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0 11:09:5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发现天气是经常变化的,初步了解变化的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2、培养幼儿关注天气,探索自然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已做好的气象记录。

  活动过程

  一、讨论气温的变化。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天的气温有什么变化?(幼儿发言谈及每天气温是不同的。)

  2、温度变化说明什么道理?(天气是多变的,有时气温很高,有时气温很低。)

  3、温度高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温度低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4、温度高的时候你穿的衣服怎样?温度低的时候你穿的衣服又怎样?温度高的时候草、树木长得怎样?温度低的`时候又怎么样?

  5、小结: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的高低与我们的穿着、生活有关系,与植物的生长也有关系,温度很低时农民就要注意防冻。

  二、讨论近期天气的变化。

  1、今天是什么天气?大家回想一下,上个星期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哪几天是晴天?哪几天是阴天?哪几天是雨天?

  2、晴天是什么样的?在晴天你感觉怎么样?阴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有阴天?阴天会变化成什么天气?(因为天空中积多了云,遮住了阳光,就变成阴天,阴天可能变成雨天,也可能变成晴天。)

  3、你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天气与人生活的关系,晴天光线好,教室里亮堂堂舒服,大家在太阳底下晒晒太阳暖和,洗的衣服容易晒干……阴天使教室里黑乎乎的,不舒服,雨天出门不方便,要带雨具。

  4、小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晴天,有时雨天,有时阴天,有时还会下雪。

  三、讨论近期风力的变化。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天风也是不一样的?幼儿充分讨论。

  2、你怎么发现风力不一样的?风力大小与我们生活有没有关系?你知道风力大小与什么人关系最大吗?为什么和渔民的关系最大?(风大浪就大,船出海就有危险,渔民最关心天气预报中的风力大小。)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风吹过来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以后你们多注意幼儿园里的国旗,看看国旗往哪个方向飘。

  3、总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今天和明天就可能不一样,上午和下午也可能不一样。天气变化与我们大家的生活有关系。我们每天应听听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四、延伸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气象,听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总结规律,运用规律。

  2、掌握按颜色、数量的排序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3、发展幼儿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版一套;幼儿镶嵌板每人一套;一套有规律的串珠,一套没有规律的串珠;卡片3张;绿色、红色珠子若干;活动课程实录:幼儿随音乐有序取牌入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大家好,我是小熊,小朋友欢迎你们来我家,你们能告诉我刚才是怎么进教室的?(我们是听音乐进教室的,我们是取牌进教室的)幼儿入座后,互相观察牌的颜色,感受规律。

  二、操作探索:

  游戏㈠观察串珠,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师:出示两串串珠(一串是有规律的,一串是没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串串珠各有什么特点?师:哪串珠子串的有规律?

  师:哪串是没有规律的?

  师:哪串珠子串的漂亮?

  师:那就请小朋友也试着串出一串有规律的串珠吧!教师播放动感音乐,小朋友开始串珠子。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我是按二个绿色二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我是按三个绿色一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幼儿纷纷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大家的作品都很好。下面,就带好自己的串珠,摆个姿势小熊给你们照个相吧。

  小结:设计本环节,就是让幼儿感知有规律的串珠更美,并能从中找出简单的规律。

  游戏㈡迎新年。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1、铺地板。

  教师在演示版上布置小熊的家。说,"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小熊开始装修自己的房子。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小朋友愿意帮助小熊吗?"幼:愿意。

  师:小熊说,铺地板得按着它要求的规律来铺。"小熊小熊装新房,地板铺得真漂亮。黑白黑白有规律,铺完地板又刷墙。"(老师拿出一张自制的黑白变化规律的地板图片,请幼儿观察。幼儿观察地板颜色变化的规律后,按规律镶嵌)

  2、刷墙。

  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了,再帮我刷刷墙吧。"小熊家的墙壁是要刷彩条状图案的。小朋友仔细听,墙壁彩条的颜色是怎么排列的?"小熊小熊装新房,又铺地板又刷墙。红蓝黄、红蓝黄,按着规律来刷墙。"(老师拿出自制图片,请幼儿观察墙壁彩条,按着彩条规律在插板上镶嵌)

  3、挂彩灯。

  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墙壁刷完,再来帮我挂彩灯吧。"小熊家的彩灯也是有规律的。看谁设计的`最好,小熊就选谁的彩灯挂在门口。

  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表扬"彩灯"设计有创意的小朋友。并请最有创意的小朋友在教师的演示版上"挂彩灯"。

  小结:设计本小节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规律,按规律推理,并能用镶嵌在插板上把规律摆出来。

  游戏:"风水轮流转"

  4、身体体验:幼儿围成一圈,按规律做动作。

  师:游戏方法:小朋友一边跟我说儿歌"请你先来拍拍手,请你再来拍拍肩,最后再来跺跺脚。"一边从壮壮小朋友开始,依次做这三个动作。轮完一圈为止。如果哪个小朋友做错了动作,就进圈里给小朋友表演个小节目。好不好玩?

  幼:好玩!游戏开始……

  三、活动延伸:小朋友今天来小熊家玩得开心吗?接下来和小熊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很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的。

  活动反思: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寻找制造风的多种方法。

  2、能运用绘画、语言讲述的形式表达制造风的过程。

  3、在制造风的过程中体验探究与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按照制造计划收集的扇子、电风扇、打气筒、气球、硬纸板、布、吹风机、塑料袋、小瓶子。

  2、小柳树、大黑板、记录纸张。

  趣味练习

  可以随风摇动的东西

  幼教图片

  往吹风机放手指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前些天我们到外面找风去了,你到哪里找到风了呢?

  (柳树、小草、头发、衣服。)

  2、教师:你是怎么发现风的?

  (我看见柳树、小草、头发都动了,衣服都飘起来了。)

  3、幼儿分享自己关于“如何制作风”设计记录。

  (1)你们要用什么方法制造风?

  (用扇子扇风。用手抓紧塑料袋的.口,然后一捏塑料袋,就有风了。

  想用打气筒打气,就有风了。用吹风机,可以有风。还有用布扇。我用硬纸板扇,就能有风了。)

  (2)你为了制造风收集了哪些材料?

  (准备了扇子。塑料袋。气球、打气筒。)

  (3)怎么才能知道制造出风了呢?

  (可以吹在脸上感觉一下,就知道有没有风了。

  让一个人来试就知道了,把风吹在脸上。

  可以用吹风机吹我们的门帘,如果门帘动了,就说明有风。

  还可以吹头发、衣服,如果动了就说明有风。)

  二、幼儿按照计划制造风。

  1、提出实验规则。

  (1)请幼儿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试验。幼儿可以在教室里用自己找到的材料进行试验,当你用完一样材料后要把你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请将实验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怎么样实验的,制造出风了没有。

  (3)有些幼儿的实验材料需要用到电,请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插销。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探究并及时支持。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发展幼儿的多项思维,尝试用多种 取出冰中的玩具。

  3、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冰的特性,并将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与同伴合作进行的搭建游戏。

  活动准备

  1、ppt:雪晶

  2、课件:图片-冰挂

  3、冰块,笔、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导入课题,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冰的经验。

  谜语:“远看白亮亮,近看玻璃样,越冷越坚强,遇热泪汪汪。”

  提问:冰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2.出示图片:冰挂

  引导幼儿观察冰。

  二、展开

  1.出示里面冻着玩具的冰块,引导幼儿讨论取出冰中玩具的办法。

  (1)提问:小朋友看一看,冰里有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取出冰中玩具呢?

  (2)介绍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取出冰中玩具的办法并进行记录,将记录纸贴在记录板上。

  2.试一试取出冰中玩具,在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1)幼儿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寻找材料和工具进行验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适时帮助。

  (2)引导幼儿试验出办法后,及时进行记录。

  3.交流讨论,与同伴分享经验。

  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取出冰块中的玩具的?为什么这种办法能取出玩具?

  小结:可以用热水烫或太阳晒,使冰的的温度升高,冰就会融化;

  当用坚硬的物体敲击冰时,冰就会碎,玩具也能取出。

  4.再次实践,探索比较更快取出玩具的方法。

  (1)指导语:刚才冰里面还有一些没取出的玩具,

  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怎样才能快速的取出冰中的`玩具?

  (2)提问:哪种方法最快?哪种方法使冰融化的最快?为什么?

  (3)小结:用小锤子敲击冰块,用的力量大,冰块就碎的快,玩具就能很快取出;

  冰吸收的热量越大,温度升的越快,融化的也会越快。

  5.欣赏:雪晶

  三、结束

  组织幼儿户外寻找冰。

  小百科: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故称冰花。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探究中寻找答案,知道乌龟会跳舞的原因。

  2、能通过动手探索发现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环境:一个适合探索影子的活动室。

  2、教具:大手电筒、彩色的大乌龟、磁带《森林狂想曲》。

  3、学具:每人一个小手电筒、一张白纸、一个彩色的纸乌龟、一张记录表;水母、章鱼、海马等图片若干;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探索兴趣。

  播放音乐,教师在手电筒、胶水和白纸的帮助下示范乌龟跳舞。

  教师:“小乌龟跳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二、探究质疑--自主探究质疑,体验发现乐趣。

  (一)第一次尝试。

  1、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在白纸、胶水、手电筒的帮助下进行大胆尝试。

  2、帮助幼儿发现小乌龟“跳舞”的秘密。

  讨论:“小朋友,你们的小乌龟‘跳舞’了吗?”“小乌龟为什么会‘跳舞’的呢?”为什么有的不会跳呢?

  3、展示“跳舞”与“不跳舞”的乌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探索其中的.秘密。

  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手电筒的光照在小乌龟上就出现了乌龟的影子,当小乌龟的头,尾巴和腿都没有涂胶水,并且都向上翘时手电筒动了,小乌龟的影子也跟着动了,看起来就好象乌龟在‘跳舞’了。”

  (二)第二次尝试。

  1、再次探索前的设疑:“小乌龟会跳哪些动作呢?”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演示记录。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手电筒朝哪个方向动?,乌龟的影子会在哪里动。

  2、幼儿动手尝试、探索发现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关系,并记录结果。

  3、幼儿做好记录后,与其他幼儿交流。

  4、展示幼儿的记录,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当手电筒的光朝那方向,小乌龟的影子就朝那个方向。

  5、随音乐表演,从玩法上进行调整,体验探索的乐趣。

  小百科:乌龟(Chincmys reevesii )隶属于龟科、乌龟属的一种。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7-13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