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3-28 08:35:2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集锦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集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集锦

小班教案集锦1

  目标:

  1、 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2、 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难点: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地震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有一些基本的常识。

  物质准备:1、录像和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看了什么?(幼儿回答如: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再看一遍录像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

  2、看录像(ppt)

  人们安全撤离的图片(录像)

  二、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后门到操场空旷的地方)

  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三、让幼儿了解防震减灾的一些基本常识。(图片)

  (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旁边(注意不是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房间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主震后应迅速撤离到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要注意关闭煤气,切断电源。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旁边(注意不是下面)。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在影剧院或其它公共娱乐场所的人们应因地制宜躲避到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保护好头部,切不可一齐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正在运行的车辆应减速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4)如果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还应该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污染时,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小班教案集锦2

  活动目标:

  1、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空气的存在。

  2、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3、体验探索活动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自制火箭、可乐瓶与幼儿人数相同,视频一个,图片2张。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结合课件的播放,激发兴趣。

  前几天呀,我们中国发射了一枚火箭,它的名字叫嫦娥一号,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样飞上天的?(播放视频)

  2、第一次操作后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枚自己做的火箭(出示并介绍火箭、瓶子助推器)。小朋友们每人拿一枚小火箭、一个瓶子助推器玩一玩,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飞起来。

  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你们的小火箭飞起来了吗?

  (2)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起来的?

  (3)为什么我们一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4)小实验:瓶子里的空气。

  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瓶子里装有许多空气宝宝。我们一拍瓶子(附动作),空气宝宝就被挤出来了。出来的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起来了(附动作,结合图片)。

  3、第二次操作。

  师:小朋友们再去试一试,想办法让自己的小火箭都能飞起来。

  4、第三次操作。

  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的小火箭部飞起来了。老师发现有的小火箭飞得很高很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低的,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想一想,试试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

  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高高的?又是怎样让小火箭飞得低的?

  幼儿再次带着问题操作、尝试。

  小结:当我们很用力地拍打瓶子时,里面就出来很多空气宝宝。这些空气宝宝推动火箭,火箭就飞得高;当我们轻轻拍打瓶子时,里面的空气宝宝出来得少,火箭就飞得低。

小班教案集锦3

  1、摇啊摇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身体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玩法:幼儿两人一组,拉手面对而坐,边念儿歌边模仿摇船动作,念到最后一句时拍手笑起来。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摔一跤、买条鱼来烧、烧的头不熟来尾巴焦、一跳跳到龙皇庙、龙皇老爷见了哈哈笑。

  2、炊事员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认识蔬菜的名称

  游戏玩法:

  1、每位幼儿配挂在一个菜的胸饰,教师配带锅的胸饰。

  2、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玩烧菜的游戏,我的蔬菜在哪里?"幼儿答:"蔬菜蔬菜在这里。"

  3、游戏开始,教师随意选择炒一菜,问:"我们先来炒萝卜,萝卜萝卜在哪里?"当萝卜的幼儿回答:"萝卜萝卜在这里。"教师说:"快快走到锅里来。"当萝卜的幼儿就走到教师身后,同时全班幼儿问:"炒完萝卜炒什么?"

  4、教师便再次选择炒某一种菜,如:"炒完萝卜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里?"如此反复游戏。

  5、幼儿在听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后要迅速起立回答。

  6、当教师说"我的蔬菜炒好了"时,幼儿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

  游戏准备:

  各种菜的胸饰若干,锅的胸饰一个。

  3、谁会飞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

  1、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飞。

  2、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

  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着不动。

  3、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

  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教师边说边拿走部分椅子。

  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

  6、幼儿在飞回座位时,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游戏。

  7、多次游戏后,仍没有被淘汰的幼儿为获胜者。

  游戏规则:教师在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游戏次数,尽量保证最后的获胜者在10个左右。

  4、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

  辨别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玩法:

  玩法一

  1、放录音一,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放录音二,请幼儿注意听,分辨出各种动物不同的叫声。

  3、教师问:"仔细听,这是什么在叫?"幼儿答:"汪汪汪,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说出并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

  玩法二在两个空八宝粥罐中装入一粒或数粒蚕豆,组成一对音响筒,以此类推,还可组成若干对"雨花石"、"回形针"、"塑料块"、"木珠"、"弹子"、"玉米粒"等音响筒。

  1、幼儿先后摇动一对音响筒,分辨装有不同数量物品的筒中发出的声音。

  2、猜猜看哪个筒中装的是一粒,哪个筒中装的是许多粒。

  第一次玩时,教师要打开筒盖让幼儿验证。

  玩法三

  1、幼儿先后摇动音响筒,分辨不同物品在筒中发出的声菩。

  2、猜猜看,哪个筒中装的是弹子,哪个筒中装的是塑料块等

  录音一:

  本班小朋友问早、唱歌、教师说话、电话铃、汽车喇叭和自行车铃声等多种声音。

  录音二:

  小鸡、猫、狗等多种动物叫声的录音。装有一颗或许多颗小物品的空八宝粥罐若干对。

  游戏规则:

  1、每一对音响筒贴上相同的标记。

  2、此游戏中,幼儿不可打开筒盖。

  3、可在晨间桌面游戏中自由玩耍。(在幼儿自己掌握玩法后)

  5、对拍手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锻炼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1、该游戏儿歌是:"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心,拍手,拍手背。"

  2、教师与孩子面对面,边念儿歌边拍手。

  3、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后教师伸右手,与孩子伸出的右手对拍。

  4、拍手,拍左手:方法同前,方向相反。

  5、拍手,拍手心,拍手背:先自拍一下,然后教师伸出双手与孩子伸出的双手手心对拍一下,手背对拍一下。

  6、加快拍手速度,提高游戏的熟练程度,直到不念儿歌也能快速做动作。

  7、游戏应尽量避免或少出失误,该游戏可持续三到五分钟。

  6、放鞭炮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四散逃跑的能力游戏玩法:

  在游戏中我们用了一首儿歌"新年到,新年到,爸爸带我放鞭炮,鞭炮鞭炮放得高,噼噼啪啪,快逃呀!"在这首儿歌中首先让孩子知道放鞭炮时要由父母陪同。其次让孩子知道观看时要躲得远。游戏时,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走边念儿歌,老师手拿"大鞭炮"(鞭炮由圆桶做成,里面装着雪花片),当儿歌念到:"鞭炮鞭炮放得高"时,老师边将雪花片四散撒开边喊"劈啪、劈啪、噼噼啪啪",幼儿四散逃,被花片碰到的幼儿就"受伤"了,就要停玩游戏一次。

  7、我和镜子做游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让幼儿认识各器官的名称及用处

  游戏玩法:

  1、请一幼儿作发令人,用手竖起作镜子状,边走边念儿歌"照镜子,照镜子,照照你的小鼻子"。走到一幼儿面前,请该幼儿回答:"照镜子,照镜子,照照我的'小鼻子。"同时要用手指指着鼻子。

  2、发令人问:"嗨嗨!鼻子鼻子有啥用?"被问幼儿则答:"嗨嗨!我用鼻子闻一闻。"幼儿回答正确者,即与发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3、这样依次类推,说出耳朵、眼睛、嘴巴、手脚等。

  4、游戏前先要确定好发令人。发令人说到身体哪一部位,幼儿要立刻指到所说的部位,同时应用短句加以回答。

  5、回答正确者,可交换角色;反之则不行。

  8、我的小手有力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1、幼儿共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念到"握握拳"时,用力握拳;念到"伸伸拳"时,五指弯曲伸直再弯曲伸直;念到捏捏指时,五指指尖捏在一起;念到"张一张"时,五指用力张开;念到"我的小手有力量"时,双手握拳,互相用力打三下。

  附儿歌:《我的小手》

  握握拳,伸伸掌,捏捏指,张一张,我的小手有力量。

  9、贴五官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发展平衡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将动物头像挂起来。头像上的眼睛、鼻、嘴是可以粘贴的。

  游戏玩法:

  请幼儿站在离动物头像l米以外的地方,手拿一个动物的五官图片,原地转两三圈后,朝动物头像方向走过去,迅速将图片贴到头像的相应位置上。贴完后,看看谁贴的位置准确。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游戏建议:

  可以五人一组,每人贴一个部分。年龄稍大的幼儿可以闭着眼睛玩。

  10、猫捉老鼠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练习躲闪爬,发展身体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猫和老鼠头饰,将两张桌子纵向并在一起。

  游戏玩法:戴老鼠头饰的幼儿在桌下爬,戴猫头饰的幼儿在"洞口"(桌子的两端)捉"老鼠"。"老鼠"要注意边爬边躲闪。"猫"摸到"老鼠"的身体,就算捉住了。

  游戏建议:根据活动室的空间确定桌子拼接的长度。

  11、猫和麻雀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敏捷、机智的练习。

  游戏准备:有7米直径圆圈的场地(如图),2―3人扮"猫",其余为"麻雀",备若干球(多于麻雀的数量)。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猫"在大圆圈内的"家"里,"麻雀"则在圆圈外的"家"。这"麻雀"设法把圈里的"果子"抢运出来,而"猫"要设法守住"果子",只要"麻雀"一进圈,"猫"就可去追捕。

  游戏规则:"麻雀"要把球运出圈外停在"家"里才算胜利。

  12、河里的小鱼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灵敏的躲闪练习。

  游戏准备:幼儿分为三组,两组做"鱼网",另一组作"小鱼","小鱼"每人一球。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作"鱼网"的幼儿围成圆圈,手拉手按逆时针方向行走,"小鱼"在"网"内游来游去(运球)。"网"问:"小鱼小鱼哪里游?""小鱼"答:"小鱼小鱼河里游。"问:"小鱼你想出来吗?"答:"想出去玩一会儿。"问:"你想出来不容易。"答:"我们一定要出去。"说完"小鱼"即运球从"网眼"往外钻,作"网"的幼儿则赶紧拉手设法档住"小鱼"。

  游戏规则:"小鱼"不能只身钻出"网",必须带着球。"网"不能松手,不能用手去拉"小鱼"。

  13、老鼠笼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敏捷、机智的躲闪练习。

  游戏准备:将幼儿分成三组,两组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作老鼠笼,其余站在"笼"内作"老鼠";每人一球。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作"鼠笼"的幼儿手拉手举起并念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真可恨,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捉住你。"在念儿歌时,扮老鼠的幼儿在"笼"的周围运球钻进钻出,当老师发出信号时,扮"笼"的幼儿立即蹲下,在圆内的"老鼠"算被捉住,即参加"笼"的角色。游戏继续进行,至"老鼠"全被捉住。

  14、小鸡吃东西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让幼儿正确、响亮地发出"鸡"、"吃"的音。

  游戏玩法:

  1、教师扮母鸡,手拿几个小鸡头饰走到一位幼儿面前,问:"我的小鸡在哪里?"这位幼儿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教师说:"你是我的小鸡。"并将头饰给幼儿戴上。以后用同样的方法给每个幼儿戴上小鸡头饰。

  2、"母鸡"带"小鸡"去找食。教师说:"小鸡吃米。"幼儿到场地中间,蹲下身子作吃米状,并发出"吃吃吃,吃吃吃"的声音。教师说:"小鸡回家了。"幼儿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回座位坐好。

  3、游戏继续进行时,可以调换吃食方式,如"小鸡吃虫"、"小鸡吃米"。如果教师说:"小鸡吃木头。"幼儿就不能做吃的动作,也不能发出声音。

  15、五个小朋友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1、以五个手指头分别代表五个小朋友

  2、当念到一个小朋友时,用两只手的手指做相应动作。后面依次类推。

  附儿歌《五个小朋友》

  一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碰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两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相互见了面,连忙点点头;三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老爷爷,扶他慢慢走;四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解放军,向他招招手;五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互相见了面,高兴地拍拍手。

  16、听说游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引导幼儿能正确运用抱、开、摇、吹等动词,学说完整的短句。

  游戏玩法:

  1、教师边拿出口袋,边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师摸出皮球,问:"这是什么?"(这是皮球。)教师再拍皮球问:"老师在做什么?"(老师在拍皮球。)

  2、接着教师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小朋友都来摸一摸。"当幼儿摸出玩具后,要求幼儿说出玩具名称。

  3、每次只摸出一样玩具。

  17、手指游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训练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拉一拉。(拉的动作)打一打。(敲打的动作)压一压。(推的动作)绕一绕。(卷起的动作)捏一捏。(捏的动作)把它做成一条虫。(扭动的动作)染颜色手是蓝色的。(看着伸出的手)手是绿色的。

  手指是红色的,在手指间。(扭动手指)在我的脸上染颜色。(摸脸)在我的罩衣上染颜色。(摸罩衣)在我的鞋上染颜色。(摸鞋)在我的袜上染颜色。(摸袜子)

  18、炒黄豆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玩法: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

  游戏规则:两手拉紧不能松开。

  游戏建议:

  1、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进行。

  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

  3、此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炒炒炒,炒黄豆,噼呖啪啦翻跟斗。

  19、蒸馍馍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语音的节律及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玩法:

  甲乙两人面对面坐下,左右手相互交错放在膝盖或桌子上。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轮流抽出最下面的手,然后搭在最上面。每念完一句做动作一次,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游戏时,儿歌不能念错,伸手要快,有节奏地进行。

  游戏建议:此游戏也可三人玩。

  附儿歌:

  小狗熊,离开窝,来到河边蒸馍馍,和好面,点着火,只有锅盖没有锅。小狗熊,忙回窝,一看气得发了火,窝里有锅没有盖,窝外有盖没有锅。

  20、我们都是木头人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自我控制的能力。

  游戏玩法: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

  游戏规则: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就不能再动了。

  游戏建议:

  1、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2、幼儿也可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附儿歌:

  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21、猎人枪老虎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游戏准备:画有蜜蜂、枪、猎人、小孩、老虎、公鸡的卡片若干套。

  游戏玩法:

  1、参加游戏人数三至四人,一人为"公正"人。"公正"人发给每位幼儿同等数量的卡片若干张。

  2、游戏开始,每位参加者各出一张卡片,一起翻出来看,按图示(见图)克对方或被人克。如果能克掉一人而不被别人克掉,就赢得卡片一张;如果被一人克掉同时又能克掉别人的话,那么仍可收回卡片;如果被人克掉却又不能去克别人,就算输,被收掉卡片一张;如果能同时克掉两位就算优胜,可同时得到两张卡片。然后各人再出第二张卡片,游戏继续进行,最后看每人手中卡片多少决定胜负。

  游戏规则:

  1、出卡片时,应同时翻出来,拿出来的卡片不能调换。

  2、赢得或收回的卡片必须排在卡片的最末尾。

  22、老鹰抓小鸡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左右移动的能力

  游戏玩法:

  参加者选出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人作小鸡站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母鸡张开双臂,小鸡每人拉紧前面人的衣摆。老鹰立即捕捉队尾的小鸡。母鸡要设法挡住老鹰,迅速左右移动,整个队伍跟随协调移动,躲避老鹰。如老鹰抓住队尾的小鸡,小鸡离开队伍站到一边。老鹰继续捉,直到小鸡捉完。

小班教案集锦4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广告语,知道它的作用。

  2、发挥想象力,创编广告语。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讲话。

  活动准备:

  1、录有竞选电视广告内容的VCD、音乐磁带。

  2、各种实物、生活用品等实物或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电视广告,感知广告内容,说广告语。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电视。这些电视内容都是你们以前看过的。

  看过之后,请小朋友告诉来老师,你看到的是什么?

  (打开VCD欣赏一组广告)

  (2)现在.请你们告诉老师,刚才看到的内容是什么?猜一猜它有什么作用?

  二、请幼儿说广告语

  我们平时看电视时,见过哪些广告?,你能说出广告里面精彩的广告语吗?

  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想到的广告语,教师及时奖励,启发幼儿说广告语时要有激情)

  三、介绍公益广告

  刚才我们说了一些很精彩的广告语,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还有一种广告它不是告诉人们某种商品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它是什么广告,它的.作用是什么?(师小结略),你还见过哪些公益广告?

  四、小朋友除了在电视上见过广告,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广告?(幼儿回答)

  师小结.(各种各样的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他们和电视广告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五、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引导他们根据图片、实物创编广告语

  现代是商品经济社会,商品广告做得好,知道的人就越多。我们的家乡沂蒙山,人民勤劳朴实创造了许多名牌产品,小朋友想不想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呀?(想)那我们自己做个小小的广告设计师,为家乡的产品设计几条广告好不好?

  (1)出示苹果,这是我们家乡的苹果。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它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吃了会怎么样?(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创编)

  (2)引导幼儿为汇源奶做广告。

  (3)为北派服饰做广告

  (4)自由创编。

  我们家乡的名牌产品除了苹果、汇源奶、北派服饰还有什么?老师这里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产品,请小朋友自己选一件为它做广告好吗?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教案集锦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并能大胆假设、联想和讲述。

  2、感受故事情节中大小、远近、高低、力气大小概念上的差异。

  3、体验小老鼠胆小、细心、善良、乐于主任的性格特征。

  活动准备:

  《鼠小弟和大象哥哥》绘本ppt。

  活动重点:

  通过比较了解小老鼠与大象的不同之处。

  活动难点:

  尝试正确看待自己。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

  1、看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动物?

  2、大象是高高大大的,那鼠小弟呢?高高大大的,我们叫它大象哥哥;小小的、矮矮的,我们叫它鼠小弟。

  3、大象哥哥有大又高,鼠小弟又小又矮,所以要抬头才能看到大象哥哥。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可爱的鼠小弟和大象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师生一起看故事图片,想象故事的发展,了解老鼠和大象的不同之处,感受小老鼠。

  1、p1,看看图片上除了鼠小弟还有谁?(头上有蝴蝶结的小老鼠)

  2、鼠小妹手指着什么?它想干什么?原来是鼠小妹要鼠小弟摘苹果。“鼠小弟,帮我把它摘下来好不好?”鼠小弟它够得着树上苹果吗?“啊,我,我不会爬树啊。”

  3、p2“太高了,我害怕。”鼠小妹说:“哼,你这个胆小鬼!”学学鼠小妹的动作。鼠小妹生气地走了,鼠小弟是什么心情?学学他的动作。

  4、p3这个时候谁来了?原来是大象哥哥,鼠小弟看见大象哥哥说:“还是大象哥哥好。”为什么鼠小弟会说“还是大象哥哥好。”呢?

  5、p4大象那么高的地方也够得着,一下子就摘到了苹果,它用了什么办法?哇,大象哥哥的鼻子真长啊。

  6、p5鼠小弟和大象哥哥在干嘛啊?学学“看”的动作。猜猜谁会看的比较远?为什么?大象哥哥个头高,不但能够得着那么高的.地方,连那么远的地方也看得到。

  7、p6它们又在干吗呀?大象哥哥推动了多大的石头?(用动作表示)大象哥哥还是个大力士。小老鼠推多大的石头?(用动作表示)鼠小弟推得石头这么小,可它推得动吗?看看他的表情汗都滴下来了,连尾巴都竖起来了,可是石头动也不动。

  8、p7听!喵~~!是谁呀?猫来了,鼠小弟跑哪去了?老鼠最怕猫了,害怕的躲到了大象哥哥的身后。大象哥哥是怎么做的?大象哥哥什么都不怕。

  9、p8刮大风也没事。大风来了,大象哥哥纹丝不动,表情也很享受呢。可是鼠小弟呢?它一下子就被刮跑了,(哎哟~~老师做动作)。大象哥哥这么厉害,鼠小弟会怎么想?它觉得:做大象真好。

  10、p9和p10嗯?这是什么?看看鼠小弟在干嘛?有一坨臭大便呢,(做捏鼻子的动作)猜猜是谁的?大象哥哥长得大大的,拉出来的便便又大又臭。最关键啊,他不讲卫生,自己的大便不打扫。还是谁来帮他打扫的?鼠小弟真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11、p11哎呀,连花都被大象哥哥踩倒了,真拿它没办法。看看鼠小弟是怎么做的?鼠小弟把花绑起来,给它浇水。虽然鼠小弟个子小、力气小、腿又短,但是他讲卫生、勤劳、有爱心,你喜欢鼠小弟吗?

  12、p12我们大家都喜欢它。

  三、再次完整欣赏绘本。

小班教案集锦6

  设计意图:

  在“小司机”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去马路边观察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起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做一名小司机的快乐。在孩子们积累了有关汽车的知识经验后,我设计了集体活动“怪车轱辘辘”,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赏、歌唱、游戏,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音乐来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2、知道汽车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Flash动画“怪汽车”,画板,蜡笔。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图片,塑封的各种大小不同的红色、黄色、黑色的圆形轮胎图片若干,双面胶。

  3、歌曲《汽车开来了》、《汽车轱辘辘》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幼边唱着歌曲《汽车开来了》,边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2、你开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玩?(我开着摩托车、汽车、助动车,等等。)

  3、美丽的森林到了,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车》

  (一)播放Flash动画《森林新发现》

  1、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兔、小老鼠、小蚂蚁也来玩了。看!它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它们发现了西瓜、草莓和苹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带回家变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苹果变成苹果房子,小蚂蚁想把草莓变成草莓房子,它们就滚着“房子”在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见了说:“停!停!马路上不能滚东西。”狐狸警察为什么叫他们停下来呢?(因为马路上不能随便滚东西。)

  3、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苹果、草莓带回家呢?

  4、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肯定幼儿的合理想象。

  5、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个办法,它想如果把西瓜变成汽车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动画《西瓜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你们怎么知道这是一辆西瓜车?(因为有轮子、方向盘、门。)

  2、一辆西瓜车变出来了。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车在马路上开很奇怪。咦,这是什么怪汽车呀?我们一起来告诉狐狸警察这是一辆什么怪汽车吧。

  3、师幼共同编唱歌曲《汽车轱辘辘》。

  (三)播放Flash动画《苹果车》《草莓车》

  1、小老鼠、小蚂蚁会怎么运苹果和草莓呢?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对汽车主要特征的已有经验进行回答。(给苹果、草莓装上轮子、方向盘、窗户、门,就能变成车了。)

  2、鼓励个别幼儿编编、唱唱“苹果车”和“草莓车”。

  三、

小班教案集锦7

  让幼儿杂游戏中练习吃(chi)的发音,并学说完整的短句。 2、训练幼儿的扩散思维,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清楚讲话的习惯。 3、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活动准备:

  鸭,鸡,兔,狗,等小动物头饰以及鱼,虫,骨头,萝卜,白菜等教具若干。兔,鸡,狗图片,并排练好情节。鸭子的家。各种小动物图片。 ......

  1、让幼儿杂游戏中练习吃(chi)的发音,并学说完整的短句。

  2、训练幼儿的扩散思维,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清楚讲话的习惯。

  3、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鸭,鸡,兔,狗,等小动物头饰以及鱼,虫,骨头,萝卜,白菜等教具若干。兔,鸡,狗图片,并排练好情节。鸭子的家。各种小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鸭妈妈,以鸭妈妈的口吻告诉小朋友:“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做客。

  2、师依次出示动物图片,以猜谜语的形式说。

  “小兔”:“我有一对长耳朵,走起路来蹦蹦跳,猜猜我是谁?”

  “小鸡”:“我有尖尖嘴,叽叽叽叽叫,猜猜我是谁?”

  “小狗”:“我会看家,汪汪汪汪叫,猜猜我是谁?”

  鸭妈妈提问:“这些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东西呢?要求幼儿完整的回答xxx喜欢吃xxx,并且能和别人说的不同。教师随时纠正“chi”音发得不准的幼儿。

  鸭妈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说了好多小动物喜欢吃的东西,现在我们也来做小动物吧,鸭妈妈还为你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呢!

  3、幼儿自由选择头饰戴上,鸭妈妈端出放食物的盘子,让小动物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并告诉鸭妈妈:我喜欢吃xx。然后回到位子上做吃的动作,边吃边讲:吃吃吃,xx真好吃。

  4、小兔子提醒小动物一起祝贺鸭妈妈生日快乐。并请鸭妈妈吃鱼。

  小动物把鱼放在鸭妈妈面前的小盘子里,边放边说:“鸭妈妈,请你吃小鱼”

  5、分角色朗诵儿歌,祝贺鸭妈妈过生日(小小鸡叽叽叽,吃吃虫子叽叽叽。小黄狗汪汪汪,吃吃骨头汪汪汪。小白兔跳跳跳,吃吃萝卜跳跳跳。)

  6、出示其他一些动物图片,让幼儿讲讲他们喜欢吃什么?并且来创编儿歌。

  7、一起唱生日快乐歌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集锦8

  一、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2、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模拟大树一棵。

  3)模拟电线杆一根、电线一条。

  4)模拟房子一座。

  5)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

  6)小兔子头饰(若干)。

  7)篮子一个。

  8)音乐《下鱼了》。

  9)自编儿歌一首《安全避雷电》。

  2、知识经验准备:

  认识情景表演中的小演员。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小朋友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2、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 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的家里坐下,他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3、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好么?

  4、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5、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哥哥,谁做得对呢?

  4)教师小结。

  A)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避雷雨闪电。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湿的地方。

  6、教念儿歌《安全避雷电》

  7、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啦》,兔妈妈和小兔们随着轻快的音乐去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了,兔妈妈和小兔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8、结束。

  小兔们再次随兔妈妈出去采蘑菇。

  附

  儿歌:

  安全避雷电

  跟着大人去郊游,

  开开心心在踏青,

  突然闪电又打雷,

  这个时候怎么办?

  千万不要慌乱跑!

  安全避雷有妙计:

  不能躲在大树下;

  不能躲在电线杆下;

  不能躲在潮湿处;

  不能躲在 高危处;

  不慌不乱四处看;

  找到低处蹲下来,

  雷电没有再走动,

  定能安全回到家。

小班教案集锦9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雪人,回忆其特征。

  2、根据特征寻找相应的雪人。

  3、体验寻找雪人的乐趣。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三张大雪人图片,三张身上只有眼睛、鼻子的雪人图片,三个胡萝卜做的鼻子,一个红色帽子和一个蓝色帽子,树枝做的小手,扫把做的小手,红旗做的小手,人手一张的雪人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

  1、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2、有个懒家伙,只吃不干活,戴顶帽子帽边大,穿件褂子纽扣多。(小猪)

  3、脸上长勾子,头边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辩子。(大象)

  二、教师逐一出示雪人图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

  三、回忆雪人的特征。

  大风将学人身上的东西吹走了,让幼儿帮忙找回来。

  四、根据特征寻找相应的雪人。

  教师将雪人图片发给每个孩子的手中,当教师说出其中一个雪人的特征时,手上拿的雪人特征跟教师一样的小朋友,请你把小手举起来。

  五、游戏——寻找小雪人

  1、游戏规则

  师:刚才小林老师堆的小雪人不见了,大树爷爷告诉我,我的小雪人跑到草莓班,请小朋友帮我找出来,找雪人的时候小朋友要做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你们的眼睛来找,如果你发现了我要找的小雪人,你可以举手告诉我。

  2、师幼共同游戏

  活动反思:

  教师的教态自然,设计的环节较新颖,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活动时,我是以猜谜语的形式进入活动的,先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征猜出它是什么动物?接着逐一出示三个雪人,让孩子观察其特征,能够说出三个雪人身上的基本特征。“大风吹来了,将雪人身上的东西吹走了,让孩子帮忙找回来。”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孩子回忆三个雪人身上的不同特征。接着,给每个孩子一个小雪人的图片,让孩子找出与老师说的一样的.小雪人,并将它送回家。在游戏中,根据刚才寻找雪人图片的基础上,找一找老师的“小雪人”,教师说出“小雪人”身上的基本特征,让孩子在小朋友中找出老师说的“小雪人”。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过渡语太直接,没有说的很明白,导致大多数的孩子没有理解老师要找的“小雪人”就是小朋友。

  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速太平淡,不够生动。

  2、在猜谜语环节,在孩子猜出谜语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一起总结其的基本特征。

  3、在孩子拿到小雪人图片时,让孩子观察是很好,但是也要让孩子之间互相交谈,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小雪人跟旁边小朋友的小雪人有什么不一样?

  4、其实以雪人的情节可以在寻找小雪人图片结束,最后的游戏环节,教师的衔接语有点儿太牵强。若这样说会更好些“小雪人要邀请今天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出那个小朋友的基本特征)”

小班教案集锦10

  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而平时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这也是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活动延伸。意在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本次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生活在幼儿园周围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心意。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崇敬,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1.大班联系好敬老院并准备一些零食。

  2.制作寿星卡

  3.幼儿调查表

  4.重阳糕120块

  活动时间:20xx年xx月27日上午9:30

  活动内容:

  一.中小班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做客

  1.了不起的.爷爷奶奶。

  (1)中班可以听听爷爷奶奶说说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事先联系好)

  (2)小班请爷爷奶奶说说平时是怎么关心爱护你的。

  2.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3.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爷爷奶奶吃块糕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雏鹰爱心“行动”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

  讨论:

  1、活动准备

  (1)做调查问卷(2)你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领?(3)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4)小结:爷爷奶奶本领大我们能做些什么事让爷爷奶奶高兴?为什么?

  2、实践活动:(1)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2)我为爷爷奶奶做件开心的事: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活动后:(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2)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3)通过调查交流: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小班教案集锦11

  户外游戏:小鸭捉鱼利用资源: 路沿

  游戏目标

  1、练习在路沿上走、跳,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3、巩固和加深对眼睛作用的认识,了解眼睛损伤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游戏准备: 小鱼若干体育游戏:斗老虎玩法:

  1. 两名幼儿戴上老虎面具,两手两脚作四肢,手膝着地,后背的裤腰上塞上半截纸条尾巴。

  2. 两只老虎互相用前爪去抓对方的尾巴,抓住者获胜。 准备: 老虎的头饰或面具、纸条制作的尾巴。 提示: 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小班体育游戏:老鹰踢罐准备:易拉罐一个。

  游戏规则:在场地的正中间放上一个空易拉罐,在空易拉罐外边画一个大圆圈。幼儿手心手背决定出老鹰后,老鹰来到场地中间,用力踢罐。参与者要趁老 鹰把踢出去的空罐放回圈内的时机躲藏起来。然后老鹰开始找人,老鹰一旦发现某人...

  小班体育游戏:听听谁来了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表达材料投放:音乐、录音机活动过程:和幼儿一起回忆去动物园的情景。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到过那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走路的.? (小白兔―跳、猫―轻轻走、大象甩鼻子等)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兔跳、小猫走等。

  小班体育游戏:乌龟爬啊爬活动目标:

  1、运用幼儿园已有的大型运动器械,让幼儿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型玩具场地,小兔、乌龟大头贴若干,奖牌20块。

  活动重难点: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小班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小班游戏:吹泡泡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讲解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体育游戏:捉蚂蚱活动目标:练习手脚着地向前跳,努力做到动作协调、灵敏。

  活动准备:公鸡头饰一个。学习双脚着地向前跳。

小班教案集锦12

  《怪车轱辘辘》说课

  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今天我给大家展示的是张红老师执教的一节小班综合活动“怪车轱辘辘”,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在孩子们积累了有关汽车的知识经验后,设计的集体活动。其旨是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赏、歌唱、游戏,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音乐来表达、表现。本节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通过有趣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其次,通过开放性地提问,让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本次活动的目的'是:1.在找房子的故事情境中感受“房子”变汽车的有趣情节。2.尝试大胆地说出自己看懂的画面和情境。

  下面是我的活动展示,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小班教案集锦1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和轮胎做游戏,在游戏中练习走、跑、跳等基本技能。

  2、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掌握滚轮胎的方法,体验游戏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废旧汽车轮胎若干。

  2、录音机一架、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玩玩吧”(听音乐,活动身体)

  2、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玩轮胎

  师:咦,大家看那是什么呀?(轮胎)我们在哪里也看见过有这些轮胎宝宝?(启发幼儿说出各种车上有)

  师:轮胎宝宝可真漂亮,我们和轮胎宝宝做好朋友,一起玩玩吧,老师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出的玩法又多又有趣。

  a幼儿分散自由玩轮胎,教师注意观察,适当指导。

  b集中交流玩法。

  师:刚才看到宝宝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有趣的玩法,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小朋友。

  请个别幼儿上来玩给大家看,对有新意的玩法加以表扬,并请其他孩子跟着学。

  几种玩法:

  a、滚轮胎,几个幼儿面对面滚轮胎。

  b、将轮胎排成直线,练习在轮胎上走。

  c、轮胎跨跳、双脚向前跳。

  d、脚跳上轮胎脚跳下轮胎。

  e、钻轮胎。

  (2)、游戏:滚轮胎大赛

  师:轮胎真好玩,我们来把轮胎变成小汽车,进行开车比赛吧。

  (1)将幼儿分成4组进行迎面接力,每组准备轮胎一个。

  (2)交待游戏规则:一位幼儿将轮胎往前滚,滚到对面,交给对面组的.一位幼儿;这位幼儿再滚回来给这面的一位幼儿。依此类推,最快轮完的那一组就获胜。

  游戏2-3次

  3、结束部分

  师:今天宝宝真勇敢、真聪明。天色不早了,我们开着车子回家吧,明天再来玩。

  活动延伸:

  (1)利用轮胎练习合作游戏

  (2)户外活动时,鼓励幼儿自创轮胎的多种玩法。

小班教案集锦14

  武汉市新一轮学前教育保教实验走进江岸现场研讨会教案

  学习活动:《怪车轱辘》

  重点领域(语言)年龄段(3-4)

  执教:珞珈山幼儿园汪琼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对新环境比较陌生。再加上他们年龄小,既没有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缺乏交往技能。如何让他们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在集体中大胆的表达,注意听别人说话并做出回应。《怪车轱辘》讲述了三只聪明的小动物把又大又重的水果变成了“怪汽车”的故事,此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特别是可爱的小动物以及水果是小朋友非常熟悉和喜欢的。为了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分段欣赏、整体欣赏及游戏体验等方法策略,将幼儿零碎的经验进行整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听懂普通话,能安静、专心听成人或同伴讲话,理解简短的故事情节。

  活动目标:

  1.喜欢与同伴看看讲讲,体验故事有趣。

  2.了解故事的情节,能用简单的短语表达。

  3.能注意听懂老师的'提问,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车,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会唱歌曲《汽

  车轱辘辘》。

  2.物质材料:布置相关的场景、PPT课件、泡沫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师幼开“汽车”,边唱边开车进入活动室。

  宝贝们,我们开着一辆自己最喜欢的车到森林里去旅行,好吗?

  2.师幼一起找小动物。

  美丽的森林到了,你们看到小动物了吗?原来小动物们去找房子了。

  二、理解故事,简单表达。

  1.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小动物去找房子了?它们找到了房子吗?那么它们找到了什么?水果变成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水果房子?

  2.极动脑,为小动物想办法。

  小动物们决定把房子带回去,他们就把“房子”滚在了马路上走,看见了谁?狐狸警察为什么叫他们停下来?哎呀,那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园们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把水果房子带回家呢?

  3.揭示故事结尾,学说句子。

  你们的办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小蚂蚁和老鼠会想什么办法呢?

  三、完整欣赏,再次练说。

  1.小动物们真聪明,把西瓜、苹果和草莓变成了怪汽车,这个好听的故

  事就叫《怪车轱辘》,我们再来听听这个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再次练习说。

  四、变变玩玩,体验快乐。

  1.明确任务,变变说说。

  小兔、小老鼠、小蚂蚁开着怪汽车高高兴兴地回家喽。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想变出怪汽车开回家,你们想办法也把它们变成怪汽车送给森林里的其它小动物。

  2.分享交流,体验快乐。

  五、开开“怪车”,结束活动。

  让我们开着怪汽车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吧。

  活动延伸:

  幼儿拼装怪汽车。

  教师提供各种怪汽车的图片,幼儿自由拼装怪汽车。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10

小班教案12-10

小班教案12-08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