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时间:2024-03-28 07:18: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灾害,掌握几种常见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能够掌握地震、火灾和水灾等突发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3、能够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外出时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灾害知识的讲解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灾害、灾害的分类以及灾害预防和应对的重要性。

  2、突发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让学生了解怎样正确面对火灾、地震、水灾等突发情况,如何从危险中自救和互救。

  3、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外出时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掌握心肺复苏和止血等急救技能,并学会如何出门在外的卫生、安全、预防交通事故的一些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1、概念讲解

  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灾害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明白预防和应对灾害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

  结合现实中发生的一些灾害事故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紧急救援。

  3、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灾害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以及基本的急救知识操作演练。

  4、总结提高

  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高,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应急设备和救援工具。

  四、教学评价:

  通过授课前后、实践操作后的学生总结及反馈,进行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

  1、灾害预防及救助基础课程(6个讲座)

  2、各种应急设备和救援工具

  3、各种灾害应对手册

  4、教学案例等资料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2

  活动目的: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

  2.幼儿在教师组织引导下演练突发地震有序逃生及自救技能及躲避伤害本领。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自我保护能意识。

  动物反常情形谚语

  动物震前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2.看VCD、科普片及宣传画教师讲解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准备好食物和必备的物品做应急。

  2)个人防护

  室内—躲在坚实的家具下

  教室—在教师指挥下抱头蹲在个自课桌下,地震停了马上有秩序撤离,不要拥挤。

  室外—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等。

  3.以游戏形势进行简单防震演练。

  小结

  通过谚语、图片、游戏等方式使幼儿基本掌握地震突发事件时逃生和自救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教学目的.,效果很好。

  延伸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一考他们防震知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

  1、请学生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地震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时的声音)

  幼儿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

  二、幼儿自主进行撤离演练

  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做观察记录。

三、幼儿评价自己的撤离演练

  四、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教师从幼儿的撤离路线,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五、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2、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4

  一、活动目的

  为了使全体教职工及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全体师生对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做到紧急避险、懂得自救自护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地震、地震后图片;地震中视频动画,震后现场;救生物品。

  三、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讲解地震的有关知识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现象。

  1、图片一:人们和房子是怎么了?(房子都倒了,还有许多受伤的人)

  2、图片二: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了)

  3、图片三:人们都怎么了?(有的被埋在房子下面,还有的受伤了)

  4、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赶紧跑、找个地方躲起来、打电话等等)

  5、结合地震动画,让孩子更加形象的观看到地震造成的危害,以帮助加深幼儿理解。

  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地震的时候,首先不能害怕,要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一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在一些被人们经常开采的脆弱地方就会发生破裂,使地表下降,就会形成地震。我们要静下心来对待,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躲避到空地或是紧贴墙根,等主震过后,赶紧撤离到空地去以防余震带来的伤害。

  (二)向幼儿传授有关防震、抗震、减灾的知识和方法。

  1、教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前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准确的预测地震,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但地震是有前兆的,由于地球内部发生相对运动和变形引起地面的微小倾斜和地下电流、地磁场等等发生异常变化,动物们有异常反应,也会出现地光、低声、天气异常等现象。让人们了解、掌握这些来自自然界、动物界以及需要一起才能测出的.异常现象,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还可组织幼儿观看测震仪器或是找相关人员给孩子们讲解这方面的姿势和内容。

  2、教会幼儿避震的有关知识

  过去发生地震时,除了建筑物倒塌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之外,有的是因为人们恐慌、不知所措,或是你推我挤、争相外逃,有的甚至贸然跳楼,以致摔伤、磕伤、或是踩伤。汲取以往的经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有必要向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在幼儿园中怎样避震:

  不要恐慌,听老师指挥。迅速抱头、闭眼,躲到各自的桌子下。如果位Z靠近门口且门外地处宽阔地带,可迅速跑到室外。可就近躲到空间狭小的并有管道支撑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在操场或是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护住头部。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或是危险物,不要回教室。

  (2)、在家庭中怎样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相对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

  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方,可作为避震空间。主要是指大块的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3)、在户外怎样避震:

  远离高大建筑物,迅速蹲下,用胳膊护住脖子和头部。

  四、幼儿交流总结:

  如何防震、避震、减灾。

  五、参加幼儿园防震演练。

  时间:5月11日下午

  路线:东楼梯至户外操场

  参加人员:大一班全体幼儿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造成的危害。

  2、帮助幼儿掌握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逃生技巧。

  活动准备准备:有关地震知识的录像短片。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

  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主要地震带”的教学。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行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中找出,读出所在省区。

  活动过程:

  一、观看地震知识的录像片段,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一)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震动,这就是地震。

  (二)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呢?

  幼儿自由讲述:地震时,地面会剧烈震动、裂开大缝,房屋倒塌,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地震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避震的知识。

  二、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一)小朋友,如果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做呢?

  (二)教师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小结:

  1、当你在室内的时候,可以躲在墙角、厕所等容易构成三角支撑的地方以及结识坚固的家具底下或旁边。用身边的坐垫、枕头等柔软物保护头部。选好躲藏处后,正确的避震自姿势为;蹲下,低头,闭眼或用手保护头部。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尘和毒气。千万不要跑到阳台或窗户旁边,要远离玻璃门窗,或是悬挂物物下。

  2、如果是在室外,应该尽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要远离楼房、围墙、树木、广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桥下面。不要坐在汽车里,要到空旷的广场避难。

  3、千万不能跳楼或者进电梯。

  4、如果被埋,不要惊慌,要想办法保护自己。可以设法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三、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避,运用逃生技巧。

  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还是有一小段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受到伤害。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

  2、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对火灾的处理方法。

  3、知道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拨打119,当地时间危险发生的时候能够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

  2、学会火灾逃生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多数会是交待安全的话)

  师: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请大家一起来看大屏幕,这是发生在宁安市的一次空前的大灾难:20xx年6月10日下午3时15分,正当我们还安静的坐在教室内读书的时候,一场由暴雨引发的山洪无情地冲进了沙兰镇中心小学,洪水夺走了100多个幼小的生命,给无数家长和教师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创伤。(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讲解)

  师: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交流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课件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如何拔打119

  创设着火了的情境(由两名学生表演创设情境,一名演家中着火了的小主人,小主人看到着火了慌张地乱喊乱叫;一名演大火,叫嚷着要烧了一切。)

  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这样慌里慌张、乱喊乱叫对不对?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多数会说不要慌张,快打119。根据情况决定用不用全班讨论)

  2、与119对话

  表演:大火围着小主人转,小主人打了119拿着电话问所有学生:“我该怎样和他们讲呢?都要说些什么呢?

  师:下面我们就请每一组都来讨论,制定拨打119的具体过程,一会用表演的方式来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组织学生得到体的方法)

  三、火灾自救方法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火灾中逃生的方法,要求记住是如何得到的逃生方法)

  (表演:拨打完119后,小主人松了一口气,说:“这回我可以坐下来等消防员叔叔来救我了。”)

  师: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

  师:那他应该怎样做才对呢?

  生:逃离火灾现场。

  师:现在我们都置身于楼房的火海之中,楼道是不可能走了,消防队正在赶来,请各组交流你们调查的收集到的火灾逃生方法,选出最快、最有效的逃生方法,用你们自己的形式汇报给大家。

  各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和学生可以对每一种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检验是不是有效。评选出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推广。

四、总结

  你认为学了本节知识对你有哪些帮助?

  五、调查任务

  回家后调查其他危险发生的时候的逃生方法。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2.掌握预防和减轻灾害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自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教学内容】

  1.灾害类型和特点:自然灾害(洪水、地震、台风、暴雨、滑坡、山火)和人为灾害(火灾、爆炸、交通事故);

  2.预防和减轻灾害的方法:家庭防灾知识、应急处置方式、安全行为规范;

  3.自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公共设施利用、知识技能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制作一张涵盖多种灾害类型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灾害类型;

  2.给学生讲解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二、解析(10分钟)

  1.分别介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灾害的危害性;

  2.引导学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三、防灾减灾方法介绍(15分钟)

  1.引导学生了解家庭防灾知识,如防洪、防火、防地震等;

  2.提醒学生平时需遵守安全行为规范;

  3.引导学生掌握应急处置方式,如紧急撤离、自救互救、报警求助等。

  四、自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培养(20分钟)

  1.教育学生了解灾害时如何利用周围环境和公共设施自救;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急救工具和紧急疏散工具;

  3.引导学生掌握家庭和学校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活动实践(20分钟)

  1.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家庭防灾月”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灾害情景演练。

  六、总结反思(10分钟)

  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总结自己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引用真实灾害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灾害的危害性;

  2.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灾害类型,形象生动地呈现灾害的特点;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实践,提高防灾减灾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能否正确应对灾害情况;

  2.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记录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

  3.进行课后测试,检验学生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情况。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8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4、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电教设备

  活动过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是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

  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放地震形成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师:现在,看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师领读:地震的形成

  观看后提问:地震是什么发生变化形成的?(地壳)

  师小结录像内容

  1、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要求幼儿判断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幻灯,老师帮助幼儿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2、出示幻灯片,幼儿看图师逐一讲解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爱心教育

  师:这次地震给我国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这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教室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幼儿讨论)你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当时有哪些人帮助了他们?

  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灾难的常见种类及其发生原因,并意识到预防灾难的重要性

  2.学习不同的防灾减灾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应急设备和逃生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灾难的常见种类和发生原因

  1.自然灾害:水灾、风灾、火灾、地震、山体滑坡等

  2.人为灾害:交通事故、火灾、泄漏等

  3.灾害的发生原因:天气、环境、人为等

  第二课:防灾减灾安全措施

  1.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加固建筑物、巡查等

  2.人为灾害的防范措施:安全生产、安全出行、家庭防范等

  3.常见的应急设备:灭火器、应急药品、防护面具等

  第三课:逃生技巧

  1.地震逃生:在地震中寻找安全避难的地方,如桌子底下、墙角等

  2.火灾逃生:迅速确定逃生路线,低姿态逃生,避免烟气吸入等

  3.水灾逃生:不要靠近河流、湖泊等水域,如遇到水灾,寻找高地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PPT展示,讲解灾害的种类、防范措施和逃生技巧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灾难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法

  3.模拟演练法:组织学生模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逃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

  1.课后可组织学生写一篇灾难预防和应对方案,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通过学生表现、演练效果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准备:

  1.PPT展示

  2.教学案例分析资料

  3.领导安全演讲视频

  4.应急设备和逃生设备等实物

  六、教学环节安排

  第一课:灾难的常见种类和发生原因

  1.通过PPT展示介绍灾难的种类和发生的原因

  2.让学生分组讨论灾难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互相评论和交流

  第二课:防灾减灾安全措施

  1.通过PPT展示介绍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2.组织学生模拟火灾突发事件演练,练习灭火和逃生技能

  3.学生自主策划家庭防范措施

  第三课:逃生技巧

  1.通过PPT展示介绍不同灾难的逃生技巧

  2.组织学生模拟地震突发事件和水灾突发事件逃生演练

  3.学生自主策划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路线

  七、教学后记: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观念和应对能力。在日常教育中,学校应加强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通过不断地讨论和分析实际灾难案例,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10

  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通过这次四川的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4、培养幼儿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知识的电教设备

  活动过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闻及地震是的录像片段,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提问: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地震)哪儿发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县)四川省是哪个国家的领土?(我国的领土)地震时,地面怎么样呀?(剧烈震动)

  二、放地震的片断图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三、放地震形成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师:现在,看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师领读:地震的形成

  观看后提问:地震是什么发生变化形成的?(地壳)

  师小结录像内容

  1、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要求幼儿判断发生地震时,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幼儿讨论。看幻灯,老师帮助幼儿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2、出示幻灯片,幼儿看图师逐一讲解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自己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五、爱心教育

  师:这次地震给我国四川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这是一次很强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教室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幼儿讨论)你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当时有哪些人帮助了他们?

  出示幻灯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内容,通过新,老汶川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11

  一、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演习动作示范

  地震来临时:学生在课桌下、墙角、梁柱下以书包或任何坚固物品,保护头部,就地掩护。背部朝外,以坚固物保护头部,避免碎玻璃刺伤,安静等候主震过去!在地震暂停时,进行第二阶段,头顶书包或者坚硬物,有秩序疏散。重心尽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挤,不喧哗。

  疏散前进时尽量靠走廊和楼梯两边依序向前快步走。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场、小广场等空旷的地方。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近期发生了猪流感疫情,另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猪流感须知: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室内保持通风;

  (3)、其他常见情况自救常识

  1、如遇到了火灾,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静,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能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立即关好。当你熟悉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迅速采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是能到达地面。

  2、如果衣服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脸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扑灭火焰——遮住脸部可预防脸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迅速关上煤气,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3、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衣服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4、眼睛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泉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严重,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4)、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_、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4、小结

  5、倡议书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12

  活动时间:

  20xx年05月12日

  活动班级:

  小一班

  活动科目:

  健康

  活动名称:

  《防震减灾》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幼儿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二、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视频。

  三、活动过程: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我们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及时在园开展防震知识普及和防震演练,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通过学儿歌,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观看视频(地震预兆)

  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播放地质灾害视频)讨论强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四)、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我们通过图片,儿歌,视频,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文章: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2篇)04-29

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教案04-25

小学防灾减灾班会教案03-26

防灾减灾日教育优秀教案04-20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活动教案04-25

防灾减灾口号10-15

防灾减灾日教育教案(精选15篇)05-07

防灾减灾日口号02-26

防灾减灾活动总结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