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7-20 13:09:3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7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

  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启发幼儿用“梅花”说一句话。

  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跟随课件轻声朗诵,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设计提问:“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在这首诗里、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朗诵古诗边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小百科: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花瓣变为多种有用的物品的意境,激发想象力。

  2、增强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的朋友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桃树下的小白兔》。

  2、《幼儿画册》p32

  活动过程:

  1、出示ppt课件,引出故事题目。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故事。

  师:春天来了,许多花儿都开了,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画面定格在桃花图片上,问:这是什么花?今天老师就来讲一个关于桃花的故事。

  幼儿认真听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主要情节。

  (设计意图:配乐的春天的花儿的图片,可以一下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继续听下去的愿望。)

  2、演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故事内容。

  (1)小白兔住哪儿?那是个怎样的地方?

  (2)小白兔在水塘边发现了什么?他把那些粉红色的花瓣寄给了谁?

  (3)小白兔的朋友收到花瓣后怎么想?他们将花瓣做什么用了呢?

  (4)后来朋友们到哪里去春游了?大家对小白兔怎么说?小白兔又对朋友们说了些什么?

  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回答所提问题。

  再次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主线,并学一学故事中的对白,为下面的讲故事做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幼儿在回答的过程中也就理清了故事的线索。Ppt的演示更增强了他们的印象。)

  3、讨论

  (1)你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小白兔,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

  幼儿回答问题,通过回答续编故事内容。让他们学到分享和感恩。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提升故事的情感层次,让幼儿自己总结出分享和感恩的话题。用问题启发引导幼儿把故事继续讲下去。)

  4、幼儿看画册,模仿学习故事中的语句。

  学说故事中的主要语句,理清故事梗概。

  (设计意图:尝试复述故事,体验其中的`情绪情感。)

  教学反思:

  孩子们通过听、看、讲等环节,知道了解了《桃树下的小白兔》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并能在提示下复述故事的情节,对故事中大量重复出现的语句,孩子们能够模仿说出来,并能理解和体会故事里的“与朋友分享时的快乐和朋友之间的感恩”。在故事创编的环节,孩子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像,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想像的面比较的狭窄,教师可引导孩子更多的扩散型思维,让幼儿编出更精彩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小猴子坐等明天,所以一直盖不成房子;教育幼儿今天的事儿要今天做,不能等明天;

  2、学习词“昨天”、“今天”、“明天”,词组。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幼儿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一去不复返的, 感受时间的价值,体会时间的宝贵。

  2. 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能拖拉,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头饰和手偶:小猴、小松鼠、青蛙、大象、刺猬、狗熊、小兔;故事背景;故事图片;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 森林里,大雷了、闪电了。我们知道那是要干嘛了呀?(下雨了)对啊!于是呀!我们的`故事也要开始了。教师讲述故事《等明天》第一段;开始到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提问:森林里怎么了?(下雨了)

  谁急得在那儿转来转去呀?(小猴子)

  最后它上谁家了?(小松鼠)

  小松鼠问它为什么不回自己家的时候,小猴子是怎么说的?(我 我正要造呢?等明天,天晴了我就造一幢大房子!)

  二、 继续听故事 至 “第二天到等明天吧!”

  问:这第二天,果然是一个大晴天,可是这个小猴子在干嘛呀?(睡觉)

  小松鼠推推它说了什么?(小猴子,小猴子你的大房子呢?)

  小猴子是怎么说的?(我 我困死了,等我睡好了,就来造房子。)可是后来小猴子的房子有没有造好呀?(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恩,今天是来不及了,等明天吧)

  三、 听第三段“第三天到最后”

  提问:第三天,当小松鼠碰到小猴子的时候,小猴子在干嘛?(在树林里闲逛)

  经过小松鼠的提醒后小猴子开始盖房子了吗?(它东转转,西溜溜;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吃野果。)

  结果它有没有盖成房子呀?(没有)它是怎么说的(糟糕!天都要黑了,怎么造房子呀!没办法了等明天吧!)

  一个月过去了,大伙都刮着脸蛋羞它,小猴子听了气的要命,决定要造一间大大的房子给它们看。它又是砍树,又是割草,忙的满头大汗。可是,房子造成了吗?(没有)它干什么去了呀?

  最后,小猴子的房子有没有盖成呀?(没有)

  得出结论: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

  四、观看录象《等明天》 。

  教学反思

  首先:在教材方面准备的很充分;但是,整堂课下来,教师讲述的过多,和孩子的互动过少;

  其次:整一堂课气氛不够热烈,也许是教师的重点不明确。

  最后,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画片为教材引起孩子的注意这点很新颖。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书写文字的田字格,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称。

  2、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活动重点:

  认识田字格

  难点:

  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称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文字的家》、《找相同》、《描一描》、铅笔、小兔、小鸡、小狗、小猫图片、田字格本

  活动过程:

  1、认识文字的家

  (1)、出示田字格本,交流

  “你们认识它吗?在哪里看到过?”

  (2)、教师小结:这是小学生的写字本,它叫田字格本。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排田字格呢?”

  2、了解田字格的位置

  (1)、教师将4只小动物分别放在田字格的四个格子里

  “小动物们在田字格的那儿?”(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个别幼儿放小动物,其他幼儿说说它们的位置

  3、游戏活动,巩固对田字格的认识

  (1)、幼儿在幼儿用书上找找文字的家

  (2)、将相同的汉字连起来

  (3)、在田字格里描一描

  4、幼儿相互交流握笔姿势,纠正错误的姿势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和捕捉人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表达。

  2、知道礼物的含义,尝试真诚地制作和赠送礼物。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导入,理解礼物的含义

  ——喜欢礼物吗?为什么?

  ——礼物代表什么呢?

  二、捕捉特征,绘制礼物

  ——孩子们,今天是我们学校五十年的校庆,来了那么多的嘉宾和我们一起庆祝,我们来为大家画像做礼物好吗?

  ——幼儿寻找对象,开始做画。

  教师观察幼儿对人物特征的捕捉。

  ——(反转画板)来猜猜画的是谁?

  请幼儿来说说自己猜出来的嘉宾,并说出猜出的'原因

  如:有幼儿很难猜出的画像,请作者来介绍,大家一起修改,协助幼儿一起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小结:画人物时要先看脸型,再看发型,最后看五官和衣着,寻找与众不同的地方。

  三、美化作品,准备礼物

  ——现在,你们觉得可以把画像作为礼物送给客人了吗?为什么?

  —— 什么可以让礼物变漂亮?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办法来美化作品,体现自己的心意和对客人的尊重。

  四、送礼

  ——送礼物吧,怎样可以让别人乐意接受你的礼物

  设计思路: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时逢新年佳节,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加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节日的主要活动中,如: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或者参加PARTY。孩子们经常会接受礼物或赠送礼物,但,我们发现:

  1、孩子们对接受礼物习以为常,却很少由自己向别人赠送礼物。

  2、孩子们觉得礼物都是买来的,贵的就是好的礼物。

  3、孩子们在接送礼物时显得拘束或扭捏,尤其是面对比较陌生的客人时,缺乏自然的态度和方法。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区分动物的习性,认识词:小心、危险。

  2.有初步识字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习性的动物图和字、提示性的词句

  活动过程

  (一)区分习性,认汉字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在哪里?一些动物为什么要用栏杆隔开?边上写着什么?

  2.读词:小心、危险。

  3.为什么要有“小心”、“危险”的标志?

  4.讲一讲哪些动物是凶猛的,会伤害小朋友和小动物的.。

  5.如果你们发现有危险的动物,可是别人还没有发现,你们会怎么办?(出示相应的汉字卡片“小心”、“危险”)

  6.平时你们看见写有“危险”或者“小心”的地方应该怎么样?

  7.哪些动物是温顺的?小朋友见到温顺的动物会怎样呢?

  (二)游戏:“去森林”

  1.交代规则:

  (1)出示提示牌,读一读(老虎来了“危险”——快快跑,看见狮子“小心”——不讲话,看见老狼“小心”——蹲下来,小鸡来了“安全”——做游戏,看见小鸭“安全”——轻轻走)

  (2)教师出示提示牌,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带小朋友去户外花园环境中进行游戏。(要求小朋友边看指示牌边做动作)

  (三)延伸活动——“写汉字”有许多凶猛的动物,也有温顺的动物,可指示牌不够怎么办? (幼儿书写提示牌)

  提示与建议

  1.在户外游戏更有趣且空间大。

  2.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更投入地活动。

  活动结束

  指示牌中的短句可根据孩子的识字量经常更换,增强孩子的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害怕,能面对自己的害怕,并大胆地讲述。

  2、初步了解一些对付害怕的好办法。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大张的纸、各色花瓣若干

  活动过程:

  1、看看议议:(理解人的害怕是有原因的)(教师即时以简笔画记录幼儿不同的.害怕。)

  小结:有的人害怕特别的东西,有的人害怕特别的事情。今天,我们把心里N个害怕说了出来。

  小结:每个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都会产生一些害怕的想法。

  2、大胆诉说:(能勇敢地说出自己心里的害怕)过渡语: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害怕。你有害怕的事情吗?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提升,并用一片花瓣表示一种办法:有些害怕,随着你慢慢长大,就会慢慢消失;有些害怕……)

  小结:相信你们的好办法一定能够让自己变得慢慢勇敢起来。

  3、交流讨论:(初步了解一些对付害怕的简单方法)想不想把这些可恶的害怕对付掉?(恭喜你们,要知道,你们已经把自己心里的害怕说了出来,这就是对付害怕的第一个好办法。)对于这么多不一样的害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活动反思:

  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只要归结两类就可以了,一个是害怕凶猛的小动物,一个就是害怕打针,这两点最符合他们的实际。

  小百科:害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ài pà,英文可译为afraid,解释为面临险境而心中恐惧、惊慌。例如,心中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9-2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04

大班语言冬天教案01-25

大班语言游戏教案01-11

大班语言伞教案02-16

大班语言成长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