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

时间:2022-12-30 12:38: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1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自界的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以及他们的不同特征。

  2、学会使用酒精灯。

  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温度计的测量。

  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自然界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为:

  2、物质处于固态时,有一定的 和 ;处于液态时,有一定的没有一定的 ;处于气态时,没有固定的

  和 。

  3、酒精灯使用:

  (1)酒精灯的 温度最高,应该用 加热;

  (2)绝对 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应该用 去点燃;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 盖灭,不能 ;

  (4)万一洒出的酒精 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扑盖。

  4、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那么物质处于那种状态与 有关。

  5、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 的性质 制成的。

  6、温度计上的标度常采用 温标,该温标是由 国物理学家 首先规定,标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7、0度的规定: 。

  8、100度的`规定: 。

  三、探究新知:

  1、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只含固态成分的有 ,只含液态成分的有 ,含固态、液态等多种成分的是 。

  2、一块冰的温度有—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 ,另一块冰原来的温度为—2℃,降低了10℃后,冰的温度变为 。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 ,它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4、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有: 、 、 。

  5、—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20摄氏度 D、零下20摄氏度

  6、0℃的冰河0℃的水,两者温度相比较( )

  A、0℃的水的温度低一些 B、相同

  C、0℃的冰的温度低一些 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但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

  A、上升的示数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高的多,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高的高,示数也大

  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热胀冷缩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0C;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填会或不会)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2

  第三单元第1课(节)

  主备人:xx授课教师:xx

  课题

  3.1温度

  教材

  简析(创新元素)

  本课是热学的开始。在学生感受到靠感知的温度不可靠的基础上引入温度计,通过自制温度计领会温度计的原理、构造,接着学会使用温度计。教材注重探索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0℃与100℃的规定。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意义。

  (2)通过实验比较,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温度的学习,知道温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

  (2)通过对温度计的使用的学习,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0℃与100℃的规定。

  2、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1)一烧杯热水、一烧杯温水、一烧杯冰水

  (2)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3)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制温度

  教学流程(可以手写)

  教学过程(信息化资源应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播放学校的景色(浓雾天气拍摄)视频,让学生观看

  二、进行新课

  1、实验体会:

  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刚从冰箱拿出的食物、刚烤熟的地瓜、自己的额头)

  1)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

  2)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进入新课。

  2、新课教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实验体会:

  器材:在桌面上分别放课前准备的三杯水

  方法:选两位同学做体会实验,并把他们命名为甲同学和乙同学。想让甲同学将一手指放入热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热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同样,让乙同学将一手指放入冰水中,立刻让他把刚才放入冰水中的那个手指放入温水中,问他的感受。

  A、学生回答

  B、提问:按理说,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刚才两位同学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呢?凭我们的感可靠吗?该怎么办呢?

  3)温度计

  活动一:拿出自制温度计,先放到热水中,观察现象

  再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自制温度计是依据什么道理制成的?

  展示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让学生观察其结构

  温度计的用途: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仪器。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液体、刻度组成,里面的红色液体一般是水银,所以象这一类温度计又叫水银温度计,液体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4)在生活和生产中,温度常常采用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5)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把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问:同学们,今天你们进入校园时,还记得你的体温吗?谁上来把自己的体温写到黑板上,并大声读出来。

  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冬季最低气温为—52。13℃。同学们知道怎么读吗?

  活动二:利用自制温度计能不能准确测出热水的温度?为什么?

  那么,你能为自制温度计标上刻度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

  6)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读数

  A、看量程和分度值。

  B、把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中(注意:玻璃泡一定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要与杯壁、杯底接触)

  C、读数时,温度计一定要保留在液体中,切不可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视线要与刻度线水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零以上的温度读作××摄氏度,零以下的读作零下××摄氏度。

  活动三:学生分组测冷水、热水的温度,练习使用温度计,并读数

  7)体温计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三、归纳与小结

  1)温度的定义、单位及单位符号是什么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如何读数

  4)其他温度计

  作业设计(布置)

  1、完成课后1,2题

  2、完成学习之友上基础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3.1温度

  1、温度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单位:(通常情况下采用摄氏温度)

  摄氏度,符号是℃

  (3)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把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2、温度计

  (1)用途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的仪器

  (2)设计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结构

  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细管、液体、刻度组成,里面的红色液体一般是水银,所以象这一类温度计又叫水银温度计,液体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3、温度计的使用

  课后反思(手写)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3

  § 4.1 温 度

  一、温度的概念

  1. 热现象: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温度计

  1.常见的温度计: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2.作用: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3.常用温度计

  ①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管:内径细而均匀

  ②构造 玻璃泡:水银、酒精、煤油等适量液体

  刻度: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4.摄氏温度的定标与读法

  0℃:冰水共存物的温度

  ①规定 10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在两者间均分100等份后的每一等份

  ②读法:5℃读作“5摄氏度”;

  -5℃读作“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三、常用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

  (1)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2)放:玻璃泡浸没于被测液体,不接触容器底、壁。

  (3)读:玻璃泡不离被测液体片刻后读数,视线与液面相平。

  四、体温计

  1.测量范围:35℃-42℃ 最小刻度:0.1℃

  2.特殊构造:

  ①玻璃泡上方有一很细弯曲管道(可离开人体读数)

  ②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准确到0.1℃)

  3.使用: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完将汞液甩回玻璃泡。

  回家作业

  完成P19实验报告及练习1

  课后小结:

  在本节教学设计中试图通过对教材的再处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实验和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体现实验学科的基本特点。冀此探索老教材的新用法,为迎接二期课改的到来做一些铺垫和积累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本节是初中生接触热学的第一节课,只涉及了热学的最基本知识点.

  教材首先介绍“温度”的概念,用实例阐明人类和温度的密切关系,确切知道温度很重要.然后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靠感觉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学的.要树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确结论的严谨科学态度.接着具体讲解了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着重介绍了体温计的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用水银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结构及特殊用法.介绍了计量温度的两个不同方法:摄氏温度的规定,具体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专用符号的使用;热力学温度的规定,单位名称、专用符号以及这两种温度计量方法的关系.

  在课本的引言部分学生已经明白物理是一门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本节是研究热学的第一节内容,应该首先向学生交代本章讲的为热学的入门,是热学的基本知识.具体到本节可以从最常见的、比较了解的水的各种形态,不同冷热的水入手.让学生感觉一下水的冷热,提出感觉的不可靠性,进而说明使用仪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过渡到温度计和温度的计量方法上。

  强调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的规定、正确读法、专用符号的使用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温度计

  课题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3.常识性了解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

  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玻璃杯、热水、冷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冰块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

  二、引入新课

  指出温度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温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感觉的不可靠,

  三、实验用温度计

  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测量范围及分度值.

  四、摄氏温度

  讲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每个分度值代表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正确表示方法及正确读法

  五、热力学温度

  介绍宇宙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计量方法叫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六、体温计

  着重讲解体温计的原理、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特殊结构及用法

  七、小结

  温度计原理和温度的计量方法

  八、作业

  P46—1、2、3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去体验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热水以及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教师出示实验用温度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出示体温计,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用法并引导提问

  自己得出结论:冷热只是相对概念,靠感觉根本区分不了温水的冷热程度

  学生总结得出温度计构造、测量范围,并提问: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观察细节,并提问

  探究活动

  【课题】

  人类的“热”现象的探索和利用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参考题材】

  1.热力学发展的历史.

  2.我国古代对热的认识.

  3.温度计的类型和发展.

  4。生活中的热现象.

  【评价】

  1.所查阅的资料.

  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

  3.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如绝对零度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熟记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也就是在使用温度计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重点:认识各种温度计、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难点:温度计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温度计的度数练习。

  二、学习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是否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实际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准确测量温度的高低?

  【任务一】阅读课本47-48页,填写下面的问题:

  1、温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活和生产中常用__________作为温度的单位,符号是______。

  2、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1-1)

  【任务二】观察课本48页图3.1-2几种常见的温度计,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是怎样划分的`?

  3、0℃是如何规定的(注意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如何规定的(注意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和______之间分成_________,每个等份代表__________.

  例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读作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读作_________。绝对零度(77页小资料)是_________读作_________或_________。

  【任务三】阅读课本49-50页,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4、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它是_______,然后看清它的______,还要特注意__________。

  例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和认清它的_______。小明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了四个烧杯中液体的温度,请你帮他读出这些液体的温度值:

  甲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_,丁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6

  课 题

  物态变化 温度

  学 习

  目 标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2、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难点: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应用即温度计的读书。

  教 法

  选 择

  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

  准 备

  烧杯、水、温度计

  是否采用多媒体

  否

  教 学时 数

  1 课时

  教学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总数

  第 2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1、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这几幅图有什么联系?

  2、物质分类的比赛: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醋、冰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可口可乐、薯条、水银。

  总结:

  一、物质在自然界存在的状态

  1.固态:既具有一定的 ,又具有一定的 。

  2.液态:具有一定的 ,但没有一定的 。

  3.气态:既没有一的 ,又没有一定的 。

  二、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6种)

  三、温度及其测量

  实验: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冷热。用手摸放在教室里的金属块、木块、泡沫塑料,感觉它们的温度是否相同?

  1.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常见的有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4、温度计构造: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均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做1摄氏度。记做1℃,用符号t表示。

  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符号表示K。

  四:体温计:

  结构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

  量程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

  使用方法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

  五、小结

  创设情境,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组分类比赛,要求学生说出分类标准。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根据分类总结各种物态的特点。

  讲解物态变化的概念。

  演示实验,叫学生尝试,由此引入温度概念。目的:让学生亲身体会,理解温度记这一测量工具学习的必要性。

  结合实验仪器,介绍实验用的温度计、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观察自己试验台上的温度计构造。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温度计使用经验总结对比两种温度计。目的:教学生学会对比总结学习。

  引导学生总结。

  小组讨论并回答:同一种物质可以有固态、液态、气3种状态存在。期中

  固:光盘、铅球、冰、薯条

  液:水银、牛奶、可口可乐、矿泉水、酒精

  气:气球中的氢气。

  和老师一起完成固液气的特点总结。并笔记。

  理解并笔记。

  学生积极尝试,感受感官有时候是会骗人的。

  观察温度计,结合课本内容理解并记录笔记。

  学生观察普通温度计后和体温计比较,小组讨论总结:

  1、构造不同: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

  2、量程和分度值不同: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

  3、使用方法不同:使用前,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向下甩,读书时可以离开人体。

  举手阐述一节课所得。

  作业设置

  课后作业2、3题做于作业本上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7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温度的概念

  点拨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引导请同学们体验把左、右手分别放在冷水、热水中片刻后,一起放入温水中的不同感觉。

  归纳要准确测量物理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实验体验温度。

  结论靠感觉无法区水的冷热度。

  3分

  (二)温度计

  点拨1.常见的温度计2.作用

  引导3.观察常用温度计并归纳:①构造②工作原理

  播放课件摄氏温度的定标

  点拨4.摄氏温度的定标与读法

  练习温度计的'读数

  观察温度计

  交流观察结果

  质疑℃意思?

  观看课件

  练习温度计的读数

  15分

  (三)温度计的使用

  播放课件温度计的使用

  点拨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估、放、读

  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10分

  四、体温计及其他温度计

  观察1.测量氛围、最小刻度2.特殊结构

  点拨使用时可离开人体读数,用完将汞液甩回玻璃泡

  练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播放课件展示其他温度计

  练习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8分

  小结(板书)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8

  一、 学习目标

  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 学习重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 课前准备

  〖例1〗 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 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例3〗医生用普通体温计给感冒发烧的病人测量体温,从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情况来看,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效果检验

  1.__________是表示物 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

  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广州市冬季最冷的温度

  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 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________ ℃,水的温度是 ℃。

  【课堂反馈】

  1、 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种状态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外于哪种状态与_______有关.

  2、 物体的冷热程 度用_______表示;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 温度 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温度计教案01-03

《温度》教案03-02

温度的教案02-24

温度的测量教案12-29

《变化的温度》大班教案08-25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03-12

《温度》教案15篇03-02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03-12

《测量水的温度》教案02-17