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

时间:2024-04-15 14:47:54 教案 我要投稿

比的意义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的意义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1

  教学内容:书第68-69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识。(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用?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比”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

  (一)、呈现例1:

  1、利用旧知进行比较:

  (1)图中提供了2个数量: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据这两个数量,我们怎样来对果汁和牛奶的杯数进行比较?(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

  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2)小结: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认识的比就是专门对这后一种关系进行的研究。

  2、“比”的教学:

  (1)(指板书:)“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我们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还可以怎样说?(出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3、“比”的读写:

  (1)师介绍:2比3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2比3记作2∶3(板书:2∶3,先写2,再在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读作“比”,注意与语文中的“冒号”不同,最后写3。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

  (2)指导学生写:3比2怎么写呢?谁来写一写?

  (3)介绍名称:刚才我们写在中间的两个小圆点(∶)是比号(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前项

  后项)

  (4)谁来说一说:2∶3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比的后项是几?在3∶2这个比中,2是比的什么?3是比的什么?

  4、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学们看一看,刚才的比的前项是2,这儿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项了呢?

  (2)对!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一个比,它的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叙述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在比,不可颠倒顺序。

  (二)、完成试一试

  (1)指图中的1∶4,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义

  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与什么有关?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呢?(板书:两个数的比

  两个数相除)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

  (三)、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

  1、在900∶15这个比中,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几?

  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算算900∶15这个比的比值是几?

  2、想一想,900∶20这个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两个比值60、45也就表示什么?

  3、你能说出例1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

  4、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四)、“试一试”

  1、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教师介绍: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除了写成这种形式以外,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3/2。(板书:3/2)注意这时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而不是分数,所以先写比的前项,再写横线表示比,最后写后项,仍应读作3比2。)

  (五)、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吗?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根据学生的汇报填表)

  相互关系区别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

  分数

  2、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1、2、3小题。

  2、判断题。

  (1)3/4只能读作四分之三。()

  (2)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3)可可的身高是1米,她爸爸的身高是178厘米,可可和她爸爸身高的比是1∶178。()

  3、完成练习十三的第3、4题。

  4、糖水的甜度

  (1)(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与水的质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吗?为什么?

  (2)(出示第三杯糖水,标出糖4克,水100克。)

  你知道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20,你能说出第一杯糖与糖水质量的比吗?

  5、知识介绍:

  同学们,其实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你听说过著名的“黄金比吗?”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布置作业:P72练习十三的1、2、3、5

  板书设计

  相差关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倍数关系{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2比3记作2∶3分数形式

  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一种相除关系

比的意义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3页的内容,练习三的第1——4题,数学教案-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难点:加法的意义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边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

  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教师重述用加法算的理由,并板书。

  137+359=494(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米。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做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教学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着137+359=494问:

  137和357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494叫什么?

  137 + 359 =494

  │ │ │

  加数 加数 和

  提问:我们上面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

  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得到的和都比加数怎样?

  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怎样?

  0和0相加会怎样?

  总结上面的结论,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加法运算有一些基本性质,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很有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

  例1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

  137+357=357+137

  教师再出示几组不同的'算式让学生先填上计算符号,再观察,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8+17( )17+18

  124+235( )235+124

  比较三个等式归纳出一般规律。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几个加数?

  (2)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位置怎样?左右两边的和怎样?

  请几个学生试着把发现的规律说一说,然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 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a+b

  做第13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4题。

  让学生根据加法的交换律来做。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交换律,谁能结合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交换律的含义?

  附板书: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137+359=494(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米。

  137 + 359 =494

  │ │ │

  加数 加数 和

  137+357=357+137

  18+17( )17+18

  124+235( )235+124

  a+b=a+b

比的意义教案3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P5~6:例2 “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 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

  (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做一做

  三、总结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 4=12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12÷3=4 积÷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12÷4=3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商×除数=被除数

比的意义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揭题。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

  例1中的一组图谈话:先来看这几幅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引导比较: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提问:(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教学“试一试”

  3、完成“练一练”

  三、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系?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

  提问: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

  3、做练习六的第3题

  指出:在研究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1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5、做练习六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要求学生说说所填写的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两个分数都是把12枝铅笔看作单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第一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第二个分数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满意吗?

比的意义教案5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十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米尺是用来干什么的?老师用米尺量自己的身高,看清楚,老师的身高能用整米数表示吗?

  2、再举个例子,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个数,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吗?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分数。

  今天,就在原来学习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动手感知

  (一)1、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说出几个分数吗?

  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好多材料,这是一个饼,一个长方形,一段绳子,你能不能从这里面选出一样,表示出1/2,会吗?(学生动手操作)

  2、汇报

  (1)你是怎么分的?怎么得到1/2这个分数的?1/2是多大呢?

  师强调: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饼(长方形、绳子)的1/2。

  (2)继续汇报

  (3)除了这三种材料,你还能另选一种表示出1/2吗?

  3、好,刚才有的同学分的是绳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为什么都得到1/2呢?

  师:都是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原来的哪个东西的?

  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生:有的分的是,有的分的是,有的分的是,平均分的对象不同。

  (二)1、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另外一些学习材料,这是什么?你能表示出4只桃子的1/2吗?

  还大家准备了小正方体、水彩笔,请你从这些东西中任选一样表示出它的1/2,小组内一起完成。

  2、汇报

  (1)先请分苹果的小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怎么得到1/2这个分数的?

  师:4个苹果,当然先要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几个苹果?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2)分小正方体的小组汇报。

  个小正方体是这个小正方体的1/2。

  (3)分水彩笔

  12枝,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要得到1/2,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是枝,一份就是这12枝的。

  (三)小结

  通过刚才的平均分,我们都能得到1/2,为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揭示:平均分)

  师: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两份,都表示这样的,所以用1/2来表示。不同点是什么?

  (四)1、师:有的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1/2这个分数,假如老师要你得到3/4这个分数,你们会不会?请你们从材料中随便选一样物体也行,选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行,分一分,表示出3/4。

  2、汇报

  (1)我们先请分一样物体的来发言,你是怎么得到3/4这个分数的?

  (2)再请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得到3/4的来说一说。

  3、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得到了3/4,为什么它们都能得到3/4呢?有什么共同点?

  (五)1/(1)、刚才我们平均分了许多物体,你能给这些物体分分类吗?分成哪几类?

  (2)一张饼、一个长方形、一根绳子等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像4个苹果、8个小正方体、一盒水彩笔,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也能用自然数“1”来表示,当然要加双引号,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单位“1”。(板书

  (3)单位”1“可以表示一张饼、一个长方形、一根绳子等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比如说:。

  2、你联系实际想想看,你能举出一些单位“1”的例子来吗?

  (六)1、下面呢,老师不要你具体动手去分了,你脑子里想一个分数,然后确定一个单位”“”“1

  比如说:老师想一个分数9/10,确定一个单位“1”,把1米长的线段看作单位“1”,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9份,就是9/10,你们会吗?说给同桌听听看。

  2、汇报

  你想的是哪个分数?把什么看成单位“1”?

  3、总结

  (1)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说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得到了好多分数,那么平均分的份数呢?可以是份、份等等,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2)你怎么知道若干份这个词的?若干份是什么意思?

  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3)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同桌相互说)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来定义这个概念的?

  (4)看书81页学生读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

  这段话里,你认为哪几个词比较重要?

  三、1、做练习

  汇报

  2、做一些操作性的小练习

  信封里有一些小纸片,有红的,有白的,红色的小纸片几张?白色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令正确的操作和表示,行吗?

  (1)拿出六张纸片,要求红的是所有纸片饿1/6,你是怎么拿的?

  (2)拿出六张纸片,要求横的是所有纸片的2/3

  (3)任意拿出纸片,只要表示3/5这个分数。

  还有没有跟他们都不一样的?

  (4)拿出三张纸片,要求它是所有纸片的1/4。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比的意义教案6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3.总结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4.总结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法则.

  教学难点

  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举例说明四则运算的意义.

  根据下面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四则运算的意义.

  2+3 0.6-0.4 2×3 6÷2

  100-15 2×0.3 0.6÷0.2

  0.2+0.3 2×1.3

  2.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看一看,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

  (加法、减法和除法意义相同,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

  3.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吗?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1)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错误分别是: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2)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要求的?

  整数: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小数点对齐

  分数: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思考:三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的规律?

  (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或相减)

  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1)出示两道题:

  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改编成小数乘除法计算:1.42×2.3 4.182÷1.23

  (要求: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教师提问.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小数乘法和除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数乘除法都先按整数乘除法法则计算)

  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3)根据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分数乘法和除法比较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相似: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

  不同: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三)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计算后说一说各题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73.06-3.96 (差的百分位是0,可以不写)

  37.5×1.03 (积是三位小数)

  8.7÷0.03 (商是整数)

  3.13÷15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要除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要先通分)

  (四)法则中的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请同学们根据a与0,a与1和a与a的运算分类.(a作除数时不等于0)

  分类如下:

  第一组:a+0=a a-0=a a×0=00÷a=0

  第二组:a×1=a a÷1=a

  第三组:a-a=0 a÷a=1

  (五)验算.【继续演示课件“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根据四则运算的关系,完成下面等式.

  2.思考:怎样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加法可用减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

  3.练习:先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再计算,并进行验算.

  4325+379 47.5-7.65 18.4×75

  84× 587.1÷0.57 ÷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进行了整理和复习,总结了在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及注意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认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三、随堂练习.

  1.根据43×78=33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

  43×0.78= 0.43×7.8=

  33.54÷0.78= 3354÷0.43=

  2.在○里填上“>”“<”或“=”.

  ○ 12× ○12÷3×2

  ÷ ○ 12÷ ○12÷2×3

  3.思考:7.6÷0.25的商与7.6×4的积相等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624÷56 -

  × 4.5×5.02

  五、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数学教案-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比的意义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2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将正式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跷跷板吗?看熊二和光头强也在玩跷跷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他们的体重悬殊太大了,光头强高高的被挂了起来。看吉吉和图图也来了。光头强和吉吉涂涂坐在一边,熊二坐在另一边,怎么样?对呀,跷跷板正好平衡了,那你们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就是,对,熊二的体重等于光头强+{吉吉+图图的体重,其实在跷跷板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究方程的意义。

  【新授】

  活动一:

  根据翘翘板的这种现象呀,科学家就设计出了天平。看老师面前就有一个天平,天平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之前我们认识克的时候就认识了她,那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呢?请你来介绍,你介绍的可真全面,请坐,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一个刻度盘,天平中间有一个指针,天平左右两边物体重量相等的时候,天平就平衡,我们一般是左物右码。

  那我们一起来操作一下天平,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先将右盘上放上100克砝码,再在左盘上放上两个50克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对呀,天平平衡了。谁来用一个式子的来表示呢?请你来说,说的非常准确,请坐,50+50=100。

  活动二:

  那我们一起观察这个算是它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来说目光非常敏锐等号左边和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接下来再来认真观察,老师将左边两个50克的.砝码拿下来,在重新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个杯子,你们发现了什么?对呀,天平平衡了,也就是说杯子的重量是100克,同学们是这样的吗?那老师带往杯子里倒一些水,又出现了什么情况呀?对呀,天平朝向杯子这边倾斜了,也就是说杯子的重量加水的重量大于100克。那我们再向天平右边放个100克的砝码,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天平还是朝杯子这边倾斜,那你们能用将这个过程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一下嘛,请你来说。说的真不错,请坐。杯子加水的重量大于200克,谁还有更好的方法,来做的最端正的同学,请你来说你的小脑袋可真灵活,请坐。对呀,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水的重量,刚刚我们已经称出了杯子的重量是100克,所以用式子来表示就是x+100大于200。同学们,你们都想到这个方法了吗?你们可真棒,那我们继续操作,我们再向右边托盘放100克的砝码,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呀?来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请坐。天平朝向右边托盘倾斜了。那这个过程我没有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呢?对呀,x+100小于300,看来我们刚刚放100克的砝码放过大了,那我们再放一个小一点的试一试。

  我们将这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的砝码来试一试。同学们仔细观察,对呀,我们的天平竟然平衡了,那也就是说我没杯子加水的重量等于250克,那我们用算式来表示该如何表示呢?来躲着最端正的同学,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请坐x+100=250。同学们可真是太棒了,

  活动三:

  通过我们的共同探索,和一起操作写出了这么多的方式,我们带来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这些算式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端正的坐姿来示意老师,看哪个小组的发现又快又好开始。老师看同学们都已经坐端正了,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请你来说观察的非常敏锐,请坐。有的算式是等式,洋浦的是不等式,那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等式的两个算式之间他们有什么不同呢?请你来说,这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请坐。第二个算式有一个未知数x,而第一个没有,其实像这种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方程。

  那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呢?对呀,不是。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也就是说要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我们需要注意哪几点呢?来请你来说,说的非常棒,我们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

  同学们,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那老师这样说你们看对不对?方程是等式,对这样说是正确的,那等式是方程呢?对呀,这样说不正确,因为还需要一个条件,也就是说这个等式里必须含有未知数。

  观察一下黑板上这些内容,以上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方程的意义。

  【巩固练习】

  那我们看一看这道题,老师买了三本练习本,一共花了2.4元,我都没本练习本价格用x来表示,那又该如何列算式?请你来说好,请多3xx等于2.4,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数字与字母相乘,其中的称号我们可以省略,数字放在前面,所以是3x等于2.4。是方程吗/对呀,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符合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是不是等是,对是等式,而且还有未知数。

  【课堂小结】

  不知不解本节课已经接近了尾声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本节课都有那些收获呢?班长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他说啊通过本节课认识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等式。看来啊本节课上特听讲非常认真,请坐!

  【作业布置】

  那接下来老师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课下去搜集一下我国古代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呢?下节课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

  本节课就先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

比的意义教案8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3、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转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口算:(投影出示)

  45+16 61-45 35+20 55-30

  73-50 23+50 24+19 43-24 43-19

  2、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1、导入:小明遇到这样一题,根据741-87=654要求用最快的方法说出741-654=?小明想求助于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想帮助他,那好首先我们来学习减法的意义一起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2、教学减法意义:演示课件“减法的意义”

  (1)出示第(1)题,启发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1人板演),解答后,提问:

  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加法等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板书;加数、加数、“和”)

  (2)出示第(2)题,启发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从全班人数里去掉男生人数就得女生人数,去掉女生人数就得男生人数.

  (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题与第(1)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

  第(1)题已知男生、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

  第(2)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求女生人数;

  第(3)题是已知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求男生人数.

  启发学生:

  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

  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板书:“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想一想: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

  教师强调说明: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4)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举出具体实例,再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5)教学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在减法等式中,已知的和叫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数叫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减数、减数、差数各是哪些数。

  教师提问: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呢?

  (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在加法中是已知的,在减法中就变成了未知,而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则变成了已知.因此说减法中是加法的“逆运算”.)

  (6)完成第54页上的“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 3043-575=□

  (7)教学0在减法计算中的特性:

  教师提问:举例说明0在加法计算中有几种情况?那么有关0的减法又有哪几种情况呢?(同桌讨论)

  教师举例写出三种情况:

  5-0=5 5-5=0 0-0=0

  教师强调: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3、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①加法各部分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和=加数+加数 (板书)

  教师:②如果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利用哪一个关系式呢?

  学生: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板书)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差=被减数-减数(板书)

  如果知道被减数和差,求减数是:减数=被减数-差(板书)

  如果知道减数和差,求被减数是:被减数=减数+差(板书)

  (3)反馈练习:

  练习十二第2、3题,两道题可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用其意义说明.

  第2题;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第3题: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教师说明: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出示1234+845,指2名学生板演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验算?你的根据是什么?

  教师提示:要注意,因为加数有两个,验算时用和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所以验算此题时出现两种竖式解答,在以后的验其中,可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出示1234-987,指名板演

  教师提问:加法可用减法来验算,那么减法可用什么方法来验算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3)教师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验算,这样可以检查同学们在计算中出现的差错.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的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减法.

  (2)在120-90=30算式中,被减数是( ),90是( ),30是( ).

  (3)一个数减0还得( ).被减数与减数相等,差是( ).

  (4)根据3600-784=2816写成加法算式是( ),另一个减法等式是( ).

  2、判断验算:对减法的验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另一种是用被减数减去差。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题.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47-153=256-(□+□)

  四、全课小结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6第3、4题.

  第3题: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2999+428  (2)3427-2999

  第4题: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1)2981+4569  (2)4058-739

比的意义教案9

  【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4节气体的微观意义

  一、教材分析

  用微观解释宏观,离不开统计规律。本节教材有意识地渗透统计观点,提出什么是统计规律。教学时可以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统计规律的意义,并理解压强以及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通过分析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去学习压强的产生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

  (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用气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态有丰富的想象力。

  四、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课前完成“抛币实验”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家与评价,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领略到自然与社会的奇妙与和谐,增加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五、教学方法

  讨论、谈话、练习、多媒体辅助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气体的微观意义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课前预习学案,准备实验器材。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设问: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从微观方面如何解释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统计规律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设问: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1)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力作用,每个分子都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

  (2)分子间的碰撞频繁,这些碰撞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都可看成是完全弹性碰撞。气体通过这种碰撞可传递能量,其中任何一个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杂乱无章的气体分子热运动。

  (3)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

  (4)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

  今天我们就是要从气体分子运动的这些特点和规律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3、气体压强微观解释

  首先通过设问和讨论建立反映气体宏观物理状态的温度(T)、体积(V)与反映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状态物理量间的联系: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对确定的气体而言,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温度越高,反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

  体积影响到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分子总数N是一定的,当体积为V时,单位体积内

  n越小。

  然后再设问:气体压强大小反映了气体分子运动的哪些特征呢

  这应从气体对容器器壁压强产生的机制来分析。

  先让学生看用小球模拟气体分子运动撞击器壁产生压强的机制:

  显示出如图1所示的图形:

  向同学介绍:器材,实验

  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不断地碰撞所产生的。

  进一步分析:v越大则平均冲击力就越大,而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既与分子密度n有关,又与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分子密度n越大,v也越大,则碰撞次数就越多,因此从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气体压强的大小由分子的平均速率v和分子密度n共同决定,n越大,v也越大,则压强就越大。

  4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三定律

  (1)教师引导、示范,以解释玻意耳定律为例教会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定律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简易符号表述形式。

  范例: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玻意耳定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分子总数(N)是一个定值,当温度(T)保持不变时,则分子的平均速率(v)也保持不变,当其体积(V)增大几倍时,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因此气体的压强也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之若体积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则压强增大几倍,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这就是玻意耳定律。

  书面符号简易表述方式:

  小结:基本思维方法(详细文字表述格式)是:依据描述气体状态的宏观物理量(、p、V、T)与表示气体分子运动状态的微观物理量(N、n、v)间的相关关系,从气体实验定律成立的条件所述的宏观物理量(如一定和T不变)推出相关不变的微观物理量(如N一定和v不变),再根据宏观自变量(如V)的变化推出有关的微观量(如n)的变化,再依据推出的有关微观量(如v和n)的变与不变的情况推出宏观因变量(如p)的变化情况,结论是否与实验定律的结论相吻合。若吻合则实验定律得到了微观解释。

  (2)让学生体验上述思维方法:每个人都独立地用书面详细文字叙述和用符号简易表述的方法来对查理定律进行微观解释,然后由平时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口述,与下面正确答案核对。

  书面或口头叙述为:一定质量()的气体的总分子数(N)是一定的,体积(V)保持不变时,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也保持不变,当温度(T)升高时,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也增大,则气体压强(p)也增大;反之当温度(T)降低时,气体压强(p)也减小。这与查理定律的结论一致。

  用符号简易表示为:

  (3)让学生再次练习,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盖吕萨克定律。再用更短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详细表述和符号表示,然后让物理成绩为中等的或较差的学生口述自己的练习,与下面标准答案核对。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总分子数(N)是一定的,要保持压强(p)不变,当温度(T)升高时,全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会增加,那么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一定要减小(否则压强不可能不变),因此气体体积(V)一定增大;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同理可推出气体体积一定减小。这与盖吕萨克定律的结论是一致的。

  用符号简易表示为:

  四、当堂检测

  九、板书设计

  气体的微观意义

  一、统计规律

  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三、气体压强微观解释

  四、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三定律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统计规律10分钟,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5分钟,气体压强微观解释10分钟,学生分组实验5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比的意义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2、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

  1、什么叫做比?比的书写形式有哪些?

  2、什么叫做比值?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会举行什么活动?我们一起说吧。

  (生齐声说:升旗仪式)

  课件出示:升旗仪式的情景

  你们对这个情景已经非常熟悉了,你们对这面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了解吗?

  不了解是吧?那老师告诉大家:

  课件出示并介绍:我们这面国旗的长是2.4米、宽是1.6米。

  提问:你除了在升旗仪式上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加到过国旗呢?

  指名回答(学校周一升旗时操场上的国旗、会议桌上的国旗、教室后面的国旗、)

  在很多的场合像我们的教室、还有大型的庆典活动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庄严的国旗。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国旗的尺寸大小吗?追问:知道不知道?

  那么下面呢我们看一下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课件出示不同场合下的国旗

  课件出示:不同场合下的国旗

  提问: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四面国旗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并读出它的长和宽(1)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长5米,宽10/3米。

  (2)学校的国旗长2.4米,宽1.6米。

  (3)教室里面的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

  (4)会议桌上的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国旗的大小都一样吗?

  师小结:在不同的场合的国旗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追问:它们的形状相同吗?(相同)

  尽管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但形状相同。我们看上去每面国旗在我们的眼中还是那么的庄严和美丽,那么的和谐和统一是吗?那么到底按照怎么样的标准才能制作出这种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国旗呢?其实每面国旗的里面是否也蕴含着我们的数学知识呢—比例!(板书课题:比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听清要求:

  先写出图中国旗长与宽的比然后再求出它的比值。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

  提醒: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注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哪个同学愿意和大家来分享你的成果?和大家勇敢的分享你的成果。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汇报并分类板书。

  5:10/3=3/2

  2.4::16=3/2

  60:40=3/2

  15:10=3/2

  大家同意他的计算结果吗?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

  师小结:说的非常好,这是个很重大的发现,这四面国旗它们的长与宽都有变化,但比值都是3/2 。其实呀不止这两面红旗长与宽的比是3:2,所有国旗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是3/2,这在国旗法中有明文规定的

  板书:5:10/3 2.4:1.6

  师:像这样的两个比,它们的比值相等的,也就说这两个比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变成一个等式?

  来大家一起把这个等式念一下(学生齐读)5:10/3=2.4:1.6

  提问:那么谁能根据这四个5:10/3=3/2

  2.4:1.6=3/2

  60:40=3/2

  15:10=3/2

  相等的比也像老师一样写一个等式呢?

  指名回答并根据汇报板书

  我们写的这些等式数学上把它叫做比例。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做比例?指名回答

  老师明确:我们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重点强调比值相等)

  大家齐读两遍,开始。

  学生齐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板书课题

  提问:在读了比例的意义以后,在这句话里你认为那些字非常重要呢?

  指名回答

  教师明确:两个比相等并在这句话的字的下面标上黑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

  那大家看一看:15∶3和60∶12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对,15∶3的比值是5;60∶12的比值也是1.5,所以说15∶3和60∶12能组成比例。

  那同学们,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啊?对,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追问并出示课件:那同学们,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啊?

  (指名回答)

  大家同意吗?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追问:如果不相等的话,能组成比例吗?

  教学比例的另外一种写法:同学们知道比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分数的写法)像2.4:1.6=15:10这个比例还可以写成2.4/1.6=15/10,这是两种不同的'写法!

  (3)、合作探究:在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数据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找的多,开始吧!

  班内交流: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们小组找出来哪些比例?

  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四面大小不同的国旗中,就组成了这么多不同的比例。比老师找的还多呢,请看屏幕

  展示:2.4:1.6 = 60:40 (长:宽=长:宽)

  1.6:2.4 = 40:60 (宽:长=宽:长)

  2.4:60 =1.6:40 (长:长=宽:宽)

  这里能组成的比例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再找出其他的比例吧!

  2、比和比例的区别?

  (1)同学们,以前学了比,现在又学比例,那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一下,请看屏幕,“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探讨,一会儿告诉老师好吗?好,开始吧!

  (2)交流:谁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答)

  (3)展示:说的太好了,比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由四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它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请看屏幕上的表格

  三、智慧城堡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特别好,我们一起去智慧城堡闯闯关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四、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都非常积极和认真,老师相信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

  五、全课总结:

  师小结:比例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法国著名的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希腊雕像断臂维纳斯,还有闪烁的五角星,这些事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美感,是因为它们的构造都和一个词“黄金比例”有关。希望你们课后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比例”,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到那时,相信你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课后小结

  比例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法国著名的建筑物埃菲尔铁塔,希腊雕像断臂维纳斯,还有闪烁的五角星,这些事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美感,是因为它们的构造都和一个词“黄金比例”有关。希望你们课后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比例”,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到那时,相信你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比的意义教案11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除法是与乘法相反的运算。在前三年半学生经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除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里在已学的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概括,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另外教材以前研究的是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除法,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曾接触过有余数的除法,但是学生没有从字面上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所以本小节教材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对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及关系式明确地概括说明。

  本小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及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它们进行验算。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也是为进一步学习解简易方程打基础的。那么教学难点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理解整除概念时,对整除算式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的几种不同叙述分不清,容易混淆。另一方面是使学生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法建议

  1、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再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就可以通过学生学过的一道乘法应用题引出,充分让学生思考,并观察、分析、比较由乘法算式转换成除法算式所发生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学生的讨论(小组、同桌、集体)、互相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除法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时,也可以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

  2、注意概念的归纳与概括。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概念时,可以通过与整除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并从发现中归纳总结出什么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悟出知识的真谛,以求得其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7×5=9×6=()× 4=32

  35÷5=54÷6=32÷()=8

  35÷7=54÷9=()÷4=8

  2。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除法的意义)

  演示课件“除法的意义”出示课题下载

  (二)探求新知

  1。教学除法的意义。

  (1)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演示课件“除法的意义”出示例题下载

  ①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四年级有160人,平均分成4个班,每班多少人?

  ③四年级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分成几个班?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3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

  40,4和160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

  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分组讨论:根据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看,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演示课件“除法的意义”出示问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除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教学除法各部分的名称。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意义”下载

  教师提问: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什么?(被除数)

  已知的因数叫做什么?(除数)

  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什么?(商)(教师板书)

  (3)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使学生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反馈:做68页的“做一做”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4)教学关于0和1在除法中的特性。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意义”

  ①启发同学想:一个数除以1得什么数?

  学生自己举例

  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

  ②启发同学想: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什么数?

  引导学生自己举例

  老师提问:为什么相除的结果都是0?

  教师强调: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都是0。

  ③学生讨论: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教师说明: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0÷0不可能得到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应用。演示课件“除法的意义”出示口算题

  (1)口算:

  ①4×5 ②320÷8

  20÷4 320÷40

  20÷5 40×8

  (2)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

  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教学乘法验算

  教师出示:32×27=864,让学生用以下两种方法验算。

  验算:

  或

  教师提问:以上两种算式应用了什么方法验算的?为什么?

  教师总结:过去我们验算乘法时,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今天我们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用算出的积除以一个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因数。

  (4)教学除法验算

  教师出示:2871÷33=87,让学生用以下两种方法验算。

  教师提问:以上两种算式应用了什么方法验算的?为什么?

  教师总结:应用除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验算除法。以前学过的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应用被除数=商×除数,现在应用“除数=被除数÷商”也可以验算除法,也就是用除法验算除法。

  3、反馈:

  试算第69页的“做一做”,并说出根据。

  计算下面各题,然后用两种方法验算。

  102×85 1794÷69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讨论、口答)

  应用除法的意义说明下面各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1)水果店运来20筐苹果,共500千克。平均每筐苹果有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图书室有2400本图书。图书的本数正好是学生人数的4倍。光明小学有多少学生?

  2、练习十五第3,4两题。(做在本上)

  练习十五第3题。

  把3060÷85=36,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练习十五第4题。

  根据8610÷35=246,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246×35= 8610÷246=

  (四)全课小结:

  总结性提问:

  (1)你今天学习了什么?

  (2)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4)乘、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各是什么?

  (5)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2,5,6题。

  2题、(1)一本书有95页,每页按624个安计算,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个字?

  (2)把上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

  5题、计算下面各题,并各用两种方法验算。

  (1)325×24(2)4890÷15

  6题、 7952÷71 1634÷19 3000÷120

  2943÷27 5625÷25 20xx÷38

  板书设计

  连除应用题

  质量单位、时间单位

  常用的计量单位—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有余数的除法

  乘法分配律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比的意义教案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多4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 24 + 19 = 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 │ │

  加数 加数 和

  (2)二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3— 19 = 24(人)

  男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 数”、“和”(如右上)。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了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5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强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算。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 7—7=0, 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 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仍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问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比的意义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识别小数,正确读写小数

  2 、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大家看看这些物品的标价,

  (多媒体展示)

  像48、25、0、6、1、5、这样的数你们见过吗?(见过)。它们有个什么特点呢?(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

  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真聪明,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来,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你们别看小数点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把小数点分成了两部分。

  师: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点就写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的位置。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试读小数师:你们见过小数,那你们会读吗?(同桌试读)

  7。56 11。11 129。29

  9。05 500。50 1005。007

  2、总结小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由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的读法学生可能读得不准确,学生在试读的.过程中,老师了解情况,反馈时及时加以纠正,最后小结,给学生以准确的读法)

  3、写小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小数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动手来试一试。

  板书:六点七八、零点四九、一百五十点六零

  4、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

  师:同学已经会读写小数了,那么谁知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师放课件,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结: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几分。

  5、同学们现在翻开书本第88页,把表填一填,填完后,师指名学生想报一报哪种商品的价格。

  6、练习价格之间的转换:

  (5。36)元=()元()角()分(109。06)元=()元()角()分

  (10)元(8)角(2)分=()元(79)元(9)角(9)分=()元

  7.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生答:量身高)

  二、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只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你们知道一米有多长吗?用手比画一下,一分米呢?

  1.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师:这是一张1米长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

  师: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请学生回答)

  师:对了,1分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米写成小数是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师: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呢?

  3分米=米=0。3米

  学生练习分米和米的转换。(口述)

  2、感知“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师:同学们,1厘米有多长呢,笔画一下,面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只要换个角度,就会有新的发现。

  多媒体展示:标有1—100的米尺

  师:现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1厘米)

  师: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01米)

  多媒体展示:1厘米=米=0。01米

  师:3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呢?(0。03米)

  多媒体展示:3厘米=米=0。03米

  师:我们出个有点难度的,那18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0。18米)

  板书:18厘米=0。18米

  学生练习米和厘米的转化。(口述)

  3、学生交流,探索规律。

  像0、1、0、3中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小数点后面含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像0、03、0、18小数点后面含有两个数字,这样的小数是两位小数。

  想一想: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什么样的分数能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同桌讨论)

  回答前问。

  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完成89页做一做。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76、42读作七十六点()

  ②7厘米用小数表示为0。7米()

  ③5角用小数表示为0。5()

  2、填单位名称。

  8.47元=8()4()7()2.39米=2()3()9()

  20.06元=20()0()6()0.84米=0()8()4()

  2、把日记里的数据改成用小数表示

  叮铃铃!我要迟到了!我赶紧从2米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用2分米长的牙刷刷完牙,迅速洗把脸。到校门口商店买了一个6角钱的鸡蛋和1元5角的面包后,飞奔到教室。

  4、仔细看图,说说哪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为什么?

  (四)、知识拓展

  1、除了在价格多少,长度多少上,我们可以用到小数,你们还是什么哪里见过小数?(生答)播放多媒体小数的用述。

  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不能用小数吗?

  表示人的数量,植物、动物,物品等的数量时不能用小数。

  2、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为了表示小数,就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

  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现在,有一部分国家用小圆点“ 。”表示小数点,还有一部分国家用逗号“,”表示小数点。

  总结: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挖掘更多关于小数的奥秘吧!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48、25、 0、6、 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48 、 25

  整数部分o(小数点)小数部分

比的意义教案14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而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工具: 地球仪 投影片 地图册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式、画图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从中我们明确了一天中昼夜是交替变化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那么每天的昼与夜的长短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板 书: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图(1)

  讲 解:任何緯线圈被晨昏线都分为两部分:昼弧和夜弧。昼弧越长,白昼越长,夜弧越长,黑夜越长。看图(1),此时节气为二分日,(画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各地昼弧夜弧等长,说明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2)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图(3)

  提 问:1、这两幅图中,太阳直射在哪个纬度?此时是什么节气?南北半球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哪个纬度最短,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变化关系,这种变化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3)赤道处终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始终把赤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相同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巩固练习 :(略)

  过 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各地日照时间不同,即昼夜长短不同,同时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我们用正午太阳高度来表示。

  板 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讲 解: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内最大的太阳高度角。比如说太阳光直射的地区,各地一天内最大的太阳高度角都能达到90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提 问:请大家看书21页,并结合地图册,思考:

  1、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略)

  讲 解: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故: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过 渡: 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板 书: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提 问:1、季节是怎样划分的?

  2、五带的划分是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划分的?

  学生回答:(略)

  讲 解: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投影片:五带的划分示意图

  讲 解:(1)明确五带的'极昼极夜现象、阳光直射状况以及季节变化

  (2)分析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

  小 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主要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大家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布置作业:(试卷)

  板书设计: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二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小;赤道上无昼夜长短变化,终年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的分布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的分布

  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比的意义教案15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

  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用具:

  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

  画有P97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

  1、一个加数=()

  2、被减数=()

  3、减数=()

  4、一个因数=()

  5、被除数=()

  6、除数=()

  二、尝试

  1、方程的意义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边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2)师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称出的物品同P。105页上图。)

  (3)问: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地方才能说明天平是平衡的?(指针必须指在刻度线的中央。)

  (4)教师强调说明: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5)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试试看!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写出算式20+30=50。

  问:20+30=50是一个什么式子?(等式。)

  (6)什么叫等式呢?(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7)师改变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码,使之与P。105页的下图相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的天平是否平衡?说明了什么?(图中的天平是平衡的,因为指针指在天平刻度线的中央。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②怎样用式子来表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再试试看!

  板书;20十?=100。

  ③”?“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数?我们以前学习过,一般用什么

  字母表示未知数?(师生共同把等式”20+?=100改写成“20+x

  =100)

  ④20+x=100是一个什么式子?(也是一个等式。)

  ⑤这道等式与20+30=50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⑥左盘中这个标有”?“的方木块应该是多少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这就是这个等式中的x是多少才能使等式左、右两边正好相等呢?可以是一个随便的重量吗?

  生自由说,师总结:这里的x所表示的未知重量不是随便确定的,它必须是使天平保持平衡的重量,也就是说未知数所代表的数值必须使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

  ⑦同学们观察一下天平,想一想,x应该代表什么数呢?(因为左边未知的方块重80克才能使天平平衡,所以x=80。)

  师在20+x=100的右边板书:x=80。

  (8)师出示P。106页上图。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幅图的图意是什么?(这幅图告诉我们,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是234元。)

  ②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还可以怎样表示?(还可以表示为3x元。)

  ③谁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来?(3x=234。)

  ④想一想,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这也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⑤当x等于多少时,这个等式中的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当x=78时,这个等式中的等号友、右两边正好相等。)

  师在3x=234的右边板书:x=78。

  (9)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师指出:像这样一些等式:20+x=100、3x=234、x-8=5、x÷6=7叫做方程。

  师再板书几个一般的等式,形成如下的板书:

  方程一般等式

  20+x=10020+80=100

  3x=2343×78=234

  x-8=513-8=5

  x÷6=742÷6=7

  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方程是不是一种等式?(是等式。)

  ②方程与一般的等式相同吗?你发现方程有什么特点?

  ③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先指名让学生说,然后师归纳总结。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师请学生观察这幅图,并说一说它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练一练:做一做。

  2、解简易方程(一)。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①请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回答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②指名回答,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师讲解:方程的解指的是一个数,它表示未知数等于的多少时使方程中等号的左右两边相等。例如,当x=80时,20+x=100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而方程的解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演算过程。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些求未知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出示例1:解方程x-8=16。

  ①x在这道减法算式中相当于什么数?(被减数)

  ②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应该怎么求?

  ③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师讲解:首先要写”解“字,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及运算定律进行思考;x-8=16,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所以x=16+8,x=24。运算的”根据“可以不写,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对齐。求出x的值后,还要进行检验,以判断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接着,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且强调,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

  (3)练一练:做一做。

  三、应用

  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四、体验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知道了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先要看它是不是等式,再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数。解方程时,先耍弄清x在算式中相当于什么数,再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五、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比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比的意义》教案02-27

比的意义教案02-20

《小数的意义》教案01-23

分数的意义教案01-24

《方程的意义》教案02-18

《小数的意义》的教案02-17

《分数的意义》教案12-18

《比例的意义》教案12-04

【经典】小数的意义教案02-27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