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一分钟教案

一分钟教案

时间:2023-05-18 12:33:3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一分钟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分钟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一分钟教案汇编6篇

一分钟教案 篇1

  设计意图:我们发现小朋友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早晨入园经常会有迟到的小朋友,我们的小朋友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小学是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所以我为了小朋友能适应入学问题,为此设计了本节课,目的是想让小朋友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所以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么事;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的事;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做事慢的原因”等问题。本次活动每个幼儿都能认真参与,尤其是操作部分孩子们兴趣很高,效果非常好。

  活动目标:

  1、认识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有六十秒。

  2、在活动中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3、知道珍惜时间,学习有效利用每一分钟。

  活动准备:

  时钟一分钟的动画片、音乐、珠子、弹珠、筷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课题

  二、认识一分钟

  通过看时钟认识一分钟。

  三、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1、游戏:木头人

  通过游戏“木头人”,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

  2、看动画片

  通过看动画片,幼儿感知一分钟的短。

  小结:同样是一分钟,我们做不同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心情不一样,所以我们对时间的感受也就不一样,有的时候觉得时间长,有的时候觉得时间短。

  四、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一分钟,学习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钟。

  1、幼儿分组操作穿珠子和夹弹珠。

  2、幼儿记录结果。

  3、师幼一起验证。

  小结:同样是一分钟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因为动作不一样,所以我们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五、玩游戏:运西瓜

  1、师幼一起示范运西瓜。

  2、幼儿游戏。

  小结:因为速度最快,用的时间最短,所以时间很重要,少用一点时间就是冠军

  六、结束活动:拥抱妈妈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分钟,知道一分钟时间的长短,也知道了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也明白了要珍惜身边的每一分钟,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一分一秒。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很辛苦,那我们就珍惜今天的一分钟,过去好好拥抱下你们的妈妈,感受下妈妈的爱。

一分钟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加体验活动,让幼儿感知时间。

  2、通过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明白时间长短与自身努力有关,。

  3、知道要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分钟。

  活动准备:

  幻灯片、铅笔,本。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认识时钟,知道一分钟有60秒。

  一匹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猜谜:

  马儿三条腿,

  日夜奔跑不喊累,

  嘀嘀嗒嗒提醒你,

  时间一定

  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谁吗?

  )导出钟,出示时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有谁知道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说完钟表秒针走一圈)它走一圈又要走多少下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知道一分钟有60秒。

  总结:60秒就是一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二、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游戏《木头人》:静静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动了就是小淘气。)当老师说到动了就是小淘气时,只许做身体坐直的动作。而且,要停一分钟。幼儿做游戏一遍。

  教师提问:停一分钟有什么感觉?现在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怎么又觉得长了呢?

  提问:谁来说说这一分钟你有什么感觉?那这一分钟你感觉是长还是短呢?

  (2)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

  我们一起来玩个一分钟说古诗的游戏,

  你觉得

  这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

  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感觉却不一样呢?

  (3)总结:同样是一分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会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又会觉的一分钟很短。

  现在请小朋友看一分钟的动画片,说说你觉得

  一分钟时间长还是短。”请幼儿说说感受。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或者痛苦时就会觉时间很长,而很高兴地时间就会觉得时间很短。”

  挑战一分钟1、“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猜这些活动在一分钟内能不能挑战

  成功?”播放视频

  “很厉害,对不对,你觉得,她为什么会挑战成功?”

  做事要专心

  3、幼儿猜测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1)幼儿自由猜测。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在一分钟分别能跑多少米、写多少个字?( 上网上查了些资料,一分钟跑400米,写70个字。

  4、分组活动:挑战一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看到图片上的人物他们利用一分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老师也请小朋友来挑战一分钟,看看我们能和一分钟挑战?看看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数多少个数,多的获胜。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数字最多,多的获胜看看一分钟能拍多少下手,多的`获胜 5、检查幼儿情况并总结。

  (1)幼儿体验结果,选出获胜者。

  (2)小结:一分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短,只要抓紧时间,我们一分钟可以做的更多;原来一分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一分钟是很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分钟可以完成许多事情,我们要珍惜时间吧事情做的又快

  又好。我们要怎样珍惜时间?”

  做事要专心,不拖沓。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珍惜时间。时间宝贵

  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不要浪费它。

  精彩的度过每一分钟,

  每一天。

  6、结束活动,体验一分钟能走多远的路

一分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认识9个生字。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一分钟》

  思考:那个青年人从著名教育家本杰明那里受到了什么教育?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导入新课《7 一分钟》

  看配音课件动画片或图片《一分钟》,边看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元元为什么后悔了?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圈出意思不懂的词语。

  (二)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一个人读时,另一个同学注意帮助纠正错误。

  (三)当热心的小老师,提醒小朋友哪些字易读错?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

  (四)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四、感悟课文,明白道理。

  (一)读课文,讨论。

  1、读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课文的哪些句子具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挑一句来把它读好,读出自己的体会。

  3、指导朗读,体会学生找出来的这几句重点句。

  (二)学生表演读全文(先自由准备,再上台加上动作表演读)。

  (三)说说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练习: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

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闹钟,让学生闭目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一分钟很短,但对每个人却很重要。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读课文,想想“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就迟到了20分钟呢?

  3.学生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

  4.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全班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6.巩固汉字,伙伴互相考考是否认识生字。

  7.“找找说说”,比一比,看谁组得快。

  8.指导写字,先观察笔画,再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三、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并整体感知:

  1.指名读第一、第五、六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他却迟到了20分钟。他后悔什么?

  二、小组合作学习。

  自学提示,自由读第2至4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三、小组汇报,全班讨论:

  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四、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这句话。

  要求读出着急、自责的语气。

  五、全班齐读课文并说说:

  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每一分钟、每秒钟都重要。

  六、实践活动:

  体会一分钟里能干什么。

一分钟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五一”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分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6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JL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延伸活动: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要。在这两个活动中。陈老师认真分析了幼儿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依据“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目标。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问题。遵循需要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陈老师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背景下。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整理书包”等系列活动,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

  重视认知。整合实施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学看课程表,并尝试整理书包”是入学之所急。陈老师顺应情景需要。导入了对“时间”的感知。运用问题引导。展开了对“课程表”的认识,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经历了“书包整理”中的问题。体现了在主题背景下整合幼儿各种经验、丰富体验、积累新知的思想。

  设计严谨。层层推进

  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书包整理应该亲历而为。形式化的比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陈老师在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陈老师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如何安排课间十分钟”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

一分钟教案 篇6

  教育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如图形圈和绳子,套环,木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我们现在已经是大班小朋友了,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所以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师:说到了时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时钟,你们认识时钟上边的指针吗?哪一根针转一圈是一分钟?如果有的钟没有秒针,只有两根针,我们怎么可以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吗?有多长?我们请秒针宝宝走一圈,感觉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二、体验:一分钟有多长,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小结: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静静的等一分钟,也是蛮长的。

  2、一分钟能做什么?

  (1).你们觉得一分钟能做什么事情?

  (2).大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运动员一分钟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

  ●跳绳高手一分钟能跳300次。

  ●电脑打字高手一分钟能打600多个字。

  教师小结:你们觉得他们牛吗?为什么?看来,一分钟能做的事情也很多,只要我们抓紧时间来做的话,也是很有收获的。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 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 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 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4) 幼儿操作。

  (5) 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做同样的`事情,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四、教师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早晨入园经常会有迟到的小朋友,现阶段我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首先在活动前我先巩固幼儿对时钟的认识,活动开始我先让幼儿自己交流一分钟有多长,因为幼儿对时钟的分针、时针都认识,所以幼儿在讨论时就非常的积极。时间的长短必须通过比较来感受设计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进。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情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我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一分钟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钟所做相同事的数量比较,等等,使幼儿初步理解了影响单位时间办事效率有多种因素(是否抓紧时间、动作快慢等).从而引发幼儿思考“做事慢的原因”等问题,帮助他们克服过渡期中的时间运用障碍。

  本次活动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认真参与活动,尤其是操作部分孩子们兴趣很高,效果非常好。

【一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一分钟的教案08-25

《一分钟》教案03-21

一分钟教案02-20

《一分钟》优秀教案01-02

一分钟的优秀教案03-08

【精选】一分钟教案四篇05-08

一分钟教案4篇05-08

大班社会一分钟教案03-30

一分钟教案(精选15篇)03-23

一分钟教案(15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