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练习二》教案

《练习二》教案

时间:2023-03-15 19:01: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练习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练习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练习二》教案

《练习二》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事情,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也能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教学重点:

  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难点:

  用时、分、秒描述具体事情,准确填上时、分、秒。

  教学准备:

  教具钟、学具钟、秒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时=()分,1分=()秒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时间,同学们已经能看钟面认时间,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学生读懂题意,根据生活经验,你能正确填上时、分、秒吗?教师适当引导。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你知道它们的大小吗?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谈话:大家拿出学具钟面,一起和老师把分针从12拨到4,注意观察分针走了几小格?想一想走了多长时间?如果分针从12走到7呢?自己操作试试。如果是时针从12走到5,走了几大格?要走多长时间?走到8呢?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学生根据钟面,以及时针、分针的位置写出时间。

  交流讨论。

  小结:先看时针指的.是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从12数是几小格,就是几分。

  5.完成“练习二”第5题

  根据时间画上分针,先让学生在模型钟面拨出对应的时间,再画分针。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说一说每个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并填在表格上。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出示本班上午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某个时间自己在干什么。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从教材所示三幅图,你们可以看出这一家人准备去干什么吗?

  你能根据每幅图对应的时间,找到电子钟,并把它连起来吗?

  4.完成“练习二”思考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间,能看到什么规律吗?学生讨论交流。

  你知道第四幅钟面应该表示什么时刻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时、分、秒,大家有什么收获?

《练习二》教案2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快乐-转-转-转”的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2、老师这有个七彩的大转盘,转盘上每种颜色上都有个游戏,或有一道题,只有做好每个游戏或答对每道题才能使我们的转盘转得更快、转得更美。有信心完成吗?

  3、学生上台转转盘,转一题解决一题。

  逐题练习

  第一题:《对号入座》游戏

  1、这个游戏要求一些同学戴上生字的头饰,想一想这个生字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然后前鼻音同学站A圈,后鼻音小朋友站B圈。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游戏,同学们先一起来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

  2、课件出示:转转盘的学生带领大家齐读。(内容见练习2,第1题)

  3、个别读,教师纠正,

  4、学生戴上头饰,播放音乐,站好A、B圈,完成游戏。

  5、学生巩固读。

  第二题:《双面娃娃》游戏

  1、教师在一学生的胸前和后背各贴一个多音字的一种读音,然后请学生按胸前的读音组一词语,然后转身按另一读音再组一词。

  2、请全体小朋友一起来组一组词。

  3、能说说这一多音字组词的.规律吗?

  4、课件出示学生所组的词,集体朗读。

  第三题:《找“邻居”》找“盼头”和“精心”的近义词

  1、课件出示读第一句。理解“盼头”的意思。

  2、想一想“盼头”可用什么词代替。

  3、比较一下,用哪个词合适?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句。

  5、齐读句子,并回顾单元提示,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第四题:《组词、造句》

  1、课件出示自渎词句并抄写。

  2、说说“建”与“键”的异同。

  3、给“建”与“键”再组词、造句。

  第五题;《蚂蚁搬家》游戏

  1、师导入:一群蚂蚁搬着冒号和一对引号,该把他们放哪儿呢?让我们先来复习冒号和引号的写法,强调引号的位置。

  2、什么情况下用冒号、引号?

  3、个别学生上来做“蚂蚁”,在句子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放好冒号、引号。

  4、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5、交流: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

  第六题:《锦上添花》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1、由转大转盘的小朋友带领大家学习例句:两句话哪一句具体,为什么?

  2、仿照例句,自己完成练习。

  3、交流评议。比一比谁的句子“锦上添花”写的更具体更生动。奖他一朵小红花。

  第七题:《颠三倒四》

  1、师导入:老师这有些颠三倒四的句子,你能不能把它们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呢?

  2、问转转盘的学生你遇到这种题会怎样做呢?

  3、认真读句子,并看插图,说说这段话主要讲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5、自渎,并及时修改,看看是否连贯。

  6、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这样排的理由。

  7、齐读这段话。

  二、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转盘已经转了一圈了,它是否能转的更快呢?让老师在来考考大家。

  三、巩固练习

  仍让学生上台玩转盘,但改变其中的题目内容。

  第一题:《对号入座》游戏

  下面的字做头饰

  厅镇增氛倾宁鸡 

  ;蛋省挣陆汤旬计

  第二题:《双面娃娃》游戏

  出示词语,让做双面娃娃的学生选择读音

  宁愿列宁宁静头发发育担心扁担担水音乐快乐乐趣

  第三题:《找“邻居”》找“盼头”和“精心”的近义词

  第四题:《组词、造句》

  争()————————————————

  挣()————————————————

  第五题;《蚂蚁搬家》游戏

  给下面的这短话加上标点。

  小明在路上看见老师他很有礼貌地对老师说老师好老师也高兴地说小朋友好

  第六题:《锦上添花》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葡萄()挂在那儿。

  (2)他们()关好鸡笼门。

  (3)小草()钻出来。

  (4)人们()来到街头。

  (5)()的群众()回来了。

  第七题:《颠三倒四》

  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

  ()开始,海的原处是一片云雾。

  ()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出来,射出万丈光芒。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边等候日出。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

  ()接着,东方越来越亮。天边的云慢慢地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许多的游戏,复习巩固了好多知识,大家都表现的很不错,看我们的大转盘转起来了,多漂亮呀!

《练习二》教案3

  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练习十五第11~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巩固笔算减法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和笔算加法,还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今天就对这些内容来进行练习。

  二、计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11题、第12题。

  三、连续两问应用练习

  1、解答练习十五第13题。

  (1)这道题要求哪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怎样算,为什么要用6×8=48来求红皮球的个数?

  (2)要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多少个?怎样列式?

  (3)为什么要用红皮球的个数和题中的另一个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有多少个?

  2、解答练习十五第14题。做完后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为什么都要用跳绳的42人做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

  3、解答练习十五第15题。

  4、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先要根据条件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笔另一个条件求第二个问题。

  四、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随笔:

《练习二》教案4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6÷=÷=÷=÷=

  2÷=÷=÷=÷=

  通过提问,全班订正,导入新课。并评价。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

  3x=x=10x=25x=

  提问学生解方程的规律,并指名说一说第一小题的解法。

  其它题目独立作,全班订正。

  三、课本第三题

  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题

  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小组间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除以真分数商大于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除以1商等于整数

  除以假分数商小于整数

《练习二》教案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8~49页整理与练习练习与应用第8~12题,探索与实践第13~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能应用因数、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或探索数的一些简单规律或特点。

  2.使学生整理并进一步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在思考、解决问题中有条理地思考,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索实践过程中,感受获得方法、发现规律的喜悦,体会数学的奇妙,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回顾反思、客观评价的意识、习惯和品质。

  教学重点: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探索、理解简单规律。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引入

  1.复习旧知。

  让学生计算练习与应用第8题,直接写出得数。 口答得数,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算的。

  2.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上节课整理与练习了因数和倍数,重点练习与应用了哪些内容?

  你能找出12和8这两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吗?(板书:1 2 8)自己找一找,把因数和倍数写下来。

  交流:12的因数和倍数各有哪些?8呢?(因数和倍数分别对应板书) 提问:比较两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怎样的数?比较倍数呢?

  3.引入复习。

  提问:那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

  引入: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整理与练习因数和倍数,在上节课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整理与练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公因数和公倍数,特别要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同时还要通过探索与实践,发现一些关于数的.特征的简单规律。

  二、练习与应用

  1.整理方法。

  引导:我们已经从上面的练习中了解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能不能自己举出两个数的例子,找出公因数和公倍数?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指名交流自己的例子,教师选择两个例子板书过程。 让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例子,说出公因数和公倍数。

  提问:黑板上的例子里,最大公因数是几,最小公倍数是几?怎样找出来的?

  那现在说一说,求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各是怎样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2.做练习与应用第9题。

  (1)要求学生完成前四组题,先求最大公因数,再求最小公倍数。

  (2)交流:这四组数各是怎样找最小公倍数的,结果各是几?说一说你的方法。(根据交流板书过程和结果)

  3.做练习与应用第10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每次分别按3格和4格走,找出两种棋都走到的格子涂上颜色。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这些格子,涂上颜色。

  三、探索与实践

  1.做探索与实践第13题。

  2.做探索与实践第14题。

  四、评价总结

  1.评价反思。

  让学生对照评价内容,反思自己三个方面的学习表现,在☆上涂色表示。 交流评价结果,肯定全班的学习表现,提出以后的学习希望和要求。

  2.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练习,你对这部分内容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后四组题,第11、12题。

《练习二》教案6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诵读与欣赏:了解《夏日绝句》的大意,感受诗人的满腔激愤感慨之情,了解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

  3、写好钢笔字:训练学生书写硬笔行楷,并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口语交际: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问题的关注,学会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他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认识农具

  1、你见过哪协农具?能说说他们的名称,样子及用途吗?

  2、出示文中的农具图片,认一认,并将名称与图片相连。

  3、交流,读准每一种农具。

  二、弄清农具用途

  1、你知道这些农具的作用吗?查查字典,写下他们的用途。

  2、交流。

  木犁:农田或旱地翻土用的农具,古时用畜力牵引。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便有关于犁的记载。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犁铧的上方一般有用来把犁起的土翻到一边的犁镜。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耧:播种用的农具,耧为三脚,前方有牲畜牵引,后方有横木扶手由人扶着,中部安置耧斗,同时能够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有的地区称耩子。

  镰刀: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是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

  锄头: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上有竹竿为柄,下有平刃铁器。

  三、读读诗句,说说下面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1、指名读题。

  2、自由读诗句,想想诗句的意思,再交流。

  3、判别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耕田: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

  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

  锄禾:用锄去掉禾田间的杂草,翻松土壤,与锄头有关。

  种:播种,与耧有关。

  收:收割,收获,与镰刀有关。

  4、小结后齐读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诵读与欣赏《夏日绝句》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和欣赏

  1、读题,明确要求。

  2、根据课后注释正确的.朗读全诗,借助注释体会诗的大致意思。

  3、介绍李清照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

  1129年,李清照与丈夫照明诚由江宁乘舟去芜湖,途经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李清照的人生观,是她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感叹,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强烈的讽刺和谴责。

  4、再读诗句,了解四楚霸王项羽,体会诗句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读要描写的文字。

  3、读贴,注意行楷的行笔、运笔过程,还应注意整幅字的行款和章法。

  4、练习描红,要一气呵成。

  5、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关注当前热点问题。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2、读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在生活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如当年的申奥成功、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神舟”五号升天等。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人们又在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吗?让我们也来关注一下。

  4、交流话题

  5、选择奥运会的话题交流,充分表达。

  6、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辨析

  3、练习

《练习二》教案7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和猜出不同谜语,并说出是怎么猜出来的。

  2.在说谜语的过程中,注意听清楚和说明白。

  课前准备

  1.请同学收集谜语。

  2.给挂图上小朋友说的谜语配录音。

  3.一幅小白兔贴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看图。

  2.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围在一起在做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讲故事、说谜语……)

  3.他们究竟做什么呢让我们听一听。(放录音或老师读出谜语。学生一听便知,小朋友们在猜谜语。)

  二、指导猜谜,领悟方法

  1.听谜语。

  让我们再认真听一听,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

  (再放一遍谜语录音。)

  2.猜谜底。

  提问:请大家和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谜底是什么打一种小动物。

  (若学生猜出几种答案,可以请同学讨论:谁说得对,为什么)

  3.对照谜语比一比。

  边说谜语,边对照小兔子图比一比,重点是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白皮毛、三瓣嘴的外形特征。

  4.师生共同总结说谜语和猜谜语的要领。

  (1)说清楚。说谜语的同学要口齿清楚,如果别人听不明白,要再说一遍。有时候,可以在谜语后面说明,这个谜语打的是一个字还是一种动物或植物。

  (2)听明白。听谜语的同学要认真听,没听清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动脑筋。边听边动脑筋想,把谜语中提到的特点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想想:什么是这样的`

  三、小组活动,我说你猜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准备好的谜语说给大家听,请大家猜。比一比谁说得清楚,谁听得明白,谁猜得准确。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个别辅导。

  四、小组竞赛,评选优胜。

  第一小组说谜语,请第二小组猜;第二小组说谜语,第三小组猜……如此循环。第一轮,每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谜语,若对方猜不出来,可请其他组抢答。猜出谜底后,要能说出理由,最后评出:

  “最会说”小组和个人——猜对的谜底多,而且能说出理由。

  “好谜语”——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的谜语。

  五、介绍经验,教说谜语

  请“最会说”或“最会猜”的小组代表或个人介绍经验。

  请带来“好谜语”的同学教大家说谜语。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猜一猜。

  板书设计:

  我说你猜

  说清楚 听明白 动脑筋

《练习二》教案8

  复习内容:

  教材第48页第1~4题。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经历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准确理解题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1到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将6~10各数分成两个更小的数,你能拿一个数来分一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关知识。

  二、针对练习1、画一画,填一填。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第1题。

  (1)第一行已有几个正方形?这一行一共要有几个正方形?你怎么知道的?生:已有4个,一共要有9个,从算式中发现。横线上还要画几个?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给予表扬。

  (2)学生完成画一画。

  (3)根据上面的经验独立完成剩下的两题,再集体核对。

  2、找朋友。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第2题。

  (1)创设游戏情境“找朋友”。谈话:小朋友,我们来做凑10的游戏好吗?

  (2)师和一名学生做示范:师出示一张卡片,说:“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拿出数字卡片“8”,边跑过来,边回应:“我是8,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人牵手一起说“2和8凑成10。”

  (3)请一名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继续做游戏。问:“我是3,我的朋友在哪里?”

  (4)其他学生从数字卡片中抽出7举起来说:“我是7,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一起说:“3和7凑成10。”

  (5)另请其他学生当小老师,反复做游戏。

  3、打靶比赛。教材第48页第3题。

  (1)课件出示算式图,引导学生读算式,明确题意,再独立填空。

  (2)老师在黑板上随意指算式,请学生抢答。

  1+7=

  8-3=10-1=

  7+2=

  3+7=

  4+3=学生独立计算后核对。四、拓展延伸1、想一想,在□里填上相同的数。2、把1、0、3、6、7填入○里,使每条线上的3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0。

  五、课堂总结通过练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

  六、作业布置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小猫钓鱼。(连一连)

  把一个较大数分成两个小数。思考并回答问题。独立完成。师生游戏。学生做游戏。读背儿歌。独立思考完成。回顾课堂,提醒重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根据题目,创设性地引入游戏和儿歌,让学生在玩中练习,在诵唱中巩固新知,形成活动有趣的课堂气氛。

  不足之处:游戏应在同桌之间展开,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教学建议:

  练习课往往上成作业课,如何让练习课有趣、有效,应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多在情境创设方面下功夫。

《练习二》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3、能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4、能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提供的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结构复杂的字能正确书写,能区别形近字并组词,理解词义。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会用“称赞、能手”各写一句话。

  一、教学第一题。

  1、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拼音。

  2、指名读共同评议纠正。

  3、独立看拼音写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

  1、让学生对七个不同结构的字逐个书空说笔顺。

  2、把七个字分别写到田字格中,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三、教学第三题。

  1、对四组形近字近形口头组词。

  2、说说各组上下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书面组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先让学生轻声读一、二两个句子,明确括号中提示的要求。

  2、按提示的`要求,分别给句子加上表示事件和地点的词语。

  3、反馈、订正。

  4、指名说说加与不加表示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五、教学第五题。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看清句式。

  谁称赞谁是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能手。独立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看连续图说几句正确、通顺、连贯的话。

  2、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六题

  1、按顺序看连续图,说说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一幅一幅地练说:

  (1)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玲玲为什么抢座位?老爷爷是怎么想的?

  (3)玲玲把椅子擦干净后又是怎么做的?

  3、把三幅图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教学第七题。

  1、指名读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的一件事。

  2、自由练说,要求说清楚:你帮助了谁?是一件什么事?你是怎样帮助的?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4、小结:表扬和肯定孩子们的言行。要求孩子们能自觉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练习二》教案10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按要求摘录句子,完成第4题。

  2.阅读训练,完成第5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学习第4题。

  (1)读题,明确要求。(根据要求摘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按要求从第七单元几写人的课文中去划找。

  (3)全班交流、评议。

  :写人的神态、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是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对表达人物品质都能起到突出、反映的作用,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2.指导学习第5题。

  (1)读课后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短文,思考怎样回答。

  (3)全班讨论。

  ①选择:使、偷偷、宝贵、收藏、耐人录味。

  ②那一小段应补在第2、3自然段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文中能反映全文中心意思的`成语是“精益求精”,写了“作画对自己的要求十分苛刻”、“喜欢听取批评意见”两方面的内容。

  3.布置作业。

  摘录句子,完成练习第4题。

《练习二》教案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1-3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强百分数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过 程

  十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现在来看看遇到这些问题,你会不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十二、基础练习

  1、P31练习二和第1题

  让学生先填表,然后指名说得数,集体订正。

  2、第2题

  解方程,挑选几题有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方法。

  3、练习二第3题

  (1)10月份比9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2)需要知道什么量?

  4、练习二第4题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师:什么叫孵化率?

  孵化率是95%是什么意思?

  不能孵出的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

  1-95%=5%

  2400×5%=120(只)

  5、练习二第5题

  (1)先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十三、提高练习。

  1、(自主学习天地)

  请学生完成“智慧树”的题。

  再分题集体订正,并说出解题思路。

  2、课本练习二第11题

  (1)先让学生看统计表

  (2)分小组讨论完成题目

  (3)指名小组代表解答。

  3、P33思考题

  师:要想知道哪个超市买更合算,先得求出分别到甲、乙超市买5瓶油的价格,再进行比较。

  甲:12×4=48(元)

  买四送一,只需花4瓶的价格就可以买到5瓶油。

  乙:12×5×0.85=51(元)

  每瓶12元,八五折

  师: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比较: 48<51

  所以选择去甲超市

  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再选择去哪个超市合算。

  4、练习题(出示课件)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教案12

  复习内容:

  教材练习九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巩固乘法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感知一个乘法算式在脱离情境支撑的前提下,可以表示两种含义。

  3.培养孩子独立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在练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我们已经认识了乘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关于乘法的知识。

  1.乘法的意义。

  2.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小组内回顾、交流后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补充完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师:通过前两节课对乘法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练习吧!二、针对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九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9题。引导学生看清题中的条件,再独立列式,同桌互相读一读。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题目的习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0题。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结果。对于“3+2+1+3”引导学生明白:可以把“2+1”看成“3”,即原式可以看成“3+3+3”。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2题。学生自主连线,指名展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3.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3题。教师引导:3×2既可以画成3个2,也可以画成2个3。5×4既可以画成5个4,也可以画成4个5。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检查。教师有选择性地展示,集体进行评价。4.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4题。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并计算,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简便性。

  四、拓展延伸把下面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4+8=4×6

  5+5+5+10=5×57+7+7+7+7-7=4×7

  2+2+2+2+2-4=2×3五、课堂总结这几节课我们都在学习乘法,对于乘法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重在复习乘法的意义。通过练习,再次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在练习中,始终抓住乘法的意义教学,不脱离乘法的本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练习始终结合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感知乘法的简便性。不足之处: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少。

  教学建议:适时丰富学生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数学模型的意义。

《练习二》教案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10页 练习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以及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动眼、动口(观察、比较、探究、评价)能在平面图上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练习设计,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的掌握。根据参照物的不同,认清事物之间的方向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说一说你知道的八个方位,并指一指

  2、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同桌互相合作(1人指方向,1人说出来,交换进行。)

  二、引入

  1.看地图,找家乡。

  师: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都是中国人,那大家对我们的国家了解多少呢?现在我来考一考大家

  师:我们住在哪里啊?(指一指)

  师:谁能具体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师:长城在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呢

  师:判断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先写出八个方向图,再用实际位置对照)

  2.辨别家乡位置。

  师:那我们来一起看看我们的家乡吧。

  3.辨别学校位置。

  师:再看一看我们的学校

  4.怎样去学校的道路。

  师:小军说,我家住在学校的西南面,那小军家住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画出小军的家。

  师:小红说,我家住在学校的.北面,也请同学们画出小红的家。

  (此处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练习自己画一画)

  师: 这时啊,小红的好朋友小丁来找到她,小丁要寄信给外婆,可是他不认识路,只有让小红带他去。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走呢?同学们来帮帮他们吧。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同学问,同学答)

  5.小小设计师。

  师: 小丁的信上对外婆说,要去乌鲁木齐看望她,并带她去海南玩。

  1、请你为小丁设计一个路线。

  2、他将如何走,才能将外婆接到海南呢?好,我们首先要知道乌鲁木齐在祖国的什么地方?那我们就回过头来看一看之前的中国地图。

  师:几天过去了,小丁和外婆玩的很开心,还带回很多海南的特产要分给同学们吃,明天就要上学了。

  大家看着地图告诉老师。

  问题1:学校在陈青家的哪个方向?

  问题2:说一说陈青上学的路线。

  三、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说说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说说在找位置与方向时,特别要注意哪些?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中需要教师准备一些辅助教具:中国地图,中山市地图以及学校的平面图,以及练习题对应的简图。

  本节课是练习课,如果只是单一的形式进行教学,可能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练习二》教案14

  教学内容:练习八第16-19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一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

  二、基本练习

  ⒈口算。

  ⒉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1)有5只白兔,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倍,黑兔有多少只?

  (2)有5只白兔,15只黑兔,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倍?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应用题训练

  1.做练习八第16题。

  (1)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看条件,说说是怎样想的?

  (3)学生在课本上连一连。

  (4)列式计算。

  比较:这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练习八第17题。

  (1)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提问:先求的是什么,再求的是什么?求第二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

  3.练习八第19题。

  让学生先讨论,再全班汇报。

  四、课堂作业。

  练习八第18题。

《练习二》教案15

  教学内容:以下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笔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口算及笔算能力。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题练习

  1.口算

  口算卡片

  1.用竖式计算

  65×35×3432×623×49×931×99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注意事项。

  教师补充:竖式的格式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上面,把一位数写在下面。

  横式上的'答案不要漏掉,数位对齐。

  二、解决问题。

  1.李华集了4套邮票,每套21张,李华一共集了多少张邮票?

  2.李华集了4套邮票,每套21张,王强集了90张邮票,他们俩一共集了多少张邮票?

  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说说两题的区别,第2小题先求什么?

  3.一堆煤每天烧3吨,可以烧23天,已经烧了53吨,还剩下多少吨没有烧?

  4.小玲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20页,7天可以看完,现在他已经看了68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完?P54页第4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都是求还剩下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一步先算什么?

  5.小华今年11岁,爸爸的年龄比小华年龄的3倍多4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6.学校图书馆有54本科技书,故事书比科技书的4倍少25本,学校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想想“爸爸的年龄”、“故事书的本数”分别和谁在进行比较?第一步都先求什么?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二》教案】相关文章:

练习的教案02-24

二年级语文练习教案11-03

《练习二》教学反思04-04

《练习4》的教案02-24

《练习四》教案03-13

练习课教案03-29

整理与练习教案03-29

《口算练习》教案02-26

《练习六》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