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24 19:48:24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集锦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集锦九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2、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创设老鼠的家,包括猫的厨房等。

  (二)物质准备:鼠妈妈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若干、磁带(录有快慢节奏的音乐)、录音机、实物水果等、请配班老师表演猫。

  (三)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并会玩相应的律动游戏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1、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互相应答)

  2、“鼠宝宝,妈妈带你们去吃油,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3、师:“哎呀,鼠宝宝肚子都饿了,可是又吃不到灯台上的油,那怎么办呀?”(教师做努力想办法的样子)

  4、师:“哦,我知道在厨房里有许多的水果,我们去把水果拿来吃好不好?可是那边有一只老猫在守着,你们在这里等着,鼠妈妈先去看看。”

  二、小老鼠拿水果

  1、教师示范

  音乐起,鼠妈妈跟音乐轻轻的走到厨房里拿起一样水果,音乐变强,鼠妈妈赶快跑回家里。

  师:“鼠宝宝们,妈妈拿到了一个苹果,给妈妈鼓鼓掌。”

  2、幼儿示范

  师:“你们看到刚刚鼠妈妈是怎么过去拿水果的吗?”

  师:“其实鼠妈妈过去拿水果是有方法的,(音乐起)你们听,当音乐轻轻的.时候,就表示老猫睡着了,我们可以过去拿水果了,当音乐变的很响的时候,就表示老猫要醒了,我们要赶快跑回家里来了,知道这个方法鼠宝宝们也可以去拿水果了。哪位鼠宝宝愿意和鼠妈妈去拿水果呢?”

  音乐起,教师请2位幼儿上前表演,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我们又拿回来3块水果,给我们鼓鼓掌吧。”

  三、幼儿集体表演《猫和老鼠》

  1、教师在前面带领幼儿

  师:“鼠宝宝和鼠妈妈一起去厨房拿水果吧。”

  音乐起,教师在幼儿前面带领幼儿去拿水果,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哦,宝宝们真棒,拿到了那么多的水果,我们鼓鼓掌。”

  2、教师跟在幼儿后面

  师:“你们看厨房里还有那么多水果我们一起把它全都拿出来好不好啊?”

  音乐起,老师在幼儿后面跟着幼儿去拿水果,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结束

  我们拿了那么多的水果够我们吃上好几天的了,鼠宝宝们我们回去吃水果喽(教师带领幼儿出教室)。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音乐选自海顿的第94交响曲片段,音乐有较明显的强度与力度变化。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故事、图谱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与强度、力度的变化,并引导孩子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乐曲力度结构的变化。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表现的.强力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2、愿意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结构的变化。

  活动准备:

  图谱,纸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看图谱听故事,理解图谱所表达的意思。

  二、看图谱听音乐讲故事,让音乐与图谱提示的符号及故事情节线索建立联系。

  1、完整欣赏:你听到音乐里一个什么声音很特别?

  2、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小老鼠怎么了?你有什么感觉?

  3、尝试做吓一大跳的动作。

  4、完整欣赏:小老鼠怎么走路的?图谱里小老鼠的脚印为什么不一样?

  5、模仿小老鼠走路。

  三、看图谱玩游戏,感受音乐的结构与强弱变化。

  1、理解游戏的玩法。

  2、听音乐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歌曲〈打电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拉(小娃娃),对!她叫豆豆。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今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我们小二班,看看他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评析:

  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授方法,让孩子在初步学会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对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课堂气氛比较好,也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显的不足,例如对于某些比较内向的孩子的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还有待下次活动的注意。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乐意学唱与小动物相关的歌曲,并尝试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是适合小班幼儿的艺术领域的一堂课。幼儿在活动中学歌曲,拍节奏,能充分感受体验乐曲的欢快和跳跃。在音乐旋律和歌词下,引导幼儿进行移情体验和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我利用了小班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准备了故事来引入主题,相信小朋友们会学的'很开心。

  活动目标:

  1.能借助音乐,通过练习乌龟爬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熟悉歌曲旋律,并用身体动作感受一拍一下的节奏。

  3.能融入情境,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唱歌曲,乐意参与歌唱活动。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重点难点:

  能用身体动作感受一拍一下的节奏。

  活动准备:

  山坡大背景图、小乌龟手偶、图谱一份、图片

  活动过程:

  1.感知音乐旋律,做小乌龟爬动作进场

  (1)乌龟爬的动作进场。师:"小乌龟们,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啦!"--小朋友学小乌龟的动作进场。(听音乐第一遍。)

  2.故事导入,小乌龟爬山坡。

  "小乌龟住在山坡的下面,它的奶奶住在山坡的上面。今天,小乌龟要去看它的奶奶。"(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它是怎么去的呢?"(听音乐第二遍)。

  3.歌词欣赏,理解歌词。

  (1)张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这首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小乌龟是怎样爬山坡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小乌龟爬

  (3)山坡时感觉怎么样?(很累)累的时候它是怎样给自己加油的??(教师范唱"嗨嗨哟",)(我们一起学学小乌龟的加油声 "嗨嗨哟")

  4.学说歌词,熟悉歌曲。

  (1)这首歌真有趣,请小朋友们跟着张老师一起来念念歌词吧,我说一句你们说一句,我们说的时候加上拍手的节奏好不好?(边拍手打节奏)

  (2)师幼共同歌唱:歌词学会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唱歌吧。(边唱边拍手)这一次我们换一个方式好不好,(边唱边拍腿)

  5.学唱新歌,体验快乐。

  (1)完整学唱歌曲。

  "奶奶看到小乌龟多开心啊!我们把小乌龟去看奶奶的事情一起来唱一唱吧!"(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这首歌曲有个可爱的名字,叫《小乌龟》。""让我们来学学吧!"

  (2)教师边弹琴,边带领幼儿唱歌曲。

  (3)"小乌龟爬山坡很用力,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到了奶奶家,我们也用一拍一下的动作爬山坡吧,好吗?"

  教学反思:

  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尝试在音乐背景下用肢体表现小鸡出壳的动作,体验小鸡出壳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鸡的构成以及每个部位会怎么动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圆形物体(皮球)律动表演:歌曲《小鸡》

  2、物质准备:PPT、音乐、宝盒一个、鸡蛋一枚

  活动过程

  一、猜猜玩玩,鸡蛋滚滚

  1、出示宝盒,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宝盒里面藏着什么

  ---拿出宝盒,提问:你们猜猜看,可能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请幼儿上前用手摸一摸,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藏在了宝盒里。(鸡蛋宝宝)

  2、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身体变成蛋宝宝,尝试不同的滚动

  -----提问:鸡蛋宝宝长得怎么样?(圆圆的)你会做蛋宝宝吗?

  请幼儿把自己变成一个蛋宝宝,观察幼儿的动作,由个别幼儿的示范动作中

  提升变蛋宝宝一定把身体做要“藏”“缩”“抱”。

  根据音乐,幼儿尝试滚动。教师提醒:滚的时候身体不能松开来,否则蛋宝宝就碎掉了。

  二、学学做做,小鸡出壳

  1、媒体出示,引发幼儿愿意帮助小鸡宝宝想办法钻出蛋壳

  ----看媒体,提问:鸡蛋怎么在动?怎么回事?

  :原来是小鸡宝宝在里面一天一天的长大,快待不住了。所以在里面东敲敲西敲敲。

  ----提问:那我们一起帮小鸡想想办法,小鸡可以怎么做能从里面钻出来呢?

  2、在音乐的背景下激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

  请说到拍拍小翅膀从蛋壳里出来的.幼儿表现小鸡动翅膀的动作

  ----提问:除了这个动作外,小鸡宝宝还可能怎么样动动翅膀钻出蛋壳?(请幼儿做动作)

  ---听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教师观察幼儿动作的节奏性,能否跟着音乐起伏)

  情景假设,鸡蛋的壳真是太坚硬了,小鸡宝宝翅膀的力气太小了,鸡蛋壳碎不了。提问:那么小鸡出了可以用自己的翅膀以外,还可以用什么呢?

  ---听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媒体引导,露出一点小屁股让幼儿了解还可以通过动屁股撞碎蛋壳

  ----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教师语言引导幼儿屁股能有不同的动法,并关注幼儿的动作)

  出示媒体,小鸡终于从鸡蛋里破壳而出

  三、唱唱跳跳,小鸡叽叽

  1、跟着音乐,律动表演。

  2、小鸡宝宝一边捉虫,一边走出教室。

  《小鸡出壳》是一节小班音乐集体教学活动。目标就是要让孩子在音乐的背景下,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的动作。在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这尝试,凸显的是情趣和快乐,所以选择了小鸡这个比较亲近孩子的小动物作为载体。请老师们根据以下抛问,谈谈自己的看法:

  抛问:

  1、教具设计有何特色?在教学中有何作用?

  2、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体现递进性?

  3、幼儿对此活动有无兴趣?教师是如何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借助看教具演示,手指游戏来记忆歌词。

  2.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3.乐意边歌唱边表演,并尝试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一棵自制的小树;两只小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两只小鸟》,理解歌词的`内容

  1.师:春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我们来学一学小动物是怎样叫的!

  2.师:听,喳喳喳,谁来啦?小结:对啊,丁丁和东东也来玩了。

  3.师:丁丁和东东在树上干什么呢?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吧。(教师范唱)

  4.师:你听到了什么呀?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5.师: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吧。

  二、游戏

  1.师:小朋友们唱的都很好听呢,现在请你们看一看,李老师跟着歌曲在做什么呢?(听音乐做手指游戏)

  2.师:好玩吗?跟着我来做一做吧。

  3.师:我请丁丁和东东飞到我的手上,请你们唱一唱,我来做动作,好吗?

  4.师:谁愿意上来表演的啊?(邀请小朋友表演)

  三、表演

  1.师:看,老师现在变成谁啦?(对啊,我是小树)那还缺谁呢?(丁丁和东东)

  2.师:谁愿意来做丁丁和东东呢?(听音乐表演)

  3.师:这次谁愿意来做小树啦?丁丁和东东呢?(表演)

  4.师:最后我请宝宝们都来玩,男宝宝做丁丁,女宝宝做东东,请一个宝宝做小树。

  5.师:小鸟们,玩的开心吗?我们回家休息吧。(飞回家)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 不倒翁并了解其外形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外形的不倒翁三个

  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个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看啊?

  “花白胡子小老头,不会跑也不会走,你若叫他去睡觉,他连忙把头摇。”猜猜是什么呀?出示不倒翁

  2、提问: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呢?

  请幼儿观察这几个不倒翁外型上有什么特点和不同,然后拆开大家一起研究一下里面有什么秘密可以不倒。

  3、请大家用手中的操作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不倒翁,并添画上可爱的'图案。

  4、展示制作好的不倒翁,大家一起探究为什么能制作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再去制作。

  5、师小结,展示成功作品。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一、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体学兴起,哲学、心理学也取得了新的成果。人们更关注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了,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在艺术领域,对人体以及相关的体操、舞蹈艺术,都在寻找着一种新的感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新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这些都给了年轻的奥尔夫以很大的启示。他开始产生摸索“动作与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1924年成立的京特音乐舞蹈学校,既是实现这种想法的开端。奥尔夫从这儿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改革实验。

  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概念及教学目的

  1、体态律动教学概念

  体态律动教学,原来是指有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2、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目的

  a) 身心平衡发展

  b) 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

  c) 发展创造力

  d) 节奏感训练

  e) 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

  三、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的声势教学

  1、声势概念: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5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

  2、声势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基本形式4种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脚

  3、四个声部声势的记谱方法:

  右手、右脚(符干朝上)

  左手、左脚(符干朝下)

  拍手标记只记在一行谱上,符干都是朝上。捻指、跺脚标记也是记在一行谱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左和脚。只有拍腿标记是记在双行谱上,分别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手和左手。

  4、阐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的方法

  1) 节奏训练

  2) 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

  3) 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准备-拍腿练习

  4) 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4种形式完成

  5、声势节奏训练中的“节奏模仿教学”(由教学或学生拍一个节奏型,其他学生模仿)

  6、体验拍手的节奏模仿谱例游戏

  谱例1(四拍子)

  谱例2(三拍子)

  7、体验拍手、拍腿、跺脚声势谱共同进行的节奏模仿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谱例二(三拍子)

  8、节奏模仿教学提示

  所谓节奏教学模仿,即不看谱,通过动作和声响的模仿进行的节奏训练,这是节奏教学入门的教学,不要急于进行看谱练习,这种练习最易把握节奏型的感觉和训练听觉的听辨与记忆能力

  9、声势中十六宫格节奏训练

  这种练习是对四拍子的节奏及拍率进行训练,对孩子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各种走向对思维方式的多向进行,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孩子对于各种走向的可能性探

  索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10、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阐述固定音型定义:源于意大利文ostinato,原文为“顽固”意指一个音乐动机,或小型乐句(4-8小节)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甚或全曲。

  (2)、了解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a、它可以作为一种节奏基石,从孩子最熟悉的语言、身体动作、日常生活中的音响很自然的获取

  b、减少了技巧学习的难度,使多声部教学变成极简单、极方便的事,以极小的成本获得较高层次的多声部的合说、合唱、合奏的教学效果

  c、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最接近人本身,最自然、也最体现奥尔夫教育观念

  d、培养了即兴创作能力,又训练了孩子一脑多用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也使唱、动、奏于一身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

  (3)体验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提供四拍子固定音型的伴奏)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的固定音型)

  11、阐述声势中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做准备的拍腿练习的意义

  (1)介绍拍腿练习的方式:双手拍双腿、单手拍单腿(左右手交替或单手连续)、双手在腿上交叉拍打(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或双手在一条腿上交替拍打)

  (2)体验拍腿练习游戏(奥尔夫.凯特曼编写)

  四、奥尔夫音乐中的身体动作教学

  1、逐一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身体动作教学主要内容

  a、节奏训练

  b、身体与动作认知

  c、空间运动

  d、即兴创作

  e、群体关系训练

  f、空间时间距离感的训练

  g、听力训练

  2、身体与动作的认知游戏

  游戏名称:《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

  游戏目的:

  a、培养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b、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默契配合

  c、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准备:鼓

  游戏过程:

  a、教师击鼓,学生跟着鼓点走,随着音量速度变化动作也要做出反应。 b、接下来听教师的鼓点,鼓停时按口令要求身体某部位做动作。

  c、自由组合(两人或三人一组)按教师口令用身体,某部位组成一个造型。如“头碰头”“膝对背”“脚对肩”造型要美,要有特点。

  d、老师小节。

  3、即兴创作游戏

  游戏名称:《用身体摆图形》

  游戏目的`:通过用身体姿势创造(形成)各种图形,培养群体协作能力。 游戏过程:

  a、用自己的身体(站立或躺卧)写阿拉伯数字1-9.

  b、用自己身体摆出图形(适于学成人)

  c、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全班分几组各组自组的图形,一起商议怎样用身体合作摆出图形,其他组做出评价。

  4、群体关系训练

  游戏名称:《照镜子》

  游戏目的:领头与跟随的体验,培养对群体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群体内部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感。

  游戏过程:

  a、两人为一组,甲当照镜子的人,乙当镜子。

  b、甲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姿势,乙要跟着模仿甲的动作,然后交换角色。

  5、一颗豌豆(创造性形体律动)

  (1)教师用吉它弹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颗圆圆的小小的豌豆种子,正静静躺在泥土中睡觉。

  (2)教师边用吉他弹奏一首轻快优美的舞曲,边用语言暗示幼儿想象:下小雨了,小豌豆醒了,喝下了甜甜的雨水;小豌豆慢慢地发芽、长叶、伸展枝蔓;叶蔓爬上了豆架,在微风、细雨、阳光中越长越粗壮,越长越茂盛;新开出的花朵和蜜蜂、蝴蝶一起跳舞;胖鼓鼓的豆荚长出来了,越来越多,终于把豆架压倒了;最后,许许多多的新豌豆一颗颗地从开裂的豆荚中滚出来、、、、、、

  (3)教师弹奏起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并用温柔的语调说:下雪了,小豌豆们盖着暖和的雪被子,做着甜甜的梦,等待着下一个春天、、、、、、

  (整个活动中,教师怎么说,幼儿就自由地按教师的暗示去怎么想、怎么做) 分析:对于正式的舞蹈练习来说,这仅是一个准备性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将全身的肌肉、关节都活动开。但这个活动,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充满了天真的体验和主动的表达。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十分独立、完整的创造性形体律动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即兴弹奏的音乐,简单而富于表现力,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它是幼儿学习唱歌技能,发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个成功的歌唱活动它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不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创造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陶冶幼儿的情操。换言之,幼儿园的歌唱教学不仅要让幼儿喜欢音乐,而且还要让幼儿学会歌唱。本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创设温情而有趣地活动情境、提供多样学习支架和组织多元表现活动等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幼儿进入一个快乐的音乐世界,在温馨而又好玩的“学飞行”游戏中熟悉旋律、感知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型;在支架式图谱和动作引领下熟悉歌词和学唱歌曲;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中充分演绎和表现音乐。本次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注重幼儿对音乐的体验和情感的`表现,既关注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注重幼儿演唱技能的提升,通过分步走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感受和学习,活动层层递进,重难点依次解决,让幼儿在有趣地情境中、在温情地氛围中喜欢音乐,学会演唱,溢乐溢情,从而打造简约而有效的情趣音乐教学课堂。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小燕子》A段的优美抒情和B段的活泼热情,学唱歌曲。

  2.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参与演唱和表演,能多形式地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重点:

  感知并表现三拍子的节奏型,能表现出两段音乐不同的演唱风格。活动难点:

  理解第二部分的词意并唱好顿音。活动准备:

  小燕子的伴奏音乐;形象生动的歌词图谱。

  活动过程: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9-21

小班音乐教案11-07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1-05

小班伞音乐教案11-09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11-11

实用小班音乐教案09-29

小班音乐《汽车》教案02-22

小班音乐下雨教案02-23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2-15

小班音乐教案手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