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时间:2022-12-30 14:10:17 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物理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物理教案集锦15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课,只涉及了热学的最基本知识点.

  教材首先介绍“温度”的概念,用实例阐明人类和温度的密切关系,确切知道温度很重要.然后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靠感觉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学的.要树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确结论的严谨科学态度.接着具体讲解了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着重介绍了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用水银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结构及特殊用法.介绍了计量温度的两个不同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具体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专用符号的使用;热力学温度的规定,单位名称、专用符号以及这两种温度计量方法的关系.

  在课本的引言部分学生已经明白物理是一门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本节是研究热学的第一节内容,应该首先向学生交代本章讲的为热学的入门,是热学的基本知识.具体到本节可以从最常见的、比较了解的水的各种形态,不同冷热的水入手.让学生感觉一下水的冷热,提出感觉的`不可靠性,进而说明使用仪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过渡到温度计和温度的计量方法上。

  强调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的规定、正确读法、专用符号的使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温度计

  课题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

  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玻璃杯、热水、冷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冰块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

  二、引入新课

  指出温度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感觉的不可靠,

  三、实验用温度计

  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四、摄氏温度

  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每个分度值代表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正确读法

  五、热力学温度

  介绍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计量方法叫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六、体温计

  着重讲解体温计的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特殊结构及用法

  七、小结

  温度计原理和温度的计量方法

  八、作业

  P46—1、2、3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去体验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热水以及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教师出示实验用温度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出示体温计,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用法并引导提问

  自己得出结论:冷热只是相对概念,靠感觉根本区分不了温水的冷热程度

  学生总结得出温度计构造、测量范围,并提问: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观察细节,并提问

  探究活动

  【课题】

  人类的“热”现象的探索和利用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参考题材】

  1.热力学发展的历史.

  2.我国古代对热的认识.

  3.温度计的类型和发展.

  4。生活中的热现象.

  【评价】

  1.所查阅的资料.

  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

  3.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如绝对零度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教案2

  第三单元第1课(节)

  主备人:xx授课教师:xx

  课题

  3.1温度

  教材

  简析(创新元素)

  本课是热学的开始。在学生感受到靠感知的温度不可靠的基础上引入温度计,通过自制温度计领会温度计的原理、构造,接着学会使用温度计。教材注重探索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0℃与100℃的规定。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意义。

  (2)通过实验比较,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温度的学习,知道温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

  (2)通过对温度计的使用的学习,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0℃与100℃的规定。

  2、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1)一烧杯热水、一烧杯温水、一烧杯冰水

  (2)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3)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制温度

  教学流程(可以手写)

  教学过程(信息化资源应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播放学校的景色(浓雾天气拍摄)视频,让学生观看

  二、进行新课

  1、实验体会:

  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刚从冰箱拿出的食物、刚烤熟的地瓜、自己的额头)

  1)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

  2)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进入新课。

  2、新课教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实验体会:

  器材:在桌面上分别放课前准备的三杯水

  方法:选两位同学做体会实验,并把他们命名为甲同学和乙同学。想让甲同学将一手指放入热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热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同样,让乙同学将一手指放入冰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冰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

  A、学生回答

  B、提问:按理说,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刚才两位同学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呢?凭我们的感可靠吗?该怎么办呢?

  3)温度计

  活动一:拿出自制温度计,先放到热水中,观察现象

  再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自制温度计是依据什么道理制成的?

  展示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让学生观察其结构

  温度计的用途: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仪器。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液体、刻度组成,里面的红色液体一般是水银,所以象这一类温度计又叫水银温度计,液体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4)在生活和生产中,温度常常采用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5)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把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问:同学们,今天你们进入校园时,还记得你的体温吗?谁上来把自己的体温写到黑板上,并大声读出来。

  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冬季最低气温为—52。13℃。同学们知道怎么读吗?

  活动二:利用自制温度计能不能准确测出热水的温度?为什么?

  那么,你能为自制温度计标上刻度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

  6)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读数

  A、看量程和分度值。

  B、把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中(注意:玻璃泡一定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要与杯壁、杯底接触)

  C、读数时,温度计一定要保留在液体中,切不可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视线要与刻度线水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零以上的温度读作××摄氏度,零以下的读作零下××摄氏度。

  活动三:学生分组测冷水、热水的温度,练习使用温度计,并读数

  7)体温计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三、归纳与小结

  1)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单位符号是什么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如何读数

  4)其他温度计

  作业设计(布置)

  1、完成课后1,2题

  2、完成学习之友上基础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3.1温度

  1、温度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单位:(通常情况下采用摄氏温度)

  摄氏度,符号是℃

  (3)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把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2、温度计

  (1)用途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仪器

  (2)设计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结构

  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液体、刻度组成,里面的红色液体一般是水银,所以象这一类温度计又叫水银温度计,液体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3、温度计的使用

  课后反思(手写)

八年级物理教案3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

  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

  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4)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

  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或牙签)、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

  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

  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

  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

  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

  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

  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

  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演示:如图5-2-2图,A点发出的光经O点反射后到达B点,在B点再放一光源,使其发出的光射向镜面某点如C点,调整光线BC的方向,使其与BO重合,发现其反射光线与OA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在讲完反射定律以后,可在课堂上增加以下基本练习。

  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和反射角各等于多少?

  2)入射光与界面夹角60 °,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多大?

  3)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多大?

  4)完成光路图。(图略,可选不同类型的题目,参考习题精选5、6、7题形式)

  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1:教室内有阳光射入的情况下可用这种方法。

  演示:让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调整镜面的方向,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很刺眼;用一张白纸代替镜面,从各个方向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同时墙上也没有明亮的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然后再用光路图说明原因。讲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方法2:从反射面入手分析

  在纸板上垂直插入几根牙签如图5-2-3,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5-2-4,这时学生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引导学生想象当入射光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有什么特点?由此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用光具盘演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教案4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3、知道光路可逆。 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重、难点:

  1、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2、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

  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

  2、、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

  五、进行新课: 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角i 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

  方法、步骤:如何做?

  结果:填入左表

  结论如下:

  3、光的反射规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练习:物理套餐P30作图题

  4、试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如下

  (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

  (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

  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

  (学生讨论后,作图证明)

  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5、光的反射的应用:学生举例(注意黑板反光问题)

  6、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六、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七、教学后记:

  在探究活动中,应给出较具体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练习要补充。

  八、完成时习在线作业,并做好训练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先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科学之旅的`第一站,我们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还非常有用:

  [板书]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八年级物理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

  透镜、纸片、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进行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 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

  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具体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8页——112页。1、质量的定义和单位;2、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3、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法学法:

  实验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学生天平(带砝码),小石块,水、烧杯,矿泉水瓶子一个。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新课教学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物体的这个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八年级物理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信息中了解超声的特点,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从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的应用和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

  教学重点

  1、知道超声、次声的概念。

  2、知道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培养和提高学生惧信息的能力及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

  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及多媒体的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一些性质并探究了它的规律,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物理知道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一句话,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它来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改善生活的质量。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超声和次声。

  (二)进行新课

  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hz到1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和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高于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一、超声

  1概念:频率高于00hz的声音

  2特点:

  ⑴频率高,能量大(强穿透力,强破碎能力)

  ⑵沿直线传播,可反射

  3应用

  学生阅读图3—32,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频率、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例如:狗能听到频率达50000hz的超声,蝙蝠能听到频率为十几万赫的超声。

  (1)利用超声雷达(又叫声呐)探测物体位置等。

  (2)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超声诊断仪(如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

  (3)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举例。

  (4)用超声处理过的种子可以缩短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其他:超声空气加湿器、犬笛

  二、次声

  1概念: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2特点:

  ⑴频率低,传播远

  ⑵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破坏力

  3应用:

  人声也听不到次声。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⑴预报灾害:发生前会辐射次声源

  ⑵医疗:人和生物对次声波反应,某些器官也会发生微弱次声源,可了解人体生物器官活动

  ⑶军事:核武器

  4危害:

  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

  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由于次声的破坏性强,危害大,但人耳无法直接听见,所以在生产等活动中要尽量防止次声的产生,尽量远离次声源。

  课堂

  1、超声和超声的应用。

  2、次声和次声的危害。

  板书设计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00hz。

  2、超声与次声

  3、超声的应用

  4、次声危害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题1、2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9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 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1、演示试验:

  物距: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 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 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A、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A、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 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C: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照电脑模拟)

  物距 像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u>2f

  u=2f

  f

  u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讨论其特点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凸透镜成像时各种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教案10

  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机械效率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第3 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认识。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机械效率

  难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探究法 讨论法 阅读法 自学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投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提问。

  教师:这篇传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他为什么聪明呢?

  (二)导学达标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投影,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将教室门口的沙子运上教学楼3楼?那种办法较好?(直接拿着桶从楼梯走上去、用动滑轮、定滑轮拉上去、用袋子装着直接从上面吊上去等)

  教师:这里提供一些器材和相关的数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好?

  教师: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教师: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什么?

  教师: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我们叫有用功。

  教师: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

  教师: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我们叫额外功。

  教师: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我们叫总功。

  2.机械效率

  ①机械效率的引出

  【分组讨论】

  方案一(直接用桶提):有用功600J;额外功2520J;总功3120J。

  方案二(用动滑轮和桶):有用功600J;额外功180J;总功780J。

  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有用功600J;额外功90J;总功690J。

  教师:在这三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大?

  教师: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做的额外功最少。

  教师: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我们就说机械效率高。

  公式:η=W有用/W总

  ②机械效率的特点

  教师:机械效率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机械效率可不可能等于或大于1。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教师:不同机械的效率可能不同,同样的机械在不同的状况下效率也不尽相同。

  机械的效率越高,越能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你有哪些方法提高机械的效率?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

  教师:机械效率的高低对我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经常要了解机械的效率。请看下面这台机械。

  ③机械效率的计算投影例题

  起重机把重力为4×103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6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4.8×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教师:根据刚才所学试一试

  3.【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今天我们主要探究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教师:我们利用实验来探究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体的重力到底有什么关系?

  教师:实验中需要什么测量工具,要测量那些物理量?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距离S、高度h

  教师:怎么计算有用功、总功?请写出表达式。

  教师:实验原理是η=W有用/W总=Gh/FS

  教师:测量过程中应注意:①要匀速拉动物体。②拉力方向应竖直。

  教师:如何读数?

  投影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情,调节教学。

  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2-3组代表)

  小组内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全班交流实验结论:

  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η

  1?

  2?

  3?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练习

  思考回答

  学生:这位宰相很聪明。

  学生甲:他借皇帝的手惩治伙计。

  学生乙:他让伙计浪费了好多力气。

  学生丙:伙计们做了很多无用功。

  思考回答

  学生:对沙、桶、袋、人、动滑轮做了功。

  学生:对沙做功。

  学生:对桶做功。

  学生:对动滑轮做功。

  学生:对人和口袋做功。

  学生: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

  学生: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总小于1。

  学生: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

  学生:改进结构,使之更合理、更轻巧。

  学生: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学生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分别测出:钩码重力G、拉力F

  学生:W有用=Gh;W总=FS

  学生:眼睛要紧随测力计且示数稳定时读数,视线与指针指示位置垂直。及时记录数据。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概括能力。

  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八年级物理教案11

  一、光的传播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光的反射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三、平面镜成像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光的折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五、光的色散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六、看不见的光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初步认识红外线及其作用。

  ●初步认识紫外线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八年级物理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 玻璃

  水 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八年级物理教案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2、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

  3、怎样解释惯性现象

  4、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提出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4页第1页自然段,看图11.5-1。

  ①讨论交流:课文列举了一类什么现象?

  自行车、列车等运动的物体,停止施加动力,还会继续运动,但最终要停下来。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对身边所发生现象的观察。类似的例子请再举几个?

  (2)让学生做类似实验:将笔盒放在课本上,在桌面上用力拉动课本。笔盒随课本运动,停止用力看看笔盒是否还会运动?

  (3)“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你提一个相关的问题。如: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吗?等。

  (4)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让学生以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怎样进行实验呢?

  (1)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5页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

  (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控制方法: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相等的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

  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改变方法: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

  ③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要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表格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3、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儿对伽利略推理结论的补充:物体如果不受力,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

  (3)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二、惯性

  1、演示:让学生照课文第36页图11.5-4所示,把4 个棋子摞起来。先猜猜:如果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落在何处?

  提问: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呢?

  2、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6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告诉学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

  (1) 引导学生尝试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演示实验现象:上面的棋子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2) 让同学们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

  (3) 学生看课文图11.5-5,讨论交流: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锤子向凳子撞击时,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到凳子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而停止运动,锤头继续向下运动使锤柄套紧。)

  (4) 学生看课文图11.5-5,讨论交流: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例?(减速、拐弯或刹车时,骑车的人由于惯性身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从而容易产生事故。)

  (5)让学生阅读课文第37页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认识人们如何利用安全带防止和减小汽车发生事故时由于惯性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

  三、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

  (1) 提出问题:惯性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还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2) 探究: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重力和手对它向上的拉力,为什么书包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静止 ?

  在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牵引力和阻力。为什么水平方向汽车受两个力作用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讨论: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显然向上的拉力将使书包下落的效果抵消了。使书包不至于下落;同样道理,汽车牵引力将阻力产生的效果,也可以说阻力将牵引力产生的效果抵消了。使汽车的速度不发生变化。

  (3)结论:一些物体虽然受力,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当于不受力。

  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它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相互抵消,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这时的物体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保持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来研究这种情况。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2)探究:①让学生猜想在什么条件下二力平衡。(可能与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位置…..有关)

  ②学生根据桌上所准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还有若干质量相等或不等的砝码),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③实验方法:在两边盘子中放质量相等的砝码,使木块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木块处于平衡(静止)状态。改变木块的受力情况:

  a、改变其中一边盘子的砝码的质量,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

  b、将其中一边盘子的砝码移到另一边使木块受到的力方向相同。

  c、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d、垂直于木块受力方向移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或不相同。

  ④各实验小组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修改。

  ⑤学生进行实验。

  ⑥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力的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应会根据平衡状态,找出平衡力;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例:吊在空中重5N,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多大?

  课后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个问题:

  ⑴它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是需要力来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时,才需要力的作用.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得出力的定性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使受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⑵它提出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由物体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的.物体所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物体不受力时所作的匀速直线运动也叫惯性运动。

  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力学定律,它贯穿了整个力学的学习,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

  本节先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所受的阻力越少,运动得越远,伟讲述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牛顿最后总结出了惯性定律。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教学容量比较多,而且也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结合大量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牛一”。惯性是由“牛一”引出的,生活中的惯性例子非常多,同学们的认识比较深刻,但应用惯性来解释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区分惯性的应用与防治还需要加强。时间比较紧,如果分为两个课时来上,可能效果比较好。

八年级物理教案1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计算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总功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

  教学用具:

  重物,支架,细线,滑轮,斜面等

  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不善于动脑,好奇心强,集中精力听课的持久性差,比较好动,根据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配以谈话、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机械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法中既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重就重在它可使学生对全章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知识结构,真正掌握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难就维在:1前面在讲简单机械和功的原理时,都没有考虑摩擦和某些机械自身的重。因此对本节课讨论的内容很难捉摸理解,在具体实例中分不清哪部分是存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2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不能真正理解,只会死记公式,遇到具体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在教学中将“用动滑轮提升重物”这个综合性的问题分解成三个单一的问题提出来即a直接提升重物b直接提升滑轮c用滑轮将重物提升。其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功怎样计算

  2什么叫功率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功的原理内容是怎样的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功的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那么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何在(学生回答:省力或工作方便)在省力和工作方便的同时,我们以学习了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哪一个(学生回答:功率)今天我们将讨论使用简单机械中的另一个问题“机械效率”,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引导学生学习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三个物理概念

  1板书课题让学生朗读课文

  (1)请一们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要求其余同学留意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若有让学生提出并纠正。

  (2)提问学生:在这几段课文中,提到了哪几个前面没有学过的名词术语(学生回答: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教师指出:同学们看了这几段课文后,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感到难以捉摸,今天我们就通过讲座下面的问题来突破这些难题。

  2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如下四个问题:

  (1)出示重物,提问学生,如果我将这个重为G牛的物体向上匀速举起,请回答如下问题:

  a需克服什么力做功(克服重力做功)

  b需用多大的力(F=G)

  c需何等多少功(W=FS)

  (2)出示用细绳悬在支架上作动滑轮用的单滑轮,并说明:假设这个滑轮摩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它本身的重为G牛,如果我们通过拉绳子把这个下面没有挂别的物体的“空”滑轮匀速提升h米,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a需用多大的力拉绳子

  b拉绳子的力需移动多大的距离

  c拉绳子需做多少功

  (3)把重物挂在动滑轮的下面,将重物用动滑轮匀速提起h米,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a我们用来拉绳子的力包括哪些内容(使重物升高用的力使滑轮也随着升高用的力)

  b动力做的总功凶手哪些内容(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克服额外阻力做的功)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自然地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三个概念引出并能使学生知道三者的关系是W总=W有用+W额外

  (4)为了对W总=W有用+W额外有一个再认识过程,出示斜面引导学生分析如下问题:

  如果我们借助一个长L米高h米的斜面,匀速地把物体升高h米,假如斜面绝对光滑,那么沿斜面推物体用的力等于多少动力做功等于多少可是毫无摩擦的物体实际是没有的,任何斜面都有摩擦,那么利用这样的斜面把重为G牛的物体提升h米,沿斜面推物体所做的功W总=W有用+W额外,克服有用阻力何等的功就是合乎我们上的的有用功,而由于克服摩擦做的功就是额外做0的功即:W总=W有用+W额外

  (二)讲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和它的公式

  1让学生读课文,结合前面的结论W总=W有用+W额外从面明确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机械效率的高低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机械效率单位是什么

  (3)为什么机械效率总小于1能不能等于1

  (4)提高机械效率的关键和方法是什么

  (5)按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具体计算机械效率的思路如何

  2指导学生解决课文中的例题

  解答初中物理习题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要求学生要按照课文中的解题步骤分步解题。

  四、引导学生通读课文自己作出本课小结。老师适当指导讨论如下问题:

  1功率大的机械它的效率是否一定越高提高功率是否就等于提高效率

  2机械效率越高是否一定越省功

  3做功越多是否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4增加总功是否即可提高机械效率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初步区别功、功率、机械效率这三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从而对全章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五、课堂练习:

  强化所学概念和公式,用以对知识的巩固及反馈其内容略

  六、布置作业:

  1认真复习课文

  2预习下节教材,做好分组实验准备

  3练习七1,2

八年级物理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两种现象,与前面已讲的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在我们南方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

  三、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四、教法:实验探究法、分析讨论法。

  五、学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具:

  教师: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挂图、烧杯、热水、新、旧白炽电灯各一只、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复习总结,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分别叫什么?是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现象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分别叫什么?是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把已经学过的四种物态标在物态变化三角形上,问:物质能否从固态变成气态?能否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自然现象:

  1、北方冰冻的衣服在寒冬也会干

  2、霜的形成

  分析说明:固态与气态之间能转变。

  新课教学

  升华和凝华

  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

  现象:

  1、缓缓加热,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是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冷却,碘蒸气没有液化,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由此总结出升华和凝华概念。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强调“直接变成”。

  练: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早春的雨B、初夏的雾c、深秋的露D、冬初的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分析碘的升凝华实验

  1、缓缓加热,碘才发生显著的升华现象。这说明物质升华要吸热。

  2、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碘蒸气稍稍冷却,碘才凝华。这说明凝华要放热。

  结论:物质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

  强调:吸热、放热既是现象,又是条件。

  练:解释下列现象

  1、霜的`形成;

  2、放在衣橱中的卫生球越来越小;

  3、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

  4、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

  5、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参见课本);

  6、冬天,始终冰冻的湿衣服也会干。

  课堂小结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2、用物态变化三角形总结各种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1)、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2)、北方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房屋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在窗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3)、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4)、唐朝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有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下霜了”,霜真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吗?请你注意观察“下霜”时霜是在树叶上表面还是在树叶下表面,还是不管哪一个表面都有呢?

  5、布置作业

  (1)阅读P43生活

【八年级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教案12-28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02-2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03-16

八年级物理教案精选15篇01-03

八年级物理教案(15篇)12-30

八年级物理教案15篇12-28

八年级物理教案(汇编15篇)02-24

八年级物理教案集合15篇01-03

初中物理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