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5 07:53:4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此次练笔,引发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情感,认识抓住细节的重要性,并将其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感受真情,珍视友谊。

  3.通过讨论、比较、互评等形式,在民主交流的气氛中,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以友情为主题的文章、诗歌;准备自己与朋友的合影。

  一、歌曲导入

  聆听歌曲《永远的朋友》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好在哪里?

  (教师以友情为重点,引导学生的发言,使学生把握这次习作的重点。)

  二、抓住感人瞬间,畅谈友情故事

  你阅读过哪些歌颂友情的诗文?文章或诗歌中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你与朋友之间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讲一讲你和朋友之间的真情往事。

  找几个学生讲述他们的故事,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找出“感人瞬间”——细节。请学生比较细节描写对表现友情的重要作用。

  教师: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感人细节进行描写,就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自主拟题,完成习作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最感人的'故事,以“歌颂友情”为主题,自主拟题,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准备:学生互相阅读习作,在优秀习作后打“A”。

  一、佳作共赏

  学生推荐出得“A”较多的习作,由作者朗读,师生共同欣赏。

  教师:成功的习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认真听作者朗读,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

  1.故事情节

  2.细节描写

  3.方法

  4.修辞方法

  如果同学们发现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立即叫“停”,现场点评,大家说一说好在哪里,哪些地方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如果你发现有的地方可以改得更好,也可以及时提出来,我们大家帮助他一起改——因为我们都是朋友。

  二、自悟自改

  运用“佳作共勉”环节收获的知识修改自己的。

语文教案 篇2

  【公开课教案思路】

  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同学的发展为本必需供认同学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同学。叶老曾经说:“一篇文章同学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师就应该引导同学“试着理解、试着揣测”,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同学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本课“说说自身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同学间、师生间进行的,教师要给同学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 、(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同学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同学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同学的个性体验。

  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同学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同学的这一需求,让同学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同学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身的家乡。尽可能多的引导同学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身班同学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

  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同学的基础确定难点):

  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身家乡的样子;( 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同学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身家所在的楼。)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重点突破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身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身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

  3、课文中图的课件或投影片。

  【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说说自身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身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由同学的生活实际动身,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一: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

  2、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合作学习体现之一),要求:

  ⑴ 互读互助:

  读要努力读正确,听要认真,发现错误帮他改正。

  ⑵ 读后标出自然段。

  思路:这一过程除训练同学把课文读正确外,还培养同学的合作、互助意识--同学借助他人的协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同学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检查反馈同学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⑴ 内容: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宽 虾 脚 捡 贝 壳 原 奔 密 匹 市 楼

  ⑵ 形式:

  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导语:

  过渡到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第一板块:

  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感知发现的自主学习权力留给同学,从而实现第一个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自身读课文,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后教师要有意识让同学知道文章的整体: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第二板块:

  2、读课文,感悟语言:

  ⑴ 观察彩图并读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让儿童画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

  ① 找一找:每一个自然段与五幅彩图的联系。

  ② 说一说:指出联系。

  ③ 读一读:相应的自然段。

  ⑵ 按自然段学习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认识第二个整体)说明:

  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结合语言与图画说出家乡的美、读出家乡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教学--按同学喜爱自然段的兴趣所需,这也体现尊重同学的选择和关注同学的个性体验。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二)

  ① 细读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导同学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语言的情境,培养同学的语感。)

  想一想这次再读你又知道了什么?

  (结合插图、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汇报,同时启发同学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画面中的形象)

  (汇报重点指导语言表达顺序和感悟语言内涵,构成单幅图画的美:A、家乡在哪里;B、家乡怎么样;C、画中的人在做什么 )

  结合图画、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

  ② 随同学的汇报指导同学的朗读,激发同学对家乡的喜爱。如: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要读出对家乡的赞美感。

  “那海滩上……”要读出涛涛置身于海滩享受海滩给他带来的快乐的情感。

  ③ 启发想象再朗读本自然段,回归自然段整体。 (合作学习体现之二)

  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让同学合作学习,也可让同学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学习方法)

  ⑶ 说说自身的家乡:(学习运用书上的语言表达方法)

  表述内容:

  ① 家乡实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② 想象中家乡的美丽景色。

  第三板块:

  3、有语气地朗读全文,体会感情。(回归文章的整体)

  ⑴ 自读后指名读。

  ⑵ 选择自身喜欢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四、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自身喜爱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诵全文。

  2、用小画笔画出自身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让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体现语文学科与美术的整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内容见一课时)

  2、强化读生字字音。

  二、记忆字形,学习运用,指导并练习书写:

  1、记忆字形(体现自主性--有同学自主选择要记忆的汉字、用自身喜欢的方法)

  2、学习运用:重在思路指导。

  三、指导书写(写字是同学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师要下大力量为同学打好基础)

  以“原”为例:

  1、观察分析:观察结构。

  2、找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照例子描一描,感受位置。

  4、自身照范字写一写,加强体验。

  5、同学互评或教师参与评价,提高认识。

  6、自身独立书写。

  四、展示自身的'绘画作品(若有的同学没画完,可给一些时间继续画,作为课间休息)

  同学分小组互说自身笔下的家乡,然后请代表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同学有序表达交流,学用课文语言,同时表达对家乡的喜爱或期盼之情。

  五、背诵课文展示

  六、作业

  略。

语文教案 篇3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60语文园地六精品教案三名师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

  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令今乌鸟广厂

  b、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c、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d、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e、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f、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g、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h、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i、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a、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b、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c、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出示词语卡片。

  b、学生自由练读。

  c、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a、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b、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

  c------ch;

  c、连线。

  d、检查连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领土的辽阔,培养语感。

  2、能用音序查字法正确地。

  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注意引导认读:祖(zu)岭(ling)盛(sheng)

  2、再读儿歌。思考: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4、这时,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试着背下来。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7、展示背诵效果。

  二、展示台。

  1、识字加油站。

  a、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

  b、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在小组里交流。

  c、说说看,在小组内交流,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

  2、比比谁最快。

  a、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

  b、练习找页数。

  c、学习音序查字法。

  (1)老师认真指导“宽”的查字过程。

  (2)学生练习查找“爱、往、解、准、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具准备

  1、提前布置同学想一想,班里怎样迎接“六一”儿童节。

  2、准备小礼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录像,启发提问: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讨论: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三、讨论: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四、明确目的,各小组分工合作。

  五、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60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三,一下语文园地六,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运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和环境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方法。

  2、感悟文中儿童“中士”坚守诺言不失信的品质。

  3、探究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联系自己的阅读,与课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 用一句话来说说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再读课文,进行圈划体会

  1、圈出描写小男孩外貌的句子,进行圈划提问

  A很小的男孩子,七八岁的模样。

  B长有雀斑的小鼻子,他的短裤很短,不用腰带。

  2、圈划描写小男孩心情的句子,小组进行讨论体会,交流。

  A低下头,哭得又响又伤心。

  B但是他连忙甩开了我的手,说:“我不能,我不能。”

  C孩子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我想他们走了。”

  D他快乐极了,快乐得甚至叫出声来。

  3、圈划能体现我对小男孩看法变化的词语,加以体会。

  (板书:有病 笑出来 省悟 愿意“帮忙” 紧紧“握手”)

  4、教帅小结:这篇文章就是通过这些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合作探究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喜欢文中的小男孩吗?为什么?

  2、在现实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的事吗?

  (与课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较,讨论守信的可贵,不守信用的危害)

  布置作业: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片段。

  2、写一篇读后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鹿”和“狼”

  1、谁能说说你对狼的认识?你对鹿的了解呢?

  (鹿:温柔善良,让人喜欢。狼:凶恶狡猾,让人憎恨,如《会摇尾巴的'狼》、《狼和羊》。

  2、板书《鹿和狼的故事》,看了题目后你想说些什么?

  温柔善良的鹿和狡猾凶恶的狼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做什么?(读书)

  二、学生读课文。

  1、自己将全文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你想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

  三、课文中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你就读哪一部分,边读边想你为什么选择这一部分。

  四、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说一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1、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消灭狼,目的是为了保护鹿,让鹿繁殖得更多一些。

  2、经过25年的猎捕,鹿没有了天敌。

  3、鹿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4、鹿吃光了森林中的植被。

  5、鹿病死了无数只,还有一些饥饿而死。

  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选择大家找出课文中的不同观念,用自己的观念及想法进行一次辩论赛。

  正方罗斯福是对的,他杀狼是为了保护鹿。

  反方罗斯福是错的,他违犯自然界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规律。

  六、总结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动物和动物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种生物的存亡或数量发生变化,常常会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影响到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这就是鹿和狼等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园地教案04-11

语文教案[精选]09-22

语文教案(经典)10-11

语文教案(精选)10-07

语文《公输》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9-16

语文教案(经典)08-26

(经典)语文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