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5-22 07:45:5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中班音乐教案模板集锦6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验水果丰收的喜悦。

  二、教学准备:

  秋天丰收的图片、录音机、磁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难点:创编动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示范法、图示法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出示图片。

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
认真的欣赏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图片,并能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表达出来。
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1.教师:请你们听一听,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那么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认真的倾听音乐,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引导幼儿理解音乐。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看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

教师:那么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是怎么摘果子的.呢?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摘果子的动作,和幼儿一起学习好的动作1.教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心里面也觉得非常开心,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先请你们来猜一猜,好不好?

2.因为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叔叔阿姨们来不及摘果子,想请你们来帮忙摘果子,听摘果子的音乐响起来啦,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
先猜测一下为什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会很开心。通过猜测活动以及老师讲述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
四、听音乐学习律动。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如:手腕的转动、踵趾步等。

2.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丰收景象。(幼儿随音乐在座位旁边练习踵趾小跑步,教师适时地给予语言提示。)
幼儿随音乐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能手脚协调地随音乐做动作。尝试创编动作。
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幼儿学习摘果子动作,并鼓励幼儿自己创编。
五、结束活动。

在集体摘果子的情景中结束活动。
跟着音乐集体摘果子。在轻松愉快地集体摘果子氛围中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跟着音乐做动作,体验变现性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 身体的不同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初步知道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律动课件《小小音乐家》

  活动过程:

  1.体态准备。

  复习律动操或是已经会跳的舞蹈进行热身。

  ——听,我们的律动操音乐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跳起来把。

  2.听辩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听音乐,感知音乐旋律。

  3.肢体感受。

  幼儿自由看节奏谱,自由模仿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幼儿欣赏,感知表现性律动中肢体语言与音乐的节拍、力度、旋律的完美结合。

  幼儿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动作含义。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小小音乐家,看看谁会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讲诉这个音乐故事。

  4.音乐游戏

  教师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请个别幼儿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活动反思:

  幼儿刚听到音乐就欢快的舞动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幼儿都愿意尝试在伴奏下运动,当看过一遍视频后,幼儿主动说出了,我在视频里看到有弹钢琴的动作,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敲小鼓的动作,有了以上的铺垫。幼儿也就能容易的学会了这个舞蹈。总体来说这节音乐课给幼儿带了活跃的气氛。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选择设计了音乐游戏《碰一碰》,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情景中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增加对自己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了解,同时激发幼儿对音乐以及音乐游戏的兴趣,并且试图让幼儿在自己的唱游中不断丰富新游戏,新规则,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间的合作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随音乐旋律愉快地进行游戏。

  2、感受乐曲活泼有趣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录音机、歌曲录音带、身体各部位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趣部分:

  1、律动:《请你摸一摸》(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做摸摸头、拍拍肩、跺跺脚等动作,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对自身各部位进行了解。)

  2、欣赏音乐,了解歌词内容后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为了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激情部分:

  1、教师示范游戏:师:“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还能做游戏呢,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两位教师随音乐示范游戏。(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让幼儿对游戏方法及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幼儿参与游戏打下了基础)。

  2、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根据每句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第一遍先让幼儿自己跳,掌握基本;第二遍鼓励幼儿找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初步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愉悦部分:

  找一找,玩一玩。(在这一环节中,全体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由于人多拥挤,教师应在游戏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音乐,随音乐旋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游戏;同伴之间不互相拥挤。)

  (四)主动学习部分:

  幼儿改编歌词进行游戏。师:找一个好朋友,看看你还想和好朋友碰哪里?(鼓励幼儿说出小朋友之间还有哪些部位可以碰一碰,教师用图片做标记后,组织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

  (五)师幼一起评价游戏情况。(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及表现力和创编能力等组织幼儿进行自评和他评,并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的活动,这种活动比较能刺激幼儿的.神经,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活动中,孩子们能在音乐声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开心的笑着,游戏着。要求幼儿能边唱歌边与同伴合作游戏,刚开始时幼儿只记得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记了唱歌,但是通过老师与幼儿之间的示范,这让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游戏的规则。本次活动是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的,采取了边唱边与幼儿一起玩的形式,这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和动作。此外,在活动中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碰一碰”的热情,也给幼儿与幼儿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更多的朋友。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音乐游戏内容:

  乡下老鼠进城去看望城市老鼠,他壮着胆子,穿过田野,来到了城市,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她感到很陌生,也有点害怕,于是小心翼翼地沿着墙角走:“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终于来到城市老鼠的家,哇!这里的食品真多呀!各种蔬菜、水果、面包、香肠、奶酪、黄油……让人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不客气地吃起来。突然“喵一了二声,猫来了,老猫往这边扑,老鼠往那边躲,最后老猫用语言“画个圈圈定住你”将他们变成了木头老鼠。

  教学活动建议:【活动目标】

  1、会玩“躲闪、定住”游戏,感受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气氛。

  2、随音乐尝试合拍地表现乡下老鼠进城的忐忑不安、快乐、紧张、安静的情绪。

  3、体验听音乐做游戏的快乐。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音乐《忐忑》和故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材料准备:剪辑好的《忐忑》音乐、老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还记得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吗?城市老鼠告诉乡下老鼠城市里有什么呢?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学习将音乐与故事匹配。

  师:这首歌曲反映了乡下老鼠进城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城市是不是像城里老鼠说的那样乡下老鼠进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熟悉A段音乐,并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现。

  (1)感受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时的忐忑心情。

  师:你们知道乡下老鼠进城时怎么走的吗?谁能用动作告诉我。

  (2)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的狂欢。

  4、感受B段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1)感受音乐,讨论如何躲避老猫的抓捕。

  (2)明确游戏规则。

  (3)听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5、听完整音乐玩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编各种舞蹈动作。

  2、让幼儿熟悉乐曲的结构,并熟知游戏的方法。

  3、让幼儿体验同伴间的互相合作。

  活动准备:

  音乐5段、电脑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一只蟑螂在房间里发现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于是,他就招呼他的朋友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高兴的跳起来了舞。

  2、你看(老师示范动作:跳,跳,动一动)(做两个)

  3、一起来(跟着老师做两个)

  4、提问:我们还可以动哪里呀?(请幼儿做动作,并大家一起模仿)好,我们再来做一做,看看谁的动作跟大家不一样哦。(听老师的口令完成动作)

  5、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好吗?请听。(放音乐跳舞)

  6、真不错,那我们站起来跳一跳,请听音乐。(放音乐跳舞)(老师要去动孩子)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我们跳的可开心了。哎呀,肚子饿了,去吃点吃的好吗?(老师用手指着面前)这里有好多好吃的点心和饮料呢。大家快来吃哦,(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吃,吃,干杯)

  2、还有哪里有好吃的?(后面)一起跟老师吃后面的东西。还有哪里有好吃啊?(上面)听老师的口令一起做动作。

  3、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吃东西。我看谁能从不同的地方拿东西吃。(放音乐:吃东西)(老师要从不同的方向拿东西吃,并和小朋友干杯)

  4、你们吃饱了吗?嘘,主人回来了,他发现你们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东西,很生气,就拿出了一大瓶杀虫剂,蟑螂们该怎么办呢?你们怎么办?对呀,要躲起来。不要让杀虫剂喷到。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喽:我往这边喷杀虫剂,你们往那边躲?(相反的方向呢)

  5、现在我要来喷杀虫剂了,仔细看哦。(老师喷,幼儿躲)躲过了吗?

  6、现在我们听音乐来玩游戏。(放音乐:杀虫剂)

  三、学习第三部分

  1、你们真厉害。可这是一瓶超级杀虫剂,可厉害啦。现在整间房子里都是药水,药水碰到哪里,哪里就要断掉奥。不好啦,不好啦,药水碰到触角上了,触角会怎么样啊?那你能不能做个触角断掉的动作?(幼儿一起做)伸出触角,触角断掉了,(老师故意去拉拉触角)断掉了,都断掉了。

  2、哎呀,脖子也碰到药水了,脖子也断掉了,(幼儿跟老师做脖子断掉的动作)(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3、药水又来了,身体断掉了。(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4、全身断掉了。(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表扬幼儿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5、好,小蟑螂们坐在椅子上,现在我要请你们站起来做动作,看看谁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哦。(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表扬好的幼儿。

  6、现在我们听音乐来玩游戏喽。老师说喷到了,你们就要马上变成个蟑螂的样子,明白了吗?谁能告诉我,你们什么时候变成蟑螂的样子?(请幼儿回到)好,我们来试试。(老师说:喷到了。幼儿放好触角站起来)

  7、(放音乐:断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完成动作。(结束了,老师故意去拉拉幼儿,表扬好的幼儿)每只小蟑螂都和别不一样造型哦。真棒!表扬一下自己。

  四、完整的玩音乐游戏

  1、回忆学过的动作。

  还记得小蟑螂做过了哪些事情?首先干什么的,接下来干什么的.?再接下来呢?最后怎么了?(跳舞--吃东西--躲-----全身断掉了)

  2、现在我们要听着音乐完整的来玩这个游戏了。我现在来做发现好吃东西的蟑螂,当我想你们招手的时候,你们赶快站起来,摆好蟑螂的造型,准备跳舞,明白了吗?提问:你们什么时候站起来准备跳舞?(请幼儿回答)

  3、好,先伏在椅子上,(播放音乐:完整)跟着音乐做动作。表扬造型特别的。

  五、两人合作玩

  1、小蟑螂们,你们你们参加过舞会吗?好,那我们现在去参加舞会,既然是舞会,就应该有舞伴,两个蟑螂跳舞会更有趣哦。你们行不行啊?谁愿意来做我的舞伴啊,(老师和幼儿先示范)请幼儿说说我们是怎么玩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那吃东西怎么两个人跳呢?谁愿意来试试?(请幼儿来试试)我们一起来学学。

  3、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放音乐:完整)真不错。跟朋友一起跳舞高不高兴啊?

  4、好,那找个舞伴站到中间没人的地方,面对面站好,一起来跳舞吧。(放音乐:完整)好,我先去找东西了,你们躲起来。(根据老师的口令完成动作)

  5、今天的舞会很热闹,今天旁边还有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参加我们舞会好吗?我们一起说:老师,来参加我们的舞会吧。不够热情,大声的再说一遍。好每人去请一位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好,我们一起谢谢老师们来参加我们的舞会。

  活动延伸:

  小蟑螂们,今天的舞会玩的开心吗?现在我发现中4班有更多的好吃的点心和好喝的牛奶,我们现在去哪儿开舞会好吗?好,排好队,跟我一起走。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动的昆虫的各种特征。

  2、体会儿歌的韵律,对儿歌产生兴趣并有节奏地朗诵。

  3、想像小蚱蜢骄傲时的语气神态,创编动作大胆表演,感受自由表达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秋天聚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昆虫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有哪些昆虫(手指着图片,幼儿跟着一起观察昆虫)

  幼儿:小蜜蜂、小蜻蜓、螳螂、七星瓢虫、小蚂蚁、小蚱蜢

  师:这些小昆虫都有什么特点?

  幼儿:小蜜蜂:会飞,辛勤采花粉。小蜻蜓:会飞,捉害虫。螳螂:会飞,会爬。七星瓢虫:会飞,会爬。小蚂蚁:会爬,辛勤地筑巢、储备粮食。小蚱蜢:会跳。

  2、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小蚱蜢吗?"

  幼儿:"见过、没见过"

  师:你知道小蚱蜢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

  幼儿:会跳。(如果幼儿回答不出,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的小蚱蜢在做什么?-跳高",由此得出小蚱蜢的'特殊本领是跳高)

  二、初步理解儿歌

  1、师:(看挂图)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草么?幼儿:狗尾草

  师:有一天,小蚱蜢在草丛里跳高,它一跳跳上狗尾草。

  2、师:小朋友,你是怎么跳高的?(请一个幼儿上来示范他怎么跳高)

  师:小朋友跳得真棒,小蚱蜢也是这样跳的,它腿一弹,脚一翘,就跳得好高好高,它可骄傲了,它得意的说:"哪个有我跳得高"。

  师:得意的动作怎么做?(动作:双手叉腰,眼睛朝上看,用手拍拍胸脯,竖起大拇指)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做得意的动作。

  3、师:可是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你们猜猜,小蚱蜢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自由想象)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蚱蜢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啊正得意呢,突然,草一溜,它摔了一跤,从狗尾草上摔了下来。

  4、师:小朋友们,平时你摔跤了,撞到头了,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头上会肿起一个大包包)把动作做出来。(摔跤了,用手摸摸自己的头)

  师:欸,小蚱蜢也和小朋友一样,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三、学习儿歌

  1、师:老师把刚刚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吧。儿歌的名字叫《小蚱蜢学跳高》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幼儿逐句跟教师学儿歌)

  2、教师小结:小蚱蜢光顾着跳高,它一跳就跳上了狗尾草,可得意了,它骄傲的说:"哪个有我跳得高"(这句让幼儿回答),可是,小蚱蜢只顾着骄傲,却没有注意到草尖又软又滑,结果就摔了下来。我们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不爬到危险的地方,不要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更不能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起来。

  3、幼儿自己把儿歌再朗诵一遍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把儿歌念一遍。

  四、表演游戏

  根据儿歌内容,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表现出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后的得意和摔跤后痛苦的表情。

  师: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当小蚱蜢,其他小朋友一起念儿歌,看看我们的小蚱蜢怎么表演我们的儿歌。

  五、结束环节

  [附]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翘,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溜,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