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初一上册数学教案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3-15 07:17:3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

  (2)(4m+3n)(4m-3n).

  【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1)(a+5)(a-5)=a2-52=a2-25;

  (2)(4m+3n)(4m-3n)=(4m)2-(3n)2=16m2-9n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2-25;2.分解因式16m2-9n.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1)a2-25=a2-52=(a+5)(a-5).

  (2)16m2-9n2=(4m)2-(3n)2=(4m+3n)(4m-3n).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

  (1)x2-9y2;(2)16x4-y4;

  (3)12a2x2-27b2y2;

  (4)(x+2y)2-(x-3y)2;

  (5)m2(16x-y)+n2(y-16x).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解:(1)x2-9y2=(x+3y)(x-3y);

  (2)16x4-y4=(4x2+y2)(4x2-y2)=(4x2+y2)(2x+y)(2x-y);

  (3)12a2x2-27b2y2=3(4a2x2-9b2y2)=3(2ax+3by)(2ax-3by);

  (4)(x+2y)2-(x-3y)2=[(x+2y)+(x-3y)][(x+2y)-(x-3y)]=5y(2x-y);

  (5)m2(16x-y)+n2(y-16x)=(16x-y)(m2-n2)=(16x-y)(m+n)(m-n).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 m 2-4n2

  =(3 m )2-(2n)2

  =(3 m +2n)(3 m -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 x3-4x 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3

  一、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难点: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学习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既ma+mb+mc = 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讲精练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 a(x-3)+2b(x-3)

  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

  (2)a2b-5ab

  (3)4m3-6m2

  (4)a2b-5ab+9b

  (5)(p-q)2+(q-p)3

  (6)3m(x-y)-2(y-x)2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 (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如44x+64=328 3+x=(45+x) y-5=2y+1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 3x-2 x-=-1

  5x2-3x+1=0 2x+y=1-3y =5

  例2.解方程(1)-2(x-1)=4

  (2)3(x-2)+1=x-(2x-1)

  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补充:解方程3x-[3(x+1)-(1+4)]=1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9页,练习,1、2、3。

  四、小结

  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五、作业

  1.教科书第12页习题6.2,2第1题。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添括号法则.

  2.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添括号法则,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合理利用

  难点: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

  (2)4-(5+2)

  (3)a+(b+c)

  (4)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a+b-c=a+( )

  (2)a-b+c=a-( )

  (3)a-b-c=a-( )

  (4)a+b+c=a-( )

  2.判断下列运算是否正确.

  (1)2a-b- =2a-(b- )

  (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

  (4)a-2b-4c+5=(a-2b)-(4c+5)

  添括号法则:添上一个正括号,扩到括号里的不变号,添上一个负括号,扩到括号里的要变号。

  四、精讲精练

  例: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

  (2)(a+b+c)2

  (3)(x+3)2-x2

  (4)(x+5)2-(x-2)(x-3)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去括号法则

  六、作业:教科书习题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一上册数学教案02-10

初一数学教案11-10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02-18

初二上册数学教案10-14

二年上册数学教案03-01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11-22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02-01

【推荐】初一语文上册教案02-18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