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8-04 09:54: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汇总【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美工区:各色皱纹纸,画好花的形状;数学区:提供3以内的点卡、蜡笔、画纸。阅读区:投放认识各种花卉的书籍。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春天的花儿也开好了!春天的花儿都是怎

  么样的呢?

  2、请幼儿说一说春天的景象。

  教师小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万物复舒的.季节,农民伯伯的农作物、小草、树都长出了嫩嫩的芽,像桃花、梨花、迎春花、茶花、杜鹃花……都开的特别好了!这些花儿都是各种颜色,看起来特别的漂亮!你们喜欢春天这些花吗?今天我们也来一起制作春天漂亮的花。

  二、介绍各个区域。

  1、手工区。

  (1)这些花儿漂亮吗?这些花儿都还有装扮漂亮,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花儿添上漂亮的颜色。

  (2)这里还有彩色的纸,小朋友可以用这些彩色的纸来装扮这些花儿,各种花儿下面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颜色,待会小朋友要看清楚你拿到的花儿是什么颜色,再选择什么颜色的纸来进行撕贴。

  (3)这里还有一些瓶身与瓶盖,它们身上现在多了几个标记,小朋友仔细看看,瓶身上有什么?(圆点)待会请小朋友看清楚瓶身与瓶盖上的圆点,按照点数来进行匹配。

  2、娃娃家。

  今天请一位小朋友来娃娃家里扮演小主人来招待客人,当有客人来到你家里做客的时候,小主人要热情的招待客人,请客人进门、坐下来、并拿出你喜欢的玩具与客人分享;客人来到别人家里,也要有礼貌的与主人问好,不能随便乱玩别人家里的玩具,要先问问主人能不能玩!

  3、图书角。

  教师:在阅读区中,老师准备了现在正学着的主题书《春天悄悄话》,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图书中讲了哪些关于春天的事情,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都有什么变化,可以和你的朋友说一说!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1、提出区域规则。

  教师:在进区的时候,娃娃家和阅读区入口处都有小脚丫,进去的时候把你的鞋子摆在小脚丫上面,小脚丫都藏好了那就说明这个区已经满了,不能再进了。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4、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草帽20顶

  游戏过程: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备注: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教学反思:

  幼儿都非常喜欢传帽子这个游戏,在游戏中,感受了大家一起努力,大家一起做游戏的氛围,并且都在为本小组的胜出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学会了集体合作,理解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获取了游戏的快乐,锻炼了自己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颜色(红、黄、蓝)给豆子分类,乐意并大胆地动手操作。

  2、学说“X豆豆你回X色的家”,培养幼儿良好的讲述习惯。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具:(图片)大房子一间、各颜色大豆豆;哭和笑的豆豆各一。

  2、幼儿操作材料:(图片)小房子、各颜色小豆豆(若干)人手一份。

  3、课前让幼儿认识小豆豆及其名字:豆乖乖。

  活动过程:

  1、出示(哭的)豆乖乖,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咦?豆乖乖它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引导幼儿说出豆乖乖迷路了,激发幼儿送豆乖乖回家的愿望)

  2、引导幼儿观察豆豆跟房子的颜色

  先出示红豆豆和房子,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这么多房子到底那一间是红豆的家呢?(幼儿思考)后教师小结并示范,提醒幼儿送豆豆回家时要说:“X豆豆你回X色的家 ”再提出问题:那蓝豆豆跟黄豆豆又要回哪个家呢?(请幼儿上前尝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讲述幼儿操作时情况

  4、结束部分:

  出示(笑的)豆乖乖:“豆乖乖回到了家,它高兴极了,说要请小朋友到它家作客呢!”(幼儿有序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从原有的基础上练习颜色分类,并得以巩固。大部分幼儿都能专注于活动,并大胆回答问题。操作常规较好,能按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但操作时幼儿开口讲述较少,今后需加强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良好操作习惯。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帕的颜色、形状,知道手帕的用途,喜欢用手帕。

  2.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在情境中学说短句。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旺旺手帕店。

  活动过程:

  一、情境一:旺旺手帕店开张啦!

  1.出示木偶小狗, 导入活动。

  师:汪汪汪,小朋友,我是小狗旺旺,你们好!(引导幼儿大声的和小狗打招呼)

  2.观察手帕店,了解手帕的颜色、形状。

  师:我的手帕店里有许许多多的手帕,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手帕啊?

  二、情境二:旺旺手帕店里买手帕!

  1.学习买手帕,学说短句。

  师:小朋友,你们想到我店里买手帕吗?你想买什么样的手帕呢?

  幼:我想买一块……、我喜欢……、我要一块……

  2.幼儿买手帕,大胆说短句。

  3.进一步了解手帕的特征,知道手帕的.用途。

  (1)摸一摸:摸一摸手帕,有什么感觉啊?

  (2)擦一擦:手帕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3)洗一洗:手帕用脏了怎么办呢?

  (4)叠一叠:手帕洗干净了,闻一闻香不香?赶快把香喷喷、干干净净的小手帕叠起来,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三、情境三:旺旺手帕店里手帕好!

  1.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块又漂亮又干净的小手帕,你们喜欢我店里的手帕吗?想来再买一块吗?

  2.幼儿再次购买手帕。

  3.师:小朋友,今天你一共买了几块手帕啊?(两块)两块小手帕象两个好朋友,今天用一块,明天用一块,我们天天都有干净的小手帕,真好啊!

小班教案 篇5

  目标:

  ●能运用图配文的线索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的内容,并学认“摇篮、飘、翻、吹、唱”的汉字。

  ●通过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创编活动。

  ●能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

  准备:

  ●摇篮一个。

  ●图画纸若干,水彩笔。

  ●配乐曲一首。

  过程:

  ●出示摇篮,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摇篮”问:“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

  ——介绍诗歌的名字“摇篮”并集体认读。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诗歌里什么是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师逐一将字卡出示)

  ——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怎么摇的?宝宝怎么了?(逐一出示“星、白云、飘”,重点帮助幼儿认读“飘”

  并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怎么摇的?宝宝怎么了?(逐行出示相关字卡,重点帮助幼儿认读“翻、吹、唱”汉字,并用动作表现,加以理解)

  ●根据图配文的线索图,幼儿集体学念诗歌。

  ●教师再次朗诵。(配乐)

  ——请幼儿说说与以往诗朗诵的不同及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感受配乐诗优美的意境)

  ●幼儿进行配乐诗朗诵。

  ●拓展幼儿思维,进行创编。

  ——“除了诗歌里说的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星、鱼、花、小宝宝,还有什么可以是摇篮?摇着谁呢?”

  ●幼儿绘画,创编。

  活动建议:

  1、创编活动中,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从只更换被包含物(宝宝),包含物不变,过度到包含物与被包含物都更换进行创编。

  2、绘画创编时,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编。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摇篮》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意境,引出诗歌摇篮,在分角色表演中,让幼儿多说多玩,巩固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在活动中,创设意境没有达到要求,下次活动时要注意。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知红、黄、蓝、绿的色彩和“1”和“许多”的不同。

  2、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3、有收拾场地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感知红、黄、蓝、绿不同的色彩。

  2、难点:知道“1”和“许多”的'不同。

  活动准备:红、黄、绿、蓝等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音乐磁盘。

  活动过程:

  一、彩纸像什么

  1、教师出示彩纸条,提问:“这是什么?”并抖动纸条,问:“你们看看这象什么?”

  2、教师示范撕纸,提问:“我把纸条变成了什么?”

  3、教师将把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撒向空中,“过节啦,好高兴啊。”

  二、撕纸条

  1、激发幼儿撕纸的愿望——“你们想高兴吗?你们想过节吗?桌上有这些彩色纸条,你去把它变成小纸条,越小越可以飘起来。”

  2、幼儿撕纸,老师指导撕纸,小纸片放在塑料小筐里。

  三、玩纸,让幼儿感受快乐。

  1、引导幼儿将做好的小纸片撒向天空,感受快乐。

  2、“你们知道什么节日吗?我们一起来过节。”

  四、找颜色纸片

  1、“请你找出和老师手里一样颜色的小纸片。”依次类推,分别找出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小纸片。

  2、听语言指令找颜色纸片——“请你找出蓝色纸片。”

  五、认识1和许多

  1、请幼儿找到一片纸片,并放到老师的盘子里,看看是多少片,感受1和许多的关系。

  2、反复练习,并进行个别指导。

  六、收拾场地——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自觉收拾场地的愿望,并鼓励其能坚持到底。

  师:“听听,是谁在哭?原来是地板,它的衣服被小朋友弄脏了,该怎么办呢?”激起幼儿主动收拾场地的愿望。(康燕)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儿歌课件

  活动目标

  观察画面,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表达。

  展开简单的想象,感受小老鼠找朋友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这是谁啊?小老鼠今天可高兴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2、这些都是高兴的事,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

  PPT声音:今天天气可真好呀,我要出去玩一玩,真高兴啊!

  二、观察理解画面

  1、走走走,走走走,你们看小老鼠来到了哪里呀?(公园)公园里有什么呀?(从哪里看出是公园的)

  2、哇,好漂亮的公园,小老鼠真是太高兴了。小老鼠走走走走走走,它看到了什么?(一棵大树)

  3、你们看,这像什么呀?(绳子)真像一根绳子啊!那我们帮小老鼠想一想,这根绳子怎么玩呢?小老鼠学学小朋友跳绳子,我们一起试试看。两只小脚用力跳,我们一起来跳跳。

  4、小老鼠又看到你了什么好玩的啊?(滑滑梯)小朋友最喜欢玩滑滑梯了,滑滑梯真高呀?应该怎样玩呀?(安全)

  5、原来公园里有这么好玩的地方呀!小老鼠还想玩。走走走、走走走,看到了好玩的地方可要告诉小老鼠哦!这个山洞太小了,怎么办?(怎样才能钻过去呢?)我们把身子卷得紧紧地钻,学学小老鼠钻山洞。

  6、玩了这么多地方有点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了,诶,在草地上它又发现了一样东西,原来发现小山了,爬小山一定很好玩,我们一起来爬小山吧。小老鼠爬小山喽!

  三、观察,展开想象

  一个人玩真没意思,如果有更多的朋友和它玩就更高兴了。(放声音),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录音声音标志:小老鼠,我们是你的动物朋友呀,快来找找我们。)是谁啊?小老鼠的动物朋友在哪里啊?

  1、这像绳子是哪个动物朋友呀,(猜)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把它拉出来好吗?123拉呀拉,出来了,是什么呀?

  小结:绳子是小猴子的尾巴呀。

  2、小哪里还藏着动物朋友啊?那像滑滑梯是谁呀?是大象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学学大象的鼻子)我们在一起来拉拉。123,大象太大了,我们叫叫它,原来是什么呀?

  小结:滑梯是大象的鼻子呀

  3、那山洞会是哪个动物朋友呢?(你怎么会想到的?山洞像小猪的哪里呢?)(叫声)(我们学学小猪的叫声)

  小结:山洞是肥猪的鼻孔呀

  4、小山又会是什么呀?(影子)看看是不是啊?

  小结:小山是骆驼的驼峰呀

  (用多媒体小结)

  5、小老鼠有这么多的动物朋友和他做游戏呀,现在它真高兴啊,看它和动物朋友玩的多开心啊!

  6、一边念儿歌一边玩真有趣啊!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念念儿歌做做游戏好吗?(幼儿游戏2遍)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观察画面人物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2、创造性地表演故事,能初步体验一家人一起做事力量大。

  教学重点与难点: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

  2、故事人物图片: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耗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己翻阅书籍。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轻轻打开《幼儿画册》,翻到第18页,翻书时一手扶书,一手翻右下角书页。请你看一看那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看完一页再看第二页,看书时小眼睛看着图画,小脑筋转转转,小嘴巴闭闭紧。

  二、师幼阅读,理解故事。

  1、看完了吗?请小朋友合上书,谁来告诉嘉嘉老师故事里面有谁?(请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故事里面有……)他们在做一件什么事?

  2、我们来一起看看吧。(教师翻阅画册,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然后提问。)

  3、故事的名字叫拔萝卜。(出示字卡)第一页上画着老爷爷在拔萝卜,他是怎么做的?(请幼儿做一做拔萝卜的动作)为什么又多了一个老婆婆呢?(他们两个是怎么做的?请幼儿模仿动作)

  4、第二页又多了谁?为什么?第三页又多了谁?为什么,第四页又多了谁?为什么?(在这几个提问后,请幼儿加入语言进行模仿,如一边拔,一边说:“哎呀、哎呀…)

  5、最后萝卜拔出来了吗?(在提问下适当出示故事图片,帮助幼儿理清人物出场顺序,并出示字卡:哎呀、来、帮等。)

  三、师幼共论故事情感道理。

  1、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拨不动萝卜?(力气不够)

  2、为什么人越来越多,萝卜就拔出来了呢?(人多力量大,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相互帮助,战胜困难)

  四、识字游戏。

  今天我们不光听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故事里还有这么多汉字词语宝宝。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认识游戏:机器人真会变,一按电钮你就念“拔萝卜”。

  反馈游戏:小朋友我问你,这是哎呀妈?对对对,答对了,这是哎呀。或错错错,答错了,这是拔萝卜。

  五、角色扮演游戏。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拔萝卜“这个游戏吧。

  请幼儿分别扮演各个角色,一起玩“拔萝卜”的游戏。表演时要求加入语言、动作、神情,游戏可玩两次或三次,每次要求不断加深,让幼儿融入到游戏中去,体会到故事所表达出的道理。

  活动延伸:

  欣赏歌曲《拔萝卜》,体味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反思: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教师讲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懂得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大门口,看哥哥姐姐是怎么上幼儿园、怎么跟老师打招呼的。

  2、入园时,教师应亲切接待,与幼儿一起玩玩具和运动器具,体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3、排练情景表演。准备道具:帽子、眼镜架及爸爸外衣,外衣贴上一个颜色鲜艳的夸张式的大口袋,内有饼干、巧克力若干。

  4、设置场景:幼儿园大门及门外马路。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梦,引起观看表演的兴趣。

  有个小朋友叫小梦,他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都是爷爷、奶奶陪他在家里玩。现在,他长大了,爸爸妈妈要送小梦上幼儿园学本领了。小梦愿意上幼儿园吗,请看表演。

  二、分段看表演。

  (一)第一天

  1、看!第一天,小梦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2、表演第一段。

  3、表演后问

  ①爸爸送小梦上幼儿园,小梦扭着身子说什么?小梦从来没上过幼儿园,所以心里有一点害怕。

  ②爸爸从口袋里摸出什么?小梦吃了糖,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

  (二)第二天

  1、请看!第二天,小梦是怎么上幼儿园的?(看第二段表演)

  2、表演后问:第二天,爸爸从口袋里摸出什么?小梦上幼儿园了吗?

  (三)第三天

  1、第一天、第二天,小梦都是吃了东西才上幼儿园的,那么第三天,会怎么样呢,请看表演(观看第三段)

  2、表演后问

  第三天,爸爸的口袋有吃的东西吗?没东西吃,小梦去幼儿园了吗?小梦是怎么说的?

  三、完整讲述故事。

  (一)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

  (二)故事后问

  1、爸爸的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爸爸的衣服真有趣,第一天,第二天,变出什么吃的东西?

  3、第三天,去幼儿园的路上,小梦去摸爸爸的口袋,摸到的是什么?(爸爸的拳头)

  4、我来做爸爸,谁愿意做小梦,掰开我的拳头,看看里面是什么?(理解“掰手”的意思)

  5、这一回,爸爸的口袋里什么吃的'东西都没有,小梦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学小梦,高高兴兴地对爸爸说:“上幼儿园真开心,我要上幼儿园。”

  △小梦真乖,现在他不吃东西,也会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像小梦一样,每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四、延伸活动

  1、表演游戏:学习问候语与道别语

  本班老师,一位做老师,另一位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阿姨等)幼儿扮演宝宝上幼儿园向老师问好!向家长说再见!

  2、来园接待时,鼓励每天高高兴兴来园的孩子。

  附故事:爸爸的大口袋

  第一天上幼儿园,爸爸抱着小梦,小梦扭着身子:“嗯,不去,不去嘛!”爸爸把手伸进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样东西。哦,是巧克力。

  小梦笑了,小梦乖了,小梦不扭身子了,跟着爸爸上幼儿园。

  第二天上幼儿园,爸爸拉着小梦的手,小梦扭着身子:“嗯,不去,不去嘛!”

  爸爸把手伸进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样东西。哦,是块甜饼干。小梦笑了,小梦乖了,小梦不扭身子了,跟着爸爸上幼儿园。

  第三天上幼儿园,爸爸拉着小梦的手,小梦的眼睛盯着爸爸的大口袋:“不去,不去嘛!”

  爸爸眨眨眼睛,把手伸进大口袋。掏呀掏,掏出一只大拳头。小梦使劲掰开它,空的,什么也没有,爸爸笑了,小梦也笑了,他自己蹦蹦跳跳向幼儿园走去,还大声地说:“爸爸再见!”

  小百科:爸爸的称呼繁多,包括父亲、爸、爸爸、爸比、老爸、阿爸、爹、老爹、阿爹、爹哋、爹爹(来自英语“Dadd也把父亲称为y”的粤语发音)、爷、老子、老窦(源于“三字经”中的窦燕山,常误写为老豆,粤语)、老头、达达、多桑;还有四川重庆一些地方及周边地区称父亲为老汉(儿)等等。

小班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 运用。

  2.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

  二.教学重点:

  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谜语:头上顶着大红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上要歌唱,人 们听了忙穿衣。

  谜底是什么?

  2、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大公鸡。

  大公鸡漂亮吗?你喜欢大公鸡吗?你为什么喜欢大公鸡?

  生:

  1、颜色看着漂亮,供人观赏。

  2、早上叫人起床。

  3、能斗

  鸡给人乐趣等。

  同学们真棒!说出了大公鸡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大 公鸡,了解大公鸡。

  板书:大公鸡

  (二).自主探究

  1、刚才我们看了生活中的公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作品中的 大公鸡。

  看看这幅农民画家画的大公鸡的身上的有哪些颜色?

  生:蓝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白色??

  2.在这些颜色中,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你知道吗?让我们来 感受一下吧!

  (1)、出示冷色和暖色系列图片。

  (冰川、海洋、火、风叶)

  (2)、说说这些图片都以哪些颜色为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蓝、绿、淡紫——寒冷、凉爽等)

  我们把这些能让人感觉寒冷、凉爽的颜色称为冷色。

  (橙色、红色、黄色——温暖、激动等)

  我们把这些能带给人温暖,能使人感觉兴奋、激动的这些颜色称为暖色。

  把这些冷色和暖色恰当的搭配在一起,画面效果会更好。不信, 你来看看。

  3、对比真实的大公鸡和画出来的大公鸡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差别。鼓 励学生作画时大胆用色。

  4.要想画好大公鸡除了漂亮的颜色还要抓住大公鸡的形体特征。大 公鸡有哪些特征?

  5、教师示范大公鸡的画法,并注意强调构图饱满。

  这些大公鸡这么漂亮,看看老师怎样画大公鸡的`。

  首先设计构思画一幅奔跑中的大公鸡,起稿画出大公鸡的基本形状,强调大公鸡的几个特点部位(头部大红的鸡冠,粗壮的爪子,翘起的尾巴)涂上艳 丽的色彩。注意色彩的对比,过度,渐变。

  (然后出示已画好的艳丽的大公鸡画面)。

  6.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幅色彩艳丽的大公鸡的创作画。

  (三)、评一评

  1、说说被选上的“大公鸡”你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2、小组间再评一评谁画得有创意、有特色,并向他学学是怎么画的?

  3、小结:注意观察生活中冷暖色的运用,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探究色彩的冷暖,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感受以冷暖 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本课我采用的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观察各种颜色,了解冷暖色。然后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真实的大公鸡和画出来的大公鸡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差别, 感知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艳丽感觉。并运用冷暖色对比创作绘画,给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作品展示,是推选优秀的作品贴在展板上,这样可以让 更多同学欣赏到优秀的作品,同时这种办法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也让更多人看见作品,参与了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冷色和暖色的 认知-冷暖对比所产生的艳丽色彩 -如何用艳丽的色彩表现大公鸡-解决大公鸡的构图、动态、色彩搭配等问题-学生绘画-师生共同评价-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01-12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11

小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