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4-13 10:38:1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模板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大班教案模板汇总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了解龙的外形特征,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2、 跟随音乐大胆想象,尝试表现出情节丰富的画面。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①与父母一起查阅关于龙的资料,了解龙的来历。

  ②活动前玩“舞龙”的游戏,并拍下照片。

  2、 物质准备:音乐及故事“金蛇狂舞”;龙的分解图;龙的图片及舞龙的图片若干张;彩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 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

  提问:“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让你联想到的谁?”

  二、 视觉体验:

  1 、欣赏“龙”的图片,了解龙的外形特征。

  提问:“龙的身体由那几部分组成?”

  2 、出示龙的分解图。

  “它身体的各部位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动物?为什么?”

  “龙的身上是什么颜色?你还想画什么颜色的龙,为什么?”

  三、 游戏(想象)体验:

  边听“金蛇狂舞“的音乐边欣赏;龙嬉戏、人们及幼儿舞龙等若干张图片。并提问:“听着音乐,你觉得它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龙在游戏时,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吗?”

  四、 故事体验:边听音乐边讲述“金蛇狂舞”的故事。

  五、 绘画活动:

  “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龙,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你想和它们一起游戏吗,在游戏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你赶快把它们画下来吧!”

  六、展示与评价:互评粘贴五角星。

  我 的 梦

  创意:梦——奇幻、神秘又充满色彩

  活动目标:

  1、 愿意与同伴分享梦中的精彩故事。

  2、 大胆表现奇妙的梦境。

  3、 能用渐变的背景表现梦幻的意境。

  活动准备:①欣赏各种梦幻图,感受奇妙的意境,感受画梦的`美术作品独特构图。

  ②倾听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

  ③分享爸爸、妈妈做过的有趣的梦。

  活动过程:

  图片体验:

  请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你做过有趣的梦吗?来说一说吧!

  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感觉?

  故事体验:

  让我们闭上眼睛听一听他们的奇幻旅程。

  欣赏同伴的作品:

  你知道画中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境,来说一说吧!

  交代作画要求:

  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丰富的画面。

  2、 用渐变的方法给梦境涂上背景色吧!

  五、评价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内容。

  2、学习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3、体会歌曲两段中表现欢快和赞美的不同情绪。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1、磁带。

  2、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挤奶》、《苹果丰收》

  2、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声真好听》

  二、通过看图、讲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歌词的.兴趣。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挂图。

  教师提问:有几只小瓷猫,小瓷猫在哪里?它们在干什么?老鼠见到它们为什么要逃跑?(引导幼儿用歌词里的语言进行描述)

  (2)教师用歌词进行总结:八只小瓷猫,漂亮的小瓷猫,趴在书桌上,活泼又灵巧,有的追蝴蝶呀,幼儿把舞跳,有的滚皮球呀,有的睡大觉。

  三、欣赏并体会歌曲情绪,理解歌词,学习演唱歌曲。

  (1)教师范唱,请幼儿边拍手边欣赏歌曲。

  (2)教师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听后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小瓷猫怎么样,你喜欢它们吗?是谁带来了这件宝贝?为什么老鼠见了它们要拼命逃呢?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幼儿说不出,可再欣赏音乐。教师可加入简单的动作。

  (4)教师与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两遍。

  (5)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6)与幼儿讨论体会第二段歌曲自豪赞美的情绪。

  (7)演唱歌曲第二段。

  (8)完整演唱歌曲。

  四、教师放音乐,幼儿边跟唱边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复习《金瓶似的小山》,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圣诞节即将到来,孩子们被这种浓厚的节日气氛所感染着,对一切关于圣诞节的信息和事物都很感兴趣。随着孩子们的年龄增长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当欣赏者,他们更乐于去参与、尝试。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孩子们都是围着别人装饰的圣诞树欣喜不已,今年我们结合对孩子们能力的了解情况,创设了不同能力层次的装饰材料,激发孩子们主动去参与装饰圣诞树,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感受过节的气氛,体验成功的喜悦。

  2、会用一些简单的'词语来描述和评价自己及别人的成果。

  3、能大胆尝试运用多种美工材料制作小挂件。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看过装饰好的圣诞树,对圣诞节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材料:圣诞树、剪刀、皱纹纸、毛线、卡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扮圣诞老人,激发幼儿装饰圣诞树的兴趣。

  圣诞老人:快过圣诞节了,我要忙着准备圣诞礼物给小朋友们呢,可是我的圣诞树还没装饰好,真想有人帮助我啊!谁能帮助我呢?

  2、引导幼儿观察提供的美工材料,谈自己的装饰想法。

  你觉得可以用这些材料作什么?

  3、幼儿大胆尝试制作小挂件,教师进行个别知道。

  重点:根据幼儿能力情况引导幼儿合理使用材料进行制作。

  4、幼儿挂小挂件,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观察整棵树的装饰情况,能较均匀地分布各挂件。

  5、集体分享交流。

  6、请出圣诞老人,与孩子们齐跳《铃儿响叮当》。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运用更多的美工形式已过圣诞节为主线来装饰教室,增强节日的气氛。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借助图片和首句句型,迁移生活经验推理创编歌词内容。

  3.体验由创编歌词、自学歌曲所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 . 图谱。

  2 .《画太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走你们就蹲在地上走,说停就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这个游戏,(取出歌曲中有休止符的乐句弹奏,让幼儿感受,即难点前置)

  二、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那你们喜欢画什么呀?(小朋友交流)有的小朋友喜欢画动物,有的小朋友喜欢画植物,那请你们听好了,老师带来的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喜欢画什么?

  2.师:(若说出画太阳)追问:你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啊?(若说不出就唱后面一段) 那听 老师在来唱一下,数数你一共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四个)真棒!(把四个太阳的图片贴好)我们跟着老师把这四个画太阳一起来唱一遍,然 后告诉 老师,后面的两个画太阳和前面的两个画太阳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在哪里?(若孩子说不出可以继续范唱,然后贴上“啊”最后再巩固唱一遍)

  3.师:那除了画太阳你在歌里还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图谱) 每说一句老师把那一句就唱一遍(若说不全可以整体再范唱一遍)把画出了心中的向往重点指导。(向往就是心理想的美好的事情)

  4.小朋友们真棒,都听出来了,这首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画太阳》,那接下来再听老师唱一遍,然后把小图谱按老师唱的顺序排到大图谱上。(幼儿可以交流)

  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首先跟琴轻声地哼唱,注意老师唱的时候有哪些地方拖得长一点,哪些地方有稍微的停顿),第二遍会场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都会唱了吗?会唱了我们就要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了,老师唱前面一段,后面画太阳开始就是你们一起唱了。下面我们换过来在来唱一遍。接下来,我们要休息一下自己的嗓子,动动自己的脑筋了。

  三、创编歌词。

  1.师:除了山里的孩子画太阳,还有哪里的孩子在画太阳啊?(引导孩子说出城里)山里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山鹰画上,因为山鹰是在大山上空飞翔的;那城里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呢?(孩子自由发挥,如果孩子说不到鸽子,“城里的孩子见的`最多的动物是广场上的鸽子,所以老师觉得他们会画上鸽子)贴上图谱。

  2.想想看还有哪里的孩子也在画太阳?海边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海燕画上,因为海燕是在海面上飞翔,赶快用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草原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去啊?(若说出马,就直接说骏马)贴上图谱。

  3.老师把第一段歌词和你们编的歌词连起来唱一遍,请你们在注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稍稍停顿,哪些地方要拖得长一点。还有就是前面的图谱唱完了接画太阳的 时候 老师是赶紧接上去还是听一下再接上去的。

  4.进一步引导幼儿把歌词编完整并记忆歌词4.分不同形式演唱(男女生分唱,再与客人老师分唱)

  四、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画太阳》这首好听的歌,下次我们还要举行绘画活动,不仅要画太阳还要画上自己喜爱的事物。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和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击拍方法和强弱变化,能听节奏变换。

  活动准备电子琴1台,打击乐器1套,各种瓶罐,沙子,石头,种子,水,筷子等等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活动室,创设活动情境。

  二、练习击拍。

  1、练习基本的击拍方法,并注意强弱变化。

  2、听教师的节奏击拍。

  三、幼儿练习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1、教师用电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两遍,第一遍带伴奏,第二遍不带伴奏,请幼儿听。提问:那一遍好听?为什么?如果要你来为一首歌曲伴奏,你会用什么方法?

  2、引导幼儿试着用身体的某些部位发出声音,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弹舌头等,并试着用这些方式为歌曲伴奏。

  3、请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自己从中发现或寻找制作能发出声响的物品,作成伴奏乐器。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情况。

  2、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伴奏器具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结束。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3-27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12-30

大班教案12-26

大班教案12-26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11

大班教案12-25

大班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