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04 12:00:17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汇编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健康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汇编十篇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幼儿对梯子的各种游戏,发展幼儿的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

  2、 培养幼儿无畏、勇敢、果断、镇定的优秀品质。

  3、 增加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5、 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竹梯、彩色滚筒、椅子、牛筋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基本动作练习。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右转――原地踏步走――齐步走――小跑――立停。

  二:基本部分

  小特警已经学会了许多本领,今天要进行考试了――探险。在我们探险的路上,要过许多小桥。有有趣的小桥、也有很危险的小桥,大家可要注意了!看哪个小特警员特别勇敢、机智、聪明。

  1、过小桥

  第一关:平地小桥 要求:规定用走、跳的方法在梯内和梯上通过。

  第二关:倾斜小桥 要求:规定用走、跳的方法在梯上通过。

  第三关:悬空小桥 要求:规定用爬的方法在梯上通过。

  第四关:人工摇桥 要求:梯子驾在两个圆筒上,教师在两头固定及摇晃,幼儿在梯子上自由发挥通过。

  2、幼儿学看示意图,可以商量讨论来进行探险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幼儿遵守活动规则。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分组在梯子旁把梯子搬起,并唱儿歌。(儿歌如下)

  儿 歌

  我们都是小小特警员,

  高高兴兴往家走;

  怎么走? ……

  1、2、3向前走,

  2、2、3向后走,

  3、2、3向左走,

  4、2、3向右走;

  弯一弯,扭一扭,

  很快到了家门口,

  我们都是勇敢的小小特警队。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幼儿园健康教育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适宜有效的多种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最终使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健康领域目标的第四条明确指出,体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做幼儿眼保健操,培养自理能力。

  2. 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男孩手偶。

  2. 幼儿眼保健操图卡(见材料制作)。

  3. 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男孩手偶,告诉幼儿男孩已用了一个小时的电脑,眼睛感到很累。请幼儿说说他应该怎样做。

  2. 播放音乐,出示幼儿眼保健操图卡,让幼儿认识做眼保健操的步骤。

  3. 老师念口诀与幼儿一起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

  眼睛左看123,数三下后回中间;

  眼睛右看123,数三下后回中间;

  眼睛上看123,数三下后回中间;

  眼睛下看123,数三下后回中间。

  闭上眼睛再睁开,明亮眼睛人人爱。

  4. 待幼儿掌握眼保健操后,请幼儿四人一组,给小班弟弟妹妹示范做眼保健操,宣传保护眼睛的知识。

  提醒幼儿做眼保健操时,只需转动眼睛,头不要动。

  5.鼓励幼儿回家与家人一起做眼保健操。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眼睛是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能让幼儿亲身体会眼睛疼痛是什么感觉,因此个别幼儿可能记忆不太深刻,所以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他们的用眼卫生,尽量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慢慢地开始学会了合作,我们设计了户外游戏活动《五人三足行》,提高了合作的难度,从两名幼儿的合作提高到三名幼儿的合作,更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同时训练幼儿在活动中的应变能力。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助人为乐的思想。

  活动准备:

  平整的'场地,终点放两个终点标志,终点距离起点大约20米,划好起跑线和跑道。

  注意事项:

  各队两组间接替时,必须由前面扮演残疾人的幼儿拍后一组“残疾人”的手掌后,后一组方可继续游戏。三人走时注意不要摔倒。

  活动过程:

  一、活动环节安排:

  1、整队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随音乐《健康歌》做准备活动。

  2、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以三人为一组,各队按顺序排列在起点线后,面对终点标志。每组三人横排,两边的幼儿扮演助人为乐者,内侧手拉手,中间的一名幼儿扮演残疾人,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搭在两位助人为乐者相拉的手上,两臂搭在助人为乐者的肩上,教师发出口令后,助人为乐者驾着“残疾人”向前跑,“残疾人”单脚跳,到终点后“残疾人”跑步绕过终点标志,三人恢复原样,跑回起点线,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

  3、第一遍游戏完成之后,老师鼓励幼儿分组讨论、大胆创编新的玩法。

  4、游戏结束,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并整理好活动器械。

  5、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创编更多更好的玩法。

  二、备幼儿:估计幼儿可能会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设置障碍,勇敢的穿越障碍到达终点,因此,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情感内容不丰富,情感表现不稳定,经常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正常的心理的表现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它的发展取决于周围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响。健康健康因此,加强对幼儿良好心境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次活动,根据我班孩子的情绪情感特点和认知发展特点,选择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笑脸”作为训练点,把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拥有积极健康的快乐情绪作为最终目的。在本次活动中,除去了“愁”娃娃,因为忧愁的情绪内涵,孩子不容易理解。这样做有利于幼儿的情感学习。

  活动目标:

  1、认识哭、笑、怒、愁几种脸部表情的含义。知道保持快乐的情绪对身体的好处,愿意与人交流、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情感。

  2、运用不同形体动作表现快乐的情绪,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3、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与同伴玩耍的心情,进一步体验不同快乐的情感。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充分感受快乐的情感,保持好心情。

  活动难点: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哭、笑、怒、愁表情图各一份、笑脸图片幼儿人手一份、影碟、节奏轻快的音乐磁带、录音机、“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师生同乐”随影牒表演《表情游戏》,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讨论:

  1、现在的心情怎样?快乐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

  2、除了唱歌、跳舞令我们快乐,还有哪些事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呢?

  —— 活动开始教师就利用富有形象直观的影碟和孩子们共同表演了幽默风趣的表情游戏,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兴趣牢牢的吸引住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口、眼、耳、手、脚等各种感官和肢体的运动,孩子们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深深地感受到了愉快的情绪,为后面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通过“抽奖”游戏《表情摸箱》和出示情境图,感受不同的表情,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摸箱里放有4张表情图(哭、笑、怒、愁)。教师分别请4名幼儿从摸箱中摸出1张表情图,看后模仿图片上的表情,请全体幼儿来猜。

  ——通过抽奖、猜表情等方式,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情非常感兴趣,纷纷模仿各种表情和动作,情绪高涨。

  2、教师出示情境图(领奖、丢失了玩具),相应讨论:

  1、你想想,他现在应该是什么表情娃娃?为什么?

  ——图上的孩子面朝里,等孩子说正确后,再把图转过来。

  2、说说自己的表情:你什么时候,会有开心(生气、伤心、害怕)的表情?

  ——从自己的情绪中,体会表情的真正意义。如知道微笑让人舒服,对身体最有益。生气会对身体产生坏的影响,应该把生气这个坏习惯消灭掉等等。

  3、解决问题,做快乐娃娃。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

  ——从孩子的讲述中,去比较典型的事例分析。通过讨论和相互交流,了解一些自我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事情,但是快乐是最重要的,平时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找老师和小朋友帮忙,做个快乐娃娃。

  三、播放轻音乐。

  请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自由模仿小动物表演,音乐停止,教师就说出一种快乐情绪,如开心、高兴、哈哈大笑等等,请幼儿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

  四、分享快乐。

  鼓励幼儿拿着笑脸图片,大胆向客人老师或同伴讲述自己经历的快乐往事。

  五、总结性谈话:

  和朋友相处最好用什么表情?希望朋友永远是什么表情?引导幼儿明白让朋友快乐的方法:用笑笑脸去面对朋友,说甜甜话让朋友快乐。

  六、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自由做动作,再次提升快乐的气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涉及了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等多个领域。活动形式多样,教师为幼儿营造了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并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自信、主动,最终获得成功。

  1、从多个领域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要表现出情感、情绪就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影碟、音乐、图片、语言描述、动作等模拟出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情绪性问题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敢同身受。幼儿通过互相交流,有了更多的情绪体验与积累。

  2、发挥游戏功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将多种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由浅入深,动静交替,环环扣紧,衔接自然。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很高。

  3、培养幼儿的情感智能。本次活动,教师并未仅仅停留在幼儿对不同情绪体验上,而是将引导幼儿拥有积极健康的情绪做为最终目的.。活动中既有自由向同伴、向客人老师的讲述活动,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和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的交流,注重了个体差异。从而使幼儿的快乐情感体验不断得到升华,获得了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与积累,符合了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幼儿良好心理发展的实效性。在师生、生生平等“对话”中,积累调控、排解消极情绪的多种方法,这是情感智能的启蒙,有利于幼儿逐步从自然属性的低级情感走出,有利于幼儿的情感学习。

  4、良好的情绪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活动中,教师处处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幼儿兴趣盎然,达到了身心愉悦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赞许的目光、恰到好处的引导,使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表现和体验,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活动的要求,整个活动是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

  不足:首先,没有能更深层次的挖掘幼儿对消极情绪的解决办法,如失败时该怎么面对?其次,在创设实物环境、心理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上做得不够,当然,在如何引导幼儿不断保持拥有良好的情绪上,光靠教师组织的一次活动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设定一些环境,让孩子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如今后可在角里继续讨论、交流、展示“不开心时,我会……”“情绪温度计”“开心法宝”等延伸活动,并进行相应的环境布置,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表达,寻找正确的宣泄途径或转移方法。最后,要想幼儿心理,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这样,才能让幼儿持久地拥有健康的心理。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匍匐爬行和直体侧滚动,增强幼儿上、下肢的力量。

  2、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探险活动,在游戏中增强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

  3、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进行匍匐爬行和直体侧滚动的练习。

  2、场地布置:软垫、草席若干,橡皮筋,靠背椅8张,沙包若干,篮筐4个。

  3、音乐《向前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天空之城》。

  4、电影片段《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向前冲》入场。

  教师带领幼儿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为游戏做好身体的准备。

  二、学习匍匐爬行和直体侧滚动。

  1、初步认识战斗情景。

  (1)师:小朋友们,你们有看过解放军叔叔打仗的情景吗?有没有看过都没有关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电影片段《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2)师:当解放军叔叔进攻敌营的时候,他们都是怎么做的?

  (3)师:今天,我请你们来当解放军叔叔去跟敌人战斗,看看谁表现得最勇敢!

  2、教师讲解示范玩法。

  (1)师:看,这个叫什么?(电网)

  (2)师:想要打败敌人得先爬过电网,请你们先互相商量一下,该怎么过“电网”?(幼儿相互讨论)

  (3)师:你们讲得都很好,而且都能安全地过“电网”,现在我请已经想到好办法的小战士们来爬一下,你们要看仔细了,他们中谁爬得又快又不碰到“电网”?(请一名幼儿说想到什么办法,再请他示范,教师指导正确方法,再另外请一名幼儿示范正确方法匍匐爬行)

  (4)师:刚才**小朋友的爬法叫做匍匐爬行,爬的时候要身体先趴着,左手着地弯曲,头微侧靠向左肩,左脚弯曲右腿伸直,爬的时候左肘与左腿用力向前挪,右脚用力往后蹬,幼儿边看边听进行动作练习。

  (5)分批练习匍匐爬行,师提醒幼儿注意不能碰到“电网”。

  (6)师:咦,我们爬过了“电网”,已经很累了,可是距离敌人的'“碉堡”还有一段距离,时间又那么匆忙,我们该怎么又快又安全地过去呢?(跑过去,滚过去)

  (7)师:跑过去可能会被敌人发现的,我们可以躺着滚过去,用滚的方法速度快又安全,不容易被敌人发现,这种像瓶子一样滚动的方法,叫直体侧滚动。请你们一起来学一学。

  (8)师:现在,老师来当排长,你们来当小战士。排长下令“爬过电网、炸毁敌人的碉堡”,接着你们先以匍匐爬行,一手揣着炸药包(沙包),爬过“电网”(橡皮筋)以后作直体侧滚动,然后采用甩臂动作投掷沙包,向碉堡(篮筐)投扔,扔后起立跑回原处。

  3、组织幼儿游戏。

  提醒幼儿注意不能碰到“电网”。

  三、结束。

  1、播放音乐片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打胜仗咯,小战士们为国家争光了,开心吗?

  2、播放音乐《天空之城》

  师:让我们听音乐放松一下,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一. 幼儿年龄的适宜性

  作为大班的幼儿,情绪变动要比小中班幼儿波动的明显,他们的情绪变化已经不单单被包裹在快乐与伤心两种较为单调的表达里,在平日与幼儿的接触中,我多次可以感受并察觉到我班幼儿对于快乐与伤心这两种情绪的多种表达方式。所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报着尝试的心态,大胆的把“幸福”这一词汇拿到了大班教室,期待他们的理解与体会。

  二. 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对于一堂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活动,我很想突破这类课的常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所以我选用小朋友较容易理解的小动物形象来作为本次活动的点击石,开凿其想阐述的教育目标,以物遇理,以理融情,使情感教育隐现整堂活动的始终。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幸福”的含义,挖掘幼儿对快乐与伤心以外的情绪表达。

  2.感受给予“幸福”后所反弹在自己身上的幸福感。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感知的基础上用模拟人物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理解幸福的含义。

  活动难点:让幼儿懂得付出“幸福”其实也是种想自我得到“幸福”的途径。

  重难点解决策略:1.选用幼儿容易理解的小动物形象来跨越”幸福”的理解难点。

  2.音乐闲搭,感受幸福的旋律,波动其幼儿的内心理解。

  活动过程:

  一.直观导入,广义理解

  1.图片(微笑的图片)

  主要提问:A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他们在做什么表情啊?我们一起来做做看好不!

  B仇老师觉得啊,我们小朋友在做这个表情的时候啊每个人都变的很好看了,那我想问一下我们小朋友,你在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表情那?

  C 听了小朋友们跟仇老师分享的这么多开心的事情,仇老师也感到很开心,也很幸福,那我们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幸福”吗?有哪个小朋友可以来说说那?

  2.解释(幸福: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主要提问:小朋友们,幸福可能是一个生日蛋糕,也可能是一颗糖,还可能啊,只是一个简单的`微笑,就像现在仇老师跟我们小朋友在一起,我就感到很幸福,你们幸福吗?

  二.实物传递,感受渐解

  1.模拟人物

  师:听,谁在哭泣啊?

  出示多媒体哭泣的小熊

  师:因为熊宝宝找不到幸福,那我们小朋友可不可以帮助它一起来找一下幸福呢?那谁来说说看,怎么帮熊宝宝来找幸福啊?

  2.传递幸福

  师:熊宝宝啊,昨天交给仇老师3封信,我们一起来一封一封的看一看熊宝宝在信里面说了些什么,什么东西让它不开心,让它不幸福了!

  (1)师:今天就是熊宝宝的生日,熊宝宝好想有一个生日蛋糕,但是,它现在还没有收到

  幼儿分组给蛋糕填色,裁剪(4组),老师粘贴

  (2)师:哦,熊宝宝的爸爸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它现在肚子好饿好饿!那我们小朋友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去后面的框框里找找看,有什么可以吃的,给熊宝宝送过来好吗?

  幼儿给食物添上颜色,幼儿粘贴

  (3)师:冬天到了,熊宝宝一个人在山洞里觉得好冷好冷,那我们小朋友怎么可以来帮助它那,赶快到后面桌子上的幸福宝盒里去找一找。

  幼儿给衣物上色,幼儿给熊宝宝佩戴(粘贴)

  三.音乐衔接,延续幸福

  1.出示玩偶熊宝宝,用拥抱的方式感谢小朋友们给它的幸福,教师模拟熊宝宝讲话,并与小朋友拥抱,对话。

  师:模拟熊宝宝讲话(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太开心了,有这么多小朋友为我送幸福!)

  师:那我们小朋友为熊宝宝送了幸福,它这么开心,我们小朋友感到幸福吗?

  那我们一起上来抱抱熊宝宝吧!

  2.与熊宝宝一起唱《幸福拍手歌》,成圈状,用音乐延续幸福。

  师:看,熊宝宝笑的多开心啊,跟我们小朋友笑的一样的美丽!我们来跟熊宝宝一起唱首幸福的歌吧!

  播放《幸福拍手歌》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练习原地向上纵跳抛物。

  2 活动中会听信号按要求活动。

  3 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 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 组织幼儿制作雪花。

  幼儿按意愿将纸(如挂历、报纸、美工活动剩下的边料)剪成或撕成各种长条或花边,当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 教师使用的箩筐、铃鼓等。

  活动过程:

  1 开展游戏“雪花飘飘”。

  (1)每个幼儿向上纵跳的同时,将“雪花”抛向空中,然后尽力接住。比一比谁抛得高、接得准、接住的次数多。

  (2)幼儿自由结伴,一人抛“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看谁抛得高、接住的次数多。

  教师注意观察体力教弱的'幼儿,与其结伴游戏,鼓励他们用力向上抛。

  2 师幼共同开展游戏“风儿与雪花”。

  (1)幼儿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师扮“风婆婆”或“风爷爷”,摇动铃鼓。引导幼儿根据铃鼓声的速度、音量变化,在场地内慢跑、快跑、快走,随着渐弱的铃鼓声慢慢原地蹲下来。

  (2)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请个别幼儿扮“风婆婆”或“风爷爷”,幼儿继续游戏。

  3 组织幼儿玩“扫雪花”的游戏。

  教师扮“扫雪人”,幼儿扮“小雪花”。扫到哪片“小雪花”,哪个幼儿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箩筐内,留作下次用。

  活动反思:

  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孩子们都意犹未尽,但是教师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应该大大小小都有,以免能力差的幼儿抓不到,教师还要多鼓励孩子跳起来抓,发展跳跃能力。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探索在环状器具中前进的方法。

  2、体验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环状器具。

  2、丰富有关甲壳动物的知识。

  活动过程

  1、活动身体

  教师做海龟妈妈,幼儿做海龟宝宝,一一躲在“壳”(环状器具)内。音乐响起,幼儿从“壳”里钻出,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热身运动。

  2、自由探索交流

  (1)提问:海洋里除了海龟有壳以外,还有哪些动物是有甲壳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甲壳类动物是如何前进的'。

  (2)引导幼儿分散自由探索。

  (3)引导幼儿交流玩法,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动物,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各种前进的方法。如:双膝双手着地爬、双手扶壳蹲走、滚动前进、匍匐前进等。

  3、探索快速前进的方法

  (1)大海污染很严重,海洋里的甲壳类动物如果不尽快搬到新家,就会有生命危险,这可怎么办呢?

  (2)鼓励幼儿分散探索快速前进的方法。

  (3)请方法好、速度快的幼儿演示、交流,幼儿再次相互学习。

  (4)带领幼儿按各自的动作向指定目标快速前进。

  (5)引导幼儿练习在壳中快速前进,达到快速前进的目的。

  4、放松身体。

  一起做放松运动,自然结束。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加,看书、画画的机会日益增多,保护眼睛就显得日益重要。此活动旨在让幼儿多方面收集资料,在充分的讨论和体验下,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护眼睛的基本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活动目标:

  1、 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 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 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4、 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 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 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 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 挂图《眼睛生病了》。

  活动过程:

  1、 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 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 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 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 讨论: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池、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活动延伸:

  1、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 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明白眼睛的作用,通过合作研讨,得出保护眼睛的方法来,又经过课件的展示强化了幼儿的护眼意识,懂得眼睛的重要性。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讨论活跃,轻松的学到了护眼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兴趣。但在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伴探索橡皮筋的多样玩法。

  2、初步能边念儿歌边跳橡皮筋,有一定的跳跃能力,增强节奏感。

  3、愉悦身心,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口哨一只、2、人手一份3米的橡皮筋、一个篓子、小椅子若干。3、节奏明快的音乐和舒缓、优美的音乐各一段。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做准备运动,为活动做准备。

  1、教师带领幼儿听着节奏明快的音乐进场

  2、听哨声进行队列队形的训练。

  3、听音乐做“我是小小运动员的准备运动。(主要活动腰、下肢、脚腕等部位。

  二、幼儿玩橡皮筋,探索橡皮筋的多样玩法

  1、第一次探索橡皮筋的玩法,自由玩出花样。

  师:看,今天我们的玩具是什么?咦!橡皮筋可以怎么玩呢?

  (1)幼儿自主玩橡皮筋。(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提供帮助)

  (2)讨论、交流各自的玩法。

  师:你刚才是怎么玩的?你觉得谁的方法好玩?选择2~3种幼儿感兴趣的或小组或集体模仿学一学。

  2、第二次探索橡皮筋的玩法,能合作玩,有一定的跳跃能力。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是自己一个人玩的,你能和好朋友合作玩吗?场地上还有一些小椅子,想想怎么玩会更加有趣呢?

  (1)幼儿找同伴合作玩。(教师巡回指导,适时提供帮助)

  (2)讨论有趣的玩法

  师:你和同伴想了什么有趣的.玩法?谁来试一试?由孩子评出“最佳搭档”。

  3、第三次学习老师的玩法,幼儿有一定的节奏感。

  师:刚才小朋友开动脑筋,和自己的好朋友想出了很多种橡皮筋的玩法,真不错!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玩的?

  (1)教师第一次示范:边说儿歌《马兰花》边跳橡皮筋。看完后提问:老师的叫是怎么跳的?除了脚的跳法和你们不一样,还有哪里不一样?

  (2)教师第二次示范。(幼儿仔细观看)①幼儿尝试练习。②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重点从儿歌的节奏和腿部跳跃的协调性来评价。③幼儿再次尝试。

  (3)迁移运用创编新的跳橡皮筋的方法:

  教师提出挑战:除了马兰花,你还会配什么儿歌?除了这些脚部动作,你还有不同的脚的动作吗?①幼儿结伴探索。②讲评幼儿的探索结果。

  三、幼儿放松自己

  教师:今天我们的小运动员真了不起,小脚累了,让我们好好放松一下吧!

  1、围坐在教师身旁听音乐敲打腿部肌肉,也可以跟同伴互相放松。

  2、一起整理器械回教室。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11-15

大班教案:健康活动03-16

大班的健康活动教案03-10

关于大班健康活动教案02-06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03-24

大班健康领域活动教案02-17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范文05-23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变洞洞》03-19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牙齿》03-19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牙齿》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