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

时间:2023-02-24 17:30: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五线谱中的re,知道它的音高、手势、音名,并了解五声音阶的组成。

  2、尝试四拍节奏的设计,体验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线谱板、贴纸、音名牌、节奏卡、五声音阶图片

  2、幼儿对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已能较熟练的掌握并拍出节奏。

  活动重点:

  五声音阶与创编演唱节奏谱。

  难点:

  运用各种动物的叫声准确地唱出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语言节奏操

  二、五声音阶

  1、认识re,知道它的音高、手势、音名。念儿歌,做动作。

  2、知道五声音阶的组成

  将这五个音按次序排列在地上,形成楼梯状。让幼儿跳跳这五个音。

  提问:往上走得音阶叫什么音阶?往下走的音阶叫什么?往上走叫上行音阶,往下走叫下行音阶。

  3、五声音阶的小游戏

  听到上行音阶起立,下行音阶坐下。听听少了谁?弹音阶上行或下行,请幼儿将少的这个音找出来。

  三、四拍的节奏

  1、设计四拍的节奏

  小椅子游戏

  2、语言节奏

  大家一起打一遍。你能让小花猫有节奏的叫吗?你还能让别的小动物也有节奏的叫吗?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动物叫声。

  3、配上旋律,听听小猫在场哪个音?

  幼儿先摸唱一遍,然后说出音名。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许多的新本领。有五声音阶,是那五个音啊?我们还用学过的节奏做了许多游戏,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记住,下次我们会继续和小音符做游戏的。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五线谱中的re,知道它的音高、手势、音名,并了解五声音阶的组成。

  2、尝试四拍节奏的设计,体验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线谱板、贴纸、音名牌、节奏卡、五声音阶图片

  2、幼儿对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已能较熟练的掌握并拍出节奏。

  活动重点:

  五声音阶与创编演唱节奏谱。

  难点:运用各种动物的叫声准确地唱出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语言节奏操

  二、五声音阶

  1、认识re,知道它的音高、手势、音名。

  念儿歌,做动作。

  2、知道五声音阶的组成·将这五个音按次序排列在地上,形成楼梯状。

  ·让幼儿跳跳这五个音。

  ·提问:往上走得音阶叫什么音阶?往下走的音阶叫什么?

  往上走叫上行音阶,往下走叫下行音阶。

  小结:五声调式是中国式的调式,doremisola 五个音组成。这五个音随意组合,就会变出很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我们以后可以试试来创编旋律。

  3、五声音阶的小游戏·听到上行音阶起立,下行音阶坐下。

  ·听听少了谁?

  弹音阶上行或下行,请幼儿将少的这个音找出来。

  三、四拍的节奏

  1、设计四拍的节奏小椅子游戏

  2、语言节奏节奏歌谣X X X- X X X- X---小花猫,喵喵喵,喵---。

  大家一起打一遍。你能让小花猫有节奏的叫吗?(提醒幼儿两拍、四拍要停足)你还能让别的小动物也有节奏的叫吗?(个别——集体)·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动物叫声。如:小花狗,汪汪汪,汪---。

  小结:先想好动物,然后要有节奏的叫。

  3、配上旋律,听听小猫在场哪个音?

  1 2 3- 3 3 3- 5---(6123) (听出最后一音)·幼儿先摸唱一遍,然后说出音名。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许多的新本领。有五声音阶,是那五个音啊?(12356)我们还用学过的节奏做了许多游戏,希望小朋友们能够记住,下次我们会继续和小音符做游戏的。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会看谱合奏,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2.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创设厨房场景;事先拍摄录像:教师打击乐(两段);

  2.厨房用具实物挂在kt板后;

  3.录音机、伴奏音乐磁带、节奏图形卡。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逐一认识厨房用品。我们到厨房去看看,厨房里有些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呢?

  2.观看录像,欣赏厨房交响曲。

  (1)欣赏录像:看录像里的这些厨房用品有什么用呢?这些好听的音乐是用哪些东西演奏的呢?

  (2)教师按幼儿说的出示实物。

  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厨房用品还能敲出这么好听的音乐。

  二、自由敲击

  1.教师放录音,幼儿自由选择用具敲击。

  2.幼儿听录音,你们觉得好听吗?你们用了哪些用品演奏的?为什么相同的用品,敲出的声音却不一样呢?

  3.对比听:老师为什么敲得好听呢?

  4.教师小结。演奏时要一起整齐地开始和结束,还要有节奏地敲,不能敲得很响。

  三、学习合奏

  1.介绍节奏谱,幼儿拍击节奏。这是什么节奏?

  2.学习轮流演奏。出示图片节奏谱——这是谁敲的节奏?

  3.听音乐看节奏谱学习合奏。现在我们能听着音乐看着指挥合起来试试吗?

  四、延伸活动

  1.老师表演:锅碗瓢盆交响曲。

  老师还用哪些厨房用品演奏?是怎么演奏的?

  2.教师小结。下次我们可以试试用这些厨房用具来演奏更好听的音乐。

  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们设置了“神秘的大箱子”这一教具,让孩子们来听音猜物,孩子们都争着回答,当我取出敲击的物体时,孩子们发现是盘子、勺子这些厨房用具,很是惊讶!原来,厨房里藏着这么有意思的声音。此时,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自由选择厨房用具来敲击,探索不同的声音。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在试教过程中也是修改最多的地方,原来我的设计是要让孩子自己总结出“清脆”和“低沉”,但试教后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可能是源于幼儿词语的匮乏。现在活动中则改成由我直接给予幼儿答案,遗憾的是,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这两个词语还是感觉陌生。活动结束后,张老师提议;如果能让孩子们站起来说一说自己手中的用具声音是“清脆”还是“低沉”就更好了,可以加深幼儿对于形容词“清脆、低沉”的印象。节奏问好的环节其实是帮助幼儿复习接下来乐曲的节奏型。第一次试教后,老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教师的节奏要抓准,语句要有完整性。再次试教时,我在这些方面就做了改动,比如“小朋友呀上午好”的最后一拍是否用延长音,欢迎客人老师的语句怎么说才能既完整又符合节奏型等等。接下来,我们运用手中的厨房用具来为乐曲《加油干》配器演奏,让幼儿自己来选择什么语句用什么音色,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也基本能选出最和谐的演奏方法。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厨房用具送还到厨房里,从而结束了整个活动。

  我们课题组选择节奏乐活动为切入点来做为幼儿秩序感的`养成研究,那么,在节奏乐活动中,幼儿取放厨房用具、相互间的合作演奏、互相协调交换乐器、看着指挥演奏乐曲等等,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秩序感的养成。当然,由于自身的问题,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话语较多,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能灵活地应对,指挥的动作不太规范等等。今后,还要在大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会看谱合奏,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2、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创设厨房场景;事先拍摄录像:教师打击乐(两段);

  2、厨房用具实物挂在kt板后;

  3、录音机、伴奏音乐磁带、节奏图形卡。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逐一认识厨房用品。

  我们到厨房去看看,厨房里有些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呢?

  2、观看录像,欣赏厨房交响曲。

  (1)欣赏录像

  看录像里的这些厨房用品有什么用呢?

  这些好听的音乐是用哪些东西演奏的呢?

  (2)教师按幼儿说的出示实物。

  3、教师小结。

  原来这些厨房用品还能敲出这么好听的音乐。

  二、自由敲击

  1、教师录音:幼儿自由选择用具敲击。

  2、幼儿听录音:你们觉得好听吗?们用了哪些用品演奏的?为什么相同的用品,敲出的声音却不一样呢?

  3、对比听:老师为什么敲得好听呢?

  4、教师小结。

  演奏时要一起整齐地开始和结束,还要有节奏地敲,不能敲得很响。

  三、学习合奏

  1、介绍节奏谱,幼儿拍击节奏。

  这是什么节奏?

  2、学习轮流演奏。

  出示图片节奏谱——这是谁敲的节奏?

  3、听音乐看节奏谱学习合奏。

  现在我们能听着音乐看着指挥合起来试试吗?

  四、延伸活动

  1、老师表演:锅碗瓢盆交响曲。

  老师还用哪些厨房用品演奏?是怎么演奏的?

  2、教师小结。

  下次我们可以试试用这些厨房用具来演奏更好听的音乐。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们设置了“神秘的大箱子”这一教具,让孩子们来听音猜物,孩子们都争着回答,当我取出敲击的物体时,孩子们发现是盘子、勺子这些厨房用具,很是惊讶!原来,厨房里藏着这么有意思的声音。此时,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自由选择厨房用具来敲击,探索不同的声音。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在试教过程中也是修改最多的'地方,原来我的设计是要让孩子自己总结出“清脆”和“低沉”,但试教后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可能是源于幼儿词语的匮乏。现在活动中则改成由我直接给予幼儿答案,遗憾的是,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这两个词语还是感觉陌生。活动结束后,张老师提议;如果能让孩子们站起来说一说自己手中的用具声音是“清脆”还是“低沉”就更好了,可以加深幼儿对于形容词“清脆、低沉”的印象。节奏问好的环节其实是帮助幼儿复习接下来乐曲的节奏型。第一次试教后,老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教师的节奏要抓准,语句要有完整性。再次试教时,我在这些方面就做了改动,比如“小朋友呀上午好”的最后一拍是否用延长音,欢迎客人老师的语句怎么说才能既完整又符合节奏型等等。接下来,我们运用手中的厨房用具来为乐曲《加油干》配器演奏,让幼儿自己来选择什么语句用什么音色,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也基本能选出最和谐的演奏方法。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厨房用具送还到厨房里,从而结束了整个活动。

  我们课题组选择节奏乐活动为切入点来做为幼儿秩序感的养成研究,那么,在节奏乐活动中,幼儿取放厨房用具、相互间的合作演奏、互相协调交换乐器、看着指挥演奏乐曲等等,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秩序感的养成。当然,由于自身的问题,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话语较多,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能灵活地应对,指挥的动作不太规范等等。今后,还要在大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音乐五声音阶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教案05-16

大班音乐教案02-28

大班音乐活动音乐教案04-07

大班音乐走路教案12-26

大班音乐云教案04-03

大班音乐梦教案04-03

大班音乐教案范文05-11

大班音乐教案舞蹈03-24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