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3 12:14:2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 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短,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啊,巧虎妈妈要带着我们的好朋友巧虎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在超市里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利用出现的长短不一的金箍棒、铅笔、直尺、勺子等物品,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3)通过观察、比较、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长短的呢?

  (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3.小结:知道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活动延伸

  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2) 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活动。

  (3) 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活动难点: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进行展览。

  (2) 教具:0"9数字卡以及物体卡片若干套。

  (3) 录象资料:如汽车牌照、居民住宅楼、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 参观数字展览区

  1、通过参观展览,让小朋友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提问:我们身上有数字吗?教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幼1:我的衣服上有大小尺码,代表我的`衣服大小

  幼2:门上有三班的“3”,代表我们的班号

  2、相互交流:你发现哪些物品上有哪些数字?(组织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

  门上的数字是门牌号码,

  日历上的数字是表示月份与日期

  时钟上的数字表示时间

  汽车上的数字表示车牌号码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3、请你们猜猜:如果这些物品没有了数字会怎么样?(混乱)

  (二).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呢?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用处呢?(请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观看录象,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字。

  (三)数字游戏(找座位)

  要求找到比手里的数字多1的座位号坐下。

  (四)延伸活动:

  你能用这些数字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编码吗?(比如:1、1、0、组合成110)

  (五)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字,数字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引发幼儿学习梯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正方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情景导入: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二、展开

  1、简单复习学过的图形。

  2、由正方形引出梯形,让幼儿认识梯形,记住名字。

  3、请幼儿进行操作,比较正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 要求:请幼儿比较边和角的不同。提问:正方形和梯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出示课件引出平行的概念。

  5、让幼儿找出平行线并讲解其概念。

  6、找梯形、找出平行线,进行复习巩固。

  7、找周围生活中像梯形的物品,让幼儿知道梯形是较稳固的图形,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出示课件欣赏。

  三、结束 延伸活动:继续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梯形物品。

  课后反思:

  整节课的活动流程就是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来来巩固幼儿对梯形的认识。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幼儿在复习梯形特征的.时候,幼儿能很快说出梯形的特征,这节课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通过剪各种图形,把图形变成梯形。从效果来看,幼儿剪出不一样的梯形,然后我根据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的图形,向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剪更特殊的梯形比如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孩子们还是很快吧那些特殊的梯形剪好了!这节课会有这样好的效果,跟这节课的操作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和教师准备的多种教具有密切的关系。这让我明白,其实任何一节优秀的课,都离不开很多的教具,只有在教具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幼儿和教师之间才能有共同的语言,幼儿才能正真掌握知识,获得本领。教师会轻松的教,幼儿才能快乐的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给4以内数量的物体排序,初步体验数序

  2、巩固按物体的数量匹配相应的点卡

  3、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活动操作过程,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1、实物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分别是1、2、3、4)

  2、1-4的点卡

  3、数字卡片:1、2、3、4

  4、水果卡片(每种水果卡片的数量分别是1、2、3、4)

  5、投影:三维智力a8-11“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分水果

  1、老师(出示一蓝水果):“这是老师刚买回来的水果,请你帮助老师一起来整理水果好吗?”

  2、老师将水果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说一说:有哪些水果?

  3、启发幼儿思考:我们怎样整理他们呢?引导幼儿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个盘子里

  4、请幼儿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引导幼儿给水果排队,最少的水果放在最前面,最多的水果放在后面,从少到多的顺序摆放好,摆好后请幼儿说一说:1个梨、2个苹果、3个橘子、4根香蕉

  5、请幼儿给水果送点卡,鼓励幼儿边送边说:一只苹果送一个点卡……

  二、操作活动

  1、分组操作:分水果

  2、教师演示分水果并小结

  3、幼儿操作动物宝宝卡片:先给动物分类,然后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调整次序,最后再给动物宝宝送点卡

  三、老师用投影仪讲解并指导幼儿完成三维智力a8-12“数一数”(p69,p70)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9-30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6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8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15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8-05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9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8-08

小班数学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