请了葛连宝师和金丽青师去听的,在课后交流过程中,也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诸侯王的“权利和义务”还是“权力和义务”?还有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性,而我的课上没有提到。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三监叛乱”这件事儿,学界还存在争议,究竟是“管叔、蔡叔和武庚”还是“管叔、蔡叔和霍叔”呢?与晋这一封国有关的典故“桐叶封弟”。

  4、备课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知道学生心理,换句话说就是要“备学生”,昨天刘xx老师告诉我说:“一定要了解学生,不然你课讲得再好,学生也不喜欢。”(大意)本课我在多媒体上用了较多的文言资料,还有繁体字,是否合适?因学生而异。

  5、授课不宜“满堂灌”,以前我认为“满堂灌”很好,尤其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但现在看来,若是老师口若悬河,学生一言不发,除非老师讲得“相当”激情洋溢、生动形象,否则,不仅老师累,学生也腻烦。以我现在的能力,虽说有激情,但若要整堂课都能抓住学生,功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当选择适合学生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这样既不使老师过于劳累,也可以活跃及课堂氛围,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可小觑。比如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读图归纳总结分封制的特点,我自认为是很好的一例,学生在仔细观察中一定会发现一些问题,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6、课堂语言不够丰富。这里的语言,专门指的是学生回答问题后,该通过何种表达方式让学生坐下。我在授课过程中,基本上是“好,请坐!”是否过于单一呢?

  7、诚如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一样,老师对班级的第一印象也会影响老师的情绪。比如在13班上课,第一次上课在他们班就感觉讲得不好,课堂比较沉闷。这节课依然如此。

【历史课课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历史课后教学反思(精选9篇)06-11

课后教学反思10-22

课后的教学反思04-10

教学课后反思03-05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03-13

酚课后教学反思10-09

观潮课后教学反思02-17

《卖炭翁》课后教学反思07-11

英语的课后教学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