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28 19:26:2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饭馆老板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白阿凡提是怎样聪明地对付了贪婪无理的饭馆老板的。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小朋友们听音乐,说说你从这首歌曲中,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阿凡提是个倔脾气,他总是骑着小毛驴,爱管人间不平事,为穷人出气)

  板书:阿凡提

  2、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印象中的阿凡提吗?板书:聪明的

  3、(课件出示阿凡提图)看,阿凡提来了,请你和他打打招呼。

  4、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阿凡提。今天,阿凡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故事。

  二、赏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一)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朗读(1—3),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老板、穷人

  (二)师生合作,学习第一部分(2—3自然段)

  1、在这个饭馆前,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2、3自然段,你能找到答案吗?

  生回答,老师小结:饭馆老板说卖柴的穷人闻了他饭馆里的饭菜香味,欺负穷人,要穷人付钱。穷人看到了阿凡提,让阿凡提给他们评理。

  老师板书:欺负、评理

  2、读了课文,你认为饭馆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来的'?

  饭馆老板:气势汹汹、揪、嚷、抢着嚷了起来(贪婪、狡诈、蛮横无耻)

  3、面对饭馆老板的蛮横,穷人有何表现?请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穷人:一边退让,一边分辨着;连忙(无可奈何)

  4、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合作,朗读课文,大家愿意吗?

  师读旁白,男生读穷人的话,女生读老板的话。

  读后评价。

  (三)考考你:如果你是阿凡提,遇到这样不讲理的饭馆老板,你会怎么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儿歌学习6个带有“方”字的新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确规范书写4个生字。

  3、懂得汉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字音,析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方”)

  师:“方”字怎样写?(学生书空)

  师:你以前在哪个字里见到过它?(学生思考、回答:放、房)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字形。

  导入:“方”字除了这两个朋友,它还有很多新朋友呢!它们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中。(学生朗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字音

  1、朗读课文,要求:书平放,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2、师:你发现方字的新朋友了吗?

  学生圈画出生字,用括号括出词语。

  交流:我找到了什么词中的什么字。

  3、小组内学习生字字音、词语读音。

  检查各组字词读音。

  4、游戏:猜猜我是谁?

  (二)学习字形

  1、出示:防妨。

  (1)读字音、读词语。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左边的耳刀和“山”有关系;古时候对女子有一种偏见,认为女子总是妨碍别人的利益,所以“妨碍”的“妨”有个“女字旁”。

  (3)换词理解“妨碍”。

  2、小组学习“芳、纺、访、舫”。

  3、汇报交流。

  芳: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纺: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纺织厂、纺车、纺线。

  访: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

  舫: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石舫,简介“石舫”。

  4、看图猜字。

  芳、纺、防、舫

  师:方字想说话——(访)

  我的名字叫做“方”,我和她做好朋友。——(妨)

  (三)写字

  1、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2、观察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3、范写“防”,书写“防”。

  投影并评价,改正。

  4、自己练习书写“纺”。

  三、回顾全文。

  拍手读课文。

  四、拓展。

  出示带有“方”的其他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方”的其他好朋友,和它们教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列宁由于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分析而找到了养蜂人;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2、继续练习一边默读一边想。

  3、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逐渐掌握一边默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具:

  8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蜜蜂、引路、哪里、谈天、惊讶、观察、果然

  二、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边读边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一边默读一边想:

  ①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

  ②列宁找到养蜂的人了吗?

  ③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④各在第几自然段写着呢?

  (2)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

  (3)默读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①列宁在路上发现了什么?

  ②他为什么要仔细观察?

  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

  四人一组讨论: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

  自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边读边想:“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么?

  (4)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5)小结: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了养蜂的人。

  (6)默读第四自然段。

  读后回答:养蜂人为什么惊讶地说?

  “惊讶”是什么意思?

  提问:

  ①列宁为什么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②课题为什么是“蜜蜂引路”?

  3、通读全文。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阅读的方法就是:一边默读一边想。

  四、巩固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1)列宁想找养蜂人()怎样养蜂,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去找。

  (2)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3)列宁笑着说:“我有(),是您的()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2、用“观察”写一句话。

  ①说说观察的意思。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②练习用观察说一句话。

  例:小明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觅食的。

  夜晚,我仔细观察天空中的星星,终于找到了北极星。

  春天来了,我仔细观察柳树是怎样发芽的。

  ③把说的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蜜蜂、引路、哪里、谈天、惊讶、一所、派

  当地、观察、往常、向导、果然、敲

  2、、背诵第三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8、蜜蜂引路

  花丛

  列宁、亲自找、边走边看、观察

  蜜蜂

  养蜂的人、房子

  七、课后小记。

  语文教案-蜜蜂引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4个生字,会写铜、号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重点:认字,写字,读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难点:记住所有生字并能迁移,写好铜、号两个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郊游导入:

  1、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去郊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你们可以叫我赵老师。来,我们先热身吧!(听音乐动作)

  2、瞧,老师举着一面队旗,拿着一把铜号,带着大家出发了,草地上一片欢笑。来,我们来借助拼音读一读。(学生读)。

  3、队、铜、号是我们今天要认的生字。(带拼音读)没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你们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学生说)

  4、随机识字:队,号

  5、写字: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号,口在上,横要长,竖折折钩向左倾。

  7、指导朗读:数量词和事物名称之间要停顿。

  8、小朋友们真厉害!我们出发了!

  二、导游学文:

  1、看,这是哪儿?对,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去的.是——海边。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2、我们成功来到了海边,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贝壳呢!我们也用数量词来说出海边的场景:试读第一节。

  3、出示要认的六个字,借助拼音读。

  艘和舰偏旁相同,理解舟的含义。

  你有什么好办法?

  巩固补充:换一换。猜一猜。

  4、记住了这些字,补充数量词来读一读。注意停顿。

  5、恭喜大家成功冲关,我们要去下一站了!借助图片认一认。这是哪儿呢?我们要去乡村看一看,瞧,多美的田园风光!鱼塘里,小鱼们正在活蹦乱跳。稻田里,稻子笑弯了腰!田边的柳树垂下了长长的辫子,小小乡村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啊!看图认字读。加上数量词描述场景,理解:方和行。

  6、真不错,这里有两个生字,让我们来读准。我们怎么来记住他们呢?

  7、记住了字儿,奖励大家来到参观一下美丽乡村——永安镇。我们用数量词来描绘一下她吧!

  8、参观完美丽乡村,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公园。瞧,长长的小溪从公园里穿行而过,一座石桥横跨溪上,几杆翠竹长成一丛,从中飞出了许多小鸟,你能用数量词来说说这一场景吗?(学生说)

  9、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的,读准确。

  10、有什么不懂的吗?

  11、我们一起来识字:孔、翠。看看字典上的解释。

  12、如此诗意的描绘,我们配乐美美地读出来吧!

  三、巩固拓展:

  1、集合号吹起,我们到大苹果树下休息一下,看谁能从树上把果子摘下来解解渴。老师的鼠标指到哪,你就读那个字。让我们开火车来进行吧!(2个组开火车)

  2、我们今天去了三个地方郊游:海边、乡村、公园,认识了好多事物,齐读词语。

  3、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

  4、永安完小校园场景图。四人说,连成《场景歌》。你们回家观察客厅,家门口,商场等,也可以写出一首《场景歌》来。

  5、老师也编了一段《场景歌》来描绘今天的课堂,你们来读读看!

  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一群小朋友。一节语文课,一片读书声,一段好时光。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5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学习重难点】

  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学图片。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树林里吗?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鸟多美呀,你们了解小鸟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指导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用画出父亲说的话,用画出我说的话。

  2、练读人物对话:

  ⑴学生自主练读。

  ⑵听老师示范朗读。

  ⑶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内容。

  3、体会感情:

  ⑴从哪儿看出父亲知鸟爱鸟?

  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说明什么?

  4、质疑问难,以学定教: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

  四、画面配音,再现理解

  1、竞选配音演员。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对话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进入情境,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我说的'两句话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父亲说的话要表现出惊喜、认真和对鸟的疼爱之情。

  2、做配音演员。出示课文插图,指名为图片人物配音。

  五、做游戏,巩固识字

  1、快速找字:

  听同学读字,从卡片中找出并快速举起。

  2、找朋友:

  字和音节找朋友。

  字和字之间找朋友。

  六、拓展活动

  课后询问他人或读书、上网找资料,了解有关鸟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认一认,读一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2、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喜,嬉去掉女字旁。妹字的女字旁换成口字旁就是味。

  3、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

  ⑴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⑵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⑴找出文中带××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⑵说话竞赛:每人自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要求内容不同,看哪个小组说得好,说得快。

  ⑶汇报用词说话情况。老师点拨。

  2、游戏小猴学样(引导积累叠词)

  雾蒙蒙

  热腾腾

  亮( ) 绿( ) 胖(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2、能力目标:知道做事情要多动脑筋,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3、情感培养: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做事要想到别人,多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猴子当上采购员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交谈引入

  老师听说你们特别喜欢小动物,是吗?那你们都知道那些小动物呀?(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之后)老师接着说,这些动物都生活在一个大森林中,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出示:小熊、兔子、松鼠、小猴子的图片)

  学生看屏幕回答问题。

  小熊开了一个食品店。(板书:小熊开店)齐读课题

  在课题中有一个我们要学的新字,(在“店”字上点一点)问:谁认识这个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估计学生有人认识多半是通过预习课文知道的,也有小部分是家长告诉的。

  对策:表扬能够自己主动学习。

  认真观察字形结合笔顺跟随记一记。

  指名学生回答。

  估计学生回答:广字头下面加一个雨点的“点”去掉四点底,就读商店的店。

  师:同学们记字方法很不错,那在田字格中怎样把字写漂亮呢?快观察观察书上的范字。

  学生自由观察后发言,示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学生描红后临写。(学生独立写字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那食品店办的怎么样呢?答案就在书中我们赶紧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学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同桌同学交流。

  教师出示词语:食品店欢迎萝卜顾客满意辞退

  意见摆满称赞采购员红红火火

  谁愿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词语(好、中、差各一名),齐读词语。

  2、同桌同学一起读一读课文,(1)互相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估计学生会回答:小熊开了一家食品店,开始请小兔子当采购员,它采购了各种各样的萝卜,

  还有那些不明白的互相问一问。

  估计学生会针对词语质疑:采购员辞退松子顾客货架称赞

  对策:学生互相解答,全解答不出的老师帮助。

  (三)熟读课、理解内容

  1、读一读第2、3自然段,说一说。

  提问:为什么一开始到店买东西的顾客只有兔子和松鼠?

  估计学生会回答:因为兔子采购的是各种各样的萝卜,松鼠采购的全是松子,所以一开始到店里买东西的顾客只有兔子和松鼠。

  板书:堆满各种萝卜摆满松子

  教师:各种各样的萝卜,指哪些萝卜,你能说说吗?(随着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各种萝卜的图片。)

  2、指导书写“萝、卜”

  先指导“萝”字结合笔顺跟随记一记。

  指名回答。

  观察田字格中的占格你能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吗?

  指名回答后教师范写同时说明书写要点。

  学生描红后临写。(在学生独立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3、结合你对兔子和松鼠的了解,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只采购萝卜和松子吗?

  估计学生能回答因为萝卜和松子是兔子和松鼠爱吃的东西。

  从书中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萝卜和松子是兔子和松鼠爱吃的东西。

  4、指导朗读问句。

  大屏幕出示:“什么东西欢迎呢?对,一定是萝卜。”

  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想一想第二句应该怎样读?

  引导读出肯定的语气。

  谁愿读给大家听?

  出示:“什么东西欢迎呢?对,一定是松子。”

  学生自己读后读给小邻居听。

  5、出示:“欢迎”结合课文想一想,什么是欢迎?

  (乐意买的意思,生活中还有很高兴得迎接的意思。)

  想一想:你们在什么时候,都欢迎过谁?

  先组织好语言,然后说给小邻居听。

  谁愿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发言。

  教师:是呀,兔子和松鼠所以采购的全是自己爱吃的东西,那顾客们满意吗?

  6、读一读:第3自然段,

  说一说:“其他顾客”指哪些顾客。

  你扮成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打算怎样给小熊提意见?

  过渡:小兔子和小松鼠被辞退后小熊友请来了小猴子当采购员,小猴子是怎样做的?他的工作大家满意吗?

  7、小组内学习第4自然段

  (1)组内一起读读第4自然段

  (2)讨论讨论:猴子当上了采购员后,食品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估计学生能回答出:不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店办的红红火火,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因为,小猴子采购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板书:各种各样的食品

  (3)教师:食品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想一想都会有什么呢?你能用“店里有谁爱吃的什么?”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估计学生会回答出:店里有熊猫爱吃的嫩竹子;店里有小猫爱吃的鱼;店里有大象爱吃得香蕉等。

  小猴子采购的食品可真不少,那谁愿当聪明的小猴来说一说,你采购这些食品时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采购这些东西?

  估计学生可能会说:大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他们的口味各种各样,只有采购他们爱吃的食品小动物们才会满意,食品店才活红火。

  教师:小猴子的想法可真妙,一下子把食品店办得红红火火。

  8、自己读读2、3、4、自然段说说“兔子采购了这么多萝卜,松鼠采购了那么多松子,小熊为什么还辞退它们?”

  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兔子和松鼠只采购自己爱吃的东西,结果到店里来的只有兔子和松鼠。

  板书:只想到自己

  读后填空:小熊请了()、()、()当采购员,对()的工作比较满意,因为()。

  多动脑筋,多为别人着想

  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懂得做事要想到别人的道理。

  (四)结尾延伸

  齐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假如你是森林中的一只小动物会怎样夸奖它?

  (1)自己说说组织好自己要说的语言。

  (2)在组内分角色说一说。

  (3)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进行表演。

  (五)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6小熊开店

  兔子堆满各种萝卜

  只想到自己

  松鼠摆满了松子

  猴子各种各样的食品多动脑筋,多为别人着想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时间的宝贵。

  2、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个字,但在这五十个字里初次和大家见面的生字可不少,而且有几个是老师平时也很少见到的。大家自己先读一读,找找哪些生字最难读准。

  2、投影出示生字,请学生正音。

  指名读、学生带读、开火车读。

  重点强调朝(多音字)字的读音和衰字念古音。

  3、投影出示诗中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园中葵德泽光辉伤悲

  4、学生自由读全诗,师巡视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5、那么多的'生字娃娃全被你们读准了,真不错!现在大家再看看大屏幕上的生字,找找看哪些字你在什么地方曾经见过。

  提醒学生德字在《品德与生活》一书的封面见过。

  华字在许多招牌中、电视广告中见过。

  6、选择自己见或者听到过的字组词。

  葵(向日葵)华(中华)复(复习)

  悲(悲伤)辉(光辉)泽(光泽)

  7、说说你分别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会认字的字形。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识字。)

  交流识字方法:

  德: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双立人,一条心,十四岁,当标兵)

  葵:用字谜帮助记忆(头戴小草帽,双辫左右翘;脸儿仰向天,朝着太阳笑。)

  泽:比较记忆(日照水面现光泽,把手伸出在选择。)

  复:会意字,人们(表示上面的人字头)每天(指中间的日字)抬脚(指下面的折文儿)走出耕作,日落又用脚走回来休息。

  8、慧眼大考验。

  为了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老师把这些生字的上边或下边,左边或右边分别蒙住了一小部分,你们能猜出来吗?

  指名让学生猜。

  三、朗读全诗,读通读顺。

  1、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4、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5、齐读全诗。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投影出示6个要求会写字,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哪些字最难写。

  2、学生交流,老师适时重点指导。

  华:笔画虽少,但要安排好上下两部分的位置,使比例适中。

  德:右边笔画较多,左松右紧。

  努:下面的力字要字得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3、生自由练习书写。

  4、反馈纠正,集体评议。

  5、学生在写字本上写两个。

  6、展示作业。

  寻找自己的书法小老师,向他请教。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古诗意思。

  1、请读一读全诗,有哪些词比较难理解?

  投影出示:

  葵指一种蔬菜。

  华叶草木。

  衰枯萎。

  2、理解第一、二句。

  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指名读。师生评议。

  4、理解最后一句。

  二、体会古诗感情。

  1、师:时间从诗人身边一天天过去,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2、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体验来谈,如:学生们总是觉得快乐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如果昨天的没完成的事不及时完成,今天来做又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3、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而等到长大了再来白白地伤心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4、现在请大家说说你此时心中的感受。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呢?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四、作业。

  从你课前准备的名人名言中挑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送给你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夏天的季节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夏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体会夏天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带、投影仪、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聊天,创设情境。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或者一句话描绘一下夏天吗?在这么美丽的夏天里,你最喜欢干什么?

  2、揭题板书:我们的夏天

  3、朗读课题,读准生字:夏

  二、图文结合,初读感受。

  1、“我们的夏天”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感受一下吧。(听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你喜欢这样的夏天吗?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说出自己对夏天的独特感受。)

  3、从课文中能找到你喜欢夏天的理由吗?如果有,就大声读一读。(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夏天的季节特点。)

  4、(出示幻灯片或挂图)从图中能找到你喜欢的活动吗?如果有,就结合相应的课文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说,老师随机板书:

  野餐、钓鱼

  爬树、追蝶

  树荫下、唱歌

  三、随文识字,再读体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标记生字、新词。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拼音、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在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是怎样解决的?

  (1)学生说,老师随机板书词语,完成板书。

  xuān、yì;

  火热、喧闹、快乐、歌声、友谊、探索

  ɡān、tōu

  竿儿、偷偷

  (2)给生字注音,指名读、齐读。

  (3)字音比较:彩色;摄入镜头;写进

  (4)师生共同理解词语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天使:犹太教、xxxxxx、等宗教指神的使者。西方文学艺术中,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或小孩子,现在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人。

  3、你喜欢课文的哪一段,读给大家听听吧。(主要目的是检查两类生字的认读。)

  4、针对朗读情况,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合作学习,精读品文。

  1、(紧接评议中的问题)在我们的朗读中,还有这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运用集体的智慧,一起来解决它们。

  2、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

  (1)朗读课文,进行评议指导;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谈感受: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4、分组擂台赛(交流学习情况)。

  学习小组之间互相挑战,指名进行朗读比赛。

  5、多美的夏天,多美的课文,喜欢夏天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满含深情地读读课文吧!

  五、布置作业,小结下课。

  1、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读给爸爸妈妈听。

  2、查找课外资料,把写其他季节的'诗歌收集起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旧知。

  1、把你喜欢的课文段落读给大家听。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要求会认的字:喧钓竿追偷谊

  要求会写的字:钓竿追淡偷谊

  二、析形辨义,积累运用。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理解字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辨析字义。)

  2、学生交流:我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什么字的。

  例:与熟字比较:偷(愉喻);有心真愉快,有口说比喻,有手不能偷。

  形声字记忆法:钓竿淡谊

  3、根据字义组词,再选词说话。

  例:追;追赶;一人在前面跑,一人在后面紧紧追赶。

  三、结构分类,指导书写。

  1、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竿

  左右结构:钓淡偷谊

  半包围结构:追

  2、出示田字格,回忆不同结构的字有什么书写要求。

  3、根据字的难易程度,分层指导。

  追:观察田字格的位置、看老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偷:观察田字格的位置、指名板写、评议练写。

  竿:观察田字格的位置、学生练写、互相检查。

  四、朗读背诵,感悟理解。

  1、“夏天是什么样的?”再读课文,从课文描写夏天的词语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2、夏天里,我们喜欢的活动可多了。从课文里找出你喜欢的活动,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这段课文内容的理解。

  4、谁能背诵课文或其中一段?

  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夏天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大家。

  小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说给大家听;

  小画家:把你喜欢的活动画出来;

  小作者:写一篇短文或日记描述你喜欢的活动。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并会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的心情。

  教学建议

  这首诗描写了雨后嬉戏玩耍的景象。先是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小哥哥拍泥裤子的动作,小妹妹跟着哥哥跑的动作,都写得惟妙惟肖,极有儿童特点。后者的节拍与儿童的行为切合,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多读、大声读,直到背下来。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心理,孩子们很容易接受。教学时不应该站在在人的.角度分析,把这首诗分析的味同嚼蜡。可以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放一放手,让孩子充分展示儿童的天性,体会一下赤脚走路、赤脚在水中走路、赤脚在水中走路滑一脚的乐趣。

  在教学本课生字时,可以要求学生独立识字然后教师检查,小组检查等方式。

  对于字的书写,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提出字的笔顺、笔画不会的字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重点指导:“傲、奋、裙、咬”的书写。

  拓展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nen lv chijiao jiao ao qun zi

  ()()()()

  shen xian ku xing fen

  ()()()

  二、多音字组词

  xing()le()

  兴乐

  xing()yue()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⑴学校里有。

  ⑵星期天,我们。

  四、把这首儿歌背给你的好朋友听,让他给你打个分。

  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谈话导入。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画出生字词,想方法认会它。

  2.同位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检查。大屏幕出示本课的生字词采用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

  三、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1.指名读,其它同学闭目听:在你的脑海里会形成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生举手发言(在此尽量让学生多说)

  3.放映课件,创设情景激趣。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试着让同学们背下来。

  6.分角色表演课文。

  四、指导难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字的书写。

  2.汇报难写的字,教师指导重点字。

  3.学生练习书写,同学之间互评。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的:

  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对自己有信心,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体会同学对“我选我”的认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质疑。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的读音。

  2.小组接力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记住生字。

  4.全班汇报。

  5.教师指导书写。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我”指的`是谁?

  2.王宁选自己干什么?

  3.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

  4.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想了解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

  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读了语气。

  1.带着问题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2.全班交流,教师导读。

  3.关于王宁“我选我”一事,说说你的想法?

  三、自由读、小组读、全班展示,读出语气。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

  五、“我会读”。

  1.读一读,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自己试着说两句话。

  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竞选班干部,你想说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 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 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 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2 初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 《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淡淡

  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望不见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看不清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发出 )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 )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 )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

  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板书设计:

  22 初冬

  下雾时 雾散后

  望不见 望得见

  看不清 看得清

  发出 射出

  探究活动

  观察下雾前和雾后的景象和其变化。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人物,并用一段话写出来。

  2.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3.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重难点

  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乐学善思办法

  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关系,为铺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首先请欣赏老师带来一首小诗歌。(播放音乐)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们却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来描绘心目中的`老师,对吗?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七色光六的一写人的《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

  二、指导

  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师?用一两句话来他(她)。

  2.生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提示词:鼻子、眼睛、嘴、皮肤、头型等。

  (2)你的老师身材怎么样?

  提示词:高、矮、胖、瘦、苗条等。

  (3)你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3.教师指导学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5.教师读《我的老师》,和大家共同欣赏。

  6.教师提示学生文时要加入自己的感情,会使有声有色。

  7.刚才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赛说会,你们个个说的精彩,接下来,你们就拿出笔,把你们说的工工整整写下来,但一定要注意。

  生齐读: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

  三、学生

  抓住一方面或几方面写下一段话,然后共同欣赏。

  四、欣赏

  一名学生读全文,两名学生读片段。

  五、教师

  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写出了很的作品,下节课,我们还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开一个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后将你的反复朗读,仔细修改。然后展示,好吗?

  板书设计:

  抓住人物特点

  按照一定顺序

  表达你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要求正确规范。

  能力目标

  通过讲解、指导掌握生字的不同写法,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字的书写,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的进行书写。

  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自由认读。

  会认的.字:创 革 县 邻 笛 奏 调 阶 托 午 神 贯

  会写的字:军 代 喜 欢 总 短 求 教 午 哥 阴 许

  2、指名认读、组词。

  3、变序认读。

  二、学写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由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2、左右结构:代欢短教许

  3、上下结构:军

  三、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喜”“短”“教”字

  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出,进行指导。

  四、欣赏评议 共创共享

  1、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的学生作品进行现场评述。教师展示学生作品,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教师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拨,引导学生协作探究。

  2、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学生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供全体学生交流。

  五、总结升华 拓展延伸

  交流收获

  师:今天,同学们写的很认真,把字写的很到位。希望你们在平时的作业中也能把字写漂亮!

  师:学有所获,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何收获?

  生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

  智育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日目”、“冫氵”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井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向称。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nu9n)]

  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晒¨]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用“暖、眼、准”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渎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复习“两点水”。

  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三点水”。

  师范读带二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

  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

  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5.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

  五、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

  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用“冷、冻、冰”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及时反馈。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歇诀:

  “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课内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3.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字,会认10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书写正确、规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人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本课德望19个生字,指导书写4个生字;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师简介泼水节的来历及傣族的风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2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度、敬、赶、驶”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让学生了解撇的写法,学会运笔、顿笔写出笔锋)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度”。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

  2、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而泼水节是傣族所特有的一个盛大节日。记得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欢度节日,你们也想参加吗?

  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

  二、自主探究,会文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

  1、白由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

  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

  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风尾们〉),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o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a.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b.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a、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b、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

  c、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

  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读,

  b、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

  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

  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

  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面。

  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

  五、释疑小结,激情升华

  1、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幸福、难忘?

  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

  六、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

  2、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

  2、教师范写“祝”。

  3、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略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画风》11-11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02-23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教案02-24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12-07

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2-27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3-0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09

小学二年级语文《神秘的恐龙》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