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

时间:2024-04-08 07:35: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1

  教学目标:

  1、认识"博、珍"等11个生字,会写"历、史"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博、珍"等11个生字,会写"历、史"等8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研讨法,主动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介绍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资料。

  2、生字卡片。

  3、师生一起搜集古生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初步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知道我国的国宝是什么?(播放课件大熊猫)

  老师讲述: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家都知道它爱吃竹子,其实它还爱吃肉呢。像大熊猫这样的古生物,我们从它身上进行研究,能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所以我们称它为活化石。

  2、板书:化石,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叫化石。)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播放恐龙化石图片)

  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这节课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解说和生动的画面的展示中受到感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3、多种形式练读:指名读、领读(领读重点句子)正音;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挥范读的作用,在朗读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4、识字。

  拿出生字卡片,自主识字:请小老师介绍识字经验;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游戏:猜猜猜。小组合作,一人摆生字的口形,其它同学快速找到他说的生字。

  (用不同的方法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和生字见面的机会,给学生识字的空间。)

  三、写字

  1、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

  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学生先书空,再引导学生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2、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

  (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3、学生描红,临写。

  4、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四、作业

  将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关注科学、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并能对课文中的古生物进行一定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3、课件出示生词,举行擂台赛,选出识字小擂主。

  4、质疑:自由朗读,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先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二、熟读

  1、象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样的'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2、自由读课文。

  3、小组内互相检查。

  4、全班整体检查。

  5、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先组内练习,再戴头饰到台上表演。(随着学生的介绍出示银杏树图片123和介绍、大熊猫图片123和介绍、中华鲟图片123图片和介绍)

  (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三、写字指导

  1、出示"历史灭克"四个字,认读,组词。

  小组内交流:怎样写好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认识上下结构的"灭、克"横不能太长;"史"和"灭"竖撇要先坚后撇。

  3、边观察边练写,师巡视。

  4、选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在组内展示。

  四、练习

  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五、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化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熟读课文并内化呢?课前,让学生挑选一种活化石,以"活化石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指着投影图片介绍,引起学生浓烈的兴趣。课后布置书面作业--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

  (内容不必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六、拓展

  1、向你的其它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识。

  2、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搜集古生物资料,进行动植物手抄报比赛。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2

  字:杏、树、慢、鲟、怪

  词:动物、植物、化石、珍贵、可爱、灭绝、亮晶晶、保护、稀有

  重点句子:

  1、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2、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和它在同一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肉为生。

  3、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由于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的鱼种了。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介绍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三种“活化石”克服重重困难,经历岁月风雨,顽强地生存到现在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稀有生物。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能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一起收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计情境游戏,复习生字

  游戏名:熊猫卖气球

  游戏内容:熊猫手中还有11个气球还没有卖出去,只要学生读对气球上的字,就帮熊猫卖掉一个气球。(课件出示)

  二、导入新课

  师:熊猫感谢大家这么快就帮它把气球都卖光了。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三个地方去玩玩。首先我们要去的是植物园。植物园里有一种非常珍贵的银杏树,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并在同桌之间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展示画面:一棵银杏树)

  第2段的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银杏树,说说自己眼中的.银杏树,再回到课文当中,采用自由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银杏树的特点。学生交流各自找出的特点,指名读,品读这些体现银杏树特点的句子。再全班齐读本段。

  第3段教学(去动物园)

  1、猜一猜

  课件出示一道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戴着黑墨镜,问她最爱啥?最爱鲜竹叶。[熊猫]

  2、说一说

  在哪里还见过熊猫呢?生畅谈,老师也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附有熊猫的图片。

  3、找一找

  找出关于描写熊猫特点的语句。

  4、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男女生赛读。

  第4段教学(去海洋管竞选讲解员)

  课件播放中华鲟的图片,学生观察。设计一个情境,海洋管要招一个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中华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讲,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竞选讲解员。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竞选讲解员,解说中华鲟。

  4、学生评一评哪个同学讲的,当选为讲解员。

  全班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活化石站起来读。

  三、拓展交流课外资料

  1、学生交流自己课外找的一些关于动植物活化石的资料。

  老师也课件展示其他一些海洋活化石,植物活化石图片,供学生认识欣赏。

  2、倡导学生保护这些稀有活化石,齐读最后一段。

  四、完成157页读读写写

  五、总结

  《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学生们学得非常轻松。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先理解化石,然后从字面意义上了解什么是活化石。在教学“银杏树”时,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知道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住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子,“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接着,让学生自己学习“大熊猫和中华鲟”,明白大熊猫的祖先是以食肉为生。中华鲟的特点是:大、重、少和怪。最后,在大家都了解了活化石的含义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引出本课的情感目标,那就是我们要保护这些活化石。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写法。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使学生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叫活化石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指名按自然段读。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4、反馈识字效果: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5、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做到正确、流利。

  2、按自然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以小组为单位,先按自然段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准备介绍一种动物,以解说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并配合图片加以讲解。

  5、小组汇报:介绍几种活化石。

  6、全班评价:评选最佳解说员。

  三、实践活动。

  分小组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且制成卡片。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4

  设计意图: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发现,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预设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3、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4、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zhēnxīsūnjuéruxúnshǐlín

  博物馆珍稀公孙树灭绝食肉中华鲟历史硬鳞

  héquēfá

  核桃缺乏

  2、出示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游戏:识字擂台赛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范写,生练写,评讲。

  3、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四个生字,并组一个词。

  二、感知活化石的特点。

  1、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为什么称它是“活化石”呢?学生自由读,找找银杏树的特点,用――划出来。

  (2)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3)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4、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你们想看吗?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三、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先组内练习自我介绍,再戴头饰到台上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师生共同评议)

  四、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五、指导书写“灭、克、历、史”

  (1)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六、课后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扩展练习

  一本本——一座座——一朵朵——一双双——一位位——

  七、作业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5

  【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达到熟记的目的。在写字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左右结构的字的规律以达到正确、规范书写生字的教学目标。课后的拓展活动让学生明白保护珍稀生物是每个少先队员应尽的义务。

  【课前准备】

  1、有条件的班级,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里的化石,或者观察中华鲟、大熊猫和银杏树,了解古生物知识。

  2、课前收集关于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激趣生情:在低沉的音乐声中,一片干枯的原始森林呈现在眼前,一只只瘦小的三叶虫饿死了;一片广袤无际的荒原上,一只只巨大的恐龙陆续倒地

  教师提问:看到眼前的画面,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这些动物真可怜!

  生:我们再也见不到恐龙了,多么可惜!

  师:是呀,它们已经灭绝了,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它们的化石。(板书:化石。简介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我们称它们为活化石。(板书:活化石)

  指名读课题:活化石。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自读课文,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开展游戏,认识生字:

  ⑴请同学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把字音读准。

  ⑵找朋友,如:

  师:我是十字旁,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你的`朋友在这里,博,博物馆的博。

  ⑶猜字谜,如:

  该字为啥不发言,因为身边木头。(核。)

  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肉。)

  ⑷做帮大熊猫的游戏:(出示课件:一群身上写有本课生字的小熊猫被关在笼子里)你们看,小熊猫被关进了笼子,你们想帮帮它吗?指名学生认字。读准一个字的音,一只小熊猫就从笼子里出来了。

  你们看,跑出来的小熊猫正在向你们道谢呢!(生笑着说:不用谢。)

  3、寻找规律,指导写字:

  ⑴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化、代两个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⑵除了化、代以外,还有哪些字要写得左窄右宽,你们都试着写写。

  ⑶学生在书上练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

  ⑷展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进行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⑴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⑶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⑴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⑵播放课件: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尾中华鲟惬意地在江河里游动。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中华鲟。

  四、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它们都是活化石。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做游戏,巩固识字:

  ⑴快速找字:听同学读字,从字卡中找到并快速举起。

  ⑵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

  ⑴仔细观察历、史、灭三个生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三个字的撇都是竖撇。指导写好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

  ⑵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评议。

  二、创造性地演读课文

  1、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2、小组内表演:分别表演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3、各组推选优秀的大熊猫、银杏树、中华鲟,戴头饰上台表演。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1、围绕为什么说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这句话,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各种活化石的资料拿出来,分小组交流资料,并交流阅读资料的体会。

  2、当看到大熊猫被捕杀、中华鲟被放在大酒店的门口时,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你要为它们做点什么?(鼓励个性化表达)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开展保护珍稀生物活动

  1、播放录象:2004年4月22日上午,汉口三阳路闸口附近江面,飞溅起朵朵欢快的水花,万尾人工养殖的中华鲟鱼苗从这里被放进长江。

  师:长江被誉为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但近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天然中华鲟个体数量已不足500尾。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有义务来保护珍稀生物

  2、根据录相,启发学生编写关于保护珍稀生物的儿歌或广告词。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6

  设计思想:《活化石》是带有科普性的一篇文章。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活化石》一文语言简练、准确。如“一把把”、“一片片”、“小扇子”等简单的词语,却极其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的特点。抓住这些词语,让孩子们思索:为何不能换成“一把”、“一片”?这写出了银杏树的什么特点?让孩子们明白,简简单单的语言,背后却包含着这么多深意,真是妙哉!在《活化石》一课的朗读指导,我重点抓住每种化石的特点,让孩子通过朗读去表现出每种化石的不同之处。紧扣教学目标,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的语文水平,通过“读通、读顺、读好、读懂”的过程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词句,既品悟了语言文字,提炼了相关信息,受到情感的熏陶,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语言。

  教材分析: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如,本课所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叶子,长得很慢却有着营养丰富的果实,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就是银杏树。肥胖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犹如戴着墨镜的黑眼圈,这就是大熊猫。尖而长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体长可达四五米,体重可达半吨的水中动物,这就是中华鲟。

  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常识性较强的课文,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这样的科普文章,但他们所喜欢并非朗读和思索,而是在课堂上等待着老师的讲解及多媒体呈现的缤纷图片。课文的常识性较强,语文味却不够浓厚。而这,也正是我苦恼的。如何让常识性文章上出语文味,是我在这节课的小小探索。要从这样的课文中挖掘出语文味,需要老师反复研读教材。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叠词的使用,初步感受叠词的语言表达作用。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策略和手段: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前准备: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乡镇意见

  教师体会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今天电脑博士将带大家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去吗?(播放课件) (出示博物馆图片)师:你看咱们来到了哪儿,拼一拼它的名字吧!(博物馆)

  师:让我们走进神秘的古生物世界吧!

  (出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始祖鸟骨骼化石,蜻蜓和蝴蝶化石,三叶虫化石,枝蒎厥化石,考古学家正在挖掘化石”)

  师: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引入化石:师板书:化石,讲解:“化”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左窄右宽,单人旁的书写很关键。撇不要弯,要斜,竖要垂直,收笔略顿。

  师:你们在哪儿见过化石?我知道什么是化石呢?

  师:老师告诉你们吧,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化石对生物学家研究古生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跟化石有关的,(补充课题:活化石),请齐读课题。咦?怎么多了一个字“活”?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质疑。师归纳整理:什么是活化石,课文介绍了哪些活化石?

  3、师:如果你想了解的话,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好吗?

  (设计理念:上课伊始,通过媒体丰富的图片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并解决了学生对化石的原始积累的.不足。同时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化石,养成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并由化石导入了活化石,引起学生思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知生字:

  1、按要求读书:

  大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读不通的词句借助“树叶”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zhēnxīsūnjuéròuxúnshǐlín博物馆珍稀公孙树灭绝食肉中华鲟历史硬鳞

  héquēfá

  核桃缺乏

  4、交流识字方法。

  5、课文读完了,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用上上面的词语来回答。(出示: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三种活化石。)

  个别说、齐说。

  如学生出现错误,如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活化石。

  师引导:课文介绍了3种活化石,为什么有4名字呢?(结合理解“公孙树”)读句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3、师:是啊!这些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重在让学生认读词语,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文本传达的主要信息。)

  三、指导学习课文第2-4小节,结合训练:

  (一)学习第2小节。

  1、课文哪几小节介绍了3种化石,让我们进入活化石博物馆参观吧!你们想先去哪儿?(课件出示: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及图片)请你选一种活化石再自由地读一读。

  2、学生选读课文

  3、师:小游客们,欢迎你来到活化石博物馆,先让咱们走进“植物园”吧!哪个小朋友来给我们读读资料?小游客可要听仔细了,等会儿还有问题要问你们呢!

  4、生个别读。师生正音。

  5、辨认树叶,感悟用词。

  师:小游客们,我这儿有几片树叶,你们来认一认,哪片是银杏树叶。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句子: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

  师:像这样的重复词语让我感觉事物很多,很丰富,这样的词你还能说出几个吗?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银杏树叶的丰富、可爱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点拨评价:银杏树叶真多呀!银杏树叶真可爱!你一定很喜欢这树叶,听你的声音中还透着喜悦,仿佛真拿着一片银杏树叶在细细端详呢!

  6、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银杏树。

  (交流:古老的、长得慢、珍贵的)

  (二)学习第3小节。

  师过渡:小游客们,走出珍贵的银杏树植物园,让我们迈进可爱的动物吧!哪个小讲解员继续为我们做精彩的讲解。

  1、生个别读

  2、正音:熟悉、灭绝、食肉

  3、交流:你觉得对大熊猫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师点拨:呀,大熊猫真顽强!是呀,真不可思议,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居然也吃肉呢!大熊猫可爱极了,你们见过吗?可课文却没有写到底有多可爱?小讲解员能把它的样子介绍具体吗?我们学着刚才银杏树的介绍方法来介绍。

  出示句子: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像是。

  同桌练说,指名说。

  (三)学习第4小节。

  师过渡:告别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我们走进水族馆吧!

  1、生个别读

  2、正音:正音:硬鳞、核桃、缺乏、稀有

  3、小结: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中华鲟。

  四、巩固识字,深化情感。

  师:听完了三种活化石的介绍,我们还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再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1、指读黑板中的词语。

  熟悉、食肉、核桃、硬鳞、历史灭绝、珍贵、保护、稀有缺乏

  个别读、齐读。

  2、用词说话

  现在你还能来说: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的活化石。

  3、是呀,我们学这篇课文,不仅要通过文字介绍读懂它,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大家再快速地看看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哪儿,你感到高兴了,读到哪儿,你觉得悲伤了,或愤怒了,同情了,生气了?

  4、交流、质疑。为什么会伤心,为什么会悲伤,为什么愤怒?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自主写字。

  课文中还有3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大家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写写“代、孙、植”,比比谁的字儿最漂亮、最匀称。

  生练写。师反馈。

  问题研讨:

  科普类的文章在低段学生中怎样做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资料:裴海安主编,《名师同步教学设计》20xx年版,P249-257

【二年级语文教案活化石】相关文章:

活化石教案02-13

《活化石》教案01-18

《活化石》教案15篇03-30

小学二年级语文《活化石》教学反思04-13

活化石教学反思03-02

《活化石》教学反思04-13

二年级教案语文下册教案03-20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4-04

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