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07 13:10:3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1和2,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2、初步学会数的形成,知道一个数添上"1"能形成另一个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各一张。

  2、《数学》上p.1。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1、2的实际意义

  --教师根据画面自编《捉迷藏》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说一说,大树后面藏着几头狮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使幼儿知道数字1可以表示一头狮子。

  --想一想,树上有1只松鼠,怎样才能变成2只松鼠?引导幼儿说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来就是2只松鼠。

  --让幼儿在图中找出数量是1和2的其它动物(或其它物品),并用语言正确表述。

  --说一说,树干上藏着的数字分别是什么?

  二、引导发现

  --说出数字1和2分别象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由数字联想到许多物体的形象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个创意。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1和2,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数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动结束

  四、课后回顾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平时都比较喜欢画画和动手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刚刚小班升中班的缘故。并考虑到幼儿安全方面的因素,很少使用剪刀。但幼儿渴望能够亲手制作出奇妙的物品,利用幼儿好奇的心理,让其发挥大胆的奇思妙想。开展此活动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

  2、A4白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3、A3白纸【教师备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小动物,【小马】试着让幼儿说出其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

  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在室内来回走动】便于幼儿看得清楚。

  【1】、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方法和步骤。

  【2】、鼓励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

  4、让接受快的小朋友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幼儿讲解经验【毕竟孩子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5、鼓励幼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幼儿记得更深刻。

  6、重新折好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马】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

  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幼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

  3、但由于此次活动幼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

  4、也有个别幼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

  5、在以后的教学中会经常开展手工课程,在讲解的时候说慢一点、示范时的动作也要慢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吃的食品,小朋友们都很熟悉它,但对它们的了解不是很多。而且《纲要》也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有时午点吃鸡蛋时,幼儿会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的幼儿还不吃鸡蛋,在我简单的几句解释下,幼儿还是不太明白,于是产生了这一活动。

  设计意图:

  各种蛋类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吃到的一种食物,对幼儿来说非常的熟悉,但是幼儿接触到的是煮的,幼儿很少会去过多的注意蛋的外型特征,内部构造、种类、从那里来的等问题,中班时期的幼儿相对于小班时期操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对一些事物产生好奇,经常的会问为什么?产生探究的欲望,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在玩蛋的过程中发现蛋的外形特点,了解蛋的构造。

  2.了解蛋的营养价值及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即了解蛋的构造。 活动准备: 鸡蛋、鸭蛋、鹌鹑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你们一定想知道它是谁吧?现在闭上眼睛,用你的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是什么?老师出示鸡蛋(装在一个盒子里),小朋友摸完后,把它记在心里,一会告诉老师好吗?幼儿摸完后,老师提问:

  师:你们觉得它是什么?

  幼:鸡蛋。

  师:小朋友真聪明,它就是鸡蛋,老师出示鸡蛋。

  二、认识常见的蛋

  (1)认识常见的蛋 小朋友见过鸡蛋,你还见过那些蛋呢?让幼儿说一说,在幼儿说的`基础上,老师给幼儿分发鸡蛋、鸭蛋、鹌鹑蛋后,分别拿出他们让幼儿说出名字。

  (2)说出常见蛋的特征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蛋,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蛋是什么样的?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一样?

  师小结:这些蛋都圆溜溜的,摸上去光光的,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有的大,有的小,鸭蛋最大,鸡蛋比鸭蛋小一些,鹌鹑蛋最小,而且蛋皮的颜色也不一样,鸡蛋皮有的是红的,有的发白,鸭蛋皮光滑,有蓝绿色,有的是白色的,鹌鹑蛋的皮有点发绿,皮光上面还有黑白的花纹。

  三、认识蛋清和蛋黄

  我们认识了鸡蛋、鸭蛋、鹌鹑蛋,你们知道这些蛋的蛋皮里面藏着什么?老师先让幼儿说, 师:你们说是蛋清,有的说是蛋黄,现在老师把它打开,看看你们说的对不对,老师先后打开鸡蛋、有的、鹌鹑蛋,幼儿观察。老师引导幼儿认识蛋清和蛋黄。 老师打开这些蛋,你们发现什么了?

  师小结:每个蛋里面都有黄黄的,圆圆的,这是蛋黄,透明的粘糊糊的是蛋清, 但是它们煮熟后还是这样吗?老师拿出正在煮的鸡蛋、鸭蛋、鹌鹑蛋,剥皮后幼儿看。

  小结:这些蛋煮熟后,蛋清和蛋黄分别凝固在一起,蛋清变成了白色的,也叫蛋白,蛋黄还是黄色的。

  四、了解蛋的营养价值及吃法

  (1)了解蛋的营养价值

  师: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蛋吗?幼儿说一说。

  幼:有营养。

  师小结:这些蛋里面有很多营养,它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黄还可以补钙,但是吃多了不容易消化。还要记得没有煮熟的蛋,里面有细菌,吃了肚子会不舒服,还会病。

  (2)了解蛋的吃法

  师:你们知道它们除了煮着吃,还可以怎没吃?

  幼:炒着吃……

  师小结:我们最常吃的是鸡蛋,它除了这着吃,还可以炒着吃,蒸着吃,还可以做汤吃。

  五、了解蛋的用途(蛋制品)

  那蛋除了这样吃,还能用来做什么?你还吃过哪些用鸡蛋做的食物?

  小结:鸡蛋还可以用来做蛋糕,做饼干等。

  六、品尝各种蛋和蛋制品

  活动反思:

  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吃的食品,小朋友们都很熟悉它。我想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启发探索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对蛋能有更深的认识,并且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开始时,我用简单的语言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对整个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完整的活动,幼儿看了、摸了蛋,了解了蛋的外形特征,通过现场打蛋、剥蛋,让幼儿观察蛋的内部构造,幼儿热烈的讨论交流,将自己的经验直接说出各种蛋外形特征。幼儿积极动脑分享经验的同时,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的年能力。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语言表达出菊花的颜色和特征。

  2、引导幼儿自主的选择材料,制作菊花。

  3、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展示自己,喜欢与人分享交流。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菊花的图片,各种制作材料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菊花,讲出其颜色及特征。

  菊花的'花瓣是什么形状?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二、观看图片《美丽的菊花》,边看边说说菊花像什么?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

  1、了解菊花的用途。

  可以让人观赏,美化环境;可以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解决头痛……。

  2、自主选择材料、制作美丽的菊花。

  菊花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使我们的生活增添美,今天我们也来开个菊花展,讨论:用什么材料制作菊花?

  彩塑、剪贴、棉签水彩画、蜡笔画。师介绍刮蜡画的方法。(可以用泥工笔在刮蜡纸上刮出菊花的样子)

  三、幼儿活动,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菊花。

  四、请幼儿将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在版面上。

  (1)同伴间互相介绍作品,。

  (2)寻找你喜欢的作品、并讲出理由。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知道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及习性,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形成对家畜,家禽的概念。

  2、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若干,动物卡片拼图,纸,笔,浆糊,积木,小花,小草,酸奶瓶,医院,乐器,纸盒房子,高橙瓶做公鸡,矿泉水瓶做兔子,方便碗做小猪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在农场里》)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瞧,什么地方到了?“旺旺农场”。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用我们的双手建设旺旺农场,你们愿不愿意啊?在今天的游戏中,王老师有三个要求:看一看谁最会动脑筋,比一比谁的小手最灵巧,第三就是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仔细,这样才能把我们农场建设的'兴旺发达。

  2、幼儿按意愿进入各区美工区:用矿泉水瓶剪成兔子,再贴上眼睛,嘴巴,鼻子。

  用绳子系马尾巴,再用大夹子夹住马身体。做马腿用大学碧瓶剪成大公鸡,幼儿给公鸡做鸡冠,嘴巴,装饰鸡尾用绿色纸折跳蛙,剪贴荷花。

  用腊光纸卷堞小猫。方便碗制作小猪。美工区制作的动作可送入家禽,家畜的家(建筑区)跳蛙、荷花可放入池塘

  结构区:搭建家畜、家禽的家,并装饰,布置一些植物搭建小池塘,里面放入小鱼、青蛙,可玩钓鱼的游戏。益智区1家禽家畜分类,分好后送入结构区2动物拼图音乐区:歌表演《在农场里》、舞蹈《数鸭子》、打击乐《小蝌蚪》、独唱《走路》、律动《大公鸡》,节目排好后大各区慰问演出。角色区:动物门诊,专门给小动物看病,小摄像师,

  给到参观农场的人照相。3评价,带幼儿参照搭建好的农场和幼儿一起在农场里照相,

  表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评出最爱动脑筋的孩子,双手最灵巧的幼儿,做事认真仔细的孩子。4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整理玩具,结束。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正确感知8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

  2、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增强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重难点:

  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正确感知8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

  活动准备:

  雪花片每桌一份,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卡,桌面各贴一个数字(1-7),教师数字卡1—7,塑料花若干,小树、小花、梨、葡萄数量各为八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

  二、正确感知8的数量,认识数字8,训练发散性思维,发展想象力。

  1、感知“8”的数量。

  师:刚才花宝宝们有7朵花,现在花仙子又给了你一朵,数数,一共有几朵花?

  2、不受排列方法的干扰,正确感知8的数量,并认识数字“8”。

  教小结:这些花虽然它们的排列方法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8”。

  3、认读数字“8”,并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师:“无论它们怎样排列,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出示数字“8”,并且集体认读。

  师:“数字8象什么?”(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葫芦、眼镜、雪人……

  师:“8除了表示8棵小树、8朵小花、8个水梨、8串葡萄,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幼儿操作练习。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