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

时间:2024-03-15 07:28: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1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上下》是学前班中班数学课本的一个内容,只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对上下的空间方位有个初步的感知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感受上下这一空间方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生日快乐歌》、玩具“生日蛋糕”、玩具、花、自制教具小熊柜子、水果贴图、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画有柜子的A4纸、水果贴纸)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的'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这一特点,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游戏、操作等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上、下方位。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感受上下空间方位;

  难点:能清楚的用“上下”进行简单的描述;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给大树爷爷过生日;

  教师课件出示大树图片,相继出示老鹰、小兔、小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什么位置?

  2、老鹰在小白兔的什么位置?

  (一)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观察课件,比较小动物的位置,用语言准确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1、老鹰在小松鼠的下面;

  2、老鹰在小松鼠的上面;

  吸引幼儿注意,引出活动主题;

  (二)引导幼儿认识上、下方位;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位置。

  2、教师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说出蛋糕的位置;

  3、教师播放歌曲、与幼儿一起唱生日歌,为大树爷爷庆祝生日;

  (二)认识上、下

  1、观察课件,准确说出鸡蛋、苹果、面包、牛奶、青菜的方位;

  2、幼儿观察,说出生日蛋糕的方位;

  3、唱生日歌;

  运用实物,以具体的形象向幼儿展示上、下方位,易于幼儿理解。

  (三)游戏:鼻子、眼睛、嘴巴

  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四)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幼儿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1、给幼儿发放操作材料,巡回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2、指名让幼儿上台汇报,检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动手操作,《帮大树爷爷整理礼物》,巩固

  1、幼儿摆放实物,把大树爷爷的生日礼物放到柜子里;

  2、个别幼儿到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把这些礼物分别放在什么地方。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2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区别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

  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3·幼儿感知上下的方位。

  师:“大灰狼明天要开一个玩具店,可是货架上的东西还没有摆上去,谁能来帮帮大灰狼呀?

  4、区别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请幼儿将玩具放入货物架中。(幼儿自由操作)

  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对性。

  小结:在表述物体的位置时一定要说完整的话,如“xx在xx的上面,xx在xx的下面”。

  6、看图说一说。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

  三、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

  四、做游戏。(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3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

  2、学习方位词: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活动准备:

  PPT课件,布娃娃几个,小猫头饰一个。

  查看PPT课件

  大班数学课件《认识上下前后》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找一找。

  为幼儿提供娃娃几个,分别藏在桌子下面,上面,椅子前面,后面等位置。

  导入: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小动物,请小朋友瞪大眼睛找一找,它们都在哪里?

  (引导幼儿说出“我在某某地方找到的某个玩具”)

  教师随机进行讲评,巩固幼儿对前面、后面、上面、下面的'认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学说以上方位词。

  2、游戏:小猫在哪里。

  一名幼儿戴头饰扮小猫藏起来,师扮猫妈妈,其它幼儿先闭眼再寻找,并大声告诉猫妈妈,它的孩子在哪里。

  3、看图说一说。

  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

  天上(上面)有什么?

  地上(下面)有什么?

  房子的前面有什么?

  房子的后面有什么?

  4、教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4

  活动目标

  1.体验寻找上下方位的乐趣。

  2.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会使用上、下方位词。

  3.能正确分辨上、下方位。

  重点难点

  1.重点: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2.难点:能将从树上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从树下面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认识森林的动物,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2.物质材料:餐桌,树,房子,各种食品,小动物。

  3.环境创设:创设“森林音乐会”环境。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教师以收到邀请函的口吻邀请幼儿参加森林音乐会。

  师:今天姜老师收到了森林音乐会的邀请函,邀请函上说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去吗?

  幼:想。

  师:那我们一起去吧!(幼儿随老师一起从走廊上进入活动室。)好,请小朋友们找一只动物和它做朋友,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坐下来!(地上贴有小动物图标,幼儿席地而坐。)

  二、认识嘉宾,感知方位。

  (一)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师:森林音乐会开始了,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吧!(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随音乐一起来做动作。)

  幼:“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边唱小羊叫声时,手部动作上咩咩,下咩咩,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

  (二)幼儿以客体为中心认识上和下。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前来参加,瞧,树上有只猴子!看,树下有谁呀?

  幼:树下有条毛毛虫。

  师:你的'眼睛真亮,真棒!一下子就发现了,真棒!好,我们在来看看这边小鸟在哪里?

  幼:小鸟在树上。

  师:小兔又在哪里呢?。

  师:小兔在树下。

  (三)幼儿自由找寻小动物们所在的方位。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们一起来听音乐会!请小朋友们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哦!

  幼:(幼儿自由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师:好!请找完小动物的小朋友们悄悄回来,舒服地坐下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小动物!(幼儿间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三、欢送嘉宾,巩固方位。

  (一)出示房子,分辨上、下方位。

  师: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听听音乐会有些累了,这里有间房子,这栋房子分有楼上的房间和楼下的房间。请将在树上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上的房间里休息,请将在树下找到的小动物送到楼下的房间里休息!

  幼:(幼儿送小动物到房间里休息。)

  (二)师幼共检验。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楼上房间里休息的有:小鸟、小猴、猫头鹰......在楼下房间里休息的有:小兔、小狗、小熊、毛毛虫......你们大家同意吗?

  幼:同意!(不同意请说明原因。)

  四、美味餐点,巩固方位。

  (一)幼儿观察餐桌的上面和下面的物品,再次巩固上和下。

  师:听完好听的音乐会,肚子是不是有些饿了?看看餐桌上有什么?

  幼:蛋糕、水果、饼干......

  师:蛋糕在哪里?(教师从桌子上将蛋糕拿起来给幼儿看看后立刻放回桌子上,用动作提示幼儿。)

  幼:蛋糕在桌子上。

  师:哦,桌子上有这么多好吃的,那桌子下有什么?(桌子下有椅子。)好,我们一起坐下来品尝美味的餐点吧!

  五、分享交流,结束部分。

  师:吃完好吃的,我们一起到外面看看还有谁也来参加吧!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智力游戏“动物躲猫猫”。

  2.园外延伸:亲子活动,在家练习上下方位。

  活动反思

  《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认识依靠行动,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森林音乐会”情景,让幼儿们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幼儿们首先从听音乐以自我为中心感知上和下,然后找寻小动物认识上和下,再到送小动物去房间休息巩固上和下,最后品尝餐点经验提升等循序渐进认识方位,在整个过程中用游戏贯穿始终,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这也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指导思想一致,真正做到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5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激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以及上下的相对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保育员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听故事:懒惰的猴子

  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会屋休息,小猴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还是不听,小熊把它扔了上去。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二、1、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幼1:灯泡吊在房顶上。

  幼2:钟挂在墙上。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幼1:我的床是上下层的,我睡在下层。

  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脏呀?

  2、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三、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2、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3、看谁找到有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4、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上下》】相关文章:

《认识上下》教案02-06

认识上下小班教案01-12

认识上下小班教案01-20

中班安全上下楼梯教案03-28

中班安全教案《上下楼梯》03-07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认识蔬菜》03-23

《上下》教案11-20

中班教案认识米教案11-21

《认识圆形》中班教案03-23

《认识梯形》中班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