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抛硬币教案

抛硬币教案

时间:2024-04-08 17:11:0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抛硬币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抛硬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抛硬币教案

抛硬币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还会发生,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说说生活里的事情。

  2、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猜测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猜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在猜测中寻找获胜的策略。

  教学手段

  硬币、一个盒子、3个黄球、3个白球。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在黑板上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教具和幻灯片,以引起

  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

  2、承上启下:以游戏引自对可能性的问题的学习。

  二、抛硬币。

  1、出示幻灯片,边作游戏边展示幻灯片。

  2、拿起一枚硬币,向空中抛去,然后用手平夹住,要

  求学生猜,落下后哪面朝上。

  3、展开手掌开出是下面朝上(下)。

  4、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来抛硬币,让全班同学猜落下后

  哪面朝上。开出结果。

  5、要求学生2人一组在座位上做抛硬币的游戏。

  6、总结: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三、猜一猜。

  1、把盒子放在讲台上,放进3个黄球和3个白球,把

  手放进盒子里摸,并问学生:老师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2、接着引导提问:有可能摸到黑球吗?

  3、出示“连一连”,让学生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

  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4、练习“转一转,比一比”:教师和学生都拿出转盘,并问:每转一次指针指向什么数?

  5、要求学生在猜测中寻找获胜的策略。

  6、要求学生交流完成“小调查”。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大量的实验的基础上体会到: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从而使学生明白简单事件都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板书设计:

  抛硬币

  一、硬币抛起落下后哪面朝上?

  二、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

抛硬币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感受,获得直观的体验。教学时,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有趣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教师应充分地给学生提供猜测、实验、探索、验证的时间,使学生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自己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

  三、学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全州闻名的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室里配备了电脑,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条件,非常有利于低年级的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市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学生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了解周围的事物,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分析生活。我班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有关足球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的手里有一枚硬币,猜猜这枚硬币在我的左手还是右手?

  (学生进行猜测)

  师:有的同学认为在左手,有的同学认为在右手,在这种不能肯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

  ( 评析 引入比较自然、合理。)

  师:你们瞧,硬币在老师的右手。

  (出示硬币)

  师:硬币有两个面,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老师这样一抛(抛硬币),硬币落下后,结果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好吗?

  ( 评析 刚提出问题没让学生进行猜测,就让学生做试验验证,没有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可让学生猜测,再验证。)

  (板书:抛硬币)

  (二)实践验证,探索求知

  1.活动一:抛硬币。

  (请一学生抛硬币,其余学生做记录。)

  (评析这种游戏简单、易操作,应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记录单,谁愿意告诉我硬币落下后的结果是什么?

  生:硬币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板书:可能)

  师: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硬币落下时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不确定现象。

  (评析此处若能就抛硬币深入展开,引出不可能一定更好,下面活动太多,没有层次有些杂乱。)

  师:为了表扬大家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新知识,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吧?

  2?活动二:摸球。

  (出示袋子)

  师:这里有1个袋子,我在里面放入3个红球、3个绿球。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请同学们来摸一摸。

  (小组合作摸球:小组长装球,记录员记录,其余同学摸球。)

  (各小组的记录员汇报摸球的情况。)

  师:从摸球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摸到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

  师:在盒子里能摸到黑球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因为我们没有装黑球。

  师:除了不可能摸到黑球,还有什么颜色的球不可能摸到?

  (板书:不可能。)

  师:老师有一种魔法,无论谁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球,我都能猜到摸的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不信。

  师:谁来摸摸看,注意观察,看谁最先发现老师的`秘密。

  (学生摸,老师猜。)

  师:老师怎么猜得这么准?谁发现老师的秘密了?

  生:老师袋子里全是蓝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蓝球。

  (出示袋子里的球,板书:一定。)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生:想。

  师:请这三组的同学分别在袋子里装10个球,让老师不可能摸到红球;这三组的同学请你们也分别装10个球,但是要让老师一摸就摸到红球;这两组的同学请你们也装10个球让老师有可能摸到红球。装之前先商量一下,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装好。

  ( 评析 让学生在活动中反馈什么现象是不可能可能一定,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确定不确定现象的理解。)

  (三)实践应用

  1?活动一: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同学们通过抛硬币、摸球游戏发现,生活中有的事是可能发生的,有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的事是一定会发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判断一下这几件事是可能、不可能、还是一定会发生的。

  (1)西瓜变桃子。

  (2)我们会长大。

  (3)明天会下雨。

  (4)人要喝水。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你能举出事例吗?

  (学生举例)

  2?活动二:足球比赛。

  (课件播放:红队和蓝队举行了一场足球比赛,比赛中,红队和蓝队各踢进一个球,比分是1比1,整场比赛马上就要结束时,红队得到一个罚点球的机会,准备射门。射门后比赛就结束。)

  师:同学们,比赛马上就结束了,红队能踢进去吗?

  生:可能踢进去,也可能踢不进去,我希望他们能踢进去。

  师:如果红队踢进去了,比赛结果会怎样?

  生:红队一定取胜。

  师:如果红队踢不进去,比赛结果又会怎样?

  生:红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四)课后小调查

  师: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是一定发生的,什么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把调查的结果记录在你们的数学日记中。

  四、教学反思

  1?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抛硬币作为帮助人们作出两难选择时常用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因此,从抛硬币这一生活现象引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弄清抛硬币背后存在的数学事实,从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抛硬币的探索中。

  2?以猜想实践验证为活动主线,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体验事件的可能性。

  对数学的认识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教学中安排了抛硬币、摸球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通过猜想实践 验证来获得结论。活动中充分地给学生提供猜想、实践、探索、验证的时间,使学生亲身经历对不确定现象的探索过程,获得直观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3?组织游戏,激发兴趣。

  根据我班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安排了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游戏,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4?结论要从实践中得出。

  第一次教学时,无论是抛硬币活动还是摸球活动,我都是让学生先猜一猜,再实际地抛一抛、摸一摸。我发现这样一来,结论实际是学生在猜的时候就得出了。因此,第二次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猜,而是让学生直接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结论。

  5?活动的要求应由学生自己提出。

  在学生装球教师摸球的这一活动中,如果要求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相互提出、相互摸球,教师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来进行,效果可能会更好。

  五、案例点评

  本案例设计比较精巧。比如让学生自己装球,使教师摸到的一定是红(或有可能是红)球的活动,使学生在直观的活动中体验客观事件的不确定性。

  不足之处是活动较多,没有明显的层次。如在抛硬币时,只是让学生体验了可能性,接下来又换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若是能就抛硬币深入展开,如提问硬币可不可能到天上去硬币一定会落到地面上吗?,让学生体验确定不确定现象,则效果就更好。或就摸球游戏深入展开都可,下面的游戏就可作为巩固练习。

抛硬币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事物发生的必然性和不确定性。

  2.会用“可能”、“也可能”、“一定”等词汇进行

  数学表达。

  课前准备:

  教师:一枚硬币、一个纸盒(装3个白球和3个黄球)、另一纸盒(装6个白球)、扑克牌(1-9)4套

  学生:每个小组一个纸盒(装3个白球和3个黄球)

  教学过程:

  一、激发性趣、倒入新课(教师出示硬币).

  提问:这是什么?

  它能用来干什么?

  我们一起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用它玩的,好吗?(出示主题图)

  提问: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板书课题:抛硬币)

  二、动手活动、探究新知

  1、师生一起抛硬币

  (1)识别硬币。

  师:我们先来认一认硬币的正反面。谁能识别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2)合作抛币。

  ①师示范抛币,学生猜硬币哪面朝上。

  老师和大家先来玩一次,我抛、大家猜。

  ②学生合作抛币,看看有什么结果。

  (3)反馈:游戏停止。同学们静下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抛了这么多次,你们看到硬币落地后是什么情况?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数学上可以说硬币落地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板书:可能

  )谁也能像这样说一说。

  (设计意图:抛硬币是第一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猜硬币的过程中感受事件的不确定性,并且能够用“可能”这个词进行描述。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的过程,体验硬币“1”字朝上或竹子朝上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在教学时,对猜硬币的活动,我先进行示范,考虑到硬币落下时到处乱滚,对教材的“抛”作了一点小的调整,改为捂在手中摇动硬币,这样学生好控制一些,而且对方不容易看到。

  2、猜一猜。

  (1)体会有些事情可能发生。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着3个黄球和3个白球的.盒子,从这个盒子里任一摸出1个球,会是什么颜色?谁来猜一猜?

  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小组合作摸球)

  注意:小组长根据摸球的结果填写表格。摸到白球时,就在白球的后面打“√”:摸到黄球时,在黄球的后面大“√”。(表如下)

  白球

  共()次

  黄球

  共()次

  小组汇报摸球的结果。

  提问:从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板书:可能)

  为什么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为什么不说一定呢?(因为盒子里有两种颜色的球,所以说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2)体会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提问:从盒子里可能摸到黑球吗?(不可能)为什么?

  那可能摸到红球吗?(不可能)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因为盒中只有黄球和白球,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中摸到除黄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

  谁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3)体会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教师出示一个装有6个白球的盒子)

  提问:我这也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6个球,是什么颜色我不告诉你们,要你们猜一猜了。(学生畅所欲言)

  请学生上台摸摸看,是什么颜色的球。(学生每次摸到的都是白球。)

  提问:通过摸球,你知道了什么?(盒子里全是白球。)

  教师打开盒子,验证结果(盒子里全是白球)。

  提问:从装有6个白球的盒子里任意莫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一定是白色。)

  (板书:一定)为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提问:生活中什么事情一定发生?

  回顾总结:刚才我们做了摸球的游戏,什么情况下可能摸到黄球?什么情况下不可能摸到黄球?什么情况下一定摸到黄球?(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摸球,有两个意图,第一个意图是在前一个不确定事件的基础上引出确定事件的内容,并和不确定事件进行对比,学生能用“一定”或“不可能”进行描述确定事件。第二个意图是让小组合作摸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巩固新知。

  1、连一连。(注意纠错)小朋友们喜欢这样的摸球游戏吗?课本上的淘气、机灵狗和笑笑也来参加了。你们看!(课件出示93页的连一连。)

  (设计意图:这道课堂练习的用途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三个词语描述事件的结果,并为后面的交流打基础。)

  四、拓展延伸。

  1、游戏:抽扑克牌(数字1~9的扑克牌)

  提问:每抽一次可能是什么数?(每个数都有可能)

  游戏说明:两人一组,每人先从中抽出一张牌,把抽出的这个数字可以写在个位也可以写在十位,然后,每人再抽出一张牌,放在另一个数位上组成一个两位数.比一比.谁的两位数大谁就是赢家,可以勾一下对方的鼻子.

  教师示范,然后让学生同桌互相做,并在猜测中寻找获胜的策略。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对教材的补充,我认为有前面的活动为基础,这个活动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理解,也能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2、课外小调查

  师: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什么事情一定发生?

  什么事情可能发生?

  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

  布置作业:把这三个问题作为一个小调查,回去问问家里的人或查查资料,看看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发生,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抛硬币教案】相关文章:

《抛硬币》教案03-29

抛硬币教学反思05-21

抛硬币教学反思(9篇)02-12

抛硬币教学反思9篇05-21

抛硬币教学反思(集合9篇)03-09

抛硬币教学反思集锦9篇03-27

你抛我接教案03-09

你抛我接教案7篇03-09

中班健康教案:你抛我接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大班公开课让硬币浮起来教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