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

时间:2023-03-09 10:54: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生活中的观察,了解秋天的特点。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板书课题)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 看音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标序号)按自然段再来读一读,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读带拼音词语。 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5、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读)

  6、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老师请三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 (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田野)板书

  2、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如果换成天气冷了行不行?为什么?你试着填上合适的词。

  (课件) 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理解一片片叠词的使用。

  读的时候语速慢些。叶子是慢慢从树上落下来,读的时候也的.慢点。

  3、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抬头看看外面的蓝天,没有那么多云,看起来真的是又蓝又高。那么那么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指导读)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也说一句话吗? 师生合作读。

  4、秋天的天空是又蓝又高。那么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呢?第三自然段。

  田野里,棉花白了,高粱红了,稻子黄了,丰收的季节到了。 在这段里,老师发现了好多表示颜色的词,你找到了吗?用笔圈起来。这些词在读得时候可以读得重一点,庄稼成熟了,丰收的季节到了。你高不高兴啊?那就读出喜悦的心情吧! (看图背诵) 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你发现了吗?

  5、秋天是这么美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让我们美美的把课文完整的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借助板书,引导背诵)

  四、总结全文。

  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 这个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的美丽,你们说好吗?

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2

  第一课时(10-8-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分类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秋天景物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秋天的显著特征,知道一些常见的植物叶的颜色在秋天会发生变化。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课件,提问:

  (1)谁知道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

  (2)你感到秋天是个什么样的季节?

  (3)出示课题:

  2、再次欣赏美丽的'秋天。

  问题:

  a.秋天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

  b.你认为什么颜色可以代表秋天?

  c.谈谈你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d.讨论,交流

  3、带领学生欣赏秋天的画。

  4、出示看看画家是怎么描绘春天的。

  说一说:

  (1)家乡哪些植物在秋天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点是树叶的变化)

  (2)自己家的院子和夏天比时,有何不同。

  5、儿歌:秋天到,天气凉,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

  6、你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

  第二课时(10-12-5)

  一、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秋天植物叶子的显著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欲望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观察黄栌、槭、银杏等几种植物叶的形态(课件)

  (二)教师展示自己采集的叶子,让同学们认一认。

  (三)观察叶子的显著特征,并说一说是什么叶子,有何特征,互相补充。

  (四)课件:教师出示相对应的植物,学生给叶子找家。(认识几种常见的植物和它们的叶子)

  (五)学生对照观察自己叶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叶子的形态。

  (六)以组为单位,共同观察本组同学所植物的叶,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七)将本组的叶子进行分类,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尝试合作,体验成功)

  (八)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体会更多的分类方法。

  (九)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11-12

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3-27

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盼盼迟到了》教案08-26

《秋天到了》教学反思04-15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1-09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30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2-20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10-30

一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